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禮儀知識之儀表禮儀
禮儀知識之儀表禮儀
儀表禮儀
儀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舉止、姿態、風度等。在政務、商務、事務及社交場合,一個人的儀表不但可以體現他的文化修養,也可以反映他的審美趣味。穿著得體,舉止文雅,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著不當,舉止不雅,往往會降低了你的身份,損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見,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那麼,在儀表方面我們應該注重些什麼呢?
儀表禮儀需要注意的四個要點:要注意容貌;要注意化妝;要注意舉止;要注意表情。
一、注意容貌
第一,發型。要經常洗頭,梳理整齊,沒有頭皮屑,保證發型的清爽整齊。男士不可留長發,頭發要前不過眉,旁不過耳,後不蓋衣領;女士發型不能太誇張,包括頭發染色,頭發形狀。
第二,面部。面部修飾最重要的要注意除了整潔之外,一是男士鬍子要經常刮理不可鬍子太長,若留胡須,要保持清潔,整齊;二是鼻毛要及時修剪,不能外露;三是口部要注意要無異味,無異物。不要吃帶有臭豆腐、蒜、蔥等過分刺激性氣味的食物。
二、注意化妝
化妝,是修飾儀容的一種高級方法,它是指採用化妝品按一定技法對自己進行修飾、裝扮,以便使自己容貌變得更加靚麗。在人際交往中,進行適當的化妝是必要的。這既是自尊的表示,也意味著對交往對象較為重視。化妝需要注意兩個方面。其一,是要掌握原則;其二,是要合乎禮規。
1、化妝的原則
(1)美化。 化妝,意在使人變得更加美麗,因此在化妝時要注意適度矯正、修飾得法,使人變得化妝後避短藏拙。在化妝時不要自行其事,任意發揮,尋求新奇,有意無意將自己老化、醜化、怪異化。
(2)自然。 通常,化妝既要求美化、生動、具有生命力,更要求真實、自然、天衣無疑。化妝的最高境界,是“妝成有卻無”。即沒有人工美化的痕跡,而好似天然若此的美麗。不可濃妝艷抹,香氣逼人。
(3)得法。 化妝雖講究個性化,但卻必須學習懂行,難以無師自通。比方說,工作時化妝宜淡,社交時化妝可以稍濃,香水不宜塗在衣服上和容易出汗的地方,口紅與指甲油最好為一色,等等,都不可另搞一套,貿然行事。
(4)協調。 高水平的化妝,強調的是其整體效果。所以在化妝時,應努力使妝面協調、全身協調、場合協調、身份協調,以體現出自己慧眼獨具,品位不俗。所用化妝品要成系列,是一個香型、一個色彩。不能五顏六色,不能串味。發型、臉、唇等的化妝要統一協調。與所穿服飾也要協調。
2、化妝的禮規
進行化妝時,應認真遵守以下禮儀規范,不得違反。
(1)勿當眾進行化妝。 化妝,應事先搞好,或是在專用的化妝間進行。若當眾進行化妝,則有賣弄表演或吸引異性之嫌,弄不好還會令人覺得身份可疑。
(2)勿在異性面前化妝。 聰明的人絕不會在異性面前化妝。對關系密切者而言,那樣作會使其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對關系普通者而言,那樣作則有“以色事人”,充當花瓶之嫌。無論如何,都會使自己形象失色。
(3)勿使化妝妨礙於人。 有人將自己的妝化得過濃、過重,香氣四溢,令人窒息。這種“過量”的化妝,就是對他人的妨礙。
(4)勿使妝面出現殘缺。 若妝面出現殘缺,應及時避人補妝,若聽任不理,會讓人覺得自己低俗、懶惰。
(5)勿借用他人的化妝品。 借用他人化妝品不衛生,故應避免。
(6)勿評論他人的化妝。 化妝系個人之事,所以對他人化妝不應自以為是地加以評論或非議。
三、注意舉止
舉止動作實際上是教養、風度和魅力的問題。即為體態禮儀。具體就是站姿、坐姿、走姿等要美觀、規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坐如鍾、站如松、行如風、卧如弓”即為對體態的禮儀規范。在與外界尤其是與國外朋友交往時,還要注意一個互動的問題。要注意你的所作所為要產生良好的預期的結果,要被交往對象理解和接受,就是入鄉隨俗,注意是否符合對方的禮儀規范。
1、站姿
站立是人們生活交往中的一種最基本的舉止,是生活靜力造型的動作。優美而典雅的造型,是優雅舉止的基礎。男士要求“站如松”,剛毅灑脫;女士則應秀雅優美,亭亭玉立。
標準的站姿是:(1)頭正,雙目平視,嘴角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2)雙肩放鬆,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覺。(3)軀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4)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中指貼攏褲縫,兩手自然放鬆。(5)雙腿立直、並攏,腳跟相靠,兩腳尖張開約60度,身體重心落於兩腳正中。
