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凱迪拉克ATSL能順利開進川藏線嗎
凱迪拉克ATSL車子只要車況良好是能順利開進川藏線的,微型麵包車都可以何況是這個車了,畢竟現在進藏的路況總體來說相對比較好。
2. 開GLC300去西藏自駕要注意哪些問題
是現在去嗎?一是下雨不要走,二是帶防滑鏈,三是輪胎要放氣上面氣壓高,四是不要開太快險路,五是帶身份證,六是買袋裝氧氣用完衛生院可以充,七是買點丹參丸,八是多拍視頻,九是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十是玩的開心,我去年7月去過一回用時15-20天帶的老婆孩子一起我開的寶馬525沒有問題還有就是樓主從蘇州出發全程12000公里做好思想准備,油費應該1萬左右過路費3000左右,三到四天就到了川藏線,泥石流的點很多2000多處,所以下雨不要走,現在那裡還在下雪最好是78910月去
開GLC300自駕西藏需要注意什麼?
GLC300具有全時四驅功能,雖然是2.0t排量的發動機但功率扭矩表現不俗,各項參數包括空間、離地間隙等對自駕進藏只要不是下路越野攉車走常規路線完全沒問題,GLC畢竟是一台SUV。具體的車倆數據在此亦無需多述。下面詳細說說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實際。
首先對GLC需要加95#汽油,除219新藏線時有時無之外,滇藏線、川藏線、青藏線均沒有問題,油品跟內地也是一樣的,只要是國字型大小的油站這些都完全有保障,也無需使用燃油寶之類的添加劑,西藏的國字型大小油都是從青海、新疆或四川拉過去的,你說會有差別嗎?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GLC的輪胎問題,GLC300配置了20吋大輪轂45低扁平率的防爆輪胎,且沒有後備胎,這配置對於跑長途非常不利,尤其是自駕西藏地區。進藏路上或藏區道路落石較多,即使是非常好的鋪裝油路面也經常有小碎石頭很容易扎到輪胎,特別是象GLC300這種低偏平率的輪胎扎破的機率要比其他50以上偏平率的SUV大,在此我有個建議,直接到維修店臨時租用一套GLC低配車型的輪胎輪轂及備用輪胎輪轂。低配版的是19吋55偏平率的,即使出現需要換胎在沿途也比較容易找到維修店更換,而20吋的話,據我了解,西藏能換這么大尺寸輪轂的地方只有林芝、拉薩、山南、昌都這幾個市區。
另外如果是走青藏線的話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遠看很好的路面會有很多被大貨車壓出的坑,如果車速過快不注意紮上了很容易直接導致破肽報廢,特別是象GLC這么低扁平的輪胎。
出發前的車輛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針對剎車系統、油液管系統這些。而對於人來說一些防高反葯物、防感冒、腸胃葯、退燒葯、充足的飲用水、食品高熱量零食等等也要准備充足以防半路堵車充飢。
目前幾條成熟進藏路況都還不錯,作為一款中型四驅SUV來說,走目前的包括川藏滇藏新藏線在內的這幾條經典進藏路線自駕游,車輛本身條件很優越,2.0T的排量,動力性能完全夠用,GLC300這款車型屬於渦輪增壓進氣方式,高海拔地區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的表現好於自吸發動機車型;180mm的底盤高度,也是比較不錯的了,優於進藏路線上很多底盤較低的家轎;使用95號汽油,這幾條成熟進藏路線還是能保障供應的,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加油站,隨時補滿油箱。
盡管GLC300這款車型屬於全時四驅驅動方式車型,理論上來說對冰雪路面的駕馭能力不錯,但鑒於進藏路線路況狹窄,絕大部分路段是兩車道,在寒冷季節的特殊性,尤其是海拔較高的埡口地區,會覆蓋有冰雪或是暗冰,這樣的路段,什麼樣的車行駛都很危險,主要就是在上坡路段車輪的空轉造成的車身擺動和下坡路段小小制動力車輪抱死造成的滑走,再加上進藏路線多處臨水臨涯,路面狹窄,車輛的這些行駛狀況都是比較危險的事情,操作上的稍有不慎都可能出現悲催事情,所以建議不要在路面可能會覆蓋有冰雪的寒冷季節自駕進藏。
再就是不建議雨季自駕進藏,目前這幾條成熟的進藏路線,七八月份雨季,每年因為暴雨造成的沿線山體滑坡路基塌陷等情況時有出現,而且概率很大,自駕過程中,一旦遇到,可能會是一個不確定時間的等待過程,少則半日,多則無期,將是對出行快樂體驗大大折扣。所以建議,如果時間可以選擇,還是盡量避開雨季自駕進藏遊玩。
在時間上選擇避開七八月份,還有一點就是七八月份的景色沒有五六月份春季萌艷,也沒有九十月份斑斕。五六月份是進藏路線的春季,九十月份是進藏路線的秋季,這兩個時間段,少雨且景色優美,遊人較少,屬於進藏遊玩的最好時間段,餐飲住宿方便,費用相對低廉。
沿線賓士寶馬這樣的車型,並不多見,維修處所很少,所以車輛一旦遇到故障,維修可能不是那麼方便。出發前一定要對車輛做全面檢查維護保養。包括發動機潤滑油冷卻系統冷卻液制動系統的剎車片和各傳動銷軸等。該添加的添加該更換的更換。
