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論文參考文獻大神們幫幫忙
對於復機械論文參考文獻,寫作制及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中的重要一環。www.xylunwen.com說,帶著問題讀文獻或雜志上的說明書,不但注意學習學術內容,同時也注意學習選題方法、格式、標準的套話、起承轉合的語言和方式,參考文獻的寫法,字體的運用等等。
記得採納啊
2. 求機械類畢業設計參考文獻
[1]:范崇洛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學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年
[2]:胡兆國主編
機械加工基回礎
西南交大出答版社、
2007年
[3]:傅水根主編
機械製造工藝學基礎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年
[4]:馮辛安主編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機械工業出版設
2004年
[5]:王春福主編
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
[6]:《機床夾具設計手冊》編委會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9年
[7]:馮道主編
機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藝與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3年
3. 參考文獻應該怎麼編寫,比如這本,西北工業大學機械原理及機械零件教研室編著的《機械設計》
一般格式:
[1] 作者.書名.出書地:出版社.出書日期
例:
[9]全永聽.工程摩擦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87
4. 機械本科畢業論文,求一篇參考文獻
這方面的問題,建議你看下銘文網,之前我就在那裡寫的論文,非常不錯,遇到的問題和格式都挺快給我了。最關鍵的是銘文網有很多在線的輔導老師幫你解決問題,不用費勁心思查資料。
5. 機械畢業設計參考文獻有哪些
1、孫桓,陳作模來,葛文源傑編著,《機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牛鳴岐,王保民,王振甫編著,《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手冊》,重慶大學
3、裘建新.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指導書. 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陸鳳儀.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6. 機械模具參考文獻
[1] 李大鑫,張秀棉. 模具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綜述[J]模具製造, 2005,(02).
[2] 趙昌盛 ,朱邦全. 我國模具材料的應用發展[J]模具製造, 2004,(11).
[3] 魏尊傑,李天曉,安閣英,葉榮茂. 消失模鑄造氣隙尺寸及壓力數值計算[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1995,(04).
[4] 曹月君. 國內外汽車球墨鑄鐵件生產技術與發展趨勢[J]汽車工藝與材料, 1994,(02).
[5] 劉靜遠. 球墨鑄鐵件發展的新階段[J]汽車工藝與材料, 1996,(10).
[6] 朱先勇 ,杜軍 ,劉耀輝. CuCrMoNi多元低合金化對鑄鐵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汽車工藝與材料, 2003,(01).
[7] 朱鳴芳,於金,戴挺. 金屬凝固過程數值模擬的最新進展——第10屆MCWASP國際學術會議論文述評[J]鑄造, 2005,(02).
[8] 朱先勇,劉耀輝,於思榮,鄂世舉,宋雨來. 球墨鑄鐵模具的消失模製造技術及發展動態[J]鑄造, 2006,(02).
[9] 孫遜,安閣英,蘇仕方,王君卿. 鑄件充型凝固過程數值模擬發展現狀[J]鑄造, 2000,(02).
[10] 王君卿,孫遜,蘇仕方,喻德偉,張士彥,李寶治,姜華,劉海霞. 鑄件充型凝固三維數值模擬軟體SRIFCAST的研製及其應用[J]鑄造, 2001,(10).
[11] 孫遜,王君卿,喻德偉,蘇仕方,安閣英. 工程湍流模式在鑄件充型過程數值模擬中的應用[J]鑄造, 1998,(10).
[12] 呂振林,鄧月聲,饒啟昌,桑可正. 基體組織狀態對球墨鑄鐵抗磨料磨損性能的影響[J]鑄造, 1995,(11).
[13] 李宏興. 球墨鑄鐵在耐磨材料領域的應用及發展[J]鑄造設備研究, 2001,(01).
[14] 柳百成. 鑄件充型凝固過程數值模擬國內外研究進展[J]鑄造, 1999,(08).
[15] 王君卿,孫遜,關洋,李寶治,於波,白麗梅,孫鑫志. 大型鑄件成形過程數值模擬及工藝優化[J]鑄造, 2006,(09).
[1] 唐驥. 球墨鑄鐵銅金屬型鑄造工藝和性能的研究[D]東北大學, 2005.
[2] 吳培寧. 基於變層厚法的復雜區域物理場可視化若干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浙江大學, 2006.
[3] 吳旭敏. 材料不平衡凝聚非線性行為研究及數值模擬[D]武漢理工大學, 2003.
[4] 鄭洪亮. 基於宏—微觀模型的球墨鑄鐵凝固過程數值模擬[D]山東大學, 2007.
[5] 田衛星. 純金屬凝固過程枝晶生長的相場法研究[D]山東大學, 2007.
[6] 朱先勇. 中大型沖壓件模具用球墨鑄鐵材料及其近終成型工藝研究[D]吉林大學, 2007.
[7] 徐德生. 仿生非光滑耐磨復合塗層的研究[D]吉林大學, 2004.
