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設計投標文件中儀器設備現狀怎麼填
寫投標書。投標書的技術方案中的設備配置簡介按招標文件要求填寫,一般要配置數量滿足施工要求和招標文件要求,還要填寫設備所在地及所有權屬性等。投標書(biddingdocuments)投標書是指投標單位按照招標書的條件和要求,向招標單位提交的報價並填具標單的文書。它要求密封後郵寄或派專人送到招標單位,故又稱標函。它是投標單位在充分領會招標文件,進行現場實地考察和調查的基礎上所編制的投標文書,是對招標公告提出的要求的響應和承諾,並同時提出具體的標價及有關事項來競爭中標。
② 測量設備的狀態標識有哪些
根據測量設備檢定或校準結果判定分別貼上不同的狀態標 識。如:
(1) 合格標識(綠色)① 經計量檢定或校準、驗證合格,確認測量設備符合技術規范 或技術標准或使用說明書的規定使用要求的;② 有些測量設備無法進行檢定或校準,經比對或鑒定,其結果 滿足要求的;③ 對於一些不必檢定或校準,只做功能性檢查的設備,可參照 合格證使用。
(2) 准用標識(黃色):儀器設備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圍 內可以使用的(即受限使用的),包括:① 多功能檢測設備,某些功能喪失,但檢定或校準工作所用的 功能正常,且經計量檢定或校準合格者(即限制范圍使用);② 測量設備某一量程准確度不合格,但其餘所用量程檢定或校 准工作合格者;③ 降等降級後使用的測量設備。
(3) 停用標識(紅色):測量設備目前狀態不能使用。停用的情 況包含:① 測量設備損壞;② 測量設備經計量檢定或校準不合格;③ 測量設備超過檢定周期未檢定或校準;④ 測量設備性能無法確定;⑤ 測量設備不符合檢定或校準技術規范規定的使用要求。
③ 化驗室儀器操作規程
下面這個是個基本格式,也不知道你的儀器的准確名稱,不過下面這個可以參考:
1. 目的
規范分析人員的儀器操作,確保分析儀器的正常使用。
2. 范圍
本操作規程適用所有的該型號的分析儀器。
3. 基本操作
3.1儀器的開啟
3.1.1接通電源(在儀器全關閉狀態)
3.1.2接通載氣
3.1.3打開氫氣和空氣發生器的開關。
3.1.4打開儀器控制按鈕,儀器自檢並自動打開柱溫箱加熱器。
3.1.5調用化學工作站Instrument 1 online,雙擊工作站快捷鍵,電腦自動與儀器聯機。
3.2 分析方法的編輯
3.2.1在工作站Method and Run Control狀態下,單擊Method菜單,選擇「Edit entire method」子菜單,進入方法編輯狀態。
3.2.2進入Edit Method畫面,單擊OK,在Method comments下的框中輸入對方法的描述,單擊OK。進入Select Injection Source/Location畫面,如果是手動進樣在選項中選Manual,自動進樣選GC Injector,繼續向下選擇Front,Back,Dual,單擊OK。
3.2.3進入Instrument Edit 畫面,出現參數設置菜單。
單擊「Inlets」畫面,在Mode中選擇分流方式,Gas中選擇載氣,Heater中填入汽化室溫度,Ratio中填入分流比並在左框中選定,在右方方框中選擇前後口。
單擊「Columns」畫面,在Column選擇1或2號色譜柱,Mode中選柱流量恆流或恆壓方式,同時在下框中輸入壓力或流量的設定值(注意:1和2號色譜柱都要有載氣通過,流量≥0.2)。點擊右方Change,出現Change Column 1菜單,在其中選擇相應的色譜柱。
單擊「Over」畫面,輸入程序升溫的各項參數。
單擊「Detectors」畫面,輸入檢測器溫度,氫氣、空氣及尾吹氣體的設定流量,在參數前的小框點中。右方框中設置前後口。
單擊「Signals」畫面,選中Det,選中需要保存的譜圖。
單擊「Options」畫面,選1#色譜柱在前口,2#在後口。單擊OK。
3.2.4出現菜單繼續單擊OK,回到初始界面。點擊Method菜單中Save Method As在Name中輸入方法名,單擊OK,完成方法的保存。
3.2.5做樣前應調用分析方法,在工作站主畫面「File」菜單下,選「Load」子菜單中的「Method」激活方法。
3.2.6儀器進入備用狀態,儀器顯示屏此時顯示「Ready」。此時可以進行樣品分析。
3.3 樣品信息編輯
手動進樣,在「Method and run control」狀態下單擊「Run control」,選擇「Sample- info」進行樣品信息編輯,單擊白色方框後,在框內輸入操作者姓名,單擊「Prefix/counter」前的O,確定樣品數據存檔方式,在Sample name中輸入樣品名稱,如果進行外標分析,在Sample amount中輸入樣品的濃度,如進行內標分析,還要在ISTD Amount內輸入內標物濃度。在Comment中輸入樣品批號等信息,單擊OK待系統平衡後,用進樣針吸取樣品扎入。拔針後同時按「Start」,儀器開始運行,工作站開始採集數據。
3.4 數據處理
分析完畢後,譜圖會自動保存。單擊View菜單,選擇Data analysis進入,在Data analysis狀態下,單擊File菜單,打開Load signal,選擇所需譜圖.