輪胎狀況如何,做一下正確評估,進藏路線路況幾乎全程鋪裝路面,對輪胎的磨損按照平原地區評估就可以,自駕進藏一趟,這一圈下來至少五六千公里以上,輪胎在內的各個磨耗部件易損部件能否堅持下來,做一下理性分析。
隨車的備品備件要齊全,包括備胎和備胎更換工具,救援繩,氣泵,千斤頂,防滑鏈等。
切記不要疲勞駕駛,建議每台車配備兩名以上司機,遵守交通規則和各種限速規定。高海拔地區行車,可能會出現高反等身體不適症狀,切記一定要停車休息或是更換駕乘人員。
進藏路線坡大彎急,不要盲目超車。高海拔地區功率不足時不要超車,彎路不要超車。
沿線可能會遇到牛羊阻路,應選擇避讓等待,擇機通過。
駕駛人員駕駛證,身份證和車輛行駛證缺一不可。
到西藏去自駕游,開賓士glc300,這輛車是全時四驅越野車,加95號汽油,屬於轎跑類型的SUV,車子性能一流,去西藏沒問題,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這輛車沒有備胎,賓士全系以及寶馬全系的車輛,都用的防爆胎,是沒有備胎的,只是走川進青出,問題不是很大。
如果要走,219新藏線,阿里地區,新疆,那麼就要考慮到備胎的問題,因為西藏很大,所去到的地方不一樣,准備也不一樣,只是從成都出發走個川進青出,富富有餘,這一路上95號汽油基本上都能加的到,部分地區沒有95汽油,可以稍微加點添加劑,也能糊弄過去,阿里地區就沒有95號汽油了,所以要去阿里地區到新疆,就要多帶一些燃油添加劑,至於其他人說的,給輪胎放氣,這些都是瞎說,我們現在用的輪胎都是低壓輪胎,輪胎胎壓可以在2.1到3.2之間,輪胎都是安全的。
唯一要說的就是,賓士這類車,他的電子系統比較多一些,不適合去無人區,也就是說出現一點小問題,全部都是電子化,不好修理,如果全部走鋪裝路面,完全可以,冬天的時候不論是四驅車,還是其他車,都要帶防滑鏈,同時要做冬季保養,出發之前要做好保養,檢查好輪胎,基本上就可以出發了。
一定要開車去嗎?西藏的海拔是比較高的,如果是第一次去一定要備好高原反應的葯品和氧氣,畢竟安全最重要。去之前的話看一下天氣,如果是雨天要注意。西藏夏天去比較好一些,如果是冬天記得帶好防滑鏈,防凍液。西藏的天氣比較多變,此時是晴空萬里,下一秒可能就是陰雨連綿。西藏目前的溫度是-2度-12度,中午的時候比較曬,但是早晚溫差也比較大,建議各位帶一件羽絨服以備不時之需。再就是一定要了解清楚路況,在去西藏的路上,地形復雜多變。有蜿蜒的山脈和陡峭的峽谷。它看起來像一個壯麗的風景,但它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如果有大雨和冰川被凍結,將很容易產生泥石流,山體滑坡也有可能發生。西藏有些地方在途中加油站不多,見到加油站就一定要把油箱加滿。
如果是第一次去西藏建議乘坐火車,隨著開車也可以慢慢適應高原氣候,但坐車總比開車安全。如果第一次非要體驗一下駕駛的快了,也不要一輛車去,呼朋喚友一起會更好。
注意安全!沒有備胎是最大的問題。
和開五菱宏光的注意事項一樣
西藏很多地方是沒有95的汽油,這個要注意不然只有92的
夠嗆,都是柏油路還行,碰上修路呢?這可是常態化!冰雪的話也麻煩。
3. 去西藏的車防爆胎也要准備胎嗎
去西藏的話,所有的車他肯定準備一下防爆胎,這個准備一下備胎還是比較好的,有備無患
望採納謝謝
4. BMWX3能去川藏線嗎
首先寶馬x3的官方指導價為:38.93-56.58萬元。動力方面搭載的均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全時四驅系統!加95號的油。標配空氣凈化系統。
寶馬能走川藏線嗎?
答:寶馬x3是完全可以走川藏線的。
1.x3定位為中型suv,在川藏路上行走是完全不用擔心其通過性的,而且還配有四驅系統、大大提高了通過性。
2.雖然x3要95號的油,但是現在川藏線也是有95號油在售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燃油問題。
3.x3標配了空氣凈化、對於一些不好的環境而言、能夠有效的為車主提供更好的服務。
4.動力配的是2.0、所以在驅動能力上、可以輕松面對川藏路況!
綜上所述、x3完勝川藏公路!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目前市面上的 汽車 都可以去,除了電動 汽車 沒有地方充電。主要看你選擇那條路線,選擇進藏的路線決定你開什麼車去會更順暢,如果是X3,基本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出發前提前給車輛做好保養,備一些物品,比如燃油添加劑,因為油品問題,還是做一些准備比較好,避免發動機收到損傷。另外,拖車繩、備胎、打氣裝置、防滑鏈(冬季)、備用機油。
X3肯定可以去,離地間隙不錯,四驅,通過性動力都非常不錯的。但是不要去太爛的地方野,畢竟沒有大梁,還有開慢點,防爆胎過坑快了容易爆胎,最好19寸輪轂或19寸以下,x3沒有備胎,最好帶一個放車里
不可以,出門需要僱人抬著!
