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核酸檢測怎麼做
核酸檢測需要去正規的醫院或者防疫中心進行檢測。
檢測步驟:
1、首先,核酸檢測盒子,也就是現在用於新冠狀病毒檢測的方式,這個盒子中主要檢測「法寶」採用咽拭子。用咽拭子擦拭咽後壁及雙側咽扁桃體處各5-10次,且不斷旋轉拭子。
2、醫務人員進行留樣,將拭子頭浸入細胞保存液中,折斷尾部後立即旋緊管蓋子。
3、保存,將樣本管放入密封袋中及時送檢,而送檢過程中需要嚴格的運輸環境,2-8攝氏度保存。
4、操作核酸提取(反應管理),將滅活病毒後的樣本進行核酸提取,用於後續檢測。
5、熒光PCR核酸檢測,也就是.上機器檢測,將提取物進行熒光PCR擴曾反應,需要70--80分鍾。
(1)新冠儀器比對怎麼做擴展閱讀:
1、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幾秒鍾就可以採集到標本。
2、通過分析判斷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成分,可以盡早發現感染者,甚至在感染者出現症狀前就可以檢測到陽性。
3、感染者經過隔離治療後咽拭子檢測陰性說明病毒已經清除,不具有傳染性了。目前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是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的標准之一。
② 怎麼做報告,怎麼比對差異
王治國的文章:臨床檢驗室內質量控制 數據實驗室間比對 近年來臨床實驗室均開展了常規檢測項目的室內質量控制,但室內質量控制效果如何,長期以來沒有找到一種精確的方法能對其進行全面評價。「室間質量評價」只能評價其不準確度,但還無法對實驗室內的不精密度進行評價。現在我們終於能從「室內質量控制數據實驗室間比對計劃」中獲取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這兩個方面有價值的信息。一、原理和方法 「室內質控數據實驗室間比對計劃」要求檢測同一批號質控物的不同實驗室,向該計劃的組織者提供每月原始的室內質控數據[1]。組織者會按時回報結果。在回報的結果中,各實驗室可得到自己實驗室分析過程的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與使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實驗室的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進行比較,也可得到與其他使用不同方法的實驗室的結果進行比較。這些信息很有價值,尤其是解決潛在的問題時能夠提供幫助。如相同方法組(使用同一方法的實驗室)的均值是該質控物靶值的最好來源。 該計劃的組織者通過匯總的數據或單個數據點來分析數據並剔除有顯著性的離群值。計算機對每一批號質控物、每一項目、使用每一分析方法的所有實驗室計算平均值、中位數、標准差和變異系數。如果每月定期評價這一信息,相對於相同方法組可評價自己方法的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 比對計劃對每一分析項目和每一批號質控物提供下列信息[2]: (1)當前月份的均值、標准差(s)和結果個數(N); (2)計劃開始至現在該質控物的累積的均值、標准差(s)和結果個數(N); (3)相同方法組的方法均值、標准差(s)或變異系數(CV)和實驗室個數; (4)每一分析項目所有實驗室的所有實驗室均值、標准差(s)或變異系數(CV)和實驗室個數; (5)方法的標准差指數(SDI)——本室均值偏離相同方法組均值的變異,以相同方法組標准差(s)為單位的度量; (6)所有實驗室的標准差指數(SDI)——本室均值偏離所有實驗室均值的變異,以所有實驗室的標准差為單位的度量; (7)方法變異系數指數(CVI)——本室報告的變異系數(CV)或標准差(s)與使用相同方法實驗室報告的變異系數(CV)或標准差(s)的比值; (8)所有實驗室的變異系數指數(CVI)——本室報告的變異系數(CV)或標准差(s)與所有實驗室報告的變異系數或標准差的比值。 二、結果 表1顯示鈉單個水平質控物的實驗室間比對報告實例。在本實例中,實驗室的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接近於使用相同方法實驗室和所有實驗室的均值和標准差。SDI表示相對於本方法組均值和所有實驗室均值分別為-0.33和-0.75。CVI表示相對於本方法組的標准差或變異系數及所有方法的標准差或變異系數分別為67%和51%。 