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血常規分析儀簡易操作規程
血常規 檢測儀又叫 血液 細胞分析儀、血球儀、血球計數儀等,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下血常規分析儀簡易操作規程,希望大家喜歡。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1、 開機 前的准備
檢查試劑是否足量,有無渾濁變質,試劑管道有無扭結;
檢查主機與氣源間的電路、氣路連接是否正確;
檢查分析儀與 外接設備 的連接是否正確;
檢查電源連接是否正確。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2、開機和用戶登錄
如果連接列印機,先開列印機開關。再依次打開氣源後部、機器左側面的電源開關及觸摸屏左下方開關,待登錄界面出現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進入主界面。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3、本底檢查
在主界面點擊“計數”按鈕,檢查顯示在“計數”界面的本底結果是否滿足以下要求:WBC≤0.3×109/L RBC≤0.3×1012/L HGB≤1g/L PLT≤10×109/L 如果本底沒有達到要求,將會提示“本底異常”,請執行清洗或維護程序。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4、每日質控
在進行樣本分析前,每日需對分析儀進行質控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5、選擇工作模式
A.在“計數”界面下,點擊“模式”按鈕,彈出“工作模式”對話框。
B.點擊模式項的“開放-全血” 、“開放-預稀釋”或者“自動-全血”單選按鈕選擇需要的工作模式。
C.點擊“CBC”或“CBC+5DIFF”單選按鈕選擇測量模式。
D.在“編號”框輸入下一個分析樣本的樣本編號。對於“自動-全血”模式,在“編號” 、“管架號”和“試管號”編輯框分別輸入起始樣本的樣本編號、管架號(輸入范圍為1-20)和試管號(輸入范圍1-10)。如選擇使用內置條碼掃描儀自動錄入下一個分析樣本的編號和/或自動錄入管架號,點擊“自動掃描編號”和/或“自動掃描管架號”復選框,然後輸入起始樣本的其他信息
E.設置完成後,點擊“確定”按鈕,保存輸入的內容並返回“計數”界面
F.操作者也可在樣本分析前,點擊“工作單”按鈕,錄入和修改待分析樣本的完整工作單信息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6、開放進樣全血測量
A.混勻用K2EDTA(1.5~2.2mg/mL 血)抗凝的樣本,放到采樣針下,確保采樣針入血樣內
B.按吸樣鍵,采樣針自動吸入樣本,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樣本,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7、開放進樣預稀釋測量
A.在“計數”界面,點擊“稀釋液”按鈕,關閉加稀釋液對話框
B.按吸樣鍵,讓分析儀自動排出的稀釋液沿管壁流入管內,需小心避免液體濺出或產生氣泡。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離心管。操作者也可使用移液器取120μL稀釋液到離心管中
C.加稀釋液完畢,點擊“確定”按鈕,關閉加稀釋液對話框
D.人工採集40μL血樣注入盛有稀釋液的離心管中,蓋好蓋子後混勻
E.將該預稀釋血樣放置3分鍾後,再次混勻,放入采樣針下,按吸樣鍵,采樣針自動吸入樣本,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樣本,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8、自動進樣全血測量(配置自動進樣器)
A.如使用內置條碼掃描儀自動錄入下一樣本編號,將粘貼好條碼標簽的樣本試管放入試管架
B.如不自動掃描樣本編號,將試管按照樣本編號順序依次放入試管架的各試管位中
C.將放置好試管的試管架依次水平放置在進樣器的右側槽中。將有“MINDRAY”標志的側背向分析儀。一次最多能同時放置5個試管架
D.在“工作單”界面下點擊“開始”按鈕,或者在“計數”按鈕界面下點擊“計數”按鈕,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E.分析結束後,所有試管架自動移到進樣器的左側槽,可取走樣本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9、休眠
液路相關操作停止的時間超出設定的時間間隔後,分析儀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此時,仍可以執行與液路無關的任意操作。
分析儀處於休眠狀態時,可按吸樣鍵取消休眠。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10、關機
每日工作完畢,在主界面點擊“關機”按鈕執行關機。
當屏幕變為黑屏後,關掉主機電源,並關閉其它外接設備的電源。
清空廢液桶中廢液,並妥善處理。
血常規分析儀 注意事項
1、電源要求
A.分析儀必須在良好接地條件下使用
B.必須使用指定規格的熔斷器
C.確認輸入電壓符合分析儀要求 2、環境要求
A.正常工作溫度范圍:15℃~30℃
B.運行溫度范圍:10℃~40℃
C.正常工作濕度范圍:30%~85%
D.大氣壓力范圍:70kPa~106kPa
E.環境應盡可能無塵、無機械振動、無大噪音源和電源干擾
F.遠離強電磁場干擾源
G.不要靠近電刷型電機、閃爍熒光燈和經常開關的電接觸性設備
H.避免陽光直射或置於熱源及風源前
I.選擇一個通風良好的位置
J.不要將主機放置在斜面上
3、故障處理
若出現故障,可點擊界面左上角的故障信息區獲取故障幫助信息
4、定期維護
每日:執行正常關機
每月:分析儀每運行一個月左右,需要清洗開放采樣部件,自動采樣部件(配置自動進樣器),並請執行探頭清潔液維護,需用探頭清潔液清洗分血閥、流動室、RBC池等組件或清洗整機
每兩個月:當分析儀每運行兩個月左右,請 手工 清洗分血閥
B. 血常規檢查中的幾點注意事項
血常規檢查中的幾點注意事項2017