西藏現在路很好 除非你非要不走尋常路
2013年去的時候 路就基本修好 只是少數路段經常塌方 後來慢慢的塌方路段都修隧道了
總之理論上什麼車都能去 但是你非得走野路 那就只有底盤高的了
沒事去吧!你的車爬珠穆朗瑪峰都可以的,去吧沒有問題
根據大多網友去西藏的反饋來講市面上大多的車型都能去。你開寶馬X3去的話是沒什麼問題的地盤離地間隙也不錯通過性也不用說。
當然可以!我的凱迪拉克XT528T就走過,底盤還不如X3高
缺陷,沒有備胎,萬一爆胎會比較麻煩。
計程車就可以,要什麼X3
5. 走川藏線,用什麼外胎合適
不用糾結輪胎的事情。我16年進藏,從山西出發,走的川藏線,開的車是朗逸版2011款1.6L自然吸氣,算是很普通的車權了。走之前做一遍車檢,換一個剎車片,沒什麼問題。況且現在通麥一段已經不是泥路了,很好走。
6. 跑長途開什麼車最舒服
這問題有點空泛!看了幾個回答都說的不太實際,網友們都開過很多好車。我也是名老司機在這里胡亂說說。跑長途安全肯定第一,但真正的危險是疲勞駕駛和犯困。那麼可以輪流睡覺的車最好,房車卡車首選,畢竟車里有張真正的床。一個人長途駕駛,首選剎車快,路感強空間適中的車,例如寶馬.奧迪。太舒服了肯定容易困,回答里有開完2600公里談舒適性的。我幫他補充一下,他是座了2600公里車,我就問問你飛機你座2600公里累不累?真開這么遠舒適性可以忽略了,到地方肯定累的不行了,啥車都一樣。還有說自駕游的,我沒去過西藏,也進過沙漠,真有機會去我想開個蘭德酷路澤去畢竟越野性能在那裡擺著呢!
說一下本人的經驗,喜歡自駕游,十幾年來和一群朋友開過很多車去過不少地方,就說一下幾款開的多的車型:
轎車:
1.雷克薩斯es350,舒適度沒的說,提速流暢,噪音控制很不錯,剎車偏軟,但傳遞的也很有信心,乘坐感很好,駕駛五百多公里未下車也沒有很強的疲勞感,八百公里抵達目的地下車感受也還可以,是我開過感覺最好的車了。
2.奧迪A6L,2.0T和2.4的都開過,2.0T噪音控制不好,發動機噪音和胎噪都很明顯,2.4略好,動力上兩種排量差不多,剎車都很有信心,乘坐舒適度還可以,勉強算滿意吧。
3.寶馬5系,新帕薩特1.8T,噪音控制不好,120剎車還可以,有點飄,超速跑心裡沒底氣。
商務:
1.本田奧德賽,發動機噪音還可以,胎噪略大,乘坐舒適感不錯,剎車一般,偏軟。
2.大眾夏朗(自己的車),發動機噪音一般,胎噪有點大(有點吃胎,原裝沒有備胎,自己更換的防爆胎可能也是主要因素,忘了原裝自補胎的感受了),動力充沛,剎車很好,底盤調校的不錯,高速過彎和剎車都非常有信心,舒適感還不錯,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總體是低調,各方面都還滿意,保值率差了點,開四年虧一半。
3.別克GL8,乘坐是沒的說,新款噪音控制的很好,就是動力不足,駕駛感受不好,提速很慢,剎車還不錯。
4.賓士唯雅諾,一個字「肉」,別的都還行,很中庸的一款車。
越野車:
1.豐田普拉多,前往偏遠的地方的首選,西藏行我們就是兩台4.0普拉多,動力充沛,剎車非常有信心,油耗也不高(市區就有點接受不了啦),乘坐舒適感很不錯,座椅支撐不錯。
2.豐田漢蘭達,和GL8一樣「肉」,動力不夠用,爬坡提速發動機怒吼都嚇自己一跳,其他各項指標都很中庸。
3.mini-countryman(老婆的座駕),很有個性的一款車,去張家界開過一次,單程五百多公里,剎車很好,動力也可以,胎噪和風噪有點大,座椅包裹不錯,偏硬,開久了有點累。
綜合來說個人感受,跑長途如果四個人首推轎車,底盤低,高速風阻低,過彎和剎車有信心,乘坐舒適感是最好的。五到七人就只能選擇商務車了,GL8是首選,奧德賽在我眼裡就是偽七座,我的夏朗只能說一般吧,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也沒有特別的短板。偏遠山區首推普拉多,倆好處,首先是通過能力強,再者豐田自吸發動機不挑食,油品稍微差一點也不至於把人扔路上。不知道這個回答能不能被僱傭。
1000公里以上長途開過斯柯達老明銳,新奇駿,老款漢蘭達。500公里中長途開過奧迪A6L、A4L、卡宴、老款豐田阿爾法、老款GL8。短途就不說了,除了卡車拖拉機,開過的車也不少。
說真的,買車除了安全性能以外,第一應該考慮舒適度,什麼動力、配置都是半斤八兩,同價位的車就動力和配置相比落差不會超過10%。
舒適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目前行駛里程大概有二十萬公里,高速佔三分之一,開高速覺得最舒服的還是mpv,就是豐田阿爾法,gl8之類的,轎車次之,越野車最糟心。
MPV無論開還是坐,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舒適包裹型,而且在駕駛時沒有幽閉感——駕駛艙空間夠大!1000公里半箱紅牛無壓力。
