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制圖有那幾種,每種之間有什麼差別
機械制圖有兩種:第一視角法和第三視角法。
第一視角法,也稱第一象限法,俗稱投影法。
第三視角法,也稱第三象限法,俗稱鏡面法。
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的差別:
任何物體在空間位置都有八個位置,即所謂視角。因此就產生了不同的投影視圖。
1)第一角法就相當於把物體放在坐標系的第一象限;人在第一象限前方,人眼位置是光源,是人眼-物體-圖形的順序;把物體向YZ平面投影得到主視圖,向XY平面投影得到府視圖,向XZ平面投影得到右視圖。即實物放在圖紙和你的眼睛中間,從眼睛方向投影到圖紙上;通俗地說,第一角人不動,物體動。如圖:
總結:第一角人不動,物體動; 第三角物體不動,人動。
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國家有:中國 德國 法國 前蘇聯等。
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國家有: 美國 英國 日本等。
2. 機械制圖視圖分哪四種
視圖分為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四種。
1、基本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右視圖、仰視圖、後視圖。
2、向視圖:可以自由配置的視圖。應在視圖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為大寫拉丁字母),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影方向,並註上同樣的字母。
3、斜視圖:機件向不平行於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
4、局部視圖: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畫局部視圖時,一般在局部視圖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向」,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影方向,並註上同樣的字母。
(2)機械制圖總共有哪些面擴展閱讀:
機械制圖共有六個視圖。光線自物體的前面向後投影所得到的投影稱為「主視圖」,為完整地表示一個物體的形狀,常需要採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視圖。個別部位採用局部視圖或局部放大視圖。
為顯示物體內部結構,常採用剖視圖,假想將物體局部、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切掉,從而可顯示物體內部結構圖。六個基本視圖的名稱如下:
1、主視圖:由前向後投影所得的視圖。
2、左視圖: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視圖。
3、俯視圖: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視圖。
4、右視圖: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視圖。
5、仰視圖: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視圖。
6、後視圖:由後向前投影所得的視圖。
在同一張圖紙內,按圖a配置視圖時,一律不標注視圖名稱
3. 在機械制圖中,如果一個零件的幾個面共面,怎樣用形位公差表示
用細實線,將幾個平面的輪廓線(粗實線),連接起來;在細實線或者其中一個平面輪廓線上,標注平面度公差,即可表示「幾個面共面」。
4. 機械制圖的圖框有哪幾種
標准圖框有抄A0、襲A1、A2、A3、A4、A5等幾種。例如圖紙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其中「GB」為「國標」(國家標準的簡稱)二字的漢語拼音字頭,「T」為推薦的「推」字的漢語拼音字頭,「14689」為標准編號,「1993」為標准頒布的年號。
另有部分源自《機械制圖》國家標准,例如GB/T 4458.4-1984,其中「4458.4」為標准編號,「1984」為該標准頒布的年號。
(4)機械制圖總共有哪些面擴展閱讀
圖框格式 圖紙上必須用粗實線畫出圖框,分為留有裝訂邊和不留裝訂邊兩種,但同一產品的圖紙只能採用一種格式:
(1) 留有裝訂邊的圖紙的圖框格式,圖中尺寸a、c按規定選用;
(2) 不留裝訂邊的圖紙的圖框格式,圖中尺寸e按規定選用;
(3) 加長幅面圖紙的圖框尺寸,按所選用的基本幅面大一號的圖框尺寸確定。例如A2×3的圖框尺寸,按A1的圖框尺寸確定,即e為20(或c為10),而A3×4的圖框尺寸,按A2的圖框尺寸確定,即e為10(或c為10)。
5. 機械制圖中有幾種副面
這是國標中圖幅的要求.
6. 機械制圖中線,面的分類
線:正垂線,鉛垂線,側垂線,正平線,側平線,水平線,一般位置直線。
面:正垂面,鉛垂面,側垂面,正平面,側平面,水平面,一般位置平面。
7. 機械制圖分那幾方面的
機械復制圖只是一個領域,只要制掌握了它的方法,別的基本上都能畫,如你可以用AutoCAD畫建築圖,模具圖,零件圖,裝配圖,還有化工制圖,等等,當然近幾年的房地產發展很好,畫建築圖當然工資高,但是那樣的職位很少,只要你的本領很不錯,到哪裡都不會虧了你的,
制圖的工具還有proe caxa 等,
8. 機械制圖共有幾種基本圖幅可選擇,分別是什麼
二幅圖表示的是一樣的東西,只是視圖方向專利45°。
1.橫截面為正方形,邊長為14毫米版的四稜柱(正權四稜柱)。
2.我們叫他14毫米方隼。
3.一般絲錐的柄部都是這樣表示。
4.打叉圖線只是提醒讀圖者,這里不是圓柱面,是個平面。
9. 機械制圖中三個基本投影面是什麼
三個投影面分別如下:
V:vertical,鉛垂,vertical plane,鉛垂投影面。
H:horizontal,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水平投影面。
W:Width,寬度,Width plane,側(寬度)投影面。
簡單的說就是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
(9)機械制圖總共有哪些面擴展閱讀
各類尺寸標注示例
(1)線性尺寸的注法線性尺寸的數字應按圖1-11a中所示的方向注寫,即以標題欄方向為准,水平方向字頭朝上,垂直方向字頭朝左,傾斜方向時字頭有朝上趨勢。
(2)角度尺寸注法標注角度時,尺寸數字一律水平書寫,即字頭永遠朝上,一般注在尺寸線的中斷處。
(3)圓、圓弧及球面尺寸的注法標注圓或大於半圓的弧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Φ」;標注圓弧半徑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r」。尺寸線應通過圓心,終端為箭頭。當圓弧的半徑過大,圖紙范圍內無法注出圓心位置時,可將尺寸線只畫一部分。標注球面的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符號「Φ」或「r」前加註「s」。
(4)小尺寸的注法對於小尺寸,在沒有足夠的位置畫箭頭或注寫數字時,箭頭可畫在外面,或用小圓點代替兩個箭頭,尺寸數字也可採用旁註或引出標注。
(5)弦長和弧長的標注弦長和弧長的尺寸界線應垂直於弦的垂直平分線。標注弧長尺寸時,尺寸線用圓弧,並應在尺寸數字上方加註符號「⌒」。
(6)其他結構尺寸的注法[1] 光滑過渡處的尺寸注法 在光滑過渡處注尺寸,必須用細實線將輪廓線延長,從交點處引尺寸界線。尺寸線應平行於兩交點的連線。板狀零件和正方形結構的注法板狀零件的厚度可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t」。
標注機件的斷面為正方形結構的尺寸時,可在邊長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或注「邊長×邊長」。均勻分布成組結構的注法均勻分布的成組結構,標其中一個,在尺寸標記組成是 「個數×尺寸(均布)」的形式。當成組結構的定位和分布情況明確時,可不標注其角度並省略「均布」二字或用EQS代表「均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