3.4.1 如果是歸一化分析,點擊在File name下打開Graphics菜單,選擇Signal option,在Ranges選項中選擇適當屏幕尺寸,點擊Integration,打開Integration Events,選擇合適的積分參數,確認後積分,直接打出譜圖。
3.4.2 如果是內外標分析,單擊Calibration菜單,點擊New calibration table選項,進入Calibrate編輯畫面。單擊Level右側的白色方框,輸入1,進入1級校正,單擊OK,進入Calibration table畫面,選擇overview,進入1級校正表的編輯。單擊組份的單元格,使其變成蘭色,輸入組份含量和名稱,如果是內標定量,還要輸入內標物的濃度,並將ISTD選為YES,伴隨組份含量的輸入,Calibration table右側的坐標會給出
響應的一級校正曲線,單擊OK完成。在Load signal中的File name中調用下一張譜圖在Calibration中選擇Calibrate點擊Average選中,點擊OK,完成同一樣品的平均校正曲線表。調用待測樣品譜圖,將Report下的Specify report中的calculate項選為ESTD%(內標為ISTD%),樣品含量會直接輸出。
3.5 數據保存
單針進樣:所有單針譜圖保存在工作站目錄下E:\GC-7890\2009年譜圖(2009為年份),每年需更改年份\進樣口代碼(其中F代表前口,B代表後口)+流水號。
4 關機
儀器使用完畢,將OFF方法調用出來,平衡後關閉主機電源,化學工作站,最後關閉空氣、氫氣發生器開關及氦氣閥
④ 如何正確使用實驗室 儀器設備狀態標識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中5.4.6條款要求:所有儀器設備(包括標准物質)都應有明顯的標識來表明其狀態。在實驗室管理過程中,通常採用綠、黃、紅等三色標識來表示合格、准用、停用等計量檢定標識。其中,紅色標識(停用證)主要用於經計量檢定不合格、已超過檢定周期的、性能無法確定的以及損壞的儀器設備,一般不會引起使用歧義。但對綠、黃色標識的管理上,在實際審核過程中卻發現,有相當多的實驗室普遍存在使用不規范、不正確現象。筆者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應為黃色准用標識的誤用紅色標識。測試設備中雖某一量程准確度不合格但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或雖某些功能喪失但檢測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校準合格者以及降級使用者,均為准用設備,不應使用紅色標識。 應為黃色准用標識的未進行標識管理。對計算機、空調、列印機等一般不必檢定的設備,經檢查功能正常者,以及雖無法檢定,但經比對或鑒定適用者,均應使用黃色准用標識。 應為綠色合格標識的誤用黃色標識。經自檢合格者為合格設備而非准用設備,應使用綠色標識。 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發生變化時,未及時由儀器管理人更換適當標識。如原設備由合格轉為降級使用時,應及時將綠色合格標識改為黃色准用標識;原設備由降級使用轉為停止使用時,應及時將黃色准用標識改為紅色停用標識。 儀器設備狀態標識管理是整個實驗室管理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之所以出現使用不當情況,主要原因是重視程度不夠、對標識管理范圍了解不夠全面。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管好每一個細節,以確保符合評審准則要求。
⑤ 設備狀態怎麼填寫
問題一:如何填寫企業設施設備情況表 人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並能獨立地行使法定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社會組織,如機關、事業單位、社團、企業等。法人是相對於或區別於自然人而言的,如企業是應有法人的資格和地位、應受到法律承認和法律保護並依法行使決定權等權利義務的獨立單位,而不是上級主管部門的附屬物。
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企業,應具備以下特徵:
1.它必須有合理的獨立經營條件和完備的手續,正式在 *** 主管部門注冊備案,並取得 *** 和法律的正式承認。
2.它必須有獨立的經濟核算權,有獨立的資產負債表,以收抵支,自負盈虧;它能獨立對外,自主地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3.它必須能夠獨立承擔民事上的財產義務,並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民事活動和訴訟,法人的權利能力決定於成立該組織的宗旨和業務范圍,無權進行違背其宗旨和超越其業務范圍的法律行為。法人的行為能力由法人的機關或代表(董事、廠長、經理等)行使,或由其授權的業務人員以法人的名義行使。
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社會活動的襲尺社會組織。
非法人組織的特徵是:(1)非姿喊法人組織是組織體;(2)非法人組織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組織體;(3)非法人組織是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體。
兩者的主要區別就是一個可以獨立承擔責任,而另一個是不可以的
原先由法人單位負責統一采購、驗收、配送,業務中間環節較多,可否改為(或授權)由非法人單位獨立進貨、驗收?下屬非法人單位已通過GSP專項認證,具備獨立驗收、儲存條件。
