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敏源的科學依據是什麼篩查是怎麼進行的
我說下我們科情況吧,主要是點刺實驗和斑貼實驗。點刺的話是吸入組和食物組。斑貼的話是常見接觸的一些化學物質,這個主要用於濕疹。至於樓主說的那些過敏原測試,估計得是特意去測把,這種一般很少見,醫院也沒有普及。
2. 兒童要怎麼查過敏源
現實中很多人都會對一些物質產生過敏的現象,這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那麼小孩子怎麼查過敏源?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
1、食物記錄
把每月所吃食物種類、食入時間(如月、日、時等)、過敏發生時間一一加以記錄。一旦有過敏發生時,可從記錄中找出食物與過敏發生的關系。一般應多注意過敏發生前12~24小時所吃的食物,方法雖簡單易掌握,但較難得出准確結果。
2、皮膚試驗
一般在皮膚科或呼吸科可做此類檢查,方法簡單,兒童也容易接受。用空針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試液,在上臂處做多個點刺即可觀察多種食物的過敏反應。但由於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較復雜,因此所得出的結果盡管是陽性,也需進行臨床綜合分析,以最後確定是否為引起過敏的食物。
過敏原檢測,主要是為了檢查血管對什麼東西容易產生過敏,從而做到避免這些東西,或者對症來治療過敏。做過敏原檢查基本上都是很准確的,但是也存在少部分人群檢查不出來,或者檢查結果容易出現偏差。
如果你自己清楚自己對什麼東西過敏,而且確實是由於那種東西所引起的過敏,那麼就不需要檢測過敏原了。但是你不知道自己對什麼過敏,而且過敏非常嚴重的話,最好還是去檢查一下吧。
其實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的話,一般是不用空腹的。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對於過敏原檢測都是通過一些先進的醫療設備來完成的。一般常見的就是在檢測者的手指上夾一個檢測的儀器,然後利用一些比較常見的過敏原或者是食物進行測試,這樣就可以看出來說到底是對哪種物質會過敏了。
不過目前的這些測試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對於患者來說最好還是空腹進行最好了,這樣才可以保證檢測結果的准確性。
1、從呼吸道進入的有:塵蟎、花粉、室塵、棉絮、毛絨、油煙、枕墊料等,這些過敏原常在空中飛揚,飄浮很久,不斷地被患兒吸入,使得過敏症狀經久不愈。
2、攝入性過敏原(從口腔進入的食物):常見的有牛奶、雞蛋、魚蝦、土豆、竹筍、草莓、菠蘿、含香料的食品、小麥食品等,大多數屬於異性蛋白質類。
3、接觸性過敏原:化妝品、磺胺軟膏、樟腦、酒精、碘酒、紅汞、橡皮膠、塑料玩具等,以上過敏原可以誘發過敏性皮炎外,還可激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
1、防止兒童過敏,最有效的一步便是讓孩子遠離環境和食物中的過敏原,如盆栽植物、塵蟎,寵物毛發、填充的或長毛絨玩具、地毯和掛毯鞥。花粉等過敏源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在生活中盡量遠離。
2、其次,在幼兒飲食方面,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是採用母乳喂養,對牛奶、大蝦、雞蛋、海鮮等異性蛋白食物要小心給孩子食用。且孕婦應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或者餵食低過敏原的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同時,延緩副食品的添加。
3. 醫院測過敏原的那個機器是什麼原理
測過敏原是需要驗血的,早先年測試也是把各種過敏原針扎在胳膊上或者其它部位,看是否會出現風團。你說的不靠譜。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