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什麼是機械增壓系統

什麼是機械增壓系統

發布時間:2021-02-28 09:54:24

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有什麼區別嗎

渦輪增壓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可是有沒人了解機械增壓呢?什麼是機械增壓?機械增壓有什麼優缺點?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有什麼區別?

發動機增壓器一般分為機械增壓器、廢氣渦輪增壓器、慣性增壓器、氣波式增壓器和沖壓式增壓器等。目前機械增壓器和廢氣渦輪增壓器用的比較多,也最為常見。

其主要區別在於機械增壓始終作用,而不像渦輪增壓在作用時有爆發感,而且機械增壓的優勢是在於中低速,渦輪增壓的優勢在於中高速。

綜上所述,機械增壓適合不需要高速運行的駕駛情況,而渦輪增壓適合需要強勁動力的駕駛情況。發動機的這幾種增壓方式,各自有不同的特點。渦輪增壓低速動力不足;機械增壓高速動力不足,雙增壓發動機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未來,渦輪增壓是一個發展趨勢,工程師們正在努力消除渦輪遲滯現象,當這一難題解決後,增壓發動機的春天才真正到來。

㈡ 渦輪增壓器與機械增壓器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源很大,從組件,到運作方式都是不同的。

機械增壓,主要是面對大排量發動機,該發動機有足夠大的扭力能帶動機械增壓器,同樣需要發動機的主要出力段在低於4500RPM的低速段,大家都知道高轉速下機械增壓器會變成發動機的負載,而導致增壓帶來的功率增長還不如增壓器耗費的功率,那就入不敷出了。但是由於機械增壓能在發動機啟動時當推動凸輪軸轉動的時候同時啟動,因為機械增壓器是由鋼皮帶直接鏈接到發動機上的,所以不會有渦輪增壓的遲滯現象。

機械增壓如其名,就是機械傳動式強化進氣壓縮系統。

渦輪增壓,主要面對小排量發動機,要求發動機傳動部分(多半指凸輪軸部分)能夠應付高速轉動所帶來的高溫,因為渦輪的出力段是在4500RPM之後,這個數字是通常數值,也就是說當發動機的轉速越快則增壓效果越好,因為渦輪是靠廢氣推動,而轉速越快則做功越快然後廢氣排出的頻率和壓力都更大。渦輪的劣勢有兩個,一個是低轉速下渦輪優勢不明顯,第二就是渦輪遲滯(這里就不做旁述了)。

渦輪增壓如其名就是廢氣渦輪進氣強化系統。

㈢ 機械增壓是什麼原理

機械增壓是指針對自然進氣引擎在高轉速區域會出現進氣效率低落的問題,從最基回本的答關鍵點著手,也就是想辦法提升進氣歧管內的空氣壓力,以克服氣門干涉阻力,雖然進氣歧管、氣門、凸輪軸的尺寸不變,但由於進氣壓力增加的結果,讓每次氣門開啟時間內能擠入燃燒室的空氣增加了,因此噴油量也能相對增加,讓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壓之前更為強大。
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與引擎曲軸皮帶盤連接,利用引擎轉速來帶動機械增壓器內部葉片,以產生增壓空氣送入引擎進氣歧管內,整體結構相當簡單,工作溫度界於70℃-100℃,不同於渦輪增壓器靠引擎排放的廢氣驅動,必須接觸400℃-900℃的高溫廢氣,因此機械增壓系統對於冷卻系統、潤滑油脂的要求與NA自然進氣引擎相同,機件保養程序大同小異。