是否通過GSP認證,認證時是否與法人葯品批發企業同時認證。如果是與法人葯品批發企業同時認證,並且申報材料中申明非法人葯品批發單位不自采,不設庫,就必須由法人單位負責統一采購、驗收、配送。現在如果想獨立進貨必須徵得法人葯品批發企業同意,申請單獨GSP認證;如果認證時是獨立認證,各項條款符合GSP標准,完全可以獨立進貨。
法人單位早已通過認證,非法人單位(分支機構)GSP認證時是獨立專項認證(已通過),不過專項認證時不是獨立進貨,是通過法人單位配送的,該分支機構倉庫硬體設施齊全,也有獨立的驗收養護室,驗收人員、設備、儀器齊全,現在想授權讓其獨立進貨、驗收,這樣可加快業務周轉效率,使該分支機構開展業務更加方便、順暢。
問題二:自動進口許可證上的設備狀態怎麼填 新設備就寫「新」,舊設備就寫「舊」我之前辦理的就是一直這樣寫的!
問題三:設備,儀器等服務設施情況怎麼填寫 一個單位的檔案應該首先從分類開始,檔案的整理就是不斷地分類和編號。單位整理檔案應該從當地的國家檔案館購買,而不應該從什麼計量協會購買。所有單位的檔案均需使用有各級各類的國家檔案館監制的檔案用品,如檔案盒、檔案袋、檔案目錄(如:...
問題四:怎樣寫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制度(plant management systems)企業為了保證生產設備正常安全運行,保持其技術狀況完好並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裝備素質而編制的一些規定和章程。一般應包括:設備管理體制及機構設置的規定,設備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設備前期管理制度,設備改造、更新管理制度,進口設備、重點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檢修計劃管理制度,設備檢修技術管理制度,設備管理與維修的財務管理制度,設備統計、考核制度,設備事故管理制度,壓力容器等特殊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的使用、操作、維護和檢修規程,潤滑管理規范,備件管理辦法等。
目錄一、設備使用、維護規程的制訂、修改與執行規程制定與修改的要求設備使用、維護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一)設備使用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二)設備維護規程應包括的內容:設備使用、維護規程的貫徹執行二、設備管理內容設備技術狀況的管理設備潤滑管理(一)對設備潤滑管理工作的要求:(二)潤滑「五定」圖表的制訂、執行和修改。(三)潤滑油脂的分析化驗管理。(四)設備潤滑新技術的應用與油品更新管理。設備缺陷的處理設備運行動態管理(一)建立健全系統的設備巡檢標准(二)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三)信息傳遞與反饋(四)動態資料的應用(五)設備薄弱環節的立項處理。(六)對薄弱環節的管理《設備管理制度》書籍展開 一、設備使用、維護規程的制訂、修改與跡禪野執行規程制定與修改的要求設備使用、維護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一)設備使用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二)設備維護規程應包括的內容:設備使用、維護規程的貫徹執行二、設備管理內容設備技術狀況的管理設備潤滑管理(一)對設備潤滑管理工作的要求:(二)潤滑「五定」圖表的制訂、執行和修改。(三)潤滑油脂的分析化驗管理。(四)設備潤滑新技術的應用與油品更新管理。設備缺陷的處理設備運行動態管理(一)建立健全系統的設備巡檢標准(二)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三)信息傳遞與反饋(四)動態資料的應用(五)設備薄弱環節的立項處理。(六)對薄弱環節的管理。
一、設備使用、維護規程的制訂、修改與執行設備使用、維護規程是根據設備使用、維護說明書和生產工藝要求制定,用來指導正確操作使用和維護設備的法規。各大公司所屬廠礦、公司都必須建立、健全設備使用規程和維護規程。
規程制定與修改的要求1.廠(礦)首先要按照設備使用管理制度規定的原則,正確劃分設備類型,並按照設備在生產中的地位、結構復雜程度以及使用、維護難度,將設備劃分為:重要設備、主要設備、一般設備三個級別,以便於規程的編制和設備的分級管理。
2.凡是安裝在用的設備,必須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維護規程。
3.對新投產的設備,廠(礦)要負責在設備投產前30天制訂出使用、維護規程,並下發執行。
4.當生產准備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時,在改變工藝前10天,生產廠(礦)要根據設備新的使用、維護要求對原有規程進行修改,以保證規程的有效性。
5.崗位在執行規程中,發現規程內容不完善時要逐級及時反映,規程管理專業人員應立即到現場核實情況,對規程內容進行增補或修改。
6.新編寫或修改後的規程,都要按專業管理承包制的有關規定分別進行審批。
7.對使用多年,內容修改較多的規程,第三年要通過群眾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的方式,由廠(礦)組織重新修訂、印發,並同時通知原有規程作廢。
8.當設備發生嚴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產修復時,必須制定可靠的措施和臨時性使用、維護規程,由廠(礦)批准執行。缺陷消除後臨時規程作廢。
設備使用、維護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一)設備使用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1.設備技術性能和允許......>>
