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萬元的差距,凱迪拉克CT4和CT5差了些什麼
凱迪拉克CT4在4月8日晚上正式上市,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邀請了一大批明星前來助陣。最終公布了兩款車型的售價,分別是23.97萬元的時尚型以及25.97萬元的精英型。根據大哥CT5的產品矩陣可以預測,凱迪拉克CT4在未來還會推出定位更高的豪華版以及運動版車型。
傳動系統方面,CT4採用了舊款ATS-L身上與LTG發動機匹配的8AT變速箱,並沒有像CT5偏舒適的設定而採用10AT變速箱。8AT變速箱更適合體積較小的運動型轎車。底盤方面,CT4前後均採用了通風盤式的剎車系統,懸掛與CT5一致,均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配置,但出於成本因素,並未配備凱迪拉克招牌的MRC電磁懸掛以及LSD後橋機械式差速器。最大的差異便是CT4僅有後驅車型選擇,而CT5則是前驅或是四驅的驅動形式可選。
小結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CT4與CT5在細節上的差異還是挺多的,除去主觀因素的外觀內飾造型,在配置方面也各有千秋。10AT的變速箱、MRC電磁懸掛、LSD後橋差速鎖、四驅系統、米其林PS4S高性能胎,整車尺寸的增加和172mm實實在在增長的軸距都是CT4無法比擬的。但根據CT4的售價定位來看,錯位競爭這手牌打得還不錯,將時間拉長了看,CT4與CT5兩者共存並不是件難事,單靠後驅這個標簽便能將目標人群定位作出很大差異化。至於凱迪拉克「以價換量」的戰略能玩到什麼時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防爆等級bt4和ct4
BT4防爆等級是B級防爆溫度組別T4最高設備表面溫度不超過135℃,CT4防爆等級是C級防爆,防爆等級可以覆蓋BT4使用,可以用在有氫氣、乙炔的危險場所,T4最高設備表面溫度不超過135℃
來自南陽中天防爆
❸ 防爆等級CT4指的是什麼啊
你抄的這個不完整吧,應該是IICT4,前面還應該有防爆設備的類型類似:o,p,e,ia,ib,
完整的標識方式給回你舉個例子答,dIIBT3,表示II類隔爆型B級T3組。
d是隔爆型
I,就是礦用,II,就是工廠用,
T4組表示引燃溫度135~200℃
B表示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或最小點燃電流(MIC)分級
❹ 不僅長得帥,跑的還快,凱迪拉克CT4提車記
記得有句話印象特別深刻,說,別人視車為一種機械,我卻視他為一種信仰。哎呀,頓時覺得有內涵,又特別符合自己此時此刻的心境。小時候就對凱迪拉克有種特別的情愫,家裡一提到凱迪拉克就知道車很好,很長很大,也很貴,家裡大大小小的車模,車模手辦也收集了很多,從小對車就是很追捧,到後來上了大學才意識到凱迪拉克在眾多豪車中,價位還是比較親民的,於是開凱迪拉克這個念頭在心裡就生根發了芽。最開始鍾意得車就是Ats,肌肉猛男,動力之王,同級里甚至再高點的價位都沒有它動力強,奈何命運不濟,在我還沒來得及擁有他的時候,就已經因為排放標准,就此錯過。後來就一直關注凱迪拉克出的車型。繼而CT5應運而生,驚艷亮相,對標品牌直擊3系,尤其頂配版ps4輪胎,布雷博剎車,真香,但是價位也很香,最後還是把目光鎖定在了ats的替代車型上面,在買這款車的時候也對比了a3a級君威邁銳寶的,類似運動的車型都看了一個遍,最終還是選擇了CT4主要原因如下: 1,ct4車型外觀真的漂亮,同級別里的大流背,就能給人很強的駕駛慾望,加上紅色車身,太sao 氣了有沒有 2,既然注重駕駛感受,那麼2.0高功率?同級唯一後驅平台,就把其他車型遠遠摔在後頭了。 3,整車的配置較高,主動剎車,無鑰匙進入ps奧迪好像還要加裝的,遠程啟動,空調分區,自動駐車,倒車影像,日常所用的都恰到好處的配備了。 4,空間在接受范圍之內,剛上市的時候,總聽說空間小的無法坐人,特地奔著空間來一探究竟,可是我還好啊,身高176,略微拉低了男人的平均身高,可是空間挺夠用的,像我這種單身狗,富富有餘了都。要是一家五口的需要慎重考慮了,中間坐人不會舒服。 下面就上圖再慢慢細說我的用車感受了