[8] 吳和保. 可控氣壓下鎂合金消失模鑄造充型凝固特徵的基礎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 2005.
7. 怎麼寫機械方面的論文
摘要: 對於一個機械設計人員來說,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機構設計分析、機械強度分析等問題,需要不斷地查找設計手冊並進行校核計算,如能將機械設計手冊建立成 Web 資料庫,放在 Internet 上的話,當設計人員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將已知參數提交給伺服器,伺服器經過分析計算和資料庫查詢,將結果返回給用戶。這樣,不僅可以方便設計人員,提高設計效率,使他們能有更多時間去開發新產品和研究新問題,而且還可以大大地節約產品開發的成本。本文對基於 Web 的遠程機械設計技術廣泛分析了當今遠程機械設計的發展現狀。
關鍵詞: 遠程 機械設計 計算模式
一、機械設計發展概述
傳統設計方法是經驗、類比式的設計方法。主要採用封閉的收斂設計思維,進行經驗類比設計。在計算方面只進行靜態分析,並將載荷、應力進行集中處理,對於計算數據的誤差採用增加安全系數的做法。傳統設計方法以手工設計為主,使用簡單的工具,進行人工計算畫圖。另外,傳統設計是一種串列設計,即一個零件從設計到生產是一個階段的工作完成之後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如:首先進行初期的規劃設計,接著進入總體方案設計,然後由結構設計人員設計出零件的結構,之後完成工藝文件的編制,最後將圖紙及工藝規程交給生產工人,加工出零件的原型。如需改進的話再返回零件的改進信息。這樣,一種產品從設計到正式投產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因此開發周期長,並且串列設計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常導致設計人員之間的合作不協調。
自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逐漸重視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研究,先後產生了許多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技術。從設計方法來看,國內外先後提出了並行設計、虛擬設計、協同設計,相似性設計、智能設計等新概念;從設計准則來看,出現了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有限元等概念,從設計的手段來看,出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不僅普及了二維設計 CAD 軟體,而且功能全面的三維造型軟體也進入了實用階段。
近年來,計算機網路技術、 Web 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的出現和飛速發展,給現代機械設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機械設計逐漸向數字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正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它的出現,使得各製造企業可以充分利用 Internet 和 Web 的國際互聯性和資源共享性,組建企業間的動態聯盟或虛擬設計小組,通過組合分散在各個地域企業的技術優勢,發揮各個企業的局部特長,同時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一個統一且易於訪問的平台下進行異地的合作與設計,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進而快速開發出所需產品,提高產品設計的一次成功率。
作為現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程機械設計是一個綜合了多學科、多技術的研究領域,涉及到機械工程及計算機技術等諸多知識領域。從機械設計的角度來說,主要研究設計過程的建模、設計優化理論等。從計算機技術方面來說,應研究如何對現有的設計資源進行組織和發布,使得這些資源能方便異地的設計人員進行查詢和調用。這些資源包括各種專業化的計算、分析程序,供設計使用的資料庫和知識庫等,所以要研究網路環境下設計資源的獲取與調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之間信息的交流和反饋等,為遠程設計中分布式資源的獲取和調用提供基礎和借鑒。
二、國內外遠程機械設計發展
2.1 遠程設計的概念和意義
遠程設計即讓設計人員通過客戶端瀏覽器輸入設計參數,伺服器自動進行計算和選擇,並根據確定的參數返回產品的規格或設計圖形。遠程設計技術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機械設計技術在工程設計上的應用,它縮短了產品的設計周期和節省了設計成本,真正意義上地釋放了工程技術人員。與傳統的機械設計相比,遠程設計具有以下優點:
1 、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
2 、避免重復開發。目前企業或個人進行的機械產品設計,大部分是自己根據需要來開發設計軟體,而不考慮是否有同類軟體在市場中存在或者將自己的研究成 果在允許的情況下租賃或免費為他人使用等。這就形成了重復開發,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 、降低了企業資金和人員的投入。特別是近年來三層 B/S 網路計算模式的出現, 極大地降低了客戶端軟硬體的配置要求。遠程設計可以為用戶建立一個統一的設計平台,所有的設計都在高性能的伺服器上運行,客戶端只需完成設計任務的輸入以及設計中某些參數的選擇和結果顯示即可。
4 、由於遠程設計一般都有提供給用戶進行交流和討論的平台,這就不僅加強了各領域專家之間信息的共享和交換,而且大大提高了一次產品設計的成功率。
2.2 遠程設計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2.2.1 在國外,有關遠程協同設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早,主要有:
( 1 )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就從事了這方面的研究,並首次提出 T 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的概念。
( 2 )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集成製造實驗室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美國國防先進製造計劃代理福特汽車公司的資助下開展了一個名為 Cybercut 的研究項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基於 WWW 的設計和製造系統。