㈣ 改裝車的機械增壓是什麼意思

無論是賽車場或是改裝車間,增壓器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字眼,它們彷彿是支興奮針劑,一提起就令人熱血沸騰,讓人聯想到狂暴的四驅加速動力與激射而出的快感。日前在與一改裝發燒友交流時發現,即使是此類車迷似乎也只是知曉而談不上精通。在增壓器家族中有兩員大將——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它們的差別在哪,它們是如何運作的,它們之間又有何關聯呢?本期我們將請常年駕駛Turbo賽車的嘉賓為讀者們做詳細介紹。
機械增壓,此類增壓器是以不增加引擎排氣量為前提,使動力輪輸出提升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引擎出力來驅動增壓器,再將高密度空氣送入汽缸內以提高引擎的輸出功率。
渦輪增壓則是利用引擎的廢氣排放來驅動壓縮機。最早的增壓器全部都是機械增壓,在剛發明時被稱超級增壓器(Supercharge),後來渦輪增壓發明之後為了區隔兩者。起初渦輪增壓器被稱為Turbo Supercharger,機械增壓則被稱為Mechanical Supercharger,久而久之,兩者就分別被簡化為Turbocharger與Supercharger了!
機械增壓器壓縮機的驅動力來自引擎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間接將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依構造不同,機械增壓會經出現過許多種類,包括葉片式(Vane)、魯氏(Roots)、溫克爾(Wankle)等型式,而活塞運動最早也被認為是一種機械增壓,時至今日,則以魯氏增壓器最被廣泛使用,更是改裝的大熱門。魯氏增壓器有雙葉與三葉轉子兩種型式,目前以雙葉轉子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橢圓形的殼體中裝兩個繭形的轉子,轉子之間保有極小的間隙而不直接相連,藉由螺旋齒輪連動,其中一個轉子的轉軸與驅動的皮帶輪連結,轉子轉軸的皮帶輪上裝有電磁離合器,在不需要增壓時即放開離合器以停止增壓,離合器則由計算機控制以達到省油的目的。機械增壓的特徵,除了在低轉速便可獲得增壓外,增壓的動力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機械增壓引擎的油門反應隨著轉速的提高,動力輸出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操作感覺與自然氣極為相似,卻能擁有較大的馬力與扭力。
渦輪增壓原理利用引擎運轉時所排出來的廢氣,用廢氣來轉動渦輪增壓器中的排氣側轉子,而排氣側轉子與進氣側轉子(Compressor)是同軸異室,當Turbine轉子達到一定轉速時(約12000rpm左右)它帶動另一側的Compressor,使Compressor轉子引進外來的新鮮空氣,經過壓縮倒入進氣歧管內,因此Turbo車的進氣是非自然方式,是經過"吸進來,再壓縮"所以空氣壓力是大於大氣壓力的。渦輪增壓由於是超高轉速地運轉軸承,隨之而來的高溫排除或增壓過度的泄壓就是關鍵。目前常用的就是機油導入來潤滑與冷卻軸承,也有用水冷式的。而過高的增壓對引擎的壓縮行程與動力(爆炸)行程發生時會造成傷害,所以,有機械式地用空氣壓力作為開關或電子式地用計算機直接控制泄放壓力的動作。

㈤ 汽車機械增壓是什麼原理

1、機械驅動式增壓系統由發動機的曲軸通過齒輪、傳動鏈或帶直接驅動增壓器,分為離心式、羅茨式、刮片式及螺桿式等形式。其優點是發動機負荷極速變化時增壓器的響應迅速。缺點是需要一套傳動裝置,因此結構較為復雜,並需消耗發動機的一部分功率,使燃料經濟性惡化。
2、一般簡稱渦輪增壓系統。發動機排氣驅動渦輪機葉輪,再帶動與渦輪同軸的壓氣機葉輪,壓縮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或可燃混合氣。由於渦輪增壓器是利用發動機本身的排氣能量來驅動,不直接消耗發動機的功率。當然,排氣渦輪會使排氣背壓升高,增加排氣功耗。增壓可以改善發動機的經濟性,一般可降低燃料消耗率3%-10%。如果採用增壓中冷,降低增空氣溫度、提高密度,可進一步改善發動機的動力性。
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原地區工作時,其功率下降比非增壓發動機小得多,因而廣泛用於高原地區恢復功率。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缺點是低速轉矩特性不理想,對負荷變化反應也較遲緩。
3、氣波增壓系統由發動機排氣在氣波增壓器內直接壓縮進入氣缸的新鮮空氣,以提高空氣的密度。其基本原理是氣體動力學上的壓力交換原理,即將高焓排氣能量直接傳給低焓的新鮮空氣。它需要機械驅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氣波增壓系統的壓縮能量是由排氣能量直接供應,克服本身的摩擦和統分損耗所需的機械驅動功率為發動機輸出功率的0.5%-1%。
4、復合式增壓系統是指機械式增壓與渦輪增壓結合的系統。
按組織方式分為串聯和並聯兩種型式。前者壓比較高,後者空氣流量較大,壓氣機尺寸可以減小。