問題五: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動進口許可證上面的 設備狀態填什麼? 10分 新舊就可以了 網上機電班自己備案過了吧
問題六:表格中主要設備及生產能力怎麼填寫 投標時「生產能力」一欄最保險、最通用的填法:「好」、「一般」、「差」,投標時直接就填「好」最為保險。
問題七:設備使用狀況的審查 要做好設備管理,需要從如下個方面入手:
一、設備管理部門和人員配置
1.設置設備管理部門,人員配置適應企業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需要,各項工作有人負責, 並保持相對穩定。
2.有廠級領導主管設備工作。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應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通過崗位培訓,有實踐工作經驗。
3.設備管理部門及與設備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對設備管理的職能與職責明確。
4.各級(工廠、車間、班組)設備管理網路健全,活動正常。
5.設備維修組織健全。
二、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按照國家的法規和行業規定,制定並及時修訂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⑴.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管理制度;
⑵.設備前期管理(包括設備采購和招投標管理)制度;
⑶.設備資產管理制度;
⑷.設備使用與維護保養制度;
⑸.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⑹.設備備品配件管理制度等等。
三、設備管理規程與標准確定
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各種工作標准、技術標准、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檢修規程、工作流程以及技術文件齊全、正確、規范。
四、技術經濟數據統計
按時、准確填報設備管理統計報表並進行分析總結。設備管理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行業或有關部門規定的要求。技術經濟指標(統計辦法見附錄)包括:
1.設備安全運行:
⑴.特種設備定檢率;
⑵.設備事故頻率;
⑶.設備事故停機率;
⑷.設備事故統計。
2.設備技術指標:
(1).主要設備完好率、全部設備完好率;
(2).主要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利用率;
(3).設備綜合效率;
(4).動、靜密封點泄漏率;
(5).設備大修計劃完成率;
(6).儀表「三率」:完好率、控制率、開表率;
(7).設備閑置率。
五、設備前期管理
1.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或參與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新建項目、擴建工程、自製設備及零星設備購置的規劃制定及招標采購工作。
2.設備管理部門應參與設備的選型、安裝、調試、竣工驗收工作。關鍵設備應參與其技術經濟分析論證。
3.設備管理部門應參與自製設備設計方案的研究和審定工作。
4.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或參與設備的選型關工作,並提出對備品配件、潤滑油品、設備安裝調試及維修等所需的技術資料等要求。
5.設備管理部門應將新投用設備使用初期發現的質量、功能、效率等存在的缺陷及時向製造單位反饋,促使製造單位制定整改措施並實施確保設備質量、功能、效率達標。
6.設備購置時,應掌握製造、銷售單位的資質及業績狀況。在特種設備采購時,應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投標單位應具備的相應級別的設計資格、製作資格以及產品出廠時應提供的文件、資料,不得采購非法製作的產品。
7.嚴禁采購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及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六、設備技術基礎管理
1.設備技術檔案齊全、完整。技術資料保管符合有關技術檔案管理的規定。
2.設備圖紙、技術文件、竣工資料齊全、准確;特種設備所需技術文件、圖紙、資料應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收集齊全。
3.設備的備品配件目錄齊全,分類清楚;備品配件有采購(製造)計劃和儲備定額;庫存備品配件入庫手續清楚,憑證齊全,賬、卡、物相符;庫房整潔、備品配件無銹蝕損壞,保管良好。
4.制定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的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並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設備操作知識方面的培訓、考核,記錄齊全。
5.國家和地方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的有關法規,規程和規定齊全,並經常對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宣貫,其操作人員應具備有關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書,持證上崗。
6.特種設......>>
