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具體的儀器或設備中可能應用"集成電路" 舉兩個例子
電視機、錄音機、掃描儀……
⑵ 集成電路封裝生產線包括哪些設備
最主要的設備有三種:die bonder, wire bonder, 模塑機。其他切筋,列印,分選測試設備也都是必須的。
⑶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集成電路使用什麼儀器製作的
手工製作出來的。
1958年時在TI工作的Jack Kilby做出的世界上首個集成電路,是把一個小鍺片粘在一個glass slide上。整個兒的尺寸大約是3/16 in x 23/32 in x 31/32
in,上面的小鍺片大約是7/16 in x 1/16 in。
⑷ 維修集成電路板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儀表、信號發生器*、萬用表、示波器、鏍絲刀等。
集成電路板維修時,應首先詢問用戶版整個權設備的故障現象,詢問用戶是如何定位到這塊電路板上的,例如:用戶是否更換同樣的好電路板試驗過,是否設備自檢程序中有明確的該電路板的錯誤代碼等等。
(1)了解用戶故障電路板損壞的過程。
(2)了解用戶故障電路板在主機上的自檢診斷報告。
(3)了解故障電路板通電後各個指示燈的正常指示狀態。
(4)了解該故障電路板近期內的使用情況。
(5)了解該故障是老毛病復發,還是新發症狀。
(6)了解該故障有無修理過,如果修理過應講清楚修理的經過,更換過的器件。
⑸ 能看清電子晶元上的集成電路用什麼儀器
簡單點的可以用那種帶燈的放大鏡,我們做硬體的一般人手一個,很小的那種
⑹ 集成電路的檢測都會使用到哪些檢測設備
集成電路的檢測(IC test)分為wafer test(晶圓檢測)、chip test(晶元檢測)和package test(封裝檢測)。
wafer test是在晶圓從晶圓廠生產出來後,切割減薄之前的檢測。其設備通常是測試廠商自行開發製造或定製的,一般是將晶圓放在測試平台上,用探針探到晶元中事先確定的檢測點,探針上可以通過直流電流和交流信號,可以對其進行各種電氣參數檢測。
對於光學IC,還需要對其進行給定光照條件下的電氣性能檢測。
wefer test主要設備:探針平台。
wefer test輔助設備:無塵室及其全套設備。
wefer test是效率最高的測試,因為一個晶圓上常常有幾百個到幾千個甚至上萬個晶元,而這所有晶元可以在測試平台上一次性檢測。
chip test是在晶圓經過切割、減薄工序,成為一片片獨立的chip之後的檢測。其設備通常是測試廠商自行開發製造或定製的,一般是將晶圓放在測試平台上,用探針探到晶元中事先確定的檢測點,探針上可以通過直流電流和交流信號,可以對其進行各種電氣參數檢測。chip test和wafer test設備最主要的區別是因為被測目標形狀大小不同因而夾具不同。
對於光學IC,還需要對其進行給定光照條件下的電氣性能檢測。
chip test主要設備:探針平台(包括夾持不同規格chip的夾具)
chip test輔助設備:無塵室及其全套設備。
chip test能檢測的范圍和wafer test是差不多的,由於已經經過了切割、減薄工序,還可以將切割、減薄工序中損壞的不良品挑出來。但chip test效率比wafer test要低不少。
package test是在晶元封裝成成品之後進行的檢測。由於晶元已經封裝,所以不再需要無塵室環境,測試要求的條件大大降低。
一般package test的設備也是各個廠商自己開發或定製的,通常包含測試各種電子或光學參數的感測器,但通常不使用探針探入晶元內部(多數晶元封裝後也無法探入),而是直接從管腳連線進行測試。
由於package test無法使用探針測試晶元內部,因此其測試范圍受到限制,有很多指標無法在這一環節進行測試。但package test是最終產品的檢測,因此其檢測合格即為最終合格產品。
IC的測試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無法簡單地告訴你怎樣判定是合格還是不合格。
一般說來,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測試,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就是不合格。而設計要求,因產品不同而各不相同,有的IC需要檢測大量的參數,有的則只需要檢測很少的參數。
事實上,一個具體的IC,並不一定要經歷上面提到的全部測試,而經歷多道測試工序的IC,具體在哪個工序測試哪些參數,也是有很多種變化的,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例如對於晶元面積大、良率高、封裝成本低的晶元,通常可以不進行wafer test,而晶元面積小、良率低、封裝成本高的晶元,最好將很多測試放在wafer test環節,及早發現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混入封裝環節,無謂地增加封裝成本。
IC檢測的設備,由於IC的生產量通常非常巨大,因此向萬用表、示波器一類手工測試一起一定是不能勝任的,目前的測試設備通常都是全自動化、多功能組合測量裝置,並由程序控制,你基本上可以認為這些測試設備就是一台測量專用工業機器人。
IC的測試是IC生產流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目前大多數的IC中,測試環節所佔成本常常要佔到總成本的1/4到一半。
⑺ 製作集成電路需要用到什麼機器
離子注入機,光刻機,CMP機,等,整個生產線可能幾百萬到幾億不等,小尺寸工藝的更貴。
⑻ 請問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的關鍵設備是什麼
光刻機!晶元,本質上是一種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光刻機和蝕刻機都是在生產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兩種設備各司其職、不可互相替代。
⑼ 集成電路生產設備
你可以在網路查下這些關鍵詞
晶圓\封裝測試\綁定 等關鍵詞做個了解
太多了,說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