轎車腿部空間有點擠,感覺挪不開身,開長途的司機知道,偶爾小幅度活動一下筋骨對於久坐所產生的副作用有緩和效果。
越野車甭說了,坐的筆直風噪大,開長時間膈蛋疼。
所以,如果有能力,我想下一步搞輛25萬左右的MPV。
毋庸置疑,長途開車,最穩、空間最大、冷氣暖氣最好的車最舒服。
這么多年開過的車不少,寶馬3、5系,奧迪A4 A5 A6,賓士E S,大眾、本田、別克、現代、起亞、甚至奇瑞、比亞迪、北汽都開過不少,開著最舒服的應該是別克的GL8陸尊,正是有了這個歷程,所以我才購置了GL8
說一下這個車到底哪裡好
1、行駛非常平穩。
2、冷氣非常舒服。
3、隔音非常好。
4、音響效果不錯
5、空間和坐姿舒服
6、坐一家人,熱熱鬧鬧,聊天打牌都舒服
7、安全性好。
本人對長途比較有發言權,慚愧,從多倫多去過溫哥華,從邯鄲去過齊齊哈爾,從邯鄲去過齊齊哈爾。
這是我在加拿大的牌照,請忽略我的長相,謝謝!總體來說,無論對乘坐和駕駛來說,最舒適的應該MPV首選。因為長途駕駛,空間對車上的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這不僅在於足夠的空間,而且能夠在一定時間後調整姿勢。其次應該是轎車。相信好多人會用SUV爭辯,所以我們不妨把兩個車放在一起說。轎車的優勢在於較少的花費就能達到底盤優勢。SUV優勢在於頭部空間,這是我認為SUV僅有的優勢,因為SUV就像把乘客綁在了座椅上一樣,很板。轎車的姿勢相對也放鬆
長途開過的車型不多,大眾桑塔納(01款相當老的),朗逸(08款),途觀(14款),帕薩特。斯柯達晶銳(09款)。別克君越,老君威(圓的,相當老!)。豐田漢蘭達,威馳,零度,老皇冠。奧迪A6,寶馬525,750(07款),路虎發現老款(08款),賓士老s350。
我自己家的兩部車一部是朗逸,一部奧迪A6。
個人覺得市區開,最舒服的是斯柯達晶銳,車小,操控精準,加速快!一輛微型車賣八九萬是有道理的。在市區道路,真的是隨心所欲!!
長途呢,我個人覺得奧迪A6不錯,懸掛很舒適,路況好直接開定速巡航,可能自己開的最多,覺得人很舒服。漢蘭達也還可以,SUV嘛,人坐著舒服,人不撅著,舒服。唯一的不足就是剎車太軟!一百三的速度發現情況至少要踩兩腳剎車!如果踩一腳真的是要踩到底!比別克老君越還軟!這一點個人不能接受。
但是!!!!還有一輛車要特別推薦,那就是老皇冠!長途,尤其是一千公里以上的的長途,皇冠的座椅真的是相當愜意!屁股,腰,後背。。。。。。調節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真的是猶如坐沙發!
寶馬750,畢竟軸距比較長,雖然動力相當的牛逼,超車是真的可以做到心隨所想。但是,車真的有點長,方向盤的直徑也大!綜合,不能算作首選。
豐田系的車子漢蘭達剛才說過的,別的就不提了,速度上了130,基本沒有那種車身的厚實感。
路虎老發現,真的很一般。
總結一下,市區:首選斯柯達晶銳!
長途:老皇冠,奧迪A6,寶馬525
最不值得:別克君越!!!
跑長途開生命車最舒服?這要看你的訴求和經濟條件了。2016年棟哥與團隊一行6人,進行了「中國自駕車房車萬里行」,從烏魯木齊出發,沿青海、甘肅、山西、四川、貴州、廣西、廣東一路到達海南海口。當時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會場,平均每天都在1000公里以上,隨行的車輛為一台2014款陸巡4000,還有一台賓士斯賓特324B型房車。下面來談談當時的經驗和感受!
視野、安全性首當其沖
雖然,當時全程高速行駛,但是行程在幾千公里的長途跋涉,車輛的視野非常重要,高速公路基本都是高速行駛的 汽車 。如果視野不好,極有可能在並行、超車、減速的情況下發生事故;與此同時,長途行車時安全性也是重中之重,安全性的保障主要源於駕駛技術/習慣、車輛性能等諸多方面。
操控性和舒適性緊隨其後
國人都有個固有認定規律「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雖然有些偏頗,但棟哥還是比較認同的。售價較高的品牌 汽車 ,會在配置和性能上優於同類型便宜的品牌,與此同時,售價較高的 汽車 品牌,在人性上也會更加合理,舒適性遠優於便宜的品牌,不是有句話叫「好鋼用在刀刃上」嗎!
經濟性和保值率也很重要
之所以把經濟型和保值率放在最後,並不是它們不重要,而是輕重緩急的原因,長途行車只有確保安全和舒適度之後,才能考慮經濟型和保值率。同上,一般大品牌的車型雖然售價貴,但是保值率也比一般品牌要高。但是由於排量問題,類似陸巡這一類的大型越野車,油耗談不上經濟性,但是保值率絕對沒話說。
所以,棟哥覺得,長途駕駛什麼車輛的舒適性最好?還要看路況和時間兩個因素,如果全程高速,當然時轎車當之無愧,但要論空間,還是SUV無疑,不過要想多方兼顧,個人覺得開個售價40萬以上的車還是比較合理的!