問題八: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表怎麼填 主要是使用人,使用日期,使用過程是否出現狀況(是否正常),如果有維修,就寫下維修內容,最好寫下維修人(是內修還是外修),最後別忘記交領導簽字確認,當然,可以一個月或一周確認一次。
問題九: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表怎麼填 你好,你就按特種設備安全法對使用單位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情況寫就可以了。
組織機構落實情況、制度的制定落實情況、人員培訓情況、使用登記證辦理情況、設備的維護保養情況、定期檢驗情況等等。
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四節 使用
第三十二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取得許可生產並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
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三十日內,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登記標志應當置於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三十四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第三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第三十六條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 *** 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第三十七條 特種設備的使用應當具有規定的安全距離、安全防護措施。
與特種設備安全相關的建築物、附屬設施,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特種設備屬於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託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託人履行本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共有人未委託的,由共有人或者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十九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並作出記錄。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
第四十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後,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安全性能檢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將定期檢驗標志置於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四十一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並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特種設備運行不正常時,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操作規程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
第四十二條 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方可繼續使用。
第四十三條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運營使用單位應當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並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
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將電梯、客運索道......>>
問題十:設備封存原因怎麼寫? 一般來說設備的狀態可以分為封存,在用,閑置,報廢等,封存的原因是設備長期閑置,進行封存管理。
⑥ 設備驗收情況怎麼寫
問題一:請問設備驗收報告應該怎麼寫? 首先講驗收目的、原則,然後講驗收小組成員構成,再講驗收標准,最後可以總結了
問題二:機械設備驗收報告怎麼寫 設備開箱驗收記錄
Xxxxxx單位 XX年X月
一、外觀檢驗
1.對設備及外包裝進行拍照記錄,檢查設備的外包裝是否完好,有無破損、浸濕、受潮、變形等情況,對外包裝箱的表面及封裝狀態進行檢查;
2.檢查設備和附件表面有無殘損、銹蝕、碰傷等情況,重點檢查轉機葉輪有無損傷、主要構配件和主要工作面;
3.若發現包裝有破損,設備和附件有損傷、銹蝕、使用過的跡象等問題,應作詳細記錄,並重點拍照留據,及時向供應商辦理退換、索賠手續。
二、數量檢驗
1.數量檢查時應以供貨合同和裝箱單為依據,檢查主機、附件等設備規格、型號、配置及數量,並逐件清查核對;
2.認真檢查隨機資料是否齊全,如說明書、產品檢驗合格證書、保修單等;
3.要注意檢查設備的序列號和出廠編號,必要時可以進行網上核對;
4.認真作好開箱清點記錄,寫明地點、時間、參加人員、箱號、品名、應到和實到數量,如發現短缺、錯發等問題,要及時作好記錄並保留相關材料。
三、填寫驗收記錄表
1.箱驗收結束後,發現任何一項不符合合同文件的要求,須得碼歷帆到供貨方代表的認可(簽字、蓋章)。
