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規則有哪些
實驗室設備日常保養與維護方法
實驗儀器的保養與維護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儀器的保養與維護,關繫到儀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實驗教學的開出率,關繫到實驗成功率。因此,作為實驗教師應懂得教學儀器保養與維護的一般知識,掌握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技能。
儀器一旦吸附灰塵、污垢,不僅影響儀器的性能,縮短使用壽命,直接影響實驗效果,而且影響美觀和實驗者的身心健康。儀器在使用或貯藏中都會沾上灰塵和污垢,做到以防塵防污為主,經常地除塵清洗是搞好儀器保養與維護的重要環節。
(一)除塵
灰塵多為帶有微量靜電的微小塵粒,常飄浮於空氣中,隨氣流而動,遇物便附著其上,幾乎無孔不入。灰塵附著在模型標本上會影響其色澤,運動部件上有灰塵會增大磨損,電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造成短路、漏電,貴重精密儀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使儀器報廢。
清除灰塵的方法很多,主要應依灰塵附著表面的狀況及其灰塵附著的程度而定。在乾燥的空氣中,若灰塵較少或灰塵尚未受潮結成塊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儀器上的灰塵;對儀器內部的灰塵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氣筒吹氣除塵,也可用吸塵器吸塵;對角、縫中的灰塵可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除塵。不過對貴重精密儀器,如光學儀器、儀表表頭等,用上述方法除塵也會損壞儀器,此時應採用特殊除塵工具除塵,如用鏡頭紙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氣潮濕,灰塵已結成垢塊時,除塵應採用濕布拭擦,對角、縫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軟大條剔除,再用濕布試擦,但是對掉色表面、電器不宜用濕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乾凈,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進行拭擦,或進行清洗。
(二)清洗
儀器在使用中會沾上油膩、膠液、汗漬等污垢,在貯藏保管不慎時會產生銹蝕、霉斑,這些污垢對儀器的壽命、性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清洗的目的就在於除去儀器上的污垢。通常儀器的清洗有兩類方法,一是機械清洗方法,即用鏟、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學清洗方法,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具體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著表面的狀況以及污垢的性質決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儀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著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凈的,另一類則是必須使用清洗劑或特殊洗滌劑才能清洗干凈的。在實驗中,無論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屬哪一類,用過的器皿都應立即清洗。
盛過糖、鹽、澱粉、泥砂、酒精等物質的玻璃器皿,用水沖洗即可達到清洗目的。應注意,若附著污物已干硬,可將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毛刷邊沖邊刷,直至洗凈。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過動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潔精等與配製成的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時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滌劑也可清洗附有機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滌劑清洗後,還應用清水沖凈。
對附有焦油、瀝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機物的玻璃器皿,應採用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進行清洗。若還難以洗凈,可將玻璃器皿放入鹼性洗滌劑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濃度為5%以上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或磷酸鈉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熱清洗。
在化學反應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凈的玻璃器皿,最後應用毛巾將其上沾附的水擦乾。
2. 光學玻璃的清洗
光學玻璃用於儀器的鏡頭、鏡片、棱鏡、玻片等,在製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濕性污物、指紋等,影響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學玻璃,應根據污垢的特點、不同結構,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如照相機、幻燈機、顯微鏡的鏡頭,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製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從鏡頭中心向外作圓運動。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清洗鏡頭不得用力拭擦,否則會劃傷增透膜,損壞鏡頭。
清洗棱鏡、平面鏡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
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其清洗方法與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仿。
3. 橡膠件的清洗
