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由於員工的操作使公司設備損壞造成大約30000元的損失,公司該怎麼做
1.你公司是否有教育培訓或者甄別此人是否有資格上這個崗位?如果沒有,請放過。
2.你公司是否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者過錯導致損失的由勞動者賠償損失,並約定比例?如果沒有,請放過。
3.你公司是否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中規定除了要注意生產中的人身安全之外,還要注意資產安全?如果沒有,馬上去做規定,跟放不放過沒有關系。
4.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如果是勞動者責任導致損失的,由勞動者負責賠償損失,可以從工資中扣除,但每月不可超過本人月工資的20%,且扣除後此人的工資不能低於最低保障標准。
5.請注意「勞動者責任」,很多用人單位都會說勞動者自己操縱不當,勞動者應負全責。其實很多事故沒有哪一方承擔全責的,企業的監督管理真的到位了嗎?設備的防範措施真的到位了嗎?還有就是風險共擔的問題,有些崗位確實存在風險,這些崗位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承擔重大甚而至於承受不起的風險,用人單位不用承擔責任嗎?
6.請注意公司的用人策略:犯了錯誤的人一定要處理,處理過重別的人看了心寒,犯了錯的人承擔不起自己跑路,留住可用的人,吸取教訓,可能會為將來節省另一筆損失。
7.建議: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酌情處理,沒有約定的罰款3000以內(我公司一名司機將車輛開出辦私事掉了,損失20餘萬-未辦保險,責任人全部罰款才3500元),給予記大過處分一次。
⑵ 員工自己在公司操作機械失誤,造成自己手指骨折,公司是否要賠償給員工
【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回)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答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我國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無責任補償原則,即發生工傷,不管行為人有無過錯,只要有損害結果,就應認定為工傷。員工凡屬意外疏忽,即使是違反企業的操作規程或行為,對負傷、致殘、死亡負有責任或過錯,只要不是自殺或自殘都應當認定為工傷,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⑶ 員工自己在公司操作機械失誤,造成自己手指骨折,在勞動法公司是否要賠償
典型工傷,按照工傷程序進行賠償。
⑷ 在工廠上班因操作失誤導致機器損壞員工應該如何賠償
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操作失誤是故意的還是過失的,故意的必須全額賠償,過失造成的視機器的價值來判斷,關鍵還要看單位領導是怎麼處理的,價值巨大也賠不起,價值不大可以和單位協商賠償。
⑸ 在公司上班失誤操作機器 受傷能得到賠償
第一,只要來因為工源作受到傷害,就可以認定工傷,不論是傷者是不是負有責任。這就是工傷和其他傷害不同的顯著特點。職工因為操作失誤,負有責任,不影響認定工傷,也不影響享受工傷待遇,但是單位可以根據錯誤的程度,給予處分。
第二,工傷的賠償,是根據傷殘等級確定的,如果你的工傷經過鑒定達到傷殘等級,可以按照傷殘的等級,給予賠償,沒有達到傷殘等級,是沒有賠償的
第三,沒有達到傷殘等級,只能報銷醫葯費,治療費,住院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異地就醫的交通費,住院需要護理的,單位給予解決護理問題,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照發。
⑹ 操作工不小心弄壞生產設備該如何賠償
按照《勞動法》規定:員工非主觀故意給企業造成損失,企業可以要求員工進行緊急賠償,但是賠償額不超過該員工當月工資的20%
⑺ 員工操作機器失誤造成死亡,機器廠商應該賠償嗎
如機器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工亡由單位負責賠償,造成工亡的賠償項目有:1、一次回性工亡補助金:答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2、喪葬補助金:6個月統籌地區上年度評價工資。
3、供養親屬撫恤金。針對工亡職工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本人工資配偶40%,其他30%。總和不得超過本人工資。
工亡前所產生的醫葯費等未計算在內。
——律雲050號雲律師
⑻ 單位員工操作失誤造成設備損壞怎樣賠償,要及時通告嗎(通告有限期嗎)勞動法有此方面的規定嗎
理論上,員工應當賠償單位經濟損失。
但往往單位的經濟損失價值很高,員工只能盡自己所能賠償。
單位可以向員工追索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