2.寫設備開箱檢驗記錄表、序列號和出廠編號、場照片作為設備驗收文件的一部分。
設備開箱驗收記錄表
編號:
問題三:實驗室儀器設備驗收人員驗收意見怎麼寫 儀器設備管理設備作為一項重要資源要素,應納入質量管理體系,參與體系運行,以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因此,應爛液建立符合準則要求的設備管理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使儀器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滿足檢測工作的需要。建立設備質量管理體系⑴ 建立設備管理組織設備管理組織有質量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支持服務部門構成。根據設備管理工作的特點、范圍和工作量,確定管理人員、核查人員、操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職責、權力與相互關系,使各項管理職能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相關崗位,盡量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⑵ 制定設備管理程序設備管理程序是檢測機構實行設備管理的途徑。通過建立相應的程序文件,明確設備管理活動的過程、步驟、內容和所有環節,使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⑶ 編寫設備作業指導書設備作業指導書是指導檢測人員操作設備的規范性文件。一般設備可按照說明書操作,大型、復雜的儀器或操作人員流動性大、性能不穩定的設備需編寫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健全設備質量管理制度⑴ 評審制度評審是添置或處置設備的一項前期工作,主要從設備的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維護性等方面綜合分析,目的是為了合理配置設備資源,發揮設備的最佳效益。對於大型、貴重、精密的儀器需進行可行性認證,達到技術上先進,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經濟上合理;對於租借、維修、淘汰的設備,以及小型或輔助設備,應進行必要的評審。⑵ 驗收制度驗收是保證添置或維修的設備正常遲雹運行的一個重要手段。儀器設備的開箱拆封應在設備管理員、操作人員、供應人員等有關人員都在場時進行,驗收過程中,應對設備評審要求、訂貨合同和裝箱清單,逐一清點,並做好記錄。對於大型、精密的儀器設備,安裝調試後,還應通過一定時期(合同期內)的試運行,根據實際運行效果和各項指標測試結論,確認無質量問題方可驗收。儀器設備經驗收後方可辦理移交手續,交付使用。⑶ 使用制度為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建立設備使用制度,對人員、工作環境、設施條件、維修、保養等提出明確要求做作出規定。⑷ 記錄制度記錄是建立完整的設備檔案,保證設備正常運銷的一項基礎工作,對設備管理的責任落實、制度執行及管理程序的運行和完善都很重要。每台設備從計劃選購到淘汰都應保持完整的記錄,內容除一般性設備檔案外,還應設備購置、檢定、維護的計劃,論證意見或報告,調試驗收報告,設備使用和校準記錄,儀器故障和維修記錄,運行狀況,性能變化,異常現象及整改情況等。⑸ 核查制度核查是證實設備符合技術規范,避免影響檢測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操作人員在使用儀器前後,應按照技術規程和說明書,採取自校、比對等方法,校準主要性能參數,保證儀器的准確度和量程范圍符合要求。質量管理組應定期檢查設備的使用、記錄等情況,對新購置或租借的設備、現場檢測使用的設備、使用頻繁或漂移較大的設備,應制定核查程序,使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儀器設備校準與檢定校準⑴ 校準的定義校準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裝置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准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該定義的含義是:① 在規定的條件下,用一個可參考的標准,對包括參考物質在內的測量器具的特性賦值,並確定其示值誤差。② 將測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準鏈,將其溯源到標准所復現的量值⑵ 校準的目的① 確定示值誤差,並可確定是否在預期的允差范圍之內;② 得出標稱值偏差的報告值,......>>
問題四: *** 采購機械設備驗收意見怎麼寫 *** 采購機械設備驗收一般是從設備技術指標是否滿足,設備運轉情況是否良好,廠家是否給使用部門培訓,設備驗收資料是否齊全,總之能交鑰匙工程最好。像陝西時宇非標試驗機行業基本上就是這樣形式,設備驗收完後,主管領導簽字就可以
問題五:機器驗收報告怎麼寫啊 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必備條件驗收報告
企業名稱:
產品名稱:
產品類型:
年 月 日
一、質量管理基礎工作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記錄
1
1.1
1.2 質量方針
質量方針的制定 a)工廠質量方針制訂應有充分依據和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並能體現工廠質量政策,有定量的目標和措施。
b)質量方針應按目標和措施對應展開,做到各部門充分協調並相應落實負責實施部門和負責人。
