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

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6 03:42:46

『壹』 機械手錶普通的自動機芯和陀飛輪機芯有什麼區別

一、便利程度不同

1、自動機芯每日正常佩戴就可以無需上發條,比較簡便。

2、陀飛輪機芯需要每天手動上發條,比較麻煩。

二、精準度不同

1、自動機芯由於受到地球引力影響,不同的擺放位置其精準度也不同。

2、陀飛輪機芯由於採用陀飛輪技術,可以不受地球引力影響,不同的擺放位置其精準度完全相同。

三、防水程度不同

1、自動機芯可以高達1000M的防水。

2、陀飛輪表都是30米防水。

(1)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擴展閱讀

自動機芯手錶使用知識:

1、避免震動:有適當的活動量,才能使其持續上條,手錶雖防震,但在外界的沖擊力較強時易使擺軸尖或輪系軸頸折斷,亦可使快慢針震動影響走時。

2、防止磁化:手錶雖然採用了不易磁化的非磁性材料製作,但走時受磁場影響大,如,電視機,收音機喇叭旁,背包或皮包上的磁扣。

3、手錶防水:盡量不要帶手錶去游泳,洗衣服,一但下雨淋濕或沾水後,不可以在這個時候拔出表把調校手錶,而要馬上擦乾,由於表把頭比較凸出,要盡量避免它受到磕碰,還有,要注意表把頭和表殼的間隙,過小了會影響操作,而過大會影響防水性能。

4、手錶清洗:總地來說3~5年洗油泥。

5、手錶放置:不放置在有樟腦丸,衛生球的衣箱里,會使表油變質,表機走時不準確間隔每月上發條或佩戴,保證內部活動靈活。

『貳』 手錶里的陀飛輪有什麼作用

作用是大幅提高機械表走時精度。

陀飛輪是TOURBILLON的音譯,意思是旋轉式擒縱內調速機構

陀飛輪表是瑞士容鍾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鍾表調速裝置。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表,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寶璣發明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鍾表機件造成的誤差。

(2)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擴展閱讀

陀飛輪的原理就是當鍾表在垂直位置時補償地心引力的作用。

換句話說,當一隻鍾表處於垂直位置時,由於來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調節控制器,即是其擺輪、游絲和擒縱器,會在每一下擺動時發生難以覺察的快慢變化。

如果把調節控制器裝設在一個每分鍾轉動一周的「籠框」上,即可獲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這樣便可以使鍾表走動時十分准確,並能夠互補誤差。

這個原理看來十分簡單,但實施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籠框」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或0.013盎司——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或兩片鸚鵡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個精細組件組成,而其中大部分為手工製作!

『叄』 手錶陀飛輪是指什麼

這個網路里都有解釋,總之算是手錶機芯里的最高技術,價格也相當的好,最便宜的入內門級陀飛輪容表差不多都是6位數起價
陀飛輪是瑞士鍾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鍾表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
縱調速機構」的機械表,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鍾表機件造成的誤差。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表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並
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表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於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鍾表的動感
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肆』 手錶上飛輪是干什麼的

減小機械表因地球引力引起的誤差

『伍』 什麼是陀飛輪手錶

陀飛輪是瑞士鍾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鍾表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 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表,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寶璣發明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鍾表機件造成的誤差。

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表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並且能夠轉動,以一定 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表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於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鍾表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 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陀飛輪的創意在於,將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Carriage)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 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當擒縱 機構360度不停的旋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目前陀飛輪一般是1分鍾轉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轉速度。

陀飛輪的原理就是當鍾表在垂直位置時補償地心引力的作用。

換句話說,當一隻鍾表處於垂直位置時,由於來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調節控制器,即是其擺輪、游絲和擒縱器,會在每一下擺動時發生難以覺察的快慢變化。

如果把調節控制器裝設在一個每分鍾轉動一周的「籠框」上,即可獲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這樣便可以使鍾表走動時十分准確,並能夠互補誤差。

這個原理看來十分簡單,但實施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籠框」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或0.013盎司——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或兩片鸚鵡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個精細組件組成,而其中大部分為手工製作!

陀飛輪手錶經過時間和技術的改進和革新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代:

1、第一代陀飛輪表(即第一種結構—Tourbillon)是在1795年由瑞士製表大師 Abraham-Louis Breguet發明並製成的。其飛輪結構必須由「飛輪旋轉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和「飛輪固定支架」(Tourbillon』s Bridge)不可或缺的兩部分基本構件組成。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Balance』s Bridge)必須隨飛輪一起旋轉。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第一代飛輪表可以分為兩類:同軸式(即擺輪的中心和飛輪的中心在同一軸心上);偏心式(亦稱非同 軸式,即擺輪的中心和飛輪的中心不在同一軸心上)。

2、第二代飛行陀飛輪表(即第二種結構—Flying Tourbillon)是在1927年,德國製表大師Alferd Helwig製造成功沒有「飛輪固定支架」的陀飛輪懷表,提高了此種表運轉時的神秘感和動態藝術美。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仍須隨飛輪一起旋轉,此第二代 飛輪表同樣有同軸式和偏心式兩種類別。

