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怎樣製作防爆玻璃

怎樣製作防爆玻璃

發布時間:2021-02-17 05:56:33

防爆玻璃

防爆玻璃是指防止暴力沖擊的特種玻璃,目前防止氣體及重力沖擊的特種玻璃也版劃歸權為防爆玻璃。
防爆玻璃按種類可分為民用防爆玻璃及工業用防爆玻璃,其中以工業用礦用防爆玻璃為最高等級,工業用礦用防爆玻璃具有安全系數高,產品堅固耐用等特點。
防爆玻璃厚度常見的有11毫米及13毫米,特殊厚度及特殊規格,必須依據產品質量等級進行生產製作。
需要提醒的是,鋼化玻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防爆玻璃,鋼化玻璃在破碎之後無法抵擋氣體及重力的沖擊,不能有效保護操作室人員的工作安全。
目前,可以生產礦用防爆玻璃的廠家主要有:廣州祥鷺玻璃技術有限公司、南京神童特種玻璃技術有限公司。

Ⅱ 怎樣製作玻璃

玻璃製作

中國古代是否自行製作過玻璃,人們曾有過不同看法。過去,科技、考古、歷史界曾流行一種「玻璃外來說」。後來,隨著考古發掘的展開,戰國時期的玻璃製品大量出土,科技工作者對這些製品用現代檢測手段作了分析,為我們進一步探討我國古代玻璃的源流及製作工藝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從化驗結果來看,我國古代玻璃是鉛鋇玻璃,這與西方鈉鈣玻璃有明顯區別。從出土的玻璃器形制來看,它們富有中國特色。尤其是在湖南省一些古墓中出土的大量戰國、西漢時的玻璃器,在質料上大都屬於鉛鋇玻璃,在形制上則主要是一些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禮器、印章和器皿等,並且上面有中國民族裝飾特點的紋飾及圖案,這令人信服地證明這種玻璃品種是我國先民獨創並自行發展起來的。

我們知道,鉛基玻璃的基本助熔劑是PbO,PbO與石英一起熔煉,在900℃左右便可以生成玻璃。PbO可以通過焙燒鉛礦石得到。我國的鉛礦石主要是方鉛礦(PbS),這種方鉛礦常與重晶石共生。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BaSO4。由此,將這種共生礦進行氧化焙燒,所得到的煅礦灰中除PbO外,自然也含有BaO,以它們為原料與石英一起熔煉,得到的就是鉛鋇玻璃。

那麼,這種鉛鋇玻璃究竟是怎麼起源的呢?可以設想,這與古人冶鉛的實踐分不開。鉛在古人生活中佔有一定地位。用鉛做成的胡粉在古代是一種化妝品,煉丹術也叫鉛汞之術,這表明鉛對於煉丹家們也至為重要。由此,古人必然很早就重視鉛的冶煉。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是用陶質的坩堝、土釜或平敞的粘土爐子來氧化焙燒方鉛礦以製取鉛的,這樣,當氧化鉛生成後,一旦與陶質堝、釜內壁的粘土成分接觸,只要器壁溫度達到900℃左右,就會在堝、釜壁上生成一層鉛釉。有學者曾就此做過模擬實驗,結果完全證實了這一點(趙匡華,「試探中國傳統玻璃的源流及煉丹術在其間的貢獻」,《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年第2期)。由於這種釉潤滑光亮,敲擊脫落後很像玉石,這就給古人以啟示,使他們有意識地嘗試用這種鉛礦煅灰與粘土或石英砂一起熔煉。摸索的結果,他們會發現,用石英砂煉製得到的成品質地潤澤,光潔晶亮,這就得到了正式的原始玻璃配方。不過,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玻璃因為燒制氣溫低,有大量氣泡,且含有鋇,因而透明度是比較差的。