表1鈉實驗室間比對的統計量實例 表1鈉實驗室間比對的統計量實例 項目本室本方法所有實驗室 均值141.5142.0143.3 標准差1.001.502.00 變異系數0.7%1.1%1.4% 結果數5035320 本方法SDI-0.33-- 所有實驗SDI-0.75-- 本方法CVI0.67-- 所有實驗室CVI0.51-- 1.與相同方法實驗室的比對 通過將本室的均值與相同方法組實驗室產生的均值的平均值或中位數進行比較,我們能看出總的分析過程,評價特定的儀器是否准確。如果本室的均值顯著性地偏離相同方法組的均值,我們將需要檢查校準、特定的試劑批號、儀器設置或分析過程的其它部分。SDI是本室均值與相同組方法均值比較其接近程度的指標。我們期望本室內的s或CV將是等於或小於所有組報告的s或CV,因此CVI<1.0通常認為是可接受的。本實驗室內的標准差或變異系數應與使用相同方法組實驗室報告的變異系數或標准差的中位數進行比較。CVI>1.0表示實驗室特定質控物的不精密度高於相同組報告的平均不精密度。 2.與所有實驗室的比對 某些試驗(如:酶) 樣本的結果,不同試驗方法之間具有很大差異。然而大多數實驗室試驗方法之間的比較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當報告特定方法的實驗室數量相對較少時,將本室數據與所有實驗室的均值和標准差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價值。表2顯示鈉方法SDI<-2.0實驗室間比對報告的實例,其指出本室均值小於方法均值2 倍標准差以上。注意,本實驗室均值與所有實驗室均值一樣,但是與同等方法組均值比較不太好,這樣,我們需要問兩個問題: (1)我們是否報告了正確的方法? (2)同等方法組比對數據是否有效? 表2鈉方法SDI<-2.0實驗室間統計的實例(當月鈉水平1數據) 表2鈉方法SDI<-2.0實驗室間統計的實例(當月鈉水平1數據) 項目本室方法所有實驗室 均值139.0142.0139.0 標准差1.001.252.00 變異系數0.7%0.9%1.4% 結果數5035320 本方法SDI-2.40-- 所有實驗室SDI0.00-- 本方法CVI0.82-- 所有實驗室CVI0.50-- 表3顯示鈉所有實驗室SDI>+2.0實驗室間比對報告的實例,顯示本室的均值高於所有實驗室均值2 倍標准差以上的情況。如果本室均值與使用同一方法的實驗室比較一致,但是與所有實驗室的均值有差異,這種總的方法偏倚可能是由於質控樣本的緣故。在這種實例中,當只使用特定方法的實驗室相比對時,有關質控物的性能顯示很好的一致。使用本室方法的所有實驗室的結果可不同於所有組的均值,是因為質控物的基質效應或本分析過程固有的特徵引起。 表3鈉方法SDI>+2.0實驗室間統計量實例 表3鈉方法SDI>+2.0實驗室間統計量實例 本室方法所有實驗室 均值139.0139.2134.0 標准差1.001.252.00 變異系數0.7%0.9%1.5% 結果數5035320 本方法SDI-0.16-- 所有實驗室SDI2.50-- 本方法CVI0.80-- 所有實驗室CVI0.48--3.從歷史數據獲得信息 室內質控數據實驗室間比對計劃提供匯總報告能顯示本室幾個月的性能。這是一種由長時間內均值和標准差表示的方法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的記錄。 歷史數據報告對於確定本室方法「常規的標准差」是非常好的方式。將每月的標准差與常規的標准差進行比較可監測不精密度的變化。歷史性數據匯總報告也允許我們監測長時間內標准差指數或變異系數指數的變化。使用歷史數據報告來調查本室均值或標准差隨時間的變化。如表4 所示,其顯示出本室均值逐月下降,並且相同方法組的均值也是逐月下降的,該問題可能是由於質控物本身的問題。 表4肌酸激酶均值漂移的實驗室間統計量表4肌酸激酶均值漂移的實驗室間統計量 項目當前月前1月前2月前3月 本室均值150.0155.0160.0165.0 本室s5.24.85.55.0 本室CV3.5%3.1%3.4%3.0% 本室N50524850 本方法SDI0.07-0.100.160.13 本方法CVI0.350.480.440.33 相同方法組均值149.0156.0158.0163.0 相同方法組s15.010.012.515.0 相同方法組CV10.1%6.4%7.9%9.2%4.從累積數據獲得信息 室內質控數據實驗室間比對報告包括如表5指示的累積均值、標准差、變異系數、結果個數、變異系數指數和標准差指數。 注意: (1)本室當前均值明顯低於累積的均值。 (2)當前方法的均值與累積的均值很接近。 (3)當月方法的SDI<-2.0,告訴我們該月均值低於使用同一分析方法的實驗室報告均值的均值兩倍多的標准差。