側顏是最美的,溜背,誰能抵抗得了
熏黑的格柵,就注重動力非凡
飽滿的尾部,還是雙排氣
遠近光一體的大燈,光彩照人
小車與小亭子有沒有特別的搭
近距離的大燈
內飾簡潔大方,質感爆棚
遠遠看著豎起來的尾燈
倒車影像的攝像頭
有點點像pi眼[汗]
28t 凱迪拉克是不分動力的,哪個配置動力都是一樣的
後備箱空間很深,電瓶後置,掀開墊子,電瓶就在下面
俯拍來一張,哪個角度都挺漂亮的
Ct4 是轎車ct系列裡的入門級,價位定位低,但由於上市時間短,優惠還沒有到骨折。
總體用車感受,很優秀的就是動力操控方面,241馬力,隨叫隨到,沒有一點滯後,調好駕駛模式後,感官上的體驗要更棒。座椅包裹性好,腿部的支撐為高個子和胖子提供了友好的支持。並且底盤調教的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硬,過減速帶的時候,還是很柔和的。現在里程一千多,油耗市區9個多,不飆車不急加速還可以更低。總體來說駕駛感不錯。防爆胎,沒有備胎也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跑。 再說說缺點吧,中央扶手那塊設計得太寬了,主駕駛與副駕駛離得太遠了,以後談戀愛牽手擁抱都離得遠誒。雖然不礙事,但總覺得怪怪的。再就是屏幕小,ct4中央屏幕太小了,最起碼要和二哥ct5一樣吧,不要求你是雙聯屏,再大點就那麼難的嘛,藍牙連接不知道哪裡的事,連接手機不順暢,老是找不到匹配對象。 最後,ct4整體來說還不錯,品牌低調,外形時尚,漆面有質感,跑的快長得帥,再優惠點就更好了,按凱迪拉克的點醒應該也不遠了,希望不要掉的太多哦。
❺ 我們曾經在哪見過——偶遇新來的凱迪拉克CT4,CT家族全部就位
CT4終於來了,很期待是不是和我的CT5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大早到車行做預約的免費車室內消毒,結果一進門就碰見一堆人在看一輛車,還好奇,什麼車,眼尖的一下子就知道了,CT4來了,好巧,膜都沒撕,於是趕緊把車送售後就來看CT4了。CT4遠遠看去,真是撩人,還沒撕膜就能看出來,外形和我的CT5還真是挺像,都是溜背造型,增添了很多的靈動元素,比如說後尾燈,更加精緻,顏色是一個西紅柿紅色的,很亮,大街上的CT5以藍色居多,而CT4主打的應該就是這個紅色,很驚艷,這個大小和這個紅色女人開非常合適吧。其實也很期待這個車的灰色,灰色配上黑色的輪轂也會很有一番風味。現在就有點迫不及待想要試駕了,想試試開起來啥感覺,但人家不讓,這不是試駕車。但是讓做一下還是可以的,跟著去洗車房洗車,感覺動力要比CT5要迅猛,聲浪感和CT5一樣,非常出色。別的不說這個紅色太喜歡了,這個顏色有點像女人口紅的顏色,非常雅緻,不俗,具體我也說不上來,看照片看照片。前臉的設計有所改變,中網比CT5消了很多,車標變大了,前杠地下的下唇也做了改變,年輕的元素更多了。鎖門變成了傳統的按鍵式的,去掉了LED亮燈裝飾。後尾箱的開關鍵也下放,排氣筒還是非常好看的雙排設計,外觀無可挑剔。內飾比CT5簡單多了,應該說是減配了,木紋裝飾去掉了,內飾座椅有了彩條裝飾,拼接層次感增強。中央控制區有個非常大的放東西的位置,放個手包或者手機都OK。方向盤,是我很喜歡的一處設計,有動感有層次。空間方面,真的比CT5小了很多,但實際乘坐沒有什麼問題,前後排都有富餘。前排座椅的包裹感很好,不知有沒有按摩功能。剩餘的功能方面期待上市公布了。凱迪拉克,這次的大改款隨著CT4的面世終於告一段落,很喜歡這個品牌,年輕是這一代凱迪的代名詞,無論是從設計元素還是科技含量上來講,都讓我不能拒絕。何況還有8年16萬的質保,放心用車,做良心的企業才是好的汽車商。
看著顏值就應該滿足了
❻ 20多萬同級唯一大後超,凱迪拉克CT4產品力解析
沒有後驅不算豪華!凱迪拉克魔性而洗腦的廣告一輪一輪的刷屏。大眾狠狠的被灌輸了一次什麼是豪華的真諦。消費者們環顧了一下市場,猛然間發現。20萬出頭已經買不到什麼後驅車了。隨著4月8日凱迪拉克ATS-L繼任者CT4的上市,恰好彌補這一空白。那麼CT4的實力是否真的能算得上豪華呢?