傳統玻璃的進一步發展,是無鋇玻璃的出現。從古人的角度來看,既然鉛礦煅灰可以燒制玻璃,他們自然也會嘗試用提純後的金屬鉛去燒煉,這就斷絕了鋇的來路。這種方法煉制出的玻璃由於原料中不再含有鉛礦中附有的眾多雜質,因而更加光潔晶瑩,更像玉石,而且熔煉溫度也有所降低。

傳統玻璃的起源與古人的冶鉛實踐有關,但其發展演變則與煉丹家們的活動分不開。早在戰國時期,中國的方士們就流行著「食金飲玉」可以長生的說法,所以煉丹術興起後試煉珠玉(即玻璃)也就成為煉丹家們的活動之一。東漢王充《論衡·率性篇》說:「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又說:「隨侯以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曾有人懷疑這里的燒煉五石是否意指燒煉玻璃,因為五石是否是指適於煉制玻璃的五種礦石,還不能肯定。但這些記述反映了道士們燒煉珠玉的活動,則是無疑的,而燒煉珠玉正是導致玻璃出現的直接來源,這是可以肯定的。

我國古代玻璃雖然起源時間很早(考古發掘中已有西周玻璃器出土),但發展緩慢,而且長期保持自己固有的特點,這就是:表面光澤晶潤,「比之真玉,光不殊別」,但透明度差,並且質地「虛脆不貞」(《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語)。這主要是由於化學成分、燒成溫度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我國古玻璃自始至終屬於低溫鉛鋇玻璃的緣故。從主觀方面來講,古玻璃出現以後,成為煉丹術的副產品,被道士們從人工冶煉珠玉的角度出發去總結和實踐,沒有走上獨立發展道路,更談不上發展出一套成熟的玻璃製作技術來。

由於受製作目的和技術的影響,傳統玻璃製品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主要局限在禮器、裝飾品以及冒充珍珠、寶石的珠子、戒指等。質地的輕脆易碎以及不耐高溫,使得它很少被用作飲食器。透明度差,當然也就更談不上製作光學玻璃了。

由於傳統玻璃的這些局限,西方玻璃傳入我國後,引起人們極大驚異,學者們視其為奇物異寶而加以記載。《漢書·西域傳》記載說:「罽賓國……出珠、珊瑚、虎魄、璧流離。」罽賓國位於今阿富汗一帶,璧流離指的就是玻璃。李志超認為該詞對應於拉丁語vitrum,是音譯加上了意譯的結果。李志超並且指出:古籍中對於vitrum的譯法很多,例如《梵書》中的「吠琉璃」、《酉陽雜俎》的「毗琉璃」、《一切經音義》的「髀頭梨」、「頗黎」等,都是vitrum及其派生字的音譯。譯名的多樣化,正說明這類外來品與中國土產玻璃在性狀上差異很大,以致中國人不知道它們是同一類物質,因而對之賦予了多種多樣的名稱。

因為傳統玻璃製作技術的不成熟,提示我們對待古書上有關記載,要持謹慎態度。例如東晉王嘉的《拾遺記》說吳主孫亮用「琉璃」作屏,「甚薄而瑩澈,使四人坐屏風內而外望之,如無隔,惟香氣不通於外。」《西京雜記》說漢武帝造神物,「扉悉以白琉璃作之,光明洞澈。」這些記載,如果不是誇張之辭,那麼文中的「琉璃」必然是從域外傳入的玻璃,否則不會有那樣好的透明效果。

文獻中對於西方玻璃的傳入,也常有反映。《藝文類聚》卷八十四「琉璃」條,對之有多處描寫。史書中對域外「火齊珠」(玻璃透鏡)的記載,更是屢見不鮮。古書《梁四公記》則記述了玻璃由海路傳入的具體例子:

「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碧頗黎鏡。面廣一尺五寸,重四十斤,內外皎潔。置五色物於其上,向明視之,不見其質。問其價,約錢百萬貫。文帝令有司算之,傾府庫當之不足。」

《梁四公記》一書,著者不明,有說為沈約,也有說為張說,總之它反映的是南北朝時期的事情。

不但玻璃成品,而且玻璃製作技術也傳了進來。《北史·大月氏傳》記載:

「太武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采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

這是說,玻璃製作技術傳入以後,在中國的國土上也能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玻璃來,從此人們對玻璃就不以為奇了。《北史》這段記載,也見於《魏書》,說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代的事,大約發生於5世紀中葉。此外,兩宋時的大食諸國、清代早中期的西歐傳教士都曾將玻璃製作技術傳入我國,對我國的玻璃製造產生了一定影響。由於國外技術的傳入及工匠的努力,我國人民最終還是掌握並發展出了一套成熟的玻璃生產技術,這是毫無疑問的。

熱熔玻璃是經過高溫熔制而成,具有立體感強,質感光亮透麗,裝飾效果好,很受人們喜愛!現在各大城市正在火爆流行,給玻璃行業又注入了一線生機!
熱熔玻璃主要有下列產品:熱熔藝術鏡、熱熔台盆、疊紋、果盆、煙灰缸、馬賽克、熔彎等各種藝術造型、圖案的產品。
生產熱熔立體玻璃必須要有熱熔爐才能生產,還要有約40kW的電。熱熔爐可自行製作或向有關設備廠商購買。自行製作的爐子比較實用,成本也低,但應有比較成熟的生產技術,否則得不償失。各廠生產的爐子價格、質量和性能都有比較大的差別。希望大家貨比三家,認真考察再決定。
用石英砂製作熱熔立體玻璃
用石英砂燒制各種熱熔玻璃圖案是最簡便和節約成本的方法。其製作方法如下:
先根據圖案效果的要求確定用砂的厚度和砂數目的大小。用砂的厚度一般為1.5cm厚。只要把砂鋪平整就可以在上面畫各種圖形了。圖案畫好後灑上脫模粉就可以把玻璃放進爐內燒制。燒制的時間和溫度視各廠家的爐子而定,一般爐子約用2.5小時,溫度控制在785℃左右,在高溫時能看到玻璃邊有所變圓,玻璃圖形已凹下去即可成型。如果玻璃要求留平邊則應把平邊的位置留好。玻璃必須擦乾凈,錫面必須朝下。
有些砂模圖案需用高溫紙等材料輔助完成。利用高溫泥、耐火板、石膏、高溫棉、耐火磚等耐火材料均可製作各種形狀的圖案和模具。
燒好的玻璃出爐後需冷卻後才能沖洗,否則容易炸裂。玻璃未冷卻時是不能幾塊放在一起的,否則也易炸裂。
砂模製作實例
水波紋:如圖2、圖4、圖5所示(水波紋、太陽花、捲曲圖、浪頭請購買《玻璃藝術》期刊就能欣賞到實物圖)。
用約60目的的純凈石英砂在爐子里鋪平(1.5cm厚),然後按圖片上的紋理開始作畫。注意起筆、收筆都要輕,不要太突然,行筆要均勻,水波浪要自然順暢,不要出現像三角形的尖角形狀。然後用鉛筆作畫就可以了。
太陽花、捲曲圖和浪頭的作法與水波紋的作法相似,但應注意圖案用筆的粗細,捲曲中也應有大小的變化,浪頭上一點點的亮處可用幾個手指頭輕輕在砂上壓出一個個的小窩就行了。
亂石的做法(見圖6)
用耐火磚敲成約2cm大的碎磚,然後擺成如圖狀的亂石圖形。彎卷的圖案用高溫棉卷好按比例擺好即成。注意四周的平邊位置留好,平邊用雙面膠把高溫紙按要求貼在玻璃邊上,然後再放到爐子里進行燒制。
冰峰與疊紋的製作(見圖1、圖3和圖7)
疊紋與冰峰的做法基本一樣,只是冰峰頂頭像山峰一樣。