幾種常用站姿: (1)肅立。 身體立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雙腿自然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面部表情嚴肅、莊重、自然。參加升降國旗儀式或莊重嚴肅的場合,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應該用肅立站姿。 (2)直立。 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前搭手式),或兩手背後相搭在臀部(後背手式),兩腿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男女都適用,男士兩腳可以略分開站立更顯灑脫) (3)直立 (女士直立姿態) 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右腳略向前靠在左腳上成丁字步。 (4)直立 (男士直立姿態)。身體立直,兩手背後相搭,貼在臀部,兩腿分開,兩腳平行,比肩寬略窄些。正確健美的站姿會給人以挺拔筆直、舒展俊美、莊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積極向上的印象。站姿的基本範式是其它各種工作姿勢的基礎,也是發展不同質感美的起點,是優雅端莊的舉止的基礎。
2、坐姿
坐是舉止的主要內容之一,無論是伏案學習、參加會議,還是會客交談、娛樂休息都離不開坐。坐,作為一種舉止,有著美與丑、優雅與粗俗之分。坐姿要求“坐如鍾”,指人的坐姿像座鍾般端直,當然這里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優美的坐姿讓人覺得安詳、舒適、端正、舒展大方。
正確的坐姿:(1)入坐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後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女士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適,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後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2)神態從容自如(嘴唇微閉,下#微收,面容平和自然)。(3)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為宜,掌心向下。(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5)雙膝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並攏或交疊或成小“V”字型。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態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6)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寬座沙發則至少坐1/2。落座後至少10分鍾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7)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將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討好的姿態。講究禮儀要尊重別人但不能失去自尊。(8)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幾種規范坐姿:(1)雙腿並攏,上體挺直,坐正,兩腳略向前伸,兩手分別放在雙膝上(男士雙腿略分開)。(2)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腳交叉,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3)女士坐姿(著名的S型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腿同時側向左或側向右,兩腳並放或交疊。