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洗滌實驗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
1.新玻璃器皿的洗滌方法。新購置的玻璃器皿含游離鹼較多,應在酸溶液內先浸泡數小時。酸溶液一般用2%的鹽酸或洗滌液(見本小節「3」)。浸泡後用自來水沖洗干凈。2.使用過的玻璃器皿的洗滌方法(1)試管、培養皿、三角燒瓶、燒杯等可用瓶刷或海綿沾上肥皂或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滌劑刷洗,然後用自來水充分沖洗干凈。熱的肥皂水去污能力更強,可有效地洗去器皿上的油污。洗衣粉和去污粉較難沖洗干凈而常在器壁上附有一層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甚至10次以上充分沖洗,或可用稀鹽酸搖洗一次,再用水沖洗,然後倒置於鐵絲框內或有空心格子的木架上,在室內晾乾。急用時可盛於框內或搪瓷盤上,放烘箱烘乾。玻璃器皿經洗滌後,若內壁的水是均勻分布成一薄層,表示油垢完全洗凈,若掛有水珠,則還需用洗滌液浸泡數小時,然後再用自來水充分沖洗。裝有固體培養基的器皿應先將其颳去,然後洗滌。帶菌的器皿在洗滌前先浸在2%煤酚皂溶液(來蘇爾)或0.25%新潔爾滅消毒液內24小時或煮沸半小時,再用上法洗滌。帶病原菌的培養物最好先行高壓蒸汽滅菌,然後將培養物倒去,再進行洗滌。盛放一般培養基用的器皿經上法洗滌後,即可使用,若需精確配製化學葯品,或做科研用的精確實驗,要求自來水沖洗干凈後,再用蒸餾水淋洗三次,晾乾或烘乾後備用。(2)玻璃吸管吸過血液、血清、糖溶液或染料溶液等的玻璃吸管(包括毛細吸管),使用後應立即投入盛有自來水的量筒或標本瓶內,免得乾燥後難以沖洗干凈。量筒或標本瓶底部應墊以脫脂棉花,否則吸管投入時容易破損。待實驗完畢,再集中沖洗。若吸管頂部塞有棉花,則沖洗前先將吸管尖端與裝在水龍頭上的橡皮管連接,用水將棉花沖出,然後再裝入吸管自動洗滌器內沖洗,沒有吸管自動洗滌器的實驗室可用沖出棉花的方法多沖洗片刻。必要時再用蒸餾水淋洗。洗凈後,放搪瓷盤中晾乾,若要加速乾燥,可放烘箱內烘乾.吸過含有微生物培養物的吸管亦應立即投入盛有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潔爾滅消毒液的量筒或標本瓶內,24小時後方可取出沖洗。吸管的內壁如果有油垢,同樣應先在洗滌液內浸泡數小時,然後再行沖洗。(3)載玻片與蓋玻片用過的載玻片與蓋玻片如滴有香柏油,要先用皺紋紙擦去或浸在二甲苯內搖晃幾次,使油垢溶解,再在肥皂水中煮沸5—10分鍾,用軟布或脫脂棉花擦試,立即用自來水沖洗,然後在稀洗滌液中浸泡0.5—2小時,自來水沖去洗滌液,最後用蒸餾水換洗數次,待干後浸於95%酒精中保存備用。使用時在火焰上燒去酒精。用此法洗滌和保存的載玻片和蓋玻片清潔透亮,沒有水珠。檢查過活菌的載玻片或蓋玻片應先在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潔爾滅溶液中浸泡24小時,然後按上法洗滌與保存。
② 洗滌玻璃儀器的方法有哪些
洗滌玻璃儀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鹼缸浸泡法:
洗衣粉擦洗法:
去離子水沖洗法: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清洗玻璃儀器,確保其內壁干凈、無污漬,為後續的實驗或操作提供准確的條件。
③ 常用玻璃儀器的使用實驗原理
化學實驗用的玻璃儀器必須要干凈,尤其是定量分析實驗,若不幹凈有可能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因為化學實驗中會發生一些實驗現象,比如顏色,沉澱,氣泡等等,如果儀器不幹凈會使實驗中的顏色發生變化,從而對實驗結果的判斷有失准確
根據物質的性質。如果用的是鹼性的東西,一般用酸來清洗,反之依然。用溶劑來洗。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極性的物質溶解在極性中非極性的溶解非極性的,或用混合溶劑。比如乙醇或丙酮,洗完後很容易揮發干凈。用強氧化劑浸泡。如洗液,有時可以稍微加熱一下。
玻璃材質的儀器
稱為玻璃儀器。化驗室中大量使用玻璃儀器,因為玻璃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絕緣性能。利用玻璃的優良性能而製成的玻璃儀器,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實驗室,如化學實驗室、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科學研究實驗室以及教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