㈥ 什麼是機械增壓

機械增壓是指針對抄自然進氣引擎在高轉速區域會出現進氣效率低落的問題,從最基本的關鍵點著手,也就是想辦法提升進氣歧管內的空氣壓力,以克服氣門干涉阻力,雖然進氣歧管、氣門、凸輪軸的尺寸不變,但由於進氣壓力增加的結果,讓每次氣門開啟時間內能擠入燃燒室的空氣增加了,因此噴油量也能相對增加,讓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壓之前更為強大。
機械增壓相比於渦輪能夠在低轉速就介入,而且沒有像渦輪那麼大的油門響應滯後,但高轉就相對不足一些。

㈦ 渦輪增壓與機械增壓有什麼區別

簡單的說,渦輪增壓爆發力大,但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轉速才能生效。機械增壓相對比較柔和,隨時隨地都能發揮。 1、機械增壓系統:這個裝置安裝在發動機上並由皮帶與發動機曲軸相連接,從發動機輸出軸獲得動力來驅動增壓器的轉子旋轉,從而將空氣增壓吹到進氣岐道里。其優點是渦輪轉速和發動機相同,因此沒有滯後現象,動力輸出非常流暢。但是由於裝在發動機轉動軸裡面,因此還是消耗了部分動力,增壓出來的效果並不高。
2、氣波增壓系統:利用高壓廢氣的脈沖氣波迫使空氣壓縮。這種系統增壓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個裝置比較笨重,不太適合安裝在體積較小的轎車裡面。
3、廢氣渦輪增壓系統:這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渦輪增壓裝置了,增壓器與發動機無任何機械聯系,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沖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禍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裝廢氣渦輪增壓器後的發動機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廢氣渦輪增壓器技術也有其必須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輪和渦輪由一根軸相連,也就是轉子,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驅動泵輪,泵輪帶動渦輪旋轉,渦輪轉動後給進氣系統增壓。增壓器安裝在發動機的排氣一側,所以增壓器的工作溫度很高,而且增壓器在工作時轉子的轉速非常高,可達到每分鍾十幾萬轉,如此高的轉速和溫度使得常見的機械滾針或滾珠軸承無法為轉子工作,因此渦輪增壓器普遍採用全浮動軸承,由機油來進行潤滑,還有冷卻液為增壓器進行冷卻。
4、復合增壓系統:即廢氣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並用,機械增壓有助於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但是高轉速時功率輸出有限;而廢氣渦輪增壓在高轉速時擁有強大的功率輸出,但低轉速時則力不從心。發動機的設計師們於是就設想把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結合在一起,來解決兩種技術各自的不足,同時解決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輸出的問題。這種裝置在大功率柴油機上採用比較多,汽油機上採用雙增壓系統(復合增壓系統)的車型還比較少,大眾的1.4 TSI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兼顧了低速扭力輸出和高速功率輸出。在低轉速時,由機械增壓提供大部分的增壓壓力,在1 500rpm時,兩個增壓器同時提供增壓壓力。隨著轉速的提高,渦輪增壓器能使發動機獲得更大的功率,與此同時,機械增壓器的增壓壓力逐漸降低。機械增壓通過電磁離合器控制,它與水泵集合在一起。在轉速超過3500rpm時,由渦輪增壓器提供所有的增壓壓力,此時機械增壓器在電磁離合器的作用下完全與發動機分離,防止消耗發動機功率)採用了了這一系統。其發動機輸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雜訊小,只是結構太復雜,技術含量高,維修保養不容易,因此很難普及。

㈧ 什麼叫機械增壓它對汽車有什麼好處呢

裝用在汽車上的增壓器,起初都是機械增壓,在剛發明時被稱超級增壓器(Supercharge),後來渦輪增壓發明之後為了區別兩者,起初渦輪增壓器被稱為Turbo Supercharger,機械增壓則被稱為 Mechanical Supercharger。久而久之,兩者就分別被簡化為Turbocharger與Supercharger了!