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4)搭腿式坐姿(或叫兩腿交疊坐姿)。其方法是將左腿微向右傾,右大腿放在左大腿上,腳尖朝向地面,(切忌右腳尖朝天)。這種坐姿給人以高貴、典雅的美感。但應特別注意與蹺二郎腿區別開。蹺二郎腿一般懸空腳的腳尖朝天腳底朝向人,並伴有上下抖動的不雅的動作,有的國家是忌諱腳底朝向人的,因為這表示挑釁、不滿、輕視、憤怒的情感,是粗俗不雅的舉止。(5)轎車坐姿。通常人們上轎車的習慣做法是,頭先伸進去或腳先伸進去,把腿留在外面,讓它最後進來。而女士的最理想的上車動作,應該是先將臀部坐在的士座位邊上,再將雙腳抽進車中,然後再在座位上挪動位置,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上。下車的習慣也有幾種,如先將頭伸出車外,而後單足踏出地面;將臀部高高翹起而下車;完全放鬆地將雙足張開下車。但作為女士,應先在車內將臀部移至的士座位邊緣的位置,然後,雙足並在一起伸至地面,上身再出車門。這樣顯得更為優雅得體。
3、走姿
走姿又稱步態。走姿要求“行如風”,是指人行走時,如風行水上,有一種輕快自然的美。走姿的基本要求應是從容、平穩的,應走出直線。
具體要求: (1)眼睛。 雙目向前平視,微收下頜,面容平和自然,不左顧右盼,不回頭張望,不盯住行人亂打量。 (2)肩部。 雙肩平穩、肩峰稍後張,大臂帶動小臂自然前後擺動,肩勿搖晃;前擺時,手不要超衣扣垂直線,肘關節微屈約30度,掌心向內,勿甩小臂,後擺時勿甩手腕。 (3)上身。 上身自然挺拔,頭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傾。 (4)步位。 行走時,假設下方有條直線,男士兩腳跟交替踩在直線上,腳跟先著地,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腳尖略向外,距離直線約5厘米。女式則應走一字步走姿,即兩腿交替邁步,兩腳交替踏在直線上(一字步走姿)。 (5)步幅。 男性步幅(前後腳之間的距離)約25厘米,女性步幅約20厘米。或者說前腳的腳跟與後腳尖相距約為一腳長。步幅與服飾也有關,如女士穿裙裝(特別是穿旗袍、西服裙、禮服和穿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些,穿長褲時步幅可大些。 (6)步態。 步態,即行走的基本態勢。性別不同,行走的態勢應有所區別。男性步伐矯健、穩重、剛毅、灑脫、豪邁,好似雄壯的“進行曲”,氣勢磅礴,具有陽剛之美,步伐頻率每分鍾約100步;女性步伐輕盈、玲瓏、嫻淑,具有陰柔秀雅之美,步伐頻率約每分鍾90步。 (7)步韻。 跨出的步子應是全部腳掌著地,膝和腳腕不可過於僵直,應該富有彈性,膝蓋要盡量綳直,雙臂應自然輕松擺動,使步伐因有韻律節奏感而顯優美柔韌。 (8)雙手。 行走時不可把手插進衣服口袋裡,尤其不可插在褲袋裡。
4、手勢
手勢是人們交往時不可缺少的動作,是最有表現力的一種“體態語言”,俗話說:“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勢表現的含義非常豐富,表達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復雜。如招手致意,揮手告別,拍手稱贊,拱手致謝,舉手贊同,擺手拒絕;手撫是愛,手指是怒,手摟是親,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使用手勢應該注意:
(1)在交往中,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切忌“指手畫腳”和“手舞足蹈”。
(2)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屬於手勢范圍,應該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不可過度。鼓掌是表示歡迎、祝賀、贊許、致謝等的禮貌舉止。在正式社交場合,觀看文藝演出、重要人物出現、聽報告、聽演講等都用熱烈鼓掌表示欽佩、祝賀。鼓掌的標准動作應該是用右手掌輕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時不應戴手套,宜自然,切忌為掌聲大而使勁鼓掌,應隨自然終止。鼓掌要熱烈,但不要“忘形”,一旦忘形,鼓掌的意義就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成“喝倒彩”、“鼓倒掌”,有起鬨之嫌。這樣是失禮的。注意鼓掌盡量不要用語言配合,那是無修養的表現。
(3)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已的鼻尖和用手指指點他人。談到自己時應用手掌輕按自已的左胸,那樣會顯得端莊、大方、可信。用手指指點他人的手勢是不禮貌的。