3、第三代神奇陀飛輪表(即第三種結構—Mystery Tourbillon)則由東方的鍾表大師—中國人矯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於香港的「天儀軒」首創發明並且親手製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飛行陀飛輪表一樣都取消了「飛輪固定支架」,而且奇跡般地把「飛輪旋轉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輪表中,此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這個全新的結構中還把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輪表中必須隨飛輪一起旋轉的「擺輪夾板」改變為不隨飛輪一起轉動,首次大大減輕了飛輪重量達一半以上,並且可以加大擺輪的直徑以增強計時的穩定性,同時又提高了動感藝術表現的水平。在飛輪表製造歷史中,矯大羽首次選用藍寶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屬製造的「擺輪夾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屬於「飛輪旋轉框架」中的。由於此表運轉時顯得更加神秘莫測,故在國際上也被稱為「矯氏神奇陀飛輪」(Kiu』s Mystery Tourbillon)和「中國陀飛輪」(Chinese Tourbillon)。

『陸』 手錶的陀飛輪是什麼意思

手錶的陀飛輪是指手錶中的旋轉式擒縱調速機構,用來進行鍾表調速。

在鍾表裡面游絲是最重要的部件,但是游絲具有等時性,就是說,理論上,同樣長度的游絲舒張擴展的周期時間是一致的。

游絲在擴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重心偏心,游絲的偏心會影響手錶的走時的精度。為了解決游絲偏心對走時精讀影響,陀飛輪就應運而生。

陀飛輪的作用就是把整個擒縱系統,包括游絲,呈360°運動起來,這種情況下,可以相互抵消掉由於地心引力導致的游絲重心偏心。

(6)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擴展閱讀:

校正手錶准確度的方法

1、夾板調整

手錶計算時間精度的調整通常是通過擺動快速和慢速的夾子來改變發夾的工作長度來完成的。

但是在實際的調整中,僅僅通過快速和慢速的指針擺動,往往不可能在幾秒鍾內改變精度范圍。一旦移動,可能會超出調整范圍。為了達到令人滿意的行程時間精度,您需要反復調整。

另外,有些手錶的夾板會擋住發夾的快、慢夾板,如果不拆下自動夾板就很難啟動。

2、微調裝置

從結構上看,微調裝置通常是一層開口環,前端做成針形或V形或叉形,V形時有偏心調整螺釘;發夾和微調夾為彈性配合,偏心調整時微調夾在發夾頂部。

耳鼻喉部的螺釘是由錐度扭轉的,V形部分的微調夾頭將向左或向右移動,微調。夾鉗也移動並驅動發夾相應地改變其位置。

精確調整的范圍很難說。一般情況下,它大約為+/-10秒/天,這取決於發夾中發夾的擺動間隙。手錶的頻率越高,循環的次數就越少。

『柒』 「陀飛輪」手錶和一般的機械表有什麼區別

「陀飛輪」手錶和一般的機械表最大區別是擺輪原理。

一般機械表游絲擺輪是固定的,受一個方向的地心引力。

陀飛輪的創意在於,將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Carriage)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當擒縱機構360度不停的旋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

事實上,陀飛輪注重它的設計,獨特的設計,獨一無二,更能突顯出它的價值。打磨工藝也是最費時的工序,它不但令人感到美觀,更是吸引人目光的焦點。理論上是陀飛輪的准確性要比一般表來的准,但現在工具母機的精密度提高,加上製造技術的提升,一般的名表都相當准,不比陀飛輪的差,所以陀飛輪的工藝價值、觀賞把玩的樂趣,及品牌代表的身份地位遠勝過它的實用性。

(7)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擴展閱讀:

陀飛輪機械表的發展歷程:

第一代陀飛輪機械表

是在1795年由瑞士製表大師 Abraham-Louis Breguet發明並製成的。其飛輪結構必須由「飛輪旋轉框架」和「飛輪固定支架」不可或缺的兩部分基本構件組成。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必須隨飛輪一起旋轉。

第二代陀飛輪機械表

是在1927年,德國製表大師Alferd Helwig製造成功沒有「飛輪固定支架」的陀飛輪懷表,提高了此種表運轉時的神秘感和動態藝術美。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仍須隨飛輪一起旋轉,此第二代飛輪表同樣有同軸式和偏心式兩種類別。

第三代陀飛輪機械表

則由東方的鍾表大師—中國人矯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於香港的「天儀軒」首創發明並且親手製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飛行陀飛輪表一樣都取消了「飛輪固定支架」,而且奇跡般地把「飛輪旋轉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輪表中,此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閱讀全文

與機械手錶飛輪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包子工具箱官方下載ios 瀏覽:765
dnf機械王座劍魂怎麼破防 瀏覽:515
超聲波碎完石後尿血是怎麼回事 瀏覽:35
賣機床設備在哪裡 瀏覽:590
19款卡羅拉改高級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944
帶迎風尾翼的風車的傳動裝置 瀏覽:719
控制室報警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762
蒸餾裝置圖緩沖球作用 瀏覽:467
閥門管件廠家直銷怎麼樣 瀏覽:726
物業專用設施施設備有些什麼意思 瀏覽:337
出租電動工具的店 瀏覽:569
儀表盤最大公里數是多少 瀏覽:126
調節閥門是什麼 瀏覽:924
廣西網套機設備哪個好 瀏覽:887
機械手的抓取方式有哪些是 瀏覽:974
qq設備鎖關了怎麼還要驗證怎麼弄 瀏覽:863
動態機關裝置設計圖 瀏覽:140
機械設計考研考什麼 瀏覽:81
FM在閥門上端面是什麼 瀏覽:91
踏板摩托車如何拆卸後三角板軸承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