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公共場合怎麼要求自己的禮儀規范
幼兒園教師禮儀規范細則
禮者、敬人也」,這是教師禮儀的首要原則,也是教師禮儀的靈魂所在。幼兒教師每天都要和孩子、家長以及社會上的人們溝通,她們的著裝打扮、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本人的修養和品位,更是幼兒學習效仿的榜樣。我園是一所省級文明單位,而教師作為一個窗口更應該時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日常工作中以良好的形象和規范的行為感染、引導幼兒。 那麼,幼兒園如何規范幼師禮儀,讓幼師做文明教師,建文明校園,創素質之美。
一、儀容儀表——自然和諧、秀外慧中
1、頭發——前不擋眼後不披肩,過肩長發應束起或盤起,發型不誇張,不理過短的頭發,不染誇張彩發(如:紅、藍、金黃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不塗色彩鮮艷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齒潔白,口腔無異味;保持眼部整潔,不戴墨鏡和有色眼鏡。
4、妝容——日常生活化妝自然大方淡雅,與膚色相配,杜絕濃妝,不使用氣味過濃的化妝品。
5、著裝——柔和大方、便於活動。不穿吊帶背心、超短裙等過於暴露或透明的服飾。
6、鞋子——帶班時不穿拖鞋、赤腳,當班時間穿平底鞋。
7、佩飾——帶班時不佩帶戒指、耳環和耳釘及太誇張復雜的胸飾,所戴佩飾應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為舉止——自然規范、親切優雅
1、臉部——真誠微笑,神態自然,給人親切、和藹、可信之感,不故意掩蓋笑容,忌面色陰沉、橫眉立目。
2、眼神——親切有神,轉動幅度適宜,合理分配目光,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不可長時間凝視一名幼兒。
3、守時——按時上下班,參加各類會議及活動不遲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動作輕緩,面對幼兒坐姿端正,雙腿並攏,上身正直,雙手自然擺放。
5、站姿——身體挺直,挺胸收腹,抬頭沉肩,雙腿靠攏,雙目平視,雙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動,雙肩平穩,重心前傾,速度適中,步幅恰當,輕手輕腳,忌連蹦帶跳或步履過緩,不可多人並排而行。
7、蹲——身體直立,雙膝靠近,臀部向下,腳掌支撐,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勢——准確適度、自然大方,忌拘謹僵硬、當眾搔頭、抓癢,帶班時不雙手交叉抱臂或雙手後背。
三、文明語言——主動熱情、文明禮貌
1、接待來賓:
主動詢問——您好,請問您找誰?請問您有什麼事嗎?需要幫忙嗎?
被動受問——哦,抱歉,這個我還不太清楚,我可以幫你問一下。
2、打電話:
打電話——先問好,然後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說事。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師,你是某某的媽媽嗎,是這樣的……」
接電話——先問好,然後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詢問。如:「喂,您好!臨海市機關幼兒園X班XX老師,請問你找誰?有什麼事么?」
放電話——等對方放下電話,然後再掛機。
3、對待幼兒:
無意過失——耐心安慰,不指責埋怨幼兒。如:傷著沒有?下次小心。
組織活動——語速適中,指令簡潔明了,語言生動、有趣、兒童化。如:請吃好點心的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到旁邊。
師幼互動——熱情溫和、積極應答、仔細觀察、不斷提示、給於評價、鼓勵欣賞。如:你真愛動腦筋,真棒!