(4)一般認為,掌心向上的手勢有誠懇、尊重他人的含義;掌心向下的手勢意味著不夠坦率缺乏誠意等。攥緊拳頭暗示進攻和自衛,也表示憤怒。伸出手指來指點,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訓人的意味。因此,在介紹某人、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請人做某事時,應該掌心向上,以肘關節為軸,上身稍向前傾,以示尊敬。這種手勢被認為是誠懇、恭敬、有禮貌的。
(5)有些手勢在使用時應注意區域和各國不同習慣,不可以亂用。因為各地習俗迥異,相同的手勢表達的意思,不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徑庭。如在某些國家認為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蜷曲表示稱贊誇獎,但澳大利亞則認為豎起大拇指、尤其是橫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種污辱。英國人蹺起大拇指是攔車要求搭車的意思。用大拇指和食指構成一個圓圈,其它三指伸直,就是“OK”的手勢,這一手勢在歐洲表示贊揚和允諾的意思,特別在青年學生中廣為流行,然而在法國南部、希臘、撒丁島等地,它的意思恰好相反,在巴西,人們打“OK”這個手勢表示的是“肛門”。阿拉伯人用兩個小拇指拉在一起表示斷交,吉卜賽人撣去肩上的塵土表示你快滾開。由此不難看出,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手勢語言”,千姿百態的手勢語言,飽含著人類無比豐富的情感。它雖然不像有聲語言那樣實用,但在人際交往中能起到有聲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
(6)握手時的注意事項。把握有八條原則、十個禁忌。七原則是: 一是注意伸手有先後。 伸手先後順序應根據握手人雙方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賓主身份來確定。一般遵循“尊者決定”的原則,即尊者先伸手。握手的基本禮節是:在平輩的朋友中,相見時先出手為敬;在長輩與晚輩之間、男女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主人與客人之間行握手禮時,應該是長輩、女士、上級、主人先出手,晚輩、下級、男士、客人先問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間如女方無握手之意,男方可點頭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長輩、上級先伸手也是可以的。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錶示告別,主人才能握手相送。在社交或商務、公務場合,當別人按先後順序的慣例而已經伸出手時,都應毫不遲疑地立即回握,拒絕別人的握手和對已經表達出來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極為不禮貌的。 二是握手分左右。 握手應該伸出右手,決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禮的。特別是有的國家、區域忌諱使用左手握手。在特殊情況下不能用右手相握應說明原因並道歉。 三是握手前要脫帽和摘手套。 因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著討厭別人接觸你的手,即使對方跟你的關系非常好,這種握手也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在大多數國家內,戴手套與別人握手既不禮貌也是對對方的侮辱。因此應避免戴手套同別人握手。軍人與他人握手時不必脫軍帽,應先行軍禮然後握手。西方國家,女士身著禮服帽戴手套時,與他人握手可以不摘手套。 四是與人握手時應採取站立姿勢 (年老體弱或者殘疾人除外)。 五是不宜交叉握手。 遇到兩位以上交往對象,行握手禮時應一一相握。有的國家視交叉握手為凶兆的象徵,交叉成“十”意為十字架,認為必定會招來不幸。還要注意與多人握手時,時間長短大體相同,不要給人厚此薄彼的感覺。 六是握手時間要簡短。 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握力要輕一些,一般應握女士的手指。當主賓相互握手需要新聞記者拍照時,可以握手時間長一些。 七是握手姿態有講究。 為了表示尊敬,握手時上身略微前傾,頭略低一些,面帶笑容,注視對方眼睛,邊握手邊開口致意,如說:“您好”、“見到您很高興”、“歡迎您”、“辛苦啦”等等。 八是握手力度要適當。 握手時,男士之間握手要有適當的力度,不可緊握不放,也不可蜻蜓點水,要讓彼此感覺到手的力度即可。與女士握手,輕握即可,切不可用力。綜上所述,歸納出握手十忌。 一忌 不講先後順序,搶先出手; 二忌 目光游移,漫不經心; 三忌 不脫手套,自視高傲; 四忌 掌心向下,目中無人; 五忌 用力不當,敷衍魯莽; 六忌 左手相握,有悖習俗; 七忌 “乞討式”握手,過謙恭; 八忌 握手時間太長,讓人無所適從; 九忌 濫用“雙握式”,令人尷尬; 十忌 “死魚”式握手,輕慢冷漠。
