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辨力與解析度的區別
分辨力是物理層面上的,解析度是計算層面上的。
分辨力是指:儀器儀表指示裝置可有意義地辨別被指示量兩相鄰值的能力。
解析度是指:儀器儀表的分辨力與該儀器儀表每一檔測量值的比。(現已改為相對分辨力,不再使用解析度這一提法)
下面以試驗力測量為例:
試驗力的准(精)確度是指:當試樣在試驗機上進行試驗之後,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指示測量結果,這一測量結果的數值與真值之間的最大允許誤差。
試驗力的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
「試驗力的相對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與試驗機指示裝置每檔測量值的比。
數字式指示裝置上的「試驗力的分辨力」就是每檔顯示最末一位數量值。
『貳』 一般情況下儀器的准確度與分辨力哪個比較大
分辨力是辨別觀察解析度是分辨顯示細節的能力兩個完全無任何關聯
『叄』 儀器的允許誤差怎麼計算
多量程的儀器,按照各量程的准確度等級分別進行計算,如:
「0~300mv 的精度為 0.025%+2digits 」的允差為300*0.025%+2個讀數(看實際分辨力而定)。
「300mv~3V的精度為 0.025%+4digits」的允差為(3000-300)0.025%+4個讀數mV其它量程的也是這樣進行計算。
各類儀器儀表按不同特徵,例如功能、檢測控制對象、結構、原理等再分為若干小類或子類。工業自動化儀表按功能右分為檢測儀表、顯示儀表、調節儀表和執行器等。
(3)指針式儀器分辨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溫度計可根據用途和測量精度分為標准溫度計和實用溫度計2類,標准溫度計的精度高,它主要用於校正其它溫度計。實用溫度計是指所供實際測溫用的溫度計,主要有實驗用溫度計、工業溫度計、氣象溫度計、醫用溫度計等。
中學實驗室常用載重100 g(感量為0.1 g)和200 g(感量為0.2 g)2種。載重又叫載物量,是指能稱量的最大限度。感量是指天平誤差(±),例如感量為0.1 g的托盤天平。表示其誤差為±0.1 g,因此它就不能用來稱量質量小於0.1 g的物品。
圓底燒瓶一般用作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容器。而平底燒瓶用於不加熱條件下的氣體發生器,也常用來裝配洗瓶等。由於平底燒瓶底部平面較小,其邊緣又有棱,因此應力較大,加熱時容易炸裂。所以它一般不用於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容器。
『肆』 什麼是儀表的解析度
儀表的解析度就是儀表的精度,也就是儀表能夠顯示出的精確的最小值。
『伍』 醫學影像學里密度分辨力和空間分辨力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解析度不同
(1)密度解析度表示的是影像中能顯示的最小密度差別。
(2)CT的密度解析度受雜訊和顯示物的大小所制約,雜訊越小和顯示物越大,密度解析度越佳。CT圖像的密度解析度比X線照片高得多。
2、表示形式不同
密度解析度能夠區分開的密度差別程度以%表示。計算機體層攝影性能和說明圖像質量的指標之一,如果計算機體層攝影的密度解析度為0.5%,則表示兩種物質的密度差別等於或大於0.5%時即可辨別出來,密度差別小於0.5%時,由於受雜訊的干擾,就無法辨別。
二、聯系
空間分辨力在CT設備中有時又稱作幾何分辨力或高對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對比度的情況下鑒別細微結構的能力,也即顯示最小體積病灶或結構的能力。在評價CT圖像質量的時候,經常首先考慮空間分辨力。
CT圖像由於檢測器有一定大小,取樣有一定距離,所以空間分辨力由X線管焦點的幾何尺寸決定,而基本與X射線劑量大小無關。在X線劑量一定的情況下,空間分辨力與密度分辨力存在一定的制約關系,不可能同時改善空間分辨力與對比度分辨力。
擴展材料:
醫學影像學:X線、CT、MRI 成象技術與臨床應用
一、圖像存檔與傳輸系統(PACS)是保存和傳輸圖像的設備與軟體系統,優點為:
1、保存了圖像信息,便於日後再處理;
2、遠離放射科的醫生可隨時調閱圖像讀片與診斷,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便於圖像傳遞和交流,可開展復合影像診斷、多學科會診;
4、可避免膠片在傳遞過程中丟失和出錯,成為醫院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5、節約膠片開支、管理費用,減少存放空間,從而進入無膠片時代。
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通過計算器處理數字影像信息,常用時間減影法,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像,使血管清晰顯影的成象技術。