疊紋燒制的方法:疊紋玻璃的波浪一般高約2.6cm(以5mm玻璃為例,厚玻璃適當加大)低處與平條一樣,高處與高處的距離視整塊疊紋的大小來決定。尺寸長則波浪長一些。平邊一般在1.3cm左右,排放玻璃應在兩邊多放一條或兩條平條,中間一條平條(或兩條)與一條波浪(或兩條)相間隔地放。放玻璃前應先把爐底找平,在上面鋪上一層高溫紙或普通的紙。注意玻璃盡量擠緊,以防燒不牢,四周或兩邊用模具條攔住,以防條子倒下和燒後尺寸變大。
燒冰峰和疊紋對玻璃和溫度的控制比較嚴格,玻璃要求用較好的,溫度控制視不同的爐子而定。如果玻璃的質量不過關或溫度控制不好都有可能使燒出的產品炸裂。所以要不斷積累經驗,才能燒出更好的產品。
燒疊紋和冰峰不能強行降溫,需降到常溫時才能出爐以防炸裂。
熱熔台盆的生產(見圖8)
連體台盆的模具可用高溫硬板(硅酸鋁纖維板或其它材料)製作,按玻璃尺寸要求在模具上挖所需盆形的孔(如橢圓、圓形、方形、心形等各種形狀,大約40cm),在孔的四周邊用砂紙打磨光滑即可,用不銹鋼焊一個支架支撐模具,要求支架平整,支架高約20cm,大小與模具差不多。對一般盆來說,燒制約16cm深即可。不同形狀的模具不要放在一起燒,以免盆的深淺不好掌握。如一爐同時燒幾個盆則要求爐體溫度比較均勻,否則燒出的盆不一樣深。燒盆的溫度比熱熔玻璃的溫度低。盆燒好後還應打孔和磨邊,有的還要加上噴漆包裝。盆是否成型可在觀察孔觀察,一般剛降溫時盆還會往下沉1~3cm,具體要視模具口徑的大小而定。熱熔爐不能燒全透明連體光盆。
果盆、餐盆、煙灰缸的模具製作方法是一樣的,只是深淺和形狀不同而已。以圓形果盆為例,先在1~5cm厚的硅酸鋁板或其它材料中間挖一圓孔,打磨圓滑,然後在四周雕出所要求的圖案,或用高溫紙剪出各樣圖案,然後放在已挖好孔的模具上,用大頭針固定,把玻璃放在上面就可以進爐燒制了。也可以在玻璃上放一些彩色玻璃燒制,或用發泡粉製作一些氣泡效果的產品。
熱熔鏡的生產(見圖9)
各種熱熔鏡的製作方法大體是一樣的,只是模具形狀和大小變化而已。如橢圓鏡(一般玻璃尺寸約為950mm×65mm,用8mm厚的玻璃),先用厚約10mm,長1000mm,寬700mm左右的板或紙(也可用其它材料)在中間切去長790mm,寬490mm的橢圓,然後在橢圓周圍擺上各種形狀圖案的模塊,就可以把玻璃放在上面進行燒制了,也可直接把玻璃放在模具上然後在玻璃周圍放上各種形狀的玻璃(也可放彩色玻璃)進行燒制。鏡底燒好後按要求在上面貼上鏡片,在背後貼上掛片就可以了。
熔彎就是在熱熔的基礎上做熱彎產品,有兩種做法:一是在熱熔時一次成型,即用高溫材料做成熱彎模具,然後在上面雕出各種圖案後,把玻璃直接放在上面燒成。這種做法適合彎度較淺的產品,彎度較大較深的產品應先熱熔好後再做熱彎。
馬賽克產品是把大小不一的玻璃的邊緣燒圓,然後再噴上各種顏色,按要求排列好貼在網上即可。現在生產馬賽克一般都用自動生產線生產的,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

Ⅲ 玻璃是怎麼做出來的

玻璃的材料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基本原料、助熔劑和著色劑,另外還包括脫色劑、澄清劑和乳蝕劑。*玻璃製作的基本原料二氧化硅是玻璃製作的最主要的原料。

工藝過程:

1、原料破碎:將上述原料破碎成粉;

2、稱量:按計劃配料單稱取一定量的各種粉料;