開長途首選別克GL8~2.0T那款~高速很省油~本人開幾次北京到西雙版納了~每天都一千多公里~
跑長途開什麼車最舒服?
其實對於一些一些高端豪華車來說,跑高速都是比較輕松愜意的,空間寬裕,人機工程學合理,座椅的選材用料也比較的有講究。例如雷克薩斯ES、賓士E級、寶馬五系等,跑長途都是比較舒服的。更高級別的寶馬7系、賓士S、艾爾法等更不在話下。
對於一些中端車型來說,別克GL8、豐田塞納、漢蘭達、奧德賽等一些MPV或者SUV的表現都是比較不錯的,作為商務用車,長途舒適性等營造都是比較有造詣的,畢竟就是干這活兒的。
一般情況下,同平台的轎車要比SUV舒服一些。首先轎車的設計更符合人機工程學,坐姿更加的低矮,側傾也會更小一些。還有就是轎車流線型更好一些,高速跑長途燃油經濟性更好,風噪控制的也更為理想。
跑高速有些車子的舒適性很差的,比如一些價格便宜的小型車,隔音降噪水平差,穩定性也不高。還有就是一些操控性好的車子,方向框量很小,稍微動方向盤車車身動作比較大,相對一些方向框量大的車子來說,包容性不足,神經質一樣。還有就是一些越野車,跑高速舒適度也很差,噪音控制不夠理想,包括風噪、胎噪。
跑高速舒服一些的車子包括一些高端豪華品牌 汽車 ,還有一些MPV,注重舒適性 汽車 等。長途跑高速,還是需要多多注意安全,控制車速,不要疲勞駕駛等。
跑長途開什麼車最舒服?
提到跑長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在高速上馳騁,這種情況下轎車在各方面的表現要更優一些,但是前提是同價位而言,不要說開著漢蘭達要比桑塔納舒適,這樣的對比沒有什麼意義,主要是原因在於轎車的底盤低風阻系數小,在高速上的穩定性好,如果是同價位轎車相比的話,那就要看具體的表現了。
首先還是底盤的扎實性,同為轎車也有優劣之分,就目前整體來看德系和法系在底盤穩定性上更具優勢,這其中包括減震的調校,低速時或走一些非鋪裝路面,減震偏軟會舒服一些,但是到了平整的高速公路,偏硬的減震支撐力會更好,相對不那麼容易發飄,其次還有方向盤的調校,主要就是虛位的控制,兩根手指即可捏住和兩只手不斷的進行微調修正,那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最後就是動力和隔音,遇到一些情況減速以後,稍加油門即可把速度提上來顯然要比深踩油門慢慢加速的感覺愜意很多,至於優秀的隔音能增加舒適性就更好理解了。
但是隨著近幾年自駕游的火熱,長途有時候不止是高速這么好的路況了,尤其是風靡當下的川藏游,這也是長途出行的一種,現在有多條路線可以進藏,不過最美的依然當屬南線318國道,雖然現在路況已經很不錯了,開轎車基本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在一些個別的路段還得需要謹慎駕駛,這種情況下底盤高一些的SUV車型相對就要舒服,當然最佳的還是硬派越野,那種大刀闊斧前行的感覺是轎車和SUV所體會不到的,這就說不同的車型有些不一樣的特點,實際的路況遇到了合適的車,使得車輛本身的優勢得以發揮,那就是最舒服的。
以上更多的是在談開車,要是長途出行考慮到乘坐感受的話,那麼空間會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在車上伸個腿都費勁的話,那麼再好的底盤、隔音、通過性等等,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喊著停車下去放鬆放鬆了。
7. 寶馬3系:自駕進藏需要准備什麼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請教下大家3系自駕進藏有什麼注意事項和必備物品。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請教下大家3系自駕進藏有什麼注意事項和必備物品。 阿姨什麼事都沒有,有可能不吃紅景天,一樣什麼事都沒有,你姨沒吃出事了,有可能吃了也一樣出事~高反是因人而異的~作為遊客來說,根本不夠時間去適應高原環境,所以氧氣才是王道~~你姨要是提前把氧氣吸著,根本不會出事~~ 我就是因為去過才建議。我媽和我姨都有哮喘病,去年去的時候我媽提前吃了兩個月的紅景天,我姨人家骨頭硬就沒吃,去了那裡我媽什麼事都沒,我姨高反,要是沒吸入性的激素擴張氣道,人直接死那裡了。 不下大路沒關系,寶馬的防爆胎絕對可靠~~我在昆明扎的釘子,因為胎壓一直沒低於2.2,其他三個2.5,高速胎壓還越跑越高,我一路跑到南京才補胎。 紅景天更多就是心理作用,高反因人而異,我媳婦一顆紅景天都沒吃,一點高反都沒有,我還提前半個月吃的,一樣頭暈腦脹~~~大家都是遊客過去玩的,又不是過去常住,沒有必要非要適應高原缺氧的環境,高反就是缺氧導致的,而且基本出現高反都是在那幾座高山,大部分地方是沒啥問題的,帶著氧氣就是王道,氧氣夠了,還要啥紅景天高原安,住宿只要是不超過3000米,基本都沒啥問題。 沒有任何規定不允許搭帳篷,有個川藏騎行的驢友,一路上除了洗澡和惡劣天氣以外,一直搭帳篷鑽睡袋,不允許搭帳篷只是你觸碰了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不過珠峰大本營確實是有時間限制,除一部分時間外,大部分都是禁止私搭帳篷,主要也是為了安全考慮。