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譜色彩照度計校準方法
一般校正的方法如下:
全譜型:只需激發單塊標樣,即可通過軟體演算法自動完成所有譜線的校正。
多道型:通過描跡完成校正,校正時需激發一組標樣才能完成所有通道的校正,如果儀器各通道的漂移不一致,單純的描跡無法完成校正,需要通過調整出射狹縫位置或折射鏡角度,來校正譜線的變化,此操作需要維修工程師才能完成。
直讀光譜儀的定量方法屬於參照法,即需要一系列的標樣來制定工作曲線作為參照標准,再通過對比待測元素的強度,計算出元素含量。由於標樣和實際樣品存在差異,測量結果勢必有一定的偏差,但這種偏差可以通過控樣來修正。
因此,測量結果的准確度除了與儀器有關外,還與控樣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只有重復性和穩定性才直接體現儀器性能的好壞。
② 4510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儀器怎樣校準
校準規程 :
1、基本操作
1.1、連接儀器電源,確保儀器供電電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1.2、接通電源,使儀器最好預熱20分鍾。
1.3、 用「功能」鍵設置測試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標准樣品濃度值方式(C)和已知標准樣品斜率(F)方式,可根據您的需要選擇測試模式。
1.4、用波長選擇旋鈕設置所需的分析波長。
1.5、將參比樣品溶液和被測樣品溶液分別倒入比色皿中打開樣品室蓋,將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別插入比色皿槽中,再蓋上樣品室蓋。 (一般情況下,參比樣品放在第一個槽位中。儀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經過配對測試的,未經配對處理的比色皿將影響樣品的測試精度。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跡,被測溶液中不能有氣泡、懸浮物,否則也將影響樣品測試的精度。)
1.6、將參比樣品推(拉)入光路中,蓋上樣品室蓋,按「0ABS/100%T」鍵,此時顯示器顯示的「BLA 」直至顯示「100.0」%T或「0.000」A為止。
1.7、調儀器0%,將0%T校具(黑體)置入光路中,蓋上樣品室蓋,按「功能」鍵,將測試模式轉換在T方式下,按「0%T」鍵,此時顯示器應顯示「000.0」T 後取出黑體。
1.8、當參比液(空白)調成「100.0」%T或「0.000」A後,將被測樣品推(拉)入光路中,這時,您便可從顯示器上得到被測樣品的透射比值或吸光度值。
2、波長准確度校正
採用氧化鈥玻璃濾光片 361nm特徵吸收峰通過逐點測試法來進行波長校正及檢測。 2.1、開機並使儀器預熱二十分鍾;
2.2、按[功能]鍵將測試方式置於透射比(%T)狀態;
2.3、將波長設置在355 nm處,一般情況下,在標准物質吸收峰約±5 nm 附近由短波向長波方向每隔1 nm逐點測試;
2.4、打開樣品室蓋,將鈥玻璃片插入樣品槽中;
2.5、蓋好樣品室蓋,將參比物(以空氣作為參比)拉(推)光路中(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樣品槽作為參比,第二個樣品槽放置標准物質);
2.6、按[OABS/100%T]鍵調100%T; 將鈥玻璃片拉(推)入光路中;
2.7、觀察並記錄下此時鈥玻璃片的透射比值;重復以上步驟進行逐點測試,直至找到最小讀數為止。
2.8、當通過上述逐點測試法記錄下波長與鈥玻璃特徵吸收波長值不一致並超出儀器技術指標規定的誤差范圍時(±2nm ),則可按下列方法進行校正。打開儀器外殼 , 松開波長刻度盤上的固定螺釘 ,轉動刻度盤,使刻度指示與特徵吸收峰的波長值之間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旋緊固定螺釘,裝上外殼,重復的1~8步驟,實測儀器波長精度在允許范圍內即可。
2.9、校正周期每年一次。
③ 手持式光譜儀的測量結果如何校準
手持式光譜儀的測量結果校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出廠校準:
專業校準服務:
校準頻率評估:
避免自行校準:
綜上所述,為確保手持式光譜儀測量結果的准確性,應依靠專業的校準服務,並根據儀器的使用情況和性能表現適時進行評估和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