血常規檢驗是指對血液中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小板(PLT)、血紅蛋白(HGB)及相關數據的計數檢測分析。血常規檢驗不僅是診斷各種血液病的主要依據,而且對其它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也可提供許多重要信息,是臨床醫學檢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血常規檢驗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過顯微鏡人工鏡檢,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高科學技術的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已成為取代鏡檢進行血常規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帶分類的血液分析儀。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血常規檢查的注意事項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標本的採集
為了取得准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必須取得高質量的標本。高質量的標本是高質量檢驗的第一步。保證血液標本中各項細胞的完整形態是作為血常規檢驗用的高質量的標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細胞檢驗標本的制備分為採集和抗凝2個步驟。
1.標本的採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高(+8%)而血小板計數明顯低(-9%)。因此,絕大多數專家建議:血常規檢驗特別是應用血液分析儀時,應使用靜脈血。
2.標本的抗凝
用於血常規檢驗的血樣必須經抗凝劑抗凝處理,在目前的眾多抗凝劑中,EDTA鹽(EDTA-Na2,EDTA-K2,EDTA-K3)是對白細胞形態和血小板影響相對較小的抗凝劑,最適合用於血常規檢驗。除采血因素的影響(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數情況下,血樣的質量取決於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血液比例過高時,由於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在用於血細胞分析儀時,微凝血塊可能阻塞儀器,同時影響一些檢驗指標。血液比例過低,抗凝劑相對過剩,對檢驗指標會造成嚴重影響。血液經EDTA抗凝後,白細胞的形態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和時間及EDTA濃度有關。EDTA的最佳濃度(與血液比)為1.5mg/ml,如果血樣少,EDTA的濃度達到2.5mg/ml,中性粒細胞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腫脹、崩解、產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這些改變都會使血常規檢驗和血細胞計數得出錯誤結果。這一點在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時尤為重要。
靜脈血和末梢血均可經抗凝劑抗凝成全血標本(標本中不含稀釋液,或對標本造成的稀釋的影響極小),顯而易見,末梢血抗凝標本要達到合適的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在制備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血管採集靜脈血。
無論鏡檢,或是使用血液細胞分析儀,由於絕大多數的對標本稀釋的稀釋液中含有抗凝劑,在一定量的稀釋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靜脈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備成通常所說的預稀釋標本。多數情況下,預稀釋標本的制備適用於末梢血的血樣。
二.標本的稀釋
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粘稠混懸液。在進行血細胞檢驗計數時,直接用血液計數是困難的,無論是鏡檢還是用血細胞分析儀,血液均需合適准確的.稀釋後才能進行血細胞的檢驗計數。基於血細胞分析儀的基本原理,在血細胞分析儀的設計應用中,稀釋倍數和計數容量是最重要的設計指標之一。稀釋倍數過低,會形成細胞排隊通過感測器的重合缺損;稀釋倍數過大,則會造成一定測量容量內血細胞的數量過少,這都會嚴重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測量精度。
三.標本的儲存
抗凝劑因時間和濃度的不同,會造成對血細胞形態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在標本收集後的5分鍾內或30分鍾後,8小時內(室溫)檢測,可以得到最佳的檢測結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細胞分類的准確數據,則標本可以在2℃-8℃的條件下存入至24小時。
預稀釋標本一般需要在標本制備後10分鍾內予以測量;如果稀釋液中添加細胞穩定劑,預稀釋標本的存放時間也不可超過4小時。
;C. 血常規儀器怎麼調出以前的記錄
從你提供的數據分析如下:該幼兒患有中度貧血,貧血類型應屬於缺鐵性貧血。中間細胞要看其測定儀器的類型,有些儀器的測定結果偏高。另外,中間細胞是包括:單核細胞、嗜酸、嗜鹼性粒細胞、幼稚細胞,這要結合白細胞直方圖來分析,必要時檢查WBC鏡下形態分類才有意義;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是相對於淋巴細胞來說的,一般幼兒淋巴細胞比率相對來說較高,屬於正常現象。具體要結合白細胞總數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