其實川藏南線上縣城很多,即使旺季酒店、民宿也不會沒地兒住,帳篷偶爾體驗一下確實不錯,尤其是兩個人,再配上可拼接的信封式睡袋,頭頂著星星,那原始的,廣闊無垠的環境……你懂的,不過睡久了是真難受。另外想起一件事,就是藏區的白帳篷,別進去。 我物資都准備齊全了,如果你和我們車隊3輛車一起出發,物資資源可以共享的,准備太多不一定用得上浪費,你確定一下出發時間吧,我江蘇本田思鉑睿,車最低間隙10.5CM 現在路況比過去好多了,有了雅康高速,308也有了高等級公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身體,多帶上一些葡萄糖注射液,有高原反應就喝上一點,還是有用的。 @2019
8. 去西藏自駕,輪胎需要准備多少
去西藏自駕,關於輪胎,這樣的准備是正確而能保證旅行順利和安全的。
一、出發前檢查輪胎磨損程度。
自駕川藏、青藏、新藏進出,再加上家鄉出發的路程,一行的公里數是不會少的。且來回20天以上的時間,車輛每天都在行駛,輪胎幾乎每天都是在滿負荷承壓下飛奔。磨損程度60%以上的輪胎在長下坡或硌上石頭,碾壓到路面大點的坑或包,是很容易爆胎的。
出發前將磨損較嚴重的輪胎換掉,最好四根輪胎的磨損程度都低於30%,再加上一根全尺寸全新備胎,即使單車去西藏常規路線自駕,也是基本無需顧慮輪胎問題的。
二、進入西藏有深度行計劃,或進出西藏有走丙察察、丙察左類的路線
單車,出發前建議四根輪胎加備胎最好是全新,這樣基本是能順利走下來的,且安全無虞。
如果兩車以上,能相互照應,」幹活「的四條輪胎磨損不嚴重,各車有一條備胎就夠用,如果各車輪胎型號相符,那就更是旅行順利和安全的保障。
提示:一旦輪胎破損,在非常規熱線的進藏線路上,或在西藏深度旅行經由的縣城及以下鄉村補胎比較困難,即使補上,可能也是使用的摩托車補胎用貼。在欠發達的地方(包括縣城)補的胎最好做為備胎使用。
朋友自駕西藏,好!自駕進藏的無疑都是好漢,當然也包括在下。你問到:輪胎需要准備幾條?這是一個實際、而且具體、但不好回答的問題。
(西藏路雖還好走,小尖銳石子特多,防不勝防圖中穿紅衣服人是本文作者)
為什麼你的問題不好答呢?因為去西藏,不是可以開玩笑的,准備工作只要牽涉到具體數量,就說不準了,不能隨意說一個數字,帶幾個吧,那是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我在西藏炸過胎,理解你對這個事情的焦慮。
(我在西藏炸過胎,理解你對這個事情的焦慮)
我們知道,西藏自駕游准備的用品,吃、用、穿、行要求細致全面,一個衣裝要准備春夏秋冬四季,其他吃用拉撒都必須兼顧到。車子將裝得滿滿的。
人准備好了,車子呢,它也要准備好。屬於車子要准備的東西也很多,你今天提出的「輪胎需要准備幾條「問題,只是 汽車 零配件中的一項,如果要列出其他來,就復雜了。所以回答你的輪胎問題,就是回答 汽車 幾乎所有易損配件問題,一定不能給出數據,也給不出數據,給出就是亂說。
咱們只有按常俗、按道路狀況、以及你的車況來說這個事,看看能不能給你提供一個思路。
(山道上經常有大大小小石頭滾落下來作者攝)
常俗是指一般情況,就是大家是怎樣的,那麼建議你也如此。
我們所知道的一般情況是:不增加備胎,因為你車上本身有一個備胎。當然,有一些進口車沒有備胎。如果你車上也沒有備胎,那就准備一條外胎帶在路上以備急需。
西藏現在的道路狀況很好了。高速、國道、甚至鄉道都很好跑。雖有一些天然亂石流地段,也無關大礙,記得在那樣的路段要開慢一些,不讓尖銳的石子剌爆了胎。最最要緊的是,在出發前,你必須對自己使用的車輛輪胎要有一個評估,時間、磨損程度,稍覺不新,你就把它們都換了,堅決換掉,反正以後還可以用,全新出發,就安全多了,你心理上也踏實多了。何況,還有一個備胎在那兒。
(炸了一個,再炸一個怎麼辦,作者在藏地換胎)
那年,我去藏地,記得是前往梅里雪山靠近雨崩路段,天氣很不好,一路上雨,看得了前面,看不太清路面,炸了一個胎。西藏路雖還好走,小尖銳石子特多,防不勝防。
炸了一個,咱有一個備胎,再炸一個怎麼辦,心裡便慌起來。山高路遠,哪買去?不要說沒有店,人都看不到一個,總不敢說不會炸了吧,心情是緊張的。三天後到達拉薩,才買到一個新胎,咱有備胎了,於是放下心來。
(再炸一個怎麼辦,心情是緊張的圖片作者提供)
你問:去西藏自駕,輪胎需要准備幾條?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輪胎的問題,提3點建議,供你參考:
1,所有車載裝備,人員供給,任何人做不到周全,若一定要備全來,車子裝不下,那沒法出去了。 建議 汽車 零配件,運行正常的不要動它,到拉薩立即進行車輛保養,有需要換的,4S店說話。
2, 出門前,如果車子輪胎超過了1-2萬公里,4個全換(回頭還可以用)。
3, 記住,西藏的山路一慢頂千言。慢慢走,不急,安全就在其中。 這個慢,不是將 汽車 當板車用,是指比正常速度約慢。約慢,可確保無虞。
好,就到這里,但願對你有用,祝朋友西藏之行愉快、順利!