『賓士C180K用的1.6升機械增壓發動機』

機械增壓器壓縮機的驅動力來自發動機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以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根據構造不同,機械增壓曾經出現過許多種類型,包括:葉片式(Vane)、魯茲(Roots)、溫克爾(Wankle) 等型式。不過,現在較為常見的為前兩種。

魯茲增壓器有雙葉、三葉轉子兩種型式,目前以雙葉轉子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橢圓形的殼體中裝兩個繭形的轉子,轉子之間保有極小的間隙而不直接接觸。兩轉子藉由螺旋齒輪連動,其中一個轉子的轉軸與驅動的皮帶輪連接,轉子轉軸的皮帶輪上裝有電磁離合器,在不需要增壓時即放開離合器以停止增壓。離合器的開合則由計算機控制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而葉片式( 亦有稱為渦流式) 的本體就是屬於葉片式本體的一種。其運作方式主要是利用三個可根據不同離心力而改變轉速的行星齒輪組帶動進氣葉片。透過齒輪組與葉片軸心的相互磨擦,提高軸心轉速並進一步提高進氣葉片的速度,以獲得持續不斷的增壓反應。換句話說,就是發動機轉速愈高,進氣葉片的轉速也能跟著提高。

機械增壓的特性:

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在動力輸出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有接近自然進氣的線性輸出,而後者則因為有渦輪遲滯的現象,出力相對多一點突兀,沒那麼線性。

因為機械增壓的作動原理,使其在低轉速下便可獲得增壓。增壓的動力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機械增壓引擎的動力輸出隨著轉速的提高,也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出力表現與自然氣極為相似,卻能擁有較大的馬力與扭力。

由於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驅動的特性,因此增壓器內部葉片轉速與引擎轉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礎特性為:

引擎rpm X(R1/R2)= 增壓器葉片之rpm

R1 引擎皮帶盤之半徑

R2 機械增壓器皮帶盤之半徑

而機械增壓器由於利用引擎轉速來帶動機械增壓器內部機構。其整體結構簡單,工作溫度介於70℃ -100℃,比起靠廢氣驅動的渦輪增壓器的400℃ -900℃的高溫工作環境要舒服得多。因此,機械增壓系統對於冷卻系統、潤滑系統的要求與NA 引擎基本相同,機件保養程序也大同小異。

此外,機械增壓優點為體積小,不需修改引擎本體、安裝容易,因此在美國的改裝界也頗受歡迎。原本為大排氣量NA 設計的車輛,尤其適合改裝。

房車賽的賽車在改裝時要拆除空調壓縮機,而方程式(Formula)賽車,甚至連啟動馬達、機油泵都改成外部連接,目的都是為了減少對引擎造成的負擔。

依靠發動機動力帶動的機械增壓器,與以上部件一樣,都會給發動機帶來額外的負擔。因此,增壓器本身的運轉阻力必須越小越好,才不會拖累引擎的工作效率,發動機轉速提升才能更快。

然而,機械增壓器的進風量與阻力成正比關系。當使用高增壓時,雖然引擎輸出的能量大增,但相對增壓器內部葉片受風阻力也會升高,當阻力達到某一界限時,這個阻力會使引擎承受極大的負荷,嚴重影響轉速的提升。因此,機械增壓必須在增壓值與引擎負荷間取得平衡,以避免高增壓帶來的負面效應。

目前,歐洲設計的機械增壓多為介於0.3-0.5bar的低增壓,著重在低轉速扭力輸出與中高轉速「高原型」馬力輸出。而台灣「特嘉」研發的新式高效率增壓器可以產生0.6-1.2bar 的中度增壓值,動力提升的幅度更為顯著。雖然機械增壓系統在現階段仍然無法突破1.5bar 的高增壓范圍,而渦輪增壓早已突破2.2bar 的超高壓境界,單就效率而言,渦輪增壓系統可以用「倍數」來提升引擎輸出,但要付出的金錢、維護,以及周邊整合也是機械增壓的數倍,孰優孰劣,就請各位讀者自行評斷。

㈨ 什麼叫機械增壓

機械增復壓器採用皮帶與引擎曲軸制皮帶盤連接,利用引擎轉速來帶動機械增壓器內部葉片,以產生增壓空氣送入引擎進氣歧管內,整體結構相當簡單,工作溫度界於70℃-100℃,不同於渦輪增壓器靠引擎排放的廢氣驅動,必須接觸400℃-900℃的高溫廢氣,因此機械增壓系統對於冷卻系統、潤滑油脂的要求與NA自然進氣引擎相同,機件保養程序大同小異。

參見網路:機械增壓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機械增壓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