四、注意表情
表情是人內心的情感在面部、聲音或身體姿態上的表現。人們常說情動之於心、形之於外、傳之於聲就是這個意思。人的面部表情是復雜的。現代心理學家總結過一個公式:感情的表達=言語(7%)+聲音(38%)+表情(55%)。比如打電話時並看不到打電話的人,但表情卻影響傳過來的聲音。可見表情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通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健康的表情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深刻的,它是優雅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著重介紹面部表情中的目光和笑。
(1)目光
一個良好的交際形象,目光是坦然、親切、和藹、有神的。特別是在與人交談時,目光應該是注視對方,不應該躲閃或游移不定。要注意這樣一個習慣,就是要注意四個字:“目中有人”。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時候,要養成注視對方的習慣。當你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轉過身來,正面面對別人。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目光與對方接觸累計應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人際交往中諸如呆滯的、漠然的、疲倦的、冰冷的、驚慌的、敵視的、輕蔑的、左顧右盼的目光都是應該避免的,更不要對人上下打量擠眉弄眼。一般有幾種凝視: 公務凝視: 洽談、磋商、談判等正式場合用。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這種凝視注視的位置在對方臉部,以雙眼為底線,上到前額的三角部分。談公務時,如果你注視對方這個部位,就會顯得嚴肅認真,對方也會感到你有誠意,你就會把握談話的主動權和控制權。 社交凝視: 各種社交場合使用的注視方式,注視的位置在對方唇心到雙眼之間的三角區域,當你的目光看著對方臉部這個區域時,會營造出一種社交氣氛,讓人感到輕松自然。這種凝視主要用於茶話會、舞會及各種類型的友誼聚會。 親密凝視: 注視的對象是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的注視方式。凝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到胸之間。交談時要將目光轉向交談人,以示自己在傾聽,這時應將目光放虛相對集中於對方某個區域上,切忌“聚焦”,死盯對方眼睛或臉上的某個部位,因為這樣會使對方難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產生敵意、抵觸情緒。
(2)微笑
笑有很多種,輕笑、微笑、狂笑、奸笑、羞怯的笑、爽朗的笑、開懷大笑、尷尬的笑、嘲笑、苦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的兩端略提起的笑。微笑是社交場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悅、也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它可以與語言和動作相互配合起互補作用,它不但表現著人際交往中友善、誠信、謙恭、和諧、融洽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涵養與和睦的人際關系及健康的心理。不僅能傳遞和表達友好、和善,而且還能表達歉意、諒解。因此微笑在社交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內涵。應該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發自內心、親切自然。只有發自內心的微笑才富有魅力,讓人愉悅歡心。不要為了討好別人故作笑顏、滿臉堆笑。當然了,參加追悼會、掃墓或在別人悲傷的時候、非常嚴肅莊重的場合就不可以微笑了。微笑有以下“四要”、“四不要”。