看你選擇走的是什麼路線咯,我走過318進藏走青藏線出,車上就配了一個原裝尺寸輪胎(記住一定要做好四輪定位)我很幸運一路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買的原裝胎都用不上,但是注意事項是,剎車片一定買帶,因為318都是彎路多經常急剎磨損嚴重,還有就是冷凍液也要帶夠,其他就是開車不可以疲勞駕駛,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總之出去玩不要趕路,出發前把車子保養檢查一遍。
西藏屬高海拔地區,地廣人稀,沿途的車輛也比較少,而且在很多地段都是沒有手機信號的,路上一旦遇到車輛爆胎,如果沒有備胎的話,很可能會被扔到半路上,很長時間得不到救援。至於要帶多少條輪胎,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自己的行車路線,車輛狀況等情況綜合確定,至少要帶1條備胎,有條件的話可考慮帶2條甚至更多。
高原地區空氣稀薄,造成了氣壓比較低。 汽車 如果在平原地區胎壓正常的話,內外壓差平衡,一般不會出現爆胎現象。但是到了高原以後,輪胎內側壓力仍然是平原地區的壓力,但是輪胎外側壓力則成了高原地區的壓力,要低於平原地區的壓力,此時輪胎就會由內向外鼓包,如果輪胎用的時間比較長,膠皮老化嚴重的話,很可能發生爆胎。這其實是物理上關於大氣壓的知識。上高原的人可以做個試驗,在高原上拿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子,把瓶蓋擰緊,等你把這個瓶子拿到高原下的時候會發現,瓶子會嚴重變形,整體向裡面凹進去了,也就是說平原地區的空氣壓力要大於高原地區的空氣壓力。
針對以上這個情況,我們在上高原的時候,為了預防爆胎,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最好帶上一個充氣泵,能夠顯示胎壓的,當車輛向高海拔地區攀升時,過一段時間就放出一點氣體,使得輪胎內外壓差不要太大,等到下高原時,按照相反順序逐步給輪胎充氣,這樣一般就不會爆胎了。
沒有上過高原的人,肯定認為高原上的道路情況是非常復雜的,這一點的確不假。但是高原道路復雜指的並不是路面,而是指的經常要翻山過達板,彎道比較多,有些路段還屬於凍土層,對行車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就拿幾條主幹道來講,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基本上全路面都是柏油路鋪裝,包括那曲到獅泉河的那獅公路,經過整治目前也是全部成了柏油路面,對輪胎的磨損不是很嚴重。
但是通往一些鄉鎮的鄉村路,以及往邊防方向去的一些國防道路,目前還沒有實現全柏油路面,大多數還都是沙石路面。如果到西藏去 旅遊 ,計劃要到這些地方去走沙石路面的話,對車輛輪胎的磨損會比較大,所以要多帶一些備胎,以防不測。如果只是走幾條主幹道,那麼沒必要帶的太多,因為上高原要帶很多生活物資,車內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能節約還是節約一點空間。
要講清這個問題,還要區分不同的路段來講。 首先,對於相對較為平坦的路段 ,這里指的是起伏不是很大,彎道不是很多的路面,一般車速比較快,遇到爆胎就要按我們平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爆胎的情況來處置,把穩方向盤,點踩剎車,盡量使車輛不要脫離路基,逐步減速停下來。 其次,對於在翻越達坂過程中遇到爆胎 ,翻越達坂時,車速一般較慢,但是對於達坂地形來說,道路狹窄,一面是山,一面是懸崖,所以遇到爆胎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防止車輛墜下懸崖,此時要把方嚮往靠近山的一面打,並迅速點踩剎車,減速停車。
不管對於哪種情況,當使車輛平穩停下來之後,先要在適當位置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引發二次車輛事故。然後可以使用隨車工具進行更換備胎。需要注意的是,高原上干什麼事情都要慢一點,否則會引發高原反應,嚴重的話會危及生命。所以換備胎時也不能著急,慢慢來,只要能換上即可,如果此時有過往車輛,可以尋求幫助。
出門在外,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在西藏地區,為了避免因車輛爆胎而被困於路上,如果車輛空間夠大,還是多帶幾條備胎,以便應對不測。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自駕西藏現在受到越來越多車友的青睞。隨著基礎建設能力的日益強大,西藏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定要越野車才能去的聖地。連之前被廣大越野大咖奉若神明的察察線,目前也已經基本鋪裝完畢,成為了滇藏新通道。現在的各條傳統進藏路線上,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家用轎車穿梭自如。兩驅車跑西藏完全能夠勝任。