遇到困難——鼓勵幼兒增強自信,不諷刺挖苦。如:你肯定能行,試試看吧!別著急,我來幫助你。
有意過失——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解決。如:有事好好說,不能動手。相信你是好孩子,以後不會再做這種事。日常生活——親切關愛,體貼入微,力求體現母愛。不講粗話、臟話,不訓斥幼兒,忌大呼小叫。如:有點不舒服是嗎?讓我看看褲子有沒有濕了。
4、對待家長:
家長反映問題——態度冷靜,讓家長把話說完,認真委婉。如:謝謝!讓我們再了解一下。請您放心,我們再商量商量,盡量幫你解決。
家長之間發生沖突——穩定家長情緒,分別與家長談話。如:別著急,孩子在園發生事情,責任在我,您有什麼意見和我們說。
孩子發生事故——如實說清,表示歉意。如:真是對不起,今天……麻煩您多觀察孩子,有什麼不舒服時,需要我們做什麼盡管與我們聯系。
家長晚接孩子——主動熱情,耐心接待。如:沒關系,請您今後商量好誰接,免得孩子著急。
家長饋贈物品——禮貌回絕。如:您的心意我們領了,照顧孩子是我們應該做的,您別這么客氣。
找個別家長談話——態度平和,講究藝術。如:對不起,耽誤您一會兒時間。
與家長聯系——體貼關心、禮貌客氣。如:您好!我是*老師,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帶他去醫院?謝謝!給您添麻煩了。
㈡ 如何從儀容儀表、儀態、舉止等方面加強禮儀修養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眾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
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鍾,卧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上課時要提前到教室進入准備狀態,課堂上要積極配合老師搞好教學活動,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不能視而不見。另外,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監督崗及其他人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㈢ 教師儀容儀表規范要求
教師儀容儀表規范要求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一言一行的導師,因此教師的儀表禮儀要求更為嚴格!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教師儀容儀表規范要求,歡迎閱讀!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教師禮儀的好與壞,對學生的價值標准、審美標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示範和影響作用。為了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特製定教師禮儀規范,請每位教師嚴以律己,對照執行,並能形成習慣、提升素質。
一、教師禮儀規范基本要求
1、關心學生,平等相處;
2、尊重家長,謙和有禮;
3、關心同志,真誠坦率;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5、舉止大方,儀表端莊;
6、說話和氣,語言文明;
二、教師禮儀規范細則
1、進出校門禮儀
進出校門時,主動向值勤教師和學生問候。自行車、電瓶車推行,汽車慢行至指定地點,整齊擺放。
2、課間禮儀
(1)在校內,上下樓梯靠右走。課間,值周老師按時上崗,做好學生活動疏導。
(2)行走在校園中,不隨地扔雜物,看到雜物主動撿拾,用實際行動給學生做榜樣,一起維護校園的公共衛生。
3、教師課堂禮儀
(1)進教室前,教師應准備好上課用品,並檢查整理好自己的儀表,關閉通訊工具,或將通訊工具設置成無聲。
(2)上課鈴響前三分鍾,教師走進教室,指導學生做好上課准備。上課鈴響,師生互相問候。
(3)教學過程中,教師用普通話教學,寫規範字。多用敬語“請”字和尊敬手勢,不侮辱學生人格,不挖苦諷刺學生,不對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認真、耐心地傾聽學生發言,適時點撥引導。儀態舉止優雅,講課時不坐不靠,不把手放在衣、褲兜內,避免不雅舉止。珍惜學生的上課時間,不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內容,不長時間責備學生。學生練習時,教師認真耐心地巡迴輔導,關注每一個學生。
(4)下課時,教師切忌拖堂,與學生禮貌告別,保持愉快的心境。
4、辦公室禮儀
(1)做好辦公室的整潔衛生和物品擺放工作。負責衛生值日工作的老師,要提前到辦公室,按要求自覺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老師把門、窗、電器關閉。
(2)有來賓,辦公室老師應起立熱情打招呼;有家長來訪時,要微笑接待。
(3)集體辦公室內不得吸煙。不妨礙他人辦公,不打聽別人私事,不背後議論其他教職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閑聊談笑。營造良好的學習、研究的環境。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5、參加學校集會禮儀
(1)升旗禮儀。不遲到,不早退,精神飽滿,規范立正,不交頭接耳。向國旗行注目禮,高聲唱國歌。
(2)集會禮儀。遵守會議紀律,按指定座位入座,准時有序,不無故中途離開。尊重報告人,關閉或調整通訊工具,認真聆聽,掌聲熱烈,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情。
(3)聽課禮儀。提前進入聽課地點,做好聽課准備。聽課座位應選擇在不影響上課的位置。聽課時安靜專心,認真記錄。不做與聽課無關的事,不在課堂上指戳議論。
6、與同事交往禮儀
(1)同志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遇事冷靜、坦率、大度。不打聽別人私事,不背後議論他人,不散布是是非非。
(2)同事間以禮相待。早晨相遇,主動打招呼。課間相見,點頭微笑。得到人幫忙,要致謝。
7、與學生交往禮儀
(1)一言一行,堪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教師首先做好。不用“教師忌語”。學生主動向教師打招呼時,教師應面帶微笑回應學生的問候。
(2)師生平等,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一視同仁。教師要做到“蹲”下來與學生面對面談話,做到心與心溝通。談話時認真傾聽學生意見(包括片面的、錯誤的意見),然後真誠地、實事求是地談出自己的看法。教師自己如有缺點,也應向學生當面道歉。
8、與學生家長交往禮儀
(1)家長會的禮儀(包括在校會見家長時的禮儀
對學生家長熱情有禮。不耍態度,不訓斥責備,不動輒請家長來校。
尊重家長,服飾莊重,舉止文雅,給家長以親切和信任感。語言規范。要求:實事求是地介紹學生的情況;對學生多一些表揚、鼓勵,少一些批評指責;對家長應用商量的口吻,多給他們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多給家長一些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機會。
(2)家訪禮儀。選好時機,預約前往;舉止穩重,溫文爾雅;用語合理,避免單純的“登門告狀”。
9、教師儀表、儀容、儀態禮儀
儀表要求:教師服飾要求整潔、文雅、大方、美觀。切忌過露、過透、過緊。夏天忌穿背心、吊帶衫、超短裙和拖鞋。
表情要求:教師要有職業微笑的意識。真誠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熱情的標志。 儀容要求:男士不留長發;女士可適度淡妝,發型要大方得體。不染過分誇張的發色和指甲。
儀態要求:立姿要挺拔、自然;走姿要從容、自信;坐姿要端莊、文雅。
教師上課十大注意事項
1、儀表大方,穿戴整齊,佩戴校徽;
2、上課要提前5分鍾進入教室,使用多媒體的教師要提前15分鍾,以便做好課前准備工作;
3、上課時教學資料要備齊。主要包括:教材、教案、講稿、教學進度表、點名冊等;
4、要對同學的坐位進行管理,讓學生盡量靠前坐。上課人數較少而教室又較大的,要盡量靠中間坐。繼續執行起立制度;
5、專家、領導、督導及同行進入課堂聽課,要主動與其打招呼,下課要主動徵求意見;
6、講課時要富有激情,聲音洪亮,語速適中。使用話筒者,話筒要固定,不允許拿在手上;
