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樁基工程中,鑽孔灌注樁的鑽頭直徑怎麼確定
鑽頭具體的直徑選擇跟地層有關,如果是縮頸的地層鑽頭要比設計樁徑大一點,如果是粉專質黏土屬層,鑽頭應該比設計樁徑大1厘米。如果地層不縮頸,鑽頭直徑要比設計樁徑小1到2厘米。
簡介:
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鑽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並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鑽孔灌注樁是按成樁方法分類而定義的一種樁型。
『貳』 機械打樁樁身打斜一半直徑有問題嗎
指的是哪種樁。
補充:1. 樁頂、樁身被打壞
1.1現場狀況。沉樁過程中,樁頂的邊或角被打碎塌落或者樁頂面碎裂,甚至樁頭鋼筋網部份混凝土被打壞,幾層鋼筋網裸露,有的樁身混凝土崩裂碎落,甚至樁身折斷。
1.2原因分析
(1)樁的頂部由於直接受沖擊產生很高的局部應力超過樁頂承受能力。
(2)混凝土保護層過厚,直接受沖擊的是素混凝土。
(3)樁頂面與樁軸不垂直,處於偏心受沖擊狀態,造成局部應力過大。
(4)樁帽過大,套上去偏向樁的一邊或樁帽本身不平,使樁受偏心沖擊。
(5)樁尖通過硬層或是錘的落距過大,或是最後貫入度規定過小,使樁處於錘擊次數過多或沖擊能量過大的「過打」狀態。
(6)樁自身質量不能適應沉樁需要或與打樁機具不匹配,如樁錘過小或過大與樁不相適應。
1.3技術對策
(1)樁頂、樁尖、樁身的配筋及構造要合理。如圖2所示,特別是樁的主筋上端伸至最上一層鋼筋網之下為宜並與鋼筋網連成「」形構造,既可起緊箍作用更好地承受與傳遞樁錘沖擊力,同時又不直接受沖擊而顫動,以免引起混凝土的剝落。
(2)主筋必須正、直,並保證設計尺寸,確保保護層不過厚或過薄。樁頂與樁軸必須保護垂直。
(3)打樁前應將地下障礙物,尤其是樁位下障礙物如舊基礎清理干凈。施打時,樁帽要安置平整。施打過程中,發現打歪要及時校正。不允許打歪後仍然繼續施打。
(4)打樁前對樁構件應認真進行檢查,發現樁身開裂、彎曲超過規定值或樁尖不在縱軸線的樁不宜使用。
(5)遇到「過打」,應重新分析地質資料,判斷土層情況,改善操作工藝,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6)如樁身打壞,可加鋼夾箍用螺栓拉緊焊牢補強。不能補強又不能拔出換樁樁重打時,應會同設計人員研究進行補樁。補一根樁宜在軸線外補,補兩根可以殘樁兩側補。
(7)樁的堆存起吊運輸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保證樁的質量。
2. 一樁打下鄰樁上升
2.1現場狀況。一樁打下,周圍的土體上升,鄰樁跟隨上升。在軟土地區打樁,這類現象較為普遍。
2.2原因分析。樁在貫入土中的過程中,樁身周圍的土體受到急劇的擠壓和擾動。靠近地表部份的土體,將產生水平移動和向地表面隆起,引起鄰樁上升或拉斷,周圍建築開裂。軟土地區因沉樁速度快,動水壓力迅速增加,土體淤泥結構遭到破壞甚至處於流動狀態,土體向四周和地面擠出更甚。
2.3技術對策。為減少樁體附近的土朝一個方向擠壓產生涌土向地面擠出及鄰樁側移上升,可採取如下措施:
(1)合理布樁,布樁不能過密,以免土體平移過大而加劇向地面隆出的幅度。如樁的根數多,應適當調整增加布樁面積范圍,減少密度。
(2)避免不合理打樁順序造成的地面隆起見圖5。當樁的中心距小於4倍樁的直徑時,應慎重擬定打樁方案。可選用圖六所示的幾種不同方案或其它方案,以盡可能地實現順利沉樁。