寫在最後:手擁20多萬的年輕人在面臨選擇第一台車的時候,是選擇「大後超」的CT4,還是3缸寶馬,亦或1.3T的賓士?也許凱迪拉克的品牌附加值稍遜一籌,但如果論產品力,CT4應當成為最具實力的那一個。不接受反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一部純粹的駕駛者之車,凱迪拉克CT4上海佘山試駕記
引言 |?像少年啦飛馳
韓寒在年輕時,寫過一本書《像少年啦飛馳》。坦白說,水平比不上其巔峰之作《三重門》,但文中不羈的少年感,讓人印象深刻。
凱迪拉克CT4試駕一天後,也有一種鮮明的少年感。
即,他像一個春春期的叛逆少年,和你在語言溝通上存在障礙,但精力極其充沛,初長成形的身材,敏捷矯健,有一種單純的性感。
一、外觀,英姿勃發的體校少年
評價一款車的設計,無非三點:比例、姿態、型面。
CT4是同級唯一一款後驅車型,短前懸、溜後背,讓它的前後比例50:50,看上去非常勻稱。整個車的姿態,在靜止時也有俯沖向前的動感。
型面明快,線條簡潔,直接觀感是一幅硬派小生的模樣。特別是星垂大燈,像一件特別鋒利的武器,或幼獸初長成的獠牙,讓人過目不忘。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Dash-to-Axle異常寬大,超過其它車型更高級別車型的寬度。這是一款真正的後驅車。
仔細比較,會發現CT4門板線到前輪輪心的距離,同級最長,甚至超過其它品牌的中大型車。主要原因為,它是一款後驅車,越長的Dash-to-Axle,就喻示了越強的運動性。配上18寸曜黑鋁合金輪轂,更運動了。
直接說結論,它比3系好開。
CT4像一個體校少年,臉龐還有一些青澀的絨毛,但整體觀感有一種超過它級別的大氣和成熟。不少人因為CT4的外觀,把它當成了高半級的C34的競品。
這種天然的「高級感」,得感謝源自ESCALA的設計語言。
2017年,車聚君在上海車展采訪了凱迪拉克全球設計總監Andrew Smith。當時問他,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概念車的設計核心,是哪個詞?
Smith用非常低沉,又清晰的語調說:TIME。幾年過去了,車聚君也越來越理解,ESCALA設計給凱迪拉克新車帶來的那種跨越時代的高級感。
CT4的內飾,豪華度沒有打折扣。Moli真皮、法式縫線、個性的酒紅色座椅,漂亮醒目的液晶儀表盤,細節都在線,是一款美式豪華車該有的樣子,沒有因為25.97萬的售價而有廉價感。
如果一定要挑,車聚君不滿意那個8寸中控屏。面積小、邊框大、造型不美觀,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這肯定是為大哥CT5做的犧牲。
後排不要抱奢望。畢竟軸距2775mm,後排膝部空間有些局促,加上後驅帶來的高地台,中間座位絕不是一個舒適的位置。
說到底,這是一款駕駛者之車。適合小伙追女生時開,後排自然還不用考慮丈母娘的感受――副駕傳來女生的尖叫,才是一款運動車的內涵。
二、開起來,像一把穿梭城市的匕首
其實早在2013年,車聚君就試過了ATS。當時凌厲、精準的駕感,讓人驚嘆。甚至一度猶豫是要買初戀S60,還是入手新歡ATS?