質量方針的實施和管理 a) 工廠應建立質量體系的定期檢查和診斷制度並認真執行,
b) 有質量體系管理評審、評價和改進措施。
2
2.1 組織
質量管理組織體系 a) 工廠要有質量管理者代表。
b) 工廠應建立廠級、車間(科室)、班組三級質量管理網。並能提供質量管理組織系統框圖。其職責許可權,相互關系應有明確的聯系,重在實際運行。
c) 工廠應由廠長或授權的質量管理者代表領導的質量檢驗機構,並配備足夠能擔任工作的專職人員。
2.2 應有明確的質量職能檢查項目 a)按質量職能要求制訂各部門和部門負責人的質量職責
b)與質量有關的部門要有明確的文件依據、工作程序並認真執行。
c)質量責任制應有考核辦法。
3
3. 1
產品開發設計和產品質量改進
產品開發設計 a)產品開發設計應有完整的、科學的工作程序。
b)開發設計程序各階段應有明確的質量保證內容。
c)被檢產品應有質量特性重要度分級表。(可在圖紙、工藝文件上標志)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記錄
3.2
產品質量改進 a)應有產品質量改進計劃和實施總結。
b)應有產品質量改進計劃的管理制度。
4
4.1 生產技術准備和製造
產品標准和內控質量指標 工廠必須執行生產許可證所認定的產品標准。優等品、一等品應執行高於現行標準的內控質量指標。
4.2 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的管理 a)應制定設備工裝和檢測設備(器具)的管理制度。影響產品A、B類特性的應從嚴,C類放鬆。起檢驗作用的A、B 類設備工裝要作周檢。
b) 隨機抽查設備,工裝、應測設備(器具)各三台,檢查驗收規則,操作規程。(含自製設備)
c)檢查工廠設備和工裝完好率,檢查前期數據和統計資料。(優等品完好率90%,一等品、合格品完好率80%)
d)「質量控制點上的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應有日常點檢制度,並按控制點要求建立點檢卡。
e) 根據管理制度要求,隨機抽查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各三台,檢查執行情況。
4.3 計量管理 a)工廠應按規模大小,設立計量管理部門(室)或計量管理人員。
b)負責計量量值傳遞和檢測人員應具有上級計量部門頒發的與工作相適應的證書。
c)有計量管理制度,並按規定進行周期檢定。(包括自製的、專用的計量器具的精度、准確度。)
d)任抽三種自製的計量器具,應提供完整的資料。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記錄
4.4
4.5
4.6
工藝紀律和管理
質量控制點的管理
工位器具
f)任意抽取10件計量器具,檢查制度貫徹執行情況。
g)計量室環境和衛生條件符合計量部門規定。
a)應有完整的工藝紀律和制度。
b)應有工藝紀律考核辦法。
c)任抽三個月的統計表,檢查操作工人、班組和車間的工藝貫徹率統計數。
d)檢查企業貫徹工藝紀律和管理制度,工藝紀律考核辦法的
......>>
問題六:驗收報告怎麼寫 驗收報告格式
1、建設依據
簡要說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或計劃任務書和核准單位及批准文號,批準的建設投資和工程概算(包括修正概算),規定的建設規模及生產能力,建設項目的包干協議主要內容。
2、工程概況
(1)工程前期工作及實施情況;
(2)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監理、設備供應商、質量監督機構等單位;
(3)各單項。代,寫,工程的開工及完工日期;
(4)完成工作量及電化: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形成的生產能力(詳細說明工期提前或延遲原因和生產能力與原計劃有出入的原因,以及建設中為保證原計劃實施所採取的對策)。
3、初驗與試運行情況
初驗時間與初驗的主要結論以及試運行情況(應附初驗報告及試運轉主要測試指標,試運轉時間一般為3―6個月)。
4、竣工決算概況
概算(修正概算)、預算執行情況與初步決算情況,並進行通信建設項目的投資分析。
5、工程技術檔案的整理情況
工程施工中的大事記載,各單項工程竣工資料、隱蔽工程隨工驗收資料、設計文件和圖紙、監理文件、主要器材技術資料以及工程建設中的來往文件等整理歸檔的情況。
6、經濟技術分析
(1)主要技術指標測試值及結論;
(2)工程質量的分析,對施工中發生的質量事故處理後的情況說明;
(3)建設成本分析和主要經濟指標,以及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所獲得的投資效益;
(4)投資效益的分析,形成固定資產占投資的比例,企業直接收益,投資回報年限的分析,盈虧平衡的分析。
7、投產准備工作情況
運行管理部門的組織機構,生產人員配備情況。培訓情況及建立的運行規章制度的情況。
8、收尾工程的處理意見。
9、對工程投產的初步意見。
10、工程建設的經驗、教訓及對今後工作的建議。
問題七:竣工驗收檢查結論怎麼寫 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及驗收標准,同意一驗收