3、混合:將稱好的粉料混合、攪拌成配合料(有色玻璃同時加入著色劑);

4、熔化:將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窯,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

5、成型:將玻璃液送入錫槽(浮法)、平拉機(格法)、壓延機(壓延法,加進金屬絲即為夾絲玻璃),成型為平板玻璃。

(3)怎樣製作防爆玻璃擴展閱讀: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參考資源:玻璃_網路

Ⅳ 怎麼自製玻璃製作方法

作玻璃的第一個步驟是將長長的玻璃棒放入高達攝氏1300度的窯爐內溶燒,接著將玻璃棒取出,你會看到長棒的前端被燒得紅紅的、燙燙的、軟軟的,完全失去它原有玻璃的本色,但這時候也是它以吹制或模製成型的最佳時刻.作玻璃的第一個步驟是將長長的玻璃棒放入高達攝氏1300度的窯爐內溶燒,接著將玻璃棒取出,你會看到長棒的前端被燒得紅紅的、燙燙的、軟軟的,完全失去它原有玻璃的本色,但這時候也是它以吹制或模製成型的最佳時刻.
吹制或模製吹制或模製
這兩種技法是為了讓玻璃成型.這兩種技法是為了讓玻璃成型.其中模製的過程較為簡單,只要將熔熱玻璃棒的前端插入模器里,模齒一合,即可搞定!其中模製的過程較為簡單,只要將熔熱玻璃棒的前端插入模器里,模齒一合,即可搞定!吹玻璃可就要花點功夫!吹玻璃可就要花點功夫!為了不讓熔得早已軟化的前端掉落,吹玻璃的老師傅必須一面吹,一面又不停更轉手中的玻璃棒,對於第一次接觸玻璃世界的人來說,眼前的景象特別新鮮有趣.為了不讓熔得早已軟化的前端掉落,吹玻璃的老師傅必須一面吹,一面又不停更轉手中的玻璃棒,對於第一次接觸玻璃世界的人來說,眼前的景象特別新鮮有趣.而培養一個技法純熟的吹玻璃師傅,大約要花上一年的時間,才會慢慢步入軌道,只是這其中還要忍受許多夏日酷熱難耐的苦悶,和吹制失敗的挫敗,但也因此顯得玻璃異品的珍貴和價值.而培養一個技法純熟的吹玻璃師傅,大約要花上一年的時間,才會慢慢步入軌道,只是這其中還要忍受許多夏日酷熱難耐的苦悶,和吹制失敗的挫敗,但也因此顯得玻璃異品的珍貴和價值.
第一次冷卻第一次冷卻
由於制好玻璃半成品,內外密度的不同,很容易因此而使半成品遭致扭曲變形的意外,所以才需有這個的慢慢降溫的階段,這個步驟需要將先前已制好的玻璃半成品送上第一次冷卻輸送帶,同時也經歷一段血液沸騰的高溫,在攝氏500度的緩慢熔制過程中,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由於制好玻璃半成品,內外密度的不同,很容易因此而使半成品遭致扭曲變形的意外,所以才需有這個的慢慢降溫的階段,這個步驟需要將先前已制好的玻璃半成品送上第一次冷卻輸送帶,同時也經歷一段血液沸騰的高溫,在攝氏500度的緩慢熔制過程中,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而從輸送帶外往內瞧,彷佛炎炎夏日裡的柏油路面般,有一種連空氣都要燃燒起來的感覺.而從輸送帶外往內瞧,彷彿炎炎夏日裡的柏油路面般,有一種連空氣都要燃燒起來的感覺.在這步驟之後,還需要再經過一次冷卻.在這步驟之後,還需要再經過一次冷卻.在歷經共多次的高溫後,一個個完工的玻璃生命就這樣誕生了!在歷經共多次的高溫後,一個個完工的玻璃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Ⅳ 防爆玻璃工藝製作