實驗儀器中用橡膠製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在沾有油膩或有機溶劑後會老化,使零部件產生形變,發軟變粘;用橡膠製成的傳動帶,若沾有油污會使摩擦系數減小,產生打滑現象。
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為清洗劑,而不能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清洗劑。清洗時,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拭擦,待清洗劑自然揮發干凈後即可。應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清洗時應在較好通風條件下進行,注意安全。
4. 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種類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龍、有機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對有機溶劑很敏感,清洗污垢時,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清潔劑。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製的洗滌劑洗擦為宜。
5. 鋼鐵零部件除銹
鋼鐵零部件極易銹蝕,為防止銹蝕,教學儀器產品中的鋼鐵件常塗有油層、油漆等防護層,但即使如此,銹蝕仍常發生。清除鋼鐵零部件的銹蝕,應根據銹蝕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對尺寸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機械方法除銹不易除凈鋼鐵零部件,可採用化學方法除銹,如用濃度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銹的部件,浸泡時加溫至40~80℃為宜,待銹蝕除凈後,其表層會形成一層防護膜,再將部件取出浸泡在濃度為0.5~2%的磷酸溶液中約一小時,最後取出烘乾即可。
在實驗室使用這類化學方法除銹中若操作稍有不當,反會損壞零部件,特別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實驗室,除銹不宜多用化學方法,而應採用機械除銹方法,即先用鏟、剔、刮等方式將零部件上的銹蝕層塊除去,再用砂紙砂磨、打光,最後塗上保護層。
對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材料構成的零部件,其除銹方法可參照鋼鐵零部件的除銹方法進行。但應注意兩點,其一,採用化學方法除銹時,應根據零部件材料的化學特性配製和使用不同的化學除銹劑;其二,除去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構成的零部件的銹蝕,一般採用機械除銹方法為宜。
⑵ 一般儀器校正的方法有哪些
1、溫度計,至少應保存一支根據國家標准由計量部門認證的溫度計作為參照溫度計。參照溫度計的冰點應每十年由計量部門重新認證一次。參照溫度計的冰點每年檢驗一
次。所有工作溫度計每年應同參照溫度計校驗一次,一般校正工作溫度的溫度。每個實驗室應標明本實驗室溫度計的允許誤差范圍。檢測過的溫度計應做出標記。實
驗室應保存溫度計的檢測方法、標記方法。對於要求特別嚴格的溫度計,每年應對特定使用溫度檢測兩次。
2、顯微鏡,確定下偏光鏡的震動中心;校正上、下偏光鏡振動方向是否正交;校正上、下偏光鏡振動方向是否與十字絲平行。
3、加樣器,每年清洗檢測一次。檢測加樣器准確性的方法為:不可調加樣器,連續吸五次水,分別在天平上稱重;可調加樣器,在加樣器的最大、最小和中間吸取量上分別
連續吸取五次水,而後分別稱量。通過五次稱量的水的重量計算出的平均體積同加樣器的讀數比較,誤差在3%以內。如果超出這一范圍,應清洗、維修並重新校
正。重新校正仍不合格的,退回廠家修理或作廢棄處理。對於五次連續吸取水的體積之間的許可變化范圍應用標准差或最大范圍界定,如果超出這一范圍,應清洗、維修或重新校正。重新校正仍不合格的,退回廠家修理或作廢棄處理。
4、離心機 ,一般用途的普通離心機,只要工作正常,可以不進行校正。高速和超速離心機每年由國家認可的機構維修保養一次。使用應由專人操作,每次使用後登記並簽名。維修保養後應有合格證。
5、高壓蒸汽滅菌鍋,每次高壓滅菌時,應在高壓鍋的中間最密集部位放置溫度指示條,用過的溫度指示條應簽名並註明日期,保存至少六個月。每年由國家認可的機構對高壓蒸汽滅菌鍋進行安全性檢查並簽發合格證書。
6、水浴鍋,使用水浴鍋時,應用校正合格的溫度計在水浴鍋內的不同點檢查。以保證整體溫度的一致性。所有檢查、檢測都應記錄在冊。
⑶ 數控機床維修常用的儀表都有哪些種類類型
數控機床維修常用儀表:
(1)百分表。用於測量零件相互之間的平行度、軸線與導軌的平行度、軌的直線度、工作台檯面平面度以及主軸的端面圖跳動、頸向圖跳動和軸向竄動。
(2)杠桿百分表。用於受空間限制的工件。如內孔跳動鍵槽等,使用時應注意使測量運動方向與測頭中心成垂直,以免產生測量誤差。
(3)千分表及杠桿千分表。其工作原理與百分表和杠桿百分表一樣,只是分度值不同,常用於精密機床的修理中。
(4)比較儀。可分為扭簧比較儀與桿齒輪比較儀。尤其扭簧比較儀,特別適用於精度要求較高的跳動量的測量。
(5)水平儀。水平儀是機床製造和修理中最常用的測量儀器之一,它用來測量導軌在垂直面內的直線度,工作台檯面的平面度以及零件相互之間的垂直度、平行度等。水平儀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水準式水平儀和電子水平儀。水準式水平儀有條式水平儀、框式水平儀和合像水平儀三種結構形式。
(6)光學平直儀。在機械維修中,常用來檢查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和垂直面內的直線度。檢驗用平板的平面度,是當前導軌直線度測量方法中較先進的儀器之一。
(7)經緯儀。經緯儀是機床精度檢查和維修中常用的一種高精度的儀器之一,常用於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水平轉台和萬能轉台的分度精度的精確測量,通常與平行光管組成光學系統來使用。
(8)交流電壓表。用於測量交流電源電壓,測量誤差應在±2%以內。
(9)直流電壓表。用來測量直流電源電壓,常見直流電壓表有磁電子電壓表、數字式直流電壓表和多量程數字直流電壓表。
(10)相序表。在維修晶閘管直流驅動裝置時,用於檢查電源的輸入相序。
(11)萬用表。萬用表是一種多功能、多量程的攜帶型電氣測量儀表,常用的萬用表有模擬式萬用表和數字式萬用表,萬用表一般能測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直流電阻,有的萬用表還能測交流電流、電容、電感及晶體三極體的hFE值。
(12)鉗形電流表。鉗形電流表通常為2.5級和5級,雖然其精確度稍低,但由於其不需切斷電路即能測量電流,因而應用非常廣泛。
(13)轉速表。常用於測量伺服電機的轉速,是檢查伺服調速系統的重要依據之一,常用的轉速表有離心式轉速表和數字式轉速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