( 3 )英國建立的 Edinburgh Engineering Virtual Library 網站, 提供工程設計、製造需要的各種信息,在英國建立了基於 Web 的虛擬製造中心,為企業設計、分析、製造等提供服務,提高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 4 )美國 Microsoft 公司和 Unigraphics Solutions 公司聯合研究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基於知識的協同設計支持網路環境「 Design Knowledge Network" ,減少了實際時間,降低了設計成本,在快速獲取全球設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創新設計。
( 5 )英國 Liverpool 等大學研究並應用人工智慧和 Internet 提供滾動軸承的網路化設計服務。
2.2.2 在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主要有:
( 1 )以西安交通大學潤滑理論與軸承研究所為主、國內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支持產品協同設計的網站 - 現代產品設計與研究開發網路( www.chinamodemdesign.com ),旨在推進現代設計,主要提供設計知識的獲取,參加的單位還有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許多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 2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繫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出了基於 Web 的異地合作設計系統 Cdesign ,該系統採用了 Client/Serveer 構架,客戶與伺服器之間通過 VAW 來完成。
( 3 )上海先進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飛機製造公司開發了一個基於 Intemet/web 的異地設計與製造系統,利用其進行跨企業、跨地域的協同產品設計與製造。
另外,國內也有一些相關的網站,如:中國機械網( www.china-machine.com.cn )、材料與製造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等,它們提供機械設計技術數據、製造工藝技術數據等,並把機械設計技術、製造工藝技術、遠程設計技術、產品資料庫、計算機輔助設計都實現了網路化。在其中的機械設計技術模塊中,用戶只須選取自己要使用的設計模塊,輸入適當的參數就可自動設計出自己所需的零部件;在遠程分析模塊中,實現了常用機構的參數化模擬與分析。
可是遠程設計由於剛剛起步,像其它新興技術一樣還不夠完善。隨著 CAD 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遠程設計的內容必將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強大,所提供的服務也將越來越完善。
三、遠程設計系統的技術研究
系統的總體結構模式的確定是系統在初步設計階段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系統的總體結構模式是系統的基礎,只有確定了系統的結構模式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設計和開發。而應用軟體的架構是建立在計算模式基礎之上的,因此,有必要先對網路計算模式進行分析。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先後出現了以大型機為中心的計算模式、以伺服器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客戶機 / 伺服器 (Client/Server) 計算模式,以及隨著 Web 技術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瀏覽器 / 伺服器 (Browse/Server) 計算模式。
( 1 )通過對兩種計算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B/S 模式較 US 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
1 、界面風格統一、可移植
US 模式的客戶端往往採用不同的開發工具開發,因此界面不統一,一般來說也互不兼容,難以移植到其它的平台上運行,而 B/S 模式的客戶端使用統一的 Web 瀏覽器,根本就不存在移植性的問題,而且使用非常簡單。
2 、跨平台性
B/S 模式的系統較 US 模式的系統有更好的跨平台性,客戶端可位於任意的軟、硬體平台,因此跨平台的問題得到解決。
3 、易於管理和維護。
C/S 模式的系統針對不同的客戶端需要開發不同的應用程序,完成的工作量較大。一旦系統要進行修改或升級,則要修改所有客戶端上的應用程序,工作重復,管理和維護成本較高。反觀 B/S 模式,由於應用軟體集中在伺服器端的開發和管理,因此應用系統進行升級時,只需更新伺服器端的軟體即可,無需客戶端的參與,因此大大減少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與工作量。
( 2 )遠程設計系統的支撐技術
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是一項涉及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活動,其中包括現代機械設計技術、 Web 技術、資料庫技術等。
1 、機械科學技術
機械科學的理論與知識是進行遠程設計的前提。沒有這些理論知識作根基,遠程設計無從談起。
2 、計算機網路技術
遠程設計是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計算機網路是遠程設計系統的運行平台。所有的設計過程中的信息都要通過網路來傳遞,網路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遠程設計系統的質量,是實現遠程設計的關鍵技術之一。
3 、標准化技術
遠程設計的過程中離不開信息的交流,交流的前提就要有一個統一的交流規則,即標准化工作。
4 、資料庫、知識庫技術
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過程中需要用到資料庫中的許多信息,如設計過程中用到的參數、圖表數據等。這些信息的存儲和管理均要資料庫作為支持。資料庫技術是遠程設計系統的核心技術。同時,知識庫可以實現知識復雜問題的求解評價和建議,可有效地進行智能推理來進行優化設計。
5 、計算機編程技術
計算機編程為遠程設計系統提供一系列的應用服務和平台建設。主要是程序設計語言和存取資料庫,如 VB.NET 、 C# 等編程語言和關系資料庫的標准語言—結構化查詢語言 SQL 等。
6 、多媒體技術和圖形瀏覽技術
多媒體技術和圖形瀏覽技術為在線交流、圖形瀏覽提供輔助工具。
參考文獻:
1 高福友. Web 資料庫互動式動態訪問技術分析與比較 . 電腦開發與應用. 2005
2 王君.基於 WEB 的變速箱零件標准化及圖檔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浙江大學碩士論文. 2002 . 1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