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儀器儀表 > 用什麼儀器把紙上的字投到牆上

用什麼儀器把紙上的字投到牆上

發布時間:2024-09-03 02:32:37

⑴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

2、造紙術:蔡倫改進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3、活字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4、火葯: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5、孔明燈: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

閱讀全文

與用什麼儀器把紙上的字投到牆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鍵盤180左右什麼的好 瀏覽:107
別克儀表故障燈的代碼是什麼 瀏覽:401
大修現場拆卸的設備如何保管 瀏覽:258
武漢銳奇電動工具地址 瀏覽:799
軸承弓一般多少米 瀏覽:90
截止閥加個圓圈是什麼閥門 瀏覽:559
給水管中的閥門怎麼連接的 瀏覽:32
三星輔助工具箱下載 瀏覽:670
機床灰鑄鐵利用什麼 瀏覽:990
大工機械設計都學什麼 瀏覽:41
帶軸承座的軸承如何安裝 瀏覽:718
長時間聽超聲波有什麼危害 瀏覽:444
機床儲存卡程序怎麼刪除 瀏覽:836
cl2實驗室制裝置 瀏覽:216
水泵閥門怎麼開 瀏覽:131
燃氣自動熄火保護裝置是怎麼回事 瀏覽:923
蘇州恆祥東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49
磨床軸承轉速怎麼調 瀏覽:98
怎麼區分閥門法蘭和螺紋連接 瀏覽:818
反向作用力裝置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