3. 樁身傾斜
3.1現場狀況樁身垂直偏差過大。
3.2原因分析
(1)樁身傾斜主要是因為樁場地不平、導桿不直。
(2)樁身穩樁時樁身不垂直、樁頂不平、樁帽、樁錘和樁不在同一直線上。
(3)樁在製作時彎曲超過規定,樁尖偏離中心線過多,而使樁在下沉中發生傾斜。
3.3技術對策
(1)在壓樁中應注意場地平整、機械操作時的水平。
(2)穩樁時,樁應垂直。另外在製作時,也要按照質量要求,嚴格控制。餓已發生傾斜,應按照「樁頂位移」的防治措施進行處理。
4. 樁急劇下沉
4.1現場狀況。樁的下沉速度過快。
4.2原因分析。可能是因為遇到軟弱土層或是樁接不正而引起的。
4.3技術對策
(1)施工時應確保接樁質量。
(2)如已發生這種情況,應拔樁檢查,改正後重壓,或在原樁旁邊補樁。
5. 接樁處開裂
5.1現場狀況。接樁處經過錘擊,出現松脫開裂等現象。
5.2原因分析
(1)焊接連接處表面清理不幹凈,有雜質、油污。
(2)連接鐵件不平,有較大空隙。
(3)兩節樁不在同一直線上,接樁處產生曲折。
5.3技術對策
(1)接樁表面雜質、油污清理干凈。
(2)連接鐵件不符合要求的經修正後方能使用。
(3)兩節樁應在同一直線上,如接樁處發生問題,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6. 壓樁受阻
6.1現場狀況。壓樁受阻,沉樁達不到設計最終控制標高。
6.2原因分析
(1)勘探點不夠或勘探資料粗略,地質情況不詳,尤以持力層的起伏標高不明,設計持力層標高或選定樁尖標高有誤。
(2)接樁、壓樁施工環節工藝不當。
6.3技術對策
(1)補充勘探點,摸清地質情況。正確選定持力層或樁尖標高。
(2)施工過程中,注意保持樁的軸心受壓,若有偏移,要及時校正。
(3)當樁尖碰到硬夾層,樁尖阻力突然增大甚至達到壓樁機功能,這時可用最大壓樁力作用在樁頂。採取停車再開,忽然忽開辦法,有可能使樁穿過硬夾層。
(4)當樁的阻力超過壓樁機功能,無法越過硬層,來不及調整平衡,以致樁機架發生較大傾斜,應立即停壓以免斷樁,並採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
對這類硬夾層可用植樁法補充施工。即用鑽機把硬夾層鑽透,再把樁植入孔內,壓至設計標高。
(5)當樁壓至接近設計標高時,不可過早停壓,因為補壓時常常壓不下去。樁尖接近設計標高時,應仔細操作,嚴格控制,務求一次成功,以免壓樁受阻。
7. 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
7.1現場狀況。在實際施工時,有時會出現沉樁達不到設計標高或壓樁力要求。
7.2原因分析
(1)地質勘察資料粗略,而且持力層起伏較大,標高不明,致使樁尖設計標高與實際情況不符,達不到設計標高或持力層標高。
(2)壓樁力定得過小或設計要求太嚴,超過施工機械能力和樁身混凝土強度。
(3)局部有堅硬夾土層或夾砂層,或者遇見較大障礙物。
(4)壓樁時,間歇時間太長,孔隙水消失而形成直徑很大土樁。
(5)樁機選擇不當,致使樁壓不到設計標高。
7.3技術對策
(1)施工前應做好勘察設計,探明詳細地質情況,正確選擇持力層位置或標高。
(2)合理選用樁錘及其他機械。
(3)注意壓樁順序;接樁迅速,減少沉樁間歇時間。
(4)如已出現這類事故,應參照前面「樁頭打碎」、「樁身打壞」的施工措施進行處理。
『叄』 旋挖鑽孔灌注樁的最小直徑是多少
旋挖鑽孔灌注樁的最小直徑是310毫米。
備註: 旋挖鑽孔灌注樁的直徑從310~870毫米不等,直徑500、600、700毫米較常用,樁長根據樁端端阻力和樁側阻力特徵值、各土層厚度力以及樁徑來定!