7、教學內容准備充分,保證課堂的信息量,重點突出,不得照本宣科,注重教學互動;
8、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每節課要上足40分鍾;
9、板書規范、清晰,保證坐在後排的同學能看清楚。使用多媒體者,要精心准備PPT,注意演示效果,並能作到PPT與板書的有效結合;
10、善於駕馭課堂,對學生的違紀行為要進行有效的管理。
;㈣ 教師儀容儀表禮儀修養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 文化 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 教育 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 言行舉止 、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儀容儀表禮儀修養,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教師儀容儀表禮儀修養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台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有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台、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准確: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 口號 ,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4)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准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准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人情人理。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在與學生進行談話時,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教師有哪些責任
師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范。教師職業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多少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播撒希望的種子,開啟著孩子的心智,書寫著人生的真理。
我自豪,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名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無悔,因為愛與責任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
用愛心喚醒學生,教學生去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用我們的言行感召學生,影響學生去愛學習,愛勞動,愛助人,愛創新。
責任,是教師之本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完成教育的使命。“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教師,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性感。
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崇高的職業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要有負責任的意識。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心,我們才會敬業、樂業,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的指導、鼓勵、贊美、欣賞和支持,永遠是學生最好的禮物。透過愛的鼓勵和安慰,讓他們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擔負起我們肩上的責任。
㈤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
教師的基本禮儀包括站姿、坐姿、走姿,基本素養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師德、專業知識。
一、教師的基本禮儀:
1、站姿:
站姿是教師在課堂中最要的舉止之一。在課堂上教師不同的站立姿勢,對學生的心理有不同的影響。站姿要求端正、穩重、親切、自然。
2、坐姿:
教師的坐姿,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姿,會給學生以優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坐姿要求:頭要端正、上身直立、手臂的擺放
3、走姿:
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適當走動,變換一下位置,可以改變學生注視教師的角度,減輕視覺疲勞。教師的走姿要優雅、穩重、從容、落落大方。
二、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1、教育理念:
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顯現出個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教師基本的教育判斷能力。一個教師是否具有對自己所從事教育職業的理念,往往是判斷專業與非專業人員的一個重要依據。
2、專業態度:
教師應樹立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並將這種專業精神轉化為個體生命的組成部分,體現出強烈的生命力;樹立服務意識,明確教師不是公共權力的貫徹者,不是道德裁判,也不是真理的代言人,教師應為社會和個人發展提供精神和知識服務。
3、師德: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不僅是上課,而且還有言傳身教。只有在職業道德、人格修養、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能起到榜樣作用,才能成為一名在學生心目中有地位的教師。
4、專業知識: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在教師教育和教育實踐中獲得的、直接作用於教育過程的實用性知識。新世紀將對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於學科知識與教育學知識的簡單組合,而應強調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徵。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類知識。
教師禮儀的原則:
1、擺正位置,以學生為本。
教師在工作崗位上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寬以待人,以學生為中心。現代教師禮儀和古代教師禮儀最大的不同是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位置,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2、端正態度,要善於包容。
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容忍不同的學科有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容忍不同的學校有不同學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偏好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