去南方藝玻,兩個小時就會

Ⅵ 我的世界工業防爆玻璃怎麼做

防爆玻璃,就是能夠防止暴力沖擊的玻璃,它是利用特殊的添加劑和中間的夾層由機器加工做成的特種玻璃,即使玻璃打破也不會輕易掉落,因為中間的材料(PVB膠片)或另一側防爆玻璃已經充分粘接起來。因此,防爆玻璃可以大大減少遭遇暴力沖擊時對人員及貴重物品的傷害。

防爆玻璃按生產加工工藝的不同,分為兩類:
普通型防爆玻璃
普通型防爆玻璃,玻璃結構多以單片浮法玻璃通過強化處理而做成的特種玻璃,強化處理後的玻璃表面具有較強的抗暴力沖擊能力,此類玻璃隨著玻璃厚度不斷增厚,其防爆效果得到不斷增強,厚度最厚一般為20毫米,超出20毫米以上厚度的玻璃做成防爆玻璃,強化處理很難一次到位,對選擇普通防爆玻璃用戶群體來說,務必要慎重。

普通型防爆玻璃一旦破裂,玻璃就成為碎片,不能有效抵擋風壓或重物二次沖擊。嚴格意義上說,普通型防爆玻璃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防爆玻璃」。
加強型防爆玻璃
加強型防爆玻璃是將兩片或多片浮法玻璃中間夾以強韌PVB膠片,經熱壓機壓合並盡可能地排出中間空氣,然後放入高壓蒸汽釜內利用高溫高壓將殘余的少量空氣溶入膠膜而成。
國內市場上的防爆玻璃規格都在300mm*300mm見方以上,比300mm*300mm小的防爆玻璃規格,目前有這方面生產能力的廠家還十分稀少,這類超小規格防爆玻璃廣泛應用到煤礦井下救生艙,因為加工工藝難度高,價格一向比較昂貴。
加強型防爆玻璃厚度主要有: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4mm-26mm、30mm-32mm、38mm-40mm。

Ⅶ 防爆玻璃是如何做出來的

特點 1 是它厚
2 夾膠

Ⅷ 玻璃是如何製作的

1、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抄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2、配合料制備。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4、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

5、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8)怎樣製作防爆玻璃擴展閱讀:

玻璃主要成份是石英砂, 其製造過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學原料在高溫(攝氏1300度)燒制後冷卻而成的結晶體,具有質硬、抗磨損,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用途廣泛、歷史悠久.

現時製造玻璃之技術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鍾表、器皿、門窗、燈飾以及高科技如電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 我們日常接觸較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於門窗,薄的用於鍾表及醫學化驗用途上,其製造方法是將溶爐中的玻璃溶漿用水平或牽引方法(又稱浮法)及用垂直式牽引方法製成.溶漿經牽引出溶爐後亦同時作有系統的冷卻,冷卻完成後便成平板玻璃。

Ⅸ 防爆玻璃的製作過程麻煩嗎謝謝,想搞個這樣的生意,有市場空間嗎

你准備投資多少?市場前景至少還有10年以上,我們這里有個專業的團隊做各種玻璃。

閱讀全文

與怎樣製作防爆玻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莞市永克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86
江玲皮卡車儀表盤左上角是什麼表 瀏覽:485
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的實驗裝置 瀏覽:494
如何抓軸承 瀏覽:471
口罩超聲波機怎麼調 瀏覽:998
導纜裝置的位置與作用 瀏覽:796
閥門的芯體里是什麼材料 瀏覽:216
餐廳紙巾生產設備需要多少錢一套 瀏覽:987
電冰箱製冷系數測量實驗裝置 瀏覽:472
電動車前工具箱怎麼換 瀏覽:431
11年捷達車空調不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878
用cad畫五金製品難嗎 瀏覽:799
廣東直銷美容儀器怎麼樣 瀏覽:95
人防密閉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537
老款思域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40
天然氣閥門井鑰匙創新 瀏覽:702
什麼地方賣吸氧器材 瀏覽:98
實驗室化學反應裝置圖 瀏覽:793
鑄造銀條模具什麼材質 瀏覽:413
軸承加工什麼工藝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