腦血管造影是將有機碘對比劑引入腦血管顯示腦血管的方法,包括頸動脈造影和椎動脈造影。常用DSA技術,分別攝取腦動脈期、靜脈期和靜脈竇期圖像。
X線成像–電磁波,波長0.0006~50nm
三、X線成象原理與穿透性、熒光效應和感光效應,及人體組織結構密度和厚度的差別有關,與成像有關的特性:
1、穿透性X線成象的基礎。電壓愈高,穿透力愈強;
2、熒光效應透視檢查的基礎。X線激發硫化鋅鎘、鎢酸鈣等發出熒光;
3、感光效應X線攝影的基礎。溴化銀中的銀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銀,沉澱於膠片的膠膜內;
4、電離效應放射治療的基礎。X線射入人體,引起生物學方面的改變,即生物效應。
四、X線圖像特點:
1、灰階圖像;
2、重疊圖像;
3、放大圖像;
4、可有失真。
五、灰階影像是以光學密度反應人體組織結構的解剖及病理狀態。圖像上的白影與黑影除與厚度有關外,主要反映組織密度高低(密度高呈白影,密度低呈黑影)。
六、熒光透視
1、優點:可轉動患者體位;了解器官動態變化;操作方面,費用低;
2、缺點:對比度和清晰度差;缺乏客觀紀錄。
七、X線攝影
1、優點:對比度和清晰度佳;
2、缺點:無立體概念;無法觀察功能。 五造影檢查將對比劑引入體內產生人工對比,常用對比劑:
八、高密度對比劑
1、鋇劑:醫用硫酸鋇;
2、碘劑:無機(碘化油、碘苯酯)、有機(離子型如泛影葡胺;非離子型如碘必樂、優維顯)。
離子型對比劑具高滲性,毒副作用大;非離子型低滲性、低年度、低毒性。
九、低密度對比劑空氣、O2、CO2
十、造影方式
1、間接引入:IVP;
2、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五臨床應用胃腸道、骨骼系統和胸部多選用。
十一、CT成像–用X線束對人體某一層面照射,測定透過的X線量,數字化後經計算機得出該層面組織各個單位容積的吸收系數,再重建圖像。
1、CT圖像特點
(1)優點:密度分辨力高、量化的說明密度高低程度的量值(CT值)。
(2)空間分辨力不如X線圖像。
(3)需要多個連續的層面圖像。
2、人體組織CT值
(1)水:0 HU;
(2)空氣:–1000 HU;
(3)脂肪:–90~–70 HU;
(4)軟組織;20~50 HU;
(5)骨:+1000 HU。
3、臨床應用
(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顱內腫瘤、膿腫與肉芽腫、寄生蟲病、外傷性血腫與腦損傷、缺血性腦梗死與腦出血。
(2)框內佔位性病變、鼻竇癌、鼻咽癌等。
(3)肺癌和縱隔腫瘤。
(4)肝、膽、胰、脾、腹腔及腹膜後間隙及腎上腺及泌尿生殖系統。
(5)胃腸病變向腔外侵犯或遠處轉移。
十二、MRI成像–磁共振信號有T-1、T2、和質子密度等參數,由這些參數構成MRI圖像。
T-1-終止射頻脈沖,則縱向磁化逐漸恢復到原狀,此過程為縱向弛豫,恢復所需時間為縱向弛豫時間,簡稱T-1。以T1參數構成的圖像為T1加權像(T-1-WI)。
T2橫向磁化也很快消失,此過程為橫向弛豫,所需時間為橫向弛豫時間,簡稱T-2。以T2參數構成的圖像為T2加權像(T2-WI)。
1、MR信號的產生在弛豫過程中,質子吸收RF脈沖組合的能量釋放產生MR信號。通過調節成象參數TR和TE,及可分別獲取主要反映T1、T2及PDWI對比的MR信號,由此產生T-1-WI、T2-WI或PDWI圖像。
(1)T-1-WI上呈高信號亞急性血腫、脂肪、蛋白含量高、黑色素;
(2)T-2WI上呈低信號鈣質、空氣、流空、脂肪及蛋白質含量少的。
2、MRI圖像特點
(1)多參數灰階圖像;
(2)多方位斷層圖象;
(3)流空效應:流動的液體,在成象過程中採集不到信號而呈無信號黑影;
(4)MRI對比增強效應:順磁性物質作為對比劑可縮短周圍質子的弛豫時間,稱質子弛豫增強效應;
(5)偽色彩的功能圖像。
3、MRI檢查技術
(1)序列技術;
(2)自迴旋波(SE)序列;
(3)梯度回波(GRE)序列;
(4)反轉恢復(IR)序列;
(5)平面回波成象(EPI)。
4、MR水成象技術用很長TR和很長TE可獲得重T2-WI,使靜態或緩慢流動液體呈高信號,背景的其它組織呈低信號而形成良好對比。
經重組可使含液體器官或間隙呈高信號,獲得猶如造影效果的圖像,即MR水成象,包括MRCP、MRU、MRM等。
5、臨床應用
(1)腦與脊髓疾病;
(2)肺門與縱隔淋巴結;
(3)心臟大血管內腔;
(4)診斷乳腺癌;
(5)清晰顯示軟骨、關節囊等結構。
6、各系統檢查首選儀器
(1)骨骼平片首選,進一步CT;
(2)關節MRI;
(3)呼吸系統平片首選,進一步CT;
(4)急腹症平片首選,進一步CT;
(5)腹部閉合性損傷超聲、CT;
(6)食管病變鋇餐造影;
(7)胃、十二指腸超聲、氣鋇雙重對比造影;
(8)肝超聲和C T首選,進一步MRI,也可做肝動脈造影;
(9)胰腺超聲、CT。
『陸』 什麼是測量儀器的分辨力
顯示裝置能有效辨別的最小的示值差。
例如:線紋尺的最小分為1mm,則分辨力為0.5mm。
在B類標准不確定度評定中,由儀器分辨力(δ)引入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計量時要先用分度值除以2,原因就在於此。