問題八:怎麼寫驗收報告 、竣工驗收報告由建設單位負責填寫。 2、竣工驗收報告一式四份,一律用鋼筆書寫,字跡要清晰工整。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城建檔案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存一份。 3、報告內容必須真實可靠,如發現虛假情況,不予備案。 4、報告須經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託代理人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後方為有效。 5、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應附下列復印件: (1)施工許可證; (2)工程勘察成果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批准書; (3)施工單位的工程竣工報告; 監理單位的工程質量評估報告; 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檢查報告; (4)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准許使用文件; (5)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竣 工 項 目 審 查 表1 工程名稱 工程地址 建設單位 結構形式 勘察單位 層 數 幢數 設計單位 工程規模 監理單位 開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單位 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許可證號 總造價 審查項目及內容 審查情況 一、完成設計項目情況 基礎、主體、室內外裝飾工程、防水工程 給排水工程、燃氣工程、消防工程 建築電氣安裝工程 通風與空調工程 電梯、電扶梯安裝工程 室外工程 二、完成合同約定情況 總包合同約定 分包合同約定 專業承包合同約定 三、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建設前期、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等技術檔案 監理技術檔案和管理資料 施工技術檔案和管理資料 續表1 四、進場試驗報告 主要建築材料 構配件 設備 主要使用功能檢驗報告 五、質量評價文件 勘察單位質量檢查報告 設計單位質量檢查報告 施工單位竣工報告 監理單位質量評估報告 六、工程質量修書 總、分包單位 專業承包單位 審查結論: 建設單位工程負責人: 20 年 月 日 竣 工 驗 收 組 織 實 施 情 況 一、驗收機構 (一)領導層
問題九:驗收報告怎麼寫 工程竣工驗收工作由建設單位(就是你所在的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由承包單位編寫並報送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進行竣工預驗收,發現問題後監理單位會要求承包單位及時整改,整改完畢後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告單,在此基礎上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後方可生效。
問題十:剛購進的機器設備,需要寫驗收報告,怎麼寫? 給個建議 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必備條件驗收報告
企業名稱:
產品名稱:
產品類型:
年 月 日
一、質量管理基礎工作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記錄
1
1.1
1.2 質量方針
質量方針的制定 a)工廠質量方針制訂應有充分依據和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並能體現工廠質量政策,有定量的目標和措施。
b)質量方針應按目標和措施對應展開,做到各部門充分協調並相應落實負責實施部門和負責人。
質量方針的實施和管理 a) 工廠應建立質量體系的定期檢查和診斷制度並認真執行,
b) 有質量體系管理評審、評價和改進措施。
2
2.1 組織
質量管理組織體系 a) 工廠要有質量管理者代表。
b) 工廠應建立廠級、車間(科室)、班組三級質量管理網。並能提供質量管理組織系統框圖。其職責許可權,相互關系應有明確的聯系,重在實際運行。
c) 工廠應由廠長或授權的質量管理者代表領導的質量檢驗機構,並配備足夠能擔任工作的專職人員。
2.2 應有明確的質量職能檢查項目 a)按質量職能要求制訂各部門和部門負責人的質量職責
b)與質量有關的部門要有明確的文件依據、工作程序並認真執行。
c)質量責任制應有考核辦法。
3
3. 1
產品開發設計和產品質量改進
產品開發設計 a)產品開發設計應有完整的、科學的工作程序。
b)開發設計程序各階段應有明確的質量保證內容。
c)被檢產品應有質量特性重要度分級表。(可在圖紙、工藝文件上標志)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記錄
3.2
產品質量改進 a)應有產品質量改進計劃和實施總結。
b)應有產品質量改進計劃的管理制度。
4
4.1 生產技術准備和製造
產品標准和內控質量指標 工廠必須執行生產許可證所認定的產品標准。優等品、一等品應執行高於現行標準的內控質量指標。
4.2 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的管理 a)應制定設備工裝和檢測設備(器具)的管理制度。影響產品A、B類特性的應從嚴,C類放鬆。起檢驗作用的A、B 類設備工裝要作周檢。
b) 隨機抽查設備,工裝、應測設備(器具)各三台,檢查驗收規則,操作規程。(含自製設備)
c)檢查工廠設備和工裝完好率,檢查前期數據和統計資料。(優等品完好率90%,一等品、合格品完好率80%)
d)「質量控制點上的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應有日常點檢制度,並按控制點要求建立點檢卡。
e) 根據管理制度要求,隨機抽查設備,工裝和檢測器具各三台,檢查執行情況。
4.3 計量管理 a)工廠應按規模大小,設立計量管理部門(室)或計量管理人員。
b)負責計量量值傳遞和檢測人員應具有上級計量飢門頒發的與工作相適應的證書。
c)有計量管理制度,並按規定進行周期檢定。(包括自製的、專用的計量器具的精度、准確度。)
d)任抽三種自製的計量器具,應提供完整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