四要:
一要口眼鼻眉肌結合,做到真笑。發自內心的微笑,會自然調動人的五官:眼睛略眯起、有神,眉毛上揚並稍彎,鼻翼張開,臉肌收攏,嘴角上翹,唇不露齒。做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嘴到,才會親切可人,打動人心。
二要神情結合,顯出氣質。笑的時候要精神飽滿、神采奕奕,要笑得親切、甜美。這樣的笑伴以穩重、伴以文化修養,就能顯出氣質。微笑在於它是含笑於面部,“含”給人以回味、深刻、包容性。
三要聲情並茂,相輔相成。在公關工作中,微笑和語言美往往是孿生子,甜美的微笑伴以禮貌的語言,二者相映生輝。如果臉上微笑,卻出言不遜,語言粗野,其微笑就失去了意義;如果語言文明禮貌,卻面無表情,冰冷一塊,會令人懷疑你的誠意。只有聲情並茂,你的熱情誠意才能為人理解,並且相輔相成,錦上添花。
四要與儀表舉止的美和諧一致,從外表形成完美統一的效果。
四不要 :
不要缺乏誠意,強裝笑臉;
不要露出笑容隨即收起;
不要僅為情緒左右而笑;
不要把微笑只留給上級、朋友等少數人。
;② 儀器儀表是什麼呢
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法器等均屬於儀器儀表。
廣義來說,儀器儀表也可具有自動控制、報警、信號傳遞和數據處理等功能,例如用於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中的氣動調節儀表,和電動調節儀表,以及集散型儀表控制系統也皆屬於儀器儀表。
③ 儀表專業是什麼
問題一:儀表專業有哪些課程? 公共基礎課 跟其他專業的差不多 就是 高數,大學英語什麼的。
專業課主要是 :自動控制原理、過程式控制制原理、先進控制原理、儀表及其自動化等等。這些是最重要的。
專業課 學好的基礎是 公共課里的 數電、模電、高數、線性哦。
呵呵 加油。
望採納。
問題二:儀器儀表類專業包括哪些? 儀器儀表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綜合產物,品種繁多,仿手戚使用廣泛,而且不斷更新,有多種分類方法。按使用目的和用途來分,主要有量具量儀、汽車儀表、拖拉機儀表、船用儀表、航空儀表、導航儀器、駕駛儀器、無線電測試儀器、載波微波測試儀器、地質勘探測試儀器、建材測試儀器、地震測試儀器、大地測繪儀器、水文儀器、計時儀器、農業測試儀器、商業測試儀器、教學儀器、醫療儀器、環保儀器等。機械工業產品儀器儀表分類屬於機械工業產品的儀器儀表有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分析儀器、實驗室儀器與裝置、材料試驗機、氣象晦洋儀器、電影機械、照相機械、復印縮微機械、儀器儀表元器件、儀器儀表材料、儀器儀表工藝裝備等十三類。它們通用性較強,批量較大,或為儀器儀表工業所必需的基礎。按不同特徵分類各類儀器儀表按不同特徵,例如功能、檢測控制對象、結構、原理等還可再分為若乾的小類或子類。如工業自動化儀表按功能可分為檢測儀表、迴路顯示儀表、調節儀表和執行器等;其中檢測儀表按被測物理量又分為溫度測量儀表、壓力測量儀表、流量測量儀表、物位測量儀表和機械量測量儀表等;溫度測量儀表按測量方式又分為接觸式測溫儀表和非接觸式測溫儀表;接觸式測溫儀表又可分為熱電式、膨脹式、電阻式等。其它分類方法其他各類儀器儀表的分類法大體類似,主要與發展過程、使用薯衫習慣和有關產品的分類有關。儀器儀表在分類方面尚無統一的標准,儀器儀表的命名也存在類似情況。 在現實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將儀器儀表分為兩個大類:自動化儀表和攜帶型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指需要固定安裝在現場的儀表,也稱現場安裝儀器儀表或者表盤安裝儀器儀表,這類儀表需要和其他設備配套使用,以完成某一項或幾項功能;攜帶型儀器儀表是指單獨使用,有時也叫檢測儀器儀表,一般分台式和手持兩種。 儀器儀表還有一種分類,叫一次儀表和二次儀表,一次儀表指感測器這類直接感觸被測信號的部分,二次儀表指放大、顯示、傳遞信號部分。
問題三:儀表屬於哪個專業? 某些院校有儀器儀表專耿,儀表屬於儀器儀表專業。
某些院校也將儀表歸到自動控制或電子技術專業。
問題四:儀表製造屬於什麼專業 儀器儀表類專業
問題五:熱工儀表是什麼專業的簡稱 自動化,現在在重工業企業,熱工儀表基本就是一個獨立的工種,或者和自動化相結合的
問題六:職高裡面學的儀表專業是什麼?? 不要去職高,現在職高真的沒有什麼前途,還是要去技術學校,學個川菜,現在川菜發展才好呢