表5鈉均值變異的累積實驗室間報告實例表5鈉均值變異的累積實驗室間報告實例 項目當前累積 本室均值140.0143.0 本室s1.01.0 本室CV0.71%0.70% 本室N5052 本方法SDI-2.40-0.20 本方法CVI0.80.7 相同方法組均值143.0143.2 相同方法組s1.31.5 相同方法組CV0.87%1.05% 相同方法組N3535 三、討論 SDI和CVI是表示方法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的指標。SDI和CVI 告訴我們本室方法與相同方法組比較不準確度和不精密度是否一致。為了確定檢測項目能否滿足質量要求,必須計算總誤差(TE),並將其與規定的允許總誤差 (TEa)進行比較。 如果本室的CVI>+1.0,則表示本室的變異系數和標准差高於相同方法組的變異系數和標准差。 CVI出現失控標記信號提示本室變異系數與相同方法組的變異系數之間的統計 學差別。為了評價這種統計差別的顯著性,我們應檢查本室實際的變異系數和標准差,以及將總誤差與允許總誤差限進行比較。如果TE<TEa, 則方法的性能滿足質量要求。 如果本室的SDI<-2.0或>+2.0,比對計劃則產生失控標記信號。SDI<-2.0 表示本室的均值小於相同方法組的均值,並且偏離相同方法組均值2倍的標准差以上。SDI>2.0表示本室的均值大於相同方法組均值2 倍標准差以上。 當相同方法組或所有實驗室組的變異系數相對低時,我們可能會看到假陽性SDI和CVI的失控標記信號。 當方法的或所有實驗室的變異系數相對高時,我們可以觀察到假陰性的SDI和CVI失控標記信號。 綜上所述,「室內質量控制數據實驗室間比對計劃」收集室內質量控制數據和報告統計數據,為實驗室提供了有關不精密度和不準確度等信息很有價值。 參考文獻 1WangZhiguo.Internet– QualityControlData.ClinChem,Vol.48,No.6,Suppl(A173),2002. 2王治國編著.臨床檢驗質量控制技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1-285. 3.王治國等.臨床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數據實驗室間比對.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4年10月第27卷第10期:701-702 。 具體操作可用電腦EXCEL2003上函數:先將幾台同型設備測定數據按列輸入,計算標准差,相關系數等,用函數計算。在EXCEL2003上插入圖表,繪圖,數據為上幾列引入,作為數據源,選圖形得出r=x+±及其平方等數值,用坐標關系得出坐標中數據線。
③ 迄今為止,我國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方法
1、熒光PCR法。PCR法指的是聚合酶鏈式反應,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熒光PCR檢測的原理為——隨著PCR的進行,反應產物不斷累積,熒光信號強度也等比例增加。最後通過熒光強度變化監測產物量的變化,從而得到一條熒光擴增曲線圖。
2、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這種檢測主要是用專門的儀器檢測測序載片上DNA納米球攜帶的基因序列。這種檢測的靈敏度高,不容易漏診,但結果也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準。
3、恆溫擴增晶元法。檢測原理是基於核酸之間的互補結合特性開發的一種檢測方式,能夠用於定性或定量測量存在於生物體內的核酸。
4、病毒抗體檢測。抗體檢測試劑是檢測血清中由病毒進入人體後刺激人體產生的IgM或IgG抗體,IgM抗體出現較早,IgG抗體出現較晚。
5、膠體金法。膠體金法是用膠體金試紙進行檢測,也就是常說的快速檢測試紙。這種試紙經過特殊標記,上面有孔,用於滴入受檢者的血清樣本。
6、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化學發光法是一種高度敏感的免疫檢測,凡具有抗原性的物質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測定。
④ 如何通過比對檢定另一台儀器的精度
一台儀器A做為被檢測儀器,用另一台儀器B進行校準時
B的精度必須遠大於A的精度,至少高兩個數量級
然後設計實驗,對同一物理量進行測量
近似認為B的結果准確,調整該物理量的大小,發現A相對誤差最大時
其相對誤差就是它的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