現在很多車型(尤其是七座車)已經取消了備胎,而被補胎液和車載氣泵所取代。其實如果是走常規線路,不是趕上雨季進藏的話,正常的依靠車輛自帶的備胎就足夠了,不需要額外配置備胎,那些原車沒有配備胎的車型,盡量小心一點開也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
我說的常規線路是指川藏南北線、滇藏線、新藏線和青藏線,不包括大北線和一些導航上沒有的非鋪裝道路,如阿里地區和日喀則的一些便道。如果你想挑戰這些不是太常規的線路,還是選一輛四驅完備的性能車,如陸巡、牧馬人、FJ、帕傑羅等,換上大一點花紋的AT胎,個人比較傾向於百路馳、固鉑等品牌,如果有條件,雙備胎是最好的。最後祝旅途愉快
我今年9月份自駕西藏,來回7400多公里,為了多裝一些東西,連備胎都取下來了,路上沒出任何問題。
現在西藏的路都挺好的,附近維修點也不少,其實一個備胎就夠了。有的車配的不是全尺寸備胎,如果不是全尺寸備胎,最好把它換成全尺寸備胎。
你在出發前必須要把車做一個大保養,該換的都換了,把車的狀態調整的最好。准備好防滑鏈,有的地方的路因為施工,路面並不好走,甚至碰到惡劣天氣,山頂還會有結冰。
自己也需要具備一些簡單的 汽車 修理知識,最好一起同行的有老司機。牽引繩,千斤頂,工兵鏟,打氣筒,這些東西一定不能缺。多注意那種沒有硬化的地面,像河邊的沙灘,路邊的草地。往往是風景最美的地方,你上一秒還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一秒就發現車動不了了。陷進去容易,到時候把它搞出來就麻煩了。
在海拔高的地方 汽車 動力也會有所下降,油耗也會增加,在有加油站的地方盡量把油箱加滿。現在的西藏,只要你在公路上,就會有往來的車輛,尋求幫助也不會很困難。
心諾在夢就在,人車合一,天下之大,想去哪就去哪。
前段時間去西藏,帶了一輛寶馬5系,帶了一輛賓士,寶馬在去色達的路上,輪胎被扎,找了好幾個地方補胎,找不到地方,即使找到了一兩個地方,一看是這個輪胎,補不了,最後在爐霍找到一家,補的一般,後來去了理塘縣城,又重新補了一次,才算完事兒,好在的是扎了個釘子,跑個幾百公里還沒事的。
去西藏自駕游,輪胎要准備多少個,其實走個川進青出,准備一條備胎就夠了,有的車還沒有備胎,比如說,賓士寶馬,這些車型現在都是用的防爆胎,根本沒有備胎,所以,這些車去西藏的時候,的確要准備備胎,為什麼必須要准備備胎呢,特別特別的簡單,因為你也不知道會不會輪胎被扎破,那邊能不能修?
現在很多,車輛的備胎,都不是全尺寸的,去西藏自駕游,一定要帶一個全尺寸備胎,可能會更靠譜一些,否則只能應急,當然,走川進青出,還無所謂,如果去新藏線,那必須要帶一條全尺寸備胎,有的甚至帶兩條,有的甚至要帶保障車,你覺得輪胎,重要不重要?
最後再說一句,題外話,很多驢友,去西藏也帶了,車載充氣泵,其實都是廢物,只有買那種大功率,才可以使用,小功率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根本打不起氣來,曾經,我就上過這樣一次當,後來找了一個驢友,他是帶隊的,帶的是大功率充氣泵,才給我解決。
只要隨車的一個備胎就行了。我是1.6L的自動擋小車,一路車胎無恙,而路上看到好幾輛爆胎的車都是越野車,爆胎的原因是走過爛路時車速過快輪胎軋在尖銳的石頭上。只要不逞能,控制車速,盡量避開尖石頭就不會爆胎。
這趟走丙察察進藏,走過了阿里的北、中北、南線各一段,從獅泉河走219出西藏進新疆再走獨庫公路後到烏魯木齊然後走連霍-G7-連霍出新疆全程高速返回廣東。出發前車子己走4萬公里,因此更換了2條磨損較多的前胎保留了2條後胎,結果在丙察察其中一條後胎被碎石扎穿,也沒及時發現,發現後因為行李多,如果換車配的非全尺寸備胎,換下的壞胎放不進裝備胎處,還要與行李爭位置,應此選則自行打膠條修補後行至察隅換胎,到拉薩後考慮還要走阿里就決定配多一條全尺寸備胎,然後就買多了一個輪轂,將察隅更換的那條胎做備胎,另外又換了2條新胎做後胎,然後一路行程下來也都沒再扎過胎,包括在專走阿里線的藏民眼中的不用AT胎的話百分百紮胎的文布南村到扎日南木錯的碎石路。其實這趟行程前如果將後胎也換掉可能在丙察察就不會被扎壞,所以要進藏旅行用新的輪胎最重要,不在乎什麼牌子,最主要是新,胎紋深,這樣才不容易被碎石扎穿,當然如果備胎是非全尺寸的配多一條全尺寸備胎在心理上會給你更多的安全感使你有更多的信心去走碎石路。
9. 防爆胎(缺氣保用輪胎)可以進藏么
不下雪的情況下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