問題七:儀表專業實習期間都干什麼 我是搞儀表的主要學會的是四的參數:壓力,流量,液位,溫度。 首先我們要了解它們,知道了原理,學起來就容易多了。我就說說幾個重要的與工藝有關的吧! 1 、彈簧管壓力表 彈出管又稱波登管,是一根彎成圓弧形、螺旋形或S形等形狀的管子,成扁圓形或橢圓形。截面的短軸方向與管子彎曲的徑向方向一致。當通入彈簧管內的壓力較管外的壓力高時,由於短軸方向的內表面積比長軸方向大,受力也大,使管子截面有變圓的趨勢。即短軸在變長,長軸要變短,產生彈性變形,這時自由端必然要向管子伸直的方向移動。當變形引起的彈性力和壓力產生的作用力平衡時,變形停止。自由端產生的位移,通過杠桿帶動放大機構,使指針偏轉一定的角度,借備陵助刻度盤指示出被測壓力值的大小。 2 、熱電偶 熱電偶溫度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溫度表,熱電偶溫度表是一種溫度電測儀表,它通常由熱電偶、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裝置(或元件)和顯示儀表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用導線連接起來。 熱電偶測溫原理 熱電偶是通過把兩根不同的導體或半導體線狀材料A和B的一端焊接起來而形成的,A、B就稱為熱電極(或熱電偶絲)。焊接起來的一端置於被測溫度t處,稱為熱電偶的熱端(或稱測量端、工作端);非焊接端稱為冷端(或參考端、自由端),冷端則置於被測對象之外溫度為t0的環境中。 如把熱電偶的兩個冷端也連接起來則形成一個閉合迴路,如圖2-1所示,則當熱端溫度和冷端溫度不相等,即t≠to時,迴路中有電流流過,這說明在迴路中產生了電動勢,由於熱電偶兩個接點處的溫度不同而產生的電動勢稱為熱電(動)勢,上述理象稱為熱電效應,或稱塞貝克效應。熱電偶就是利用熱電效應來測量溫度的。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熱電勢是由接觸電勢和溫差電組成的。 3 、1151差壓變送器 當被測壓力作用到隔離膜片上時,填充液將壓力傳遞給中心的灌充液,中心的灌充液將壓力傳遞到δ-室感測中心的感測膜片上。感測膜片是一個張緊的彈性元件,其位移隨所受差壓而變化。且位移量與壓力成正比,兩側的電容極板檢測感測膜片位置,感測膜片與電容極板之間的電容差值被轉換為相應的電流,經輸出電路輸出4~20mA的直流電流。 4 、電氣閥門定位器 電氣閥門定位器是按力平衡原理設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在氣動閥門定位器的基礎上開發而成的電流信號控制閥門定位器。 當從電動調節器來的電流信號,輸入到力矩馬達組件的線圈時,在力矩馬達的氣隙中產生一個磁場,它與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共同作用,使銜鐵產生一個向左的力,主杠桿(銜鐵)繞支點⒂轉動,檔板靠近噴嘴,噴嘴背壓經放大器放大後,送入薄膜執行機構氣室,使閥桿向下移動,並帶動反饋桿繞支點轉動,連接在同一軸上的反饋凸輪作逆時針主向轉動,通過滾輪使付杠桿繞支點轉動,並將反饋彈簧⑾拉伸、彈簧對主杠桿的拉力與力矩馬達作用在主杠桿上的力矩相等時,械桿系統達到平衡狀態。此時,一定的信號電流就與一定人閥門位置相對應。彈簧是作調整零位用的。 以上作用方式為正作用,若要改變作用方式,只要將凸輪翻轉,A向變成B向等,即可。 所謂正作用定位器,就是信號電流增加,輸出壓力亦增加;所謂反作用定位器,就是信號電流增加,輸出壓力則減少。 一台正作用執行機構只要裝上反作用定位器,就能實現反作用執行機構的動作;相反,一台反作用執行機構只要裝上反作用定位器,就能實現正作用執行機構的動作 做個參考吧
滿意請採納
問題八:學習儀表專業,有什麼關於儀表的書籍。 上化工出版社網上書店,裡面很多關於儀表方面的專業書籍。
適用的一點的有《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儀表維修工》、《化工測量及儀表》、《儀表工習題集》等等,這些都是儀表方面的綜合知識書籍。
問題九:儀表類行業具體做什麼? 儀表是用來測量和控制各種過程中的各種參數(變)量的工具或系統。儀錶行業工作包括生產製造,銷售,研發,設計,維修等。
通常所謂的儀錶行業工作是指工廠裡面的儀表維修工作、技術管理工作。
問題十:儀器儀表專業怎麼樣 這兩個行業都不錯,工礦企業現在需要這樣的人才,個人感覺自動化方向更好一些,但只是個人建議,不同的地區對這兩個行業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樣。如果你家裡有人或者有錢的話,進自動化所等事業單位就更好了。不知道你實習階段是內容,所以現在開始抓緊時間聯系工作吧,多發點簡歷,如果離家或學校近,直接去單位求職最好。祝你好運!