樓上的無知。儀器量程顯示有分辨力和解析度區別的。
分辨力是指:儀器儀表指示裝置可有意義地辨別被指示量兩相鄰值的能力。
解析度是指:儀器儀表的分辨力與該儀器儀表每一檔測量值的比。(現已改為相對分辨力,不再使用解析度這一提法)
下面以試驗力測量為例:
試驗力的准(精)確是指:當試樣在試驗機上進行試驗之後,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指示測量結版果,這一測量結果的數值與真值之間的最大允許誤差。
試驗力的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
「試驗力的相對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與試驗機指示裝置每檔權測量值的比。
『柒』 怎麼知道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多大
顯微鏡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鏡的分辨力來決定的,而物鏡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數值孔徑和照明光線的波長決定的。當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使光線均勻地透過標本的明視照明法)時,顯微鏡的分辨距離為d=0.61λ/NA。
例如油浸物鏡的數值孔徑為1.25,可見光波長范圍為400—700nm,取其平均波長550 nm,d=270 nm,約等於照明光線波長一半。一般地,用可見光照明的顯微鏡分辨力的極限是0.2μm。
解析度:
(1)分辨能力是電子顯微鏡的重要指標,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即稱為該儀器的最高點解析度:d=δ。
(2)顯然,解析度越高,即d的數值(為長度單位)愈小,則儀器所能分清被觀察物體的細節也就愈多愈豐富,也就是說這台儀器的分辨能力或分辨本領越強。
(3)解析度與透過樣品的電子束入射錐角和波長有關。可見光的波長約為300~700納米,而電子束的波長與加速電壓有關。
(4)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而現代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7)指針式儀器分辨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電子顯微鏡技術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透射電子顯微鏡突破了光學顯微鏡解析度低的限制,成為了診斷疑難腫瘤的一種新的工具。
有研究報道,無色素性腫瘤、嗜酸細胞瘤、肌原性腫瘤、軟組織腺泡狀肉瘤及神經內分泌腫瘤這些在光鏡很難明確診斷的腫瘤,利用電鏡可以明確診斷電鏡主要是通過對超微結構的精細觀察,尋找組織細胞的分化標記,確診和鑒別相應的腫瘤類型。
細胞凋亡與腫瘤有著密切的關系,電鏡對細胞凋亡的研究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電鏡觀察細胞的超微結構病理變化和細胞凋亡情況,將為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電子顯微鏡
『捌』 關於測量儀器的分辨力的准確定義
《JJF 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技術規范》對分辨力的定義:能有效辨別的顯示示值間的最小差值。
《JJF 1001-1998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技術規范》對分辨力的定義:顯示裝置能有效辨別的最小的示值差。
注:
1.對於數字式顯示裝置,這就是當變化一個末位有效數字時其示值的變化。
2.此概念亦適用於記錄式裝置。
『玖』 分辨力與解析度的區別是什麼
樓上的無知。儀器量程顯示有分辨力和解析度區別的。
分辨力是指:儀器儀表指示裝置可有意義地辨別被指示量兩相鄰值的能力。
解析度是指:儀器儀表的分辨力與該儀器儀表每一檔測量值的比。(現已改為相對分辨力,不再使用解析度這一提法)
下面以試驗力測量為例:
試驗力的准(精)確度是指:當試樣在試驗機上進行試驗之後,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指示測量結果,這一測量結果的數值與真值之間的最大允許誤差。
試驗力的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
「試驗力的相對分辨力」是指:試驗力指示裝置上所能指示的最小被測量值與試驗機指示裝置每檔測量值的比。
數字式指示裝置上的「試驗力的分辨力」就是每檔顯示最末一位數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