旋挖鑽機成孔首先是通過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鑽頭回轉破碎岩土,並直接將其裝入鑽斗內,然後再由鑽機提升裝置和伸縮鑽桿將鑽斗提出孔外卸土,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地取土卸土,直至鑽至設計深度。
對粘結性好的岩土層,可採用乾式或清水鑽進工藝,無需泥漿護壁。而對於鬆散易坍塌地層,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穩定,必須採用靜態泥漿護壁鑽進工藝,向孔內投入護壁泥漿或穩定液進行護壁。
(3)機械樁直徑有什麼要求嗎擴展閱讀:
鑽機在就位時應重新測量、定位,在成孔過程中採用泥漿護壁。利用鑽進過程中鑽頭對泥土的攪拌作用自然造漿,根據實際需要可對泥漿的比重進行調節,在施工過程中泥漿比重一般控制在1.2~1.3 之間,泥漿在循環過程中在孔壁表面形成泥皮,它和泥漿的自重對孔壁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孔壁坍塌。
通過成孔施工,泥漿護壁效果比較好,完全可以滿足施工的需要。可通過掏渣筒掏渣以及給孔內加清水的方法來調節泥漿的比重,根據實際施工需要,泥漿比重一般控制在1.3 以上,這樣有利於鑽進和孔壁的穩定。
『肆』 我請問一下誰知道人工成孔灌注樁樁的直徑為多少時認為是大直徑灌注樁,能找到規范或依據么。
大直徑鑽孔灌注樁一般是指樁身直徑大於800mm,用機械或人工成孔,在孔內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樁。如果樁底部再進行擴大,則稱大直徑鑽孔擴底灌注樁。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伍』 鑽孔灌注樁鑽頭直徑要求在哪個《規范》裡面有
鐵路的TZ213-2005《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不小於樁徑15mm,公路的沒搞過
『陸』 鑽孔樁裡面的「樁徑」指的是哪部分直徑
鑽孔灌注樁直徑300~800,直徑500、600、700較常用,樁長根據樁端端阻力和樁側阻力特徵值專、各土層屬厚度力以及樁徑來定。
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鑽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並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鑽孔灌注樁是按成樁方法分類而定義的一種樁型。
『柒』 用旋挖樁機械施工,最大可以施工直徑是多大
你是說旋挖樁能挖出的樁基坑嗎?
我遇到的是1.5m
『捌』 直徑700樁基採用多大的旋挖樁施工 機械設備
用抄370毫米;
旋挖鑽孔灌注樁的直徑從310~870毫米不等,直徑500、600、700毫米較常用,樁長根據樁端端阻力和樁側阻力特徵值、各土層厚度力以及樁徑來定。
旋挖鑽機成孔首先是通過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鑽頭回轉破碎岩土,並直接將其裝入鑽斗內,然後再由鑽機提升裝置和伸縮鑽桿將鑽斗提出孔外卸土,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地取土卸土,直至鑽至設計深度。對粘結性好的岩土層,可採用乾式或清水鑽進工藝,無需泥漿護壁。
『玖』 鑽孔灌注樁直徑有哪幾種
600、800、1200、1500、1800都有的。
『拾』 直徑1.8米深12米的樁孔樁,用什麼機械挖孔比較合理。地質條件有什麼要求
泥漿護壁機械成孔,或者鋼套筒機械成孔,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