④ 儀表和儀器的區別與分類
儀表和儀器的區別與分類
儀器指科學技術上用於實驗、計量、觀測、檢驗、繪圖等的器具或裝置。通常是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備的一套裝置或機器。儀器通常用於科學研究或技術測量、工業自動化過程式控制制、生產等用途,一般來說專用於一個目的的設備或裝置。儀器構造較為復雜,屬於高新技術產品;由多個部件組成的。儀器體積、重量、形狀有各種各樣,最小的可以直接拿在手中操作,較大體積的儀器一般被稱為裝置或設備。
儀表一般只是用來指示數據用的儀器,分為壓力儀表、溫度儀表、流量儀表、電工儀器儀表、電子測量儀器等。
儀器可以包括儀表,儀表不包括儀器。
⑤ 什麼是自動化儀表
自動化儀表(英文:automatic
instruments)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法器等均屬於儀器儀表。廣義來說,儀器儀表也可具有自動控制、報警、信號傳遞和數據處理等功能,例如用於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中的氣動調節儀表,和電動調節儀表,以及集散型儀表控制系統也皆屬於儀器儀表。儀器儀表能改善、擴展或補充人的官能。人們用感覺器官去視、聽、嘗、摸外部事物,而顯微鏡、望遠鏡、聲級計、酸度計、高溫計等儀器儀表,可以改善和擴展人的這些官能;另外,有些儀器儀表如磁強計、射線計數計等可感受和測量到人的感覺器官所不能感受到的物理量;還有些儀器儀表可以超過人的能力去記錄、計算和計數,如高速照相機、計算機等。
自動化檢測儀表是自控系統中關鍵的子系統之一。一般的自動化檢測儀表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①感測器,利用各種信號檢測被測模擬量;②變送器,將感測器所測量的模擬信號轉變為4
~
20mA
的電流信號,並送到可編程序控制器中;③顯示器,將測量結果直觀地顯示出來,提供結果。
自動化檢測儀表以其測量精確、顯示清晰、操作簡單等特點,在工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自動化檢測儀表內部具有與微機的介面,更是自動化控制系統重要的部分,被稱為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眼睛。自動化儀表主要有溫度儀表、壓力儀表、物位儀表、流量儀表及一些過程分析儀表等。
⑥ 儀表由什麼組成
您好,儀表一般有面罩、邊框、表芯、印刷線路板、插接器、報警燈及指示燈等部件組成。有些儀表還帶有穩壓器和報警蜂鳴器。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⑦ 電能表屬於什麼儀表
電能表屬於電力儀表。電力儀表是用陸肆於測量和監測電力系統中電能、電壓、電流、功率等電參數的儀器設備,主要包括電能表、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等。電能表又稱電度表或電表,是用於測量和計量電能消耗的儀表,廣泛應用於家庭、工業、商業和公共事業等領域。電能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測量電路中電流和電壓的變化來計算物纖電能的消耗量,通常使用機械式或電子式計量裝罩悉仿置來顯示電能的計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