如今一開上CT4,那種輕快、敏捷的駕感又回來了。
指向精準、轉彎半徑小、動力直接、底盤緊綳,簡直是一部天生的駕駛機器。即使一個心情不好的油膩中年人,一開上CT4也會從心底湧起一種愉悅感。這種感覺,車聚君似乎只在領克02、Model 3上才有過。
這是一種機械和心靈相通的快感,車隨意動。
北歐的車像坐在一個盾牌上飛奔,有一種浩浩盪盪的踏實感。德國車有一種魔毯的感覺,渾厚綿密。凱迪拉克的車,像一把匕首,直接鋒利,一種不留後路的沖勁,在城市的車流中自由穿梭,游刃有餘。
直播時有觀眾擔心底盤太硬,沒覺得。CT4的底盤很緊致,甚至緊綳,有一種張力。好像隨時敲一下膝蓋,就會傳來一個膝跳反射一樣,靈敏到隨時待命。方向指向性與循跡性優秀,與駕駛者的意圖高度契合,比較容易達到人車合一。
CT4的加速一踩就用,像美國人說話辦事一樣直接。
急加速時,初段會有片刻遲疑,這是與電動車最大的區別。之後在中低速狀態下的加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變線超車,游刃有餘。變速箱在整個試駕過程中,沒有帶來異樣體驗,表現良好。6.9s的零百加速,是一款合格的入門級性能豪車。
聲浪好聽,加速時能感受到聲浪的力度,音量與音質控製得體,不擾民,且與車速線性相關,能增加一定駕駛樂趣。
5.55米的轉彎半徑確實小,在小路掉頭可以一把完成,非常適合城市駕駛。
在中環與高速上的油耗為7.4L,郊區路面為8.5L,市區路面為9.0L,最後行駛108km後的平均油耗為8.6L。整體比想像中的表現要好,2.0T可變缸技術有一定實效。
三、畢竟少年,人機互動是黑點
車聚君有一段時間,經常在朋友圈吐槽年輕同事。他們很多聽不懂指令,即使精力旺盛,也很難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
CT4也像莽撞少年一樣,有時聽不懂你的話。
-導航去佘山。
-抱歉,現在無法完成您的導航指令
-導航去人民廣場。
-抱歉,現在無法完成您的導航指令
-導航去最近的加油站
-抱歉,現在無法完成您的導航指令
當時車聚君就說:現在的人機沒有好用的--只有難用,和不那麼難用的區別。
只好手機導航,然後想聽一下歌。
-播放音樂
-請說要播放的媒體選項?
-許巍
-我沒聽懂你在說什麼?
-播放許巍的故鄉
-抱歉,我還是無法理解您的意思
-播放熱門歌曲
-抱歉,無法找到這類媒體
-退下
-抱歉,我還是無法理解您的指令
你別說,這車機真是一個耿直boy。
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車聚君小心的問:
-打開收音機
-請說AM或FM電台頻率
-FM89.9
-好的,調台至FM89.9
總算對一個指令了!感謝關鍵老師時不時請車聚君去FM89.9當嘉賓――如果不記得的話,估計連收音機也聽不成了。說明這車只適合年輕人開,因為需要好記性。
直播中,還有一個細節:手動導航也無法實現。系統提示:駕駛中,該功能不可用。行車安全都知道,但副駕用導航也不行么?那中途換目的地咋辦啊?
五年之內,買車不要對任何車的任何車機有任何期望。號稱軟體一流的特斯拉,無論Model S還是Model 3,人機對話也是一塌糊塗。但它聰明之處在於:懂得藏拙。即,只開放導航和電話本的語音功能。
CT4也有類似之處,它的Carplay超級好用。你懂得。
基於這個原因,車聚君在之後的試駕中沒有試CT4的自動輔助駕駛。兩個原因:一是不相信它的軟體了,二是車子本身太好開了。
車聚小結
CT4還有幾個沒想到:
▎後備箱較深,儲物能力超過想像。如果能勻一點給後排空間,會更好。
▎輪胎是馬牌防爆胎,但噪音控制優秀,車內NVH出色,ANC控制水平確實高。
▎換擋桿在撥動時,聲音難聽,咔啦咔啦的聲音是該車唯一的廉價之處。
總之,CT4是一部純粹的駕駛者之車,連中央扶手箱的開口都是向著駕駛者一側。它特別適合對傳統駕駛有濃厚興趣,但又有些叛逆,不想隨大流買BBA,年紀在35歲以下的都市白領、文藝/體育界人士、科創家等。
最後,車子是真好開,以至於差點忘了車機的難用。這倒很特斯拉,優點鮮明到幾乎可以讓人忽略它的缺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CT4強勢接盤「大後超」!預計25萬起,賓士A級該緊張了
這幾天關於凱迪拉克CT4的消息多了起來。這如果是以往凱迪拉克出個什麼車...其實爆點並不是特別炸。但這次CT4的亮相,組長認為它在現在的整個汽車圈內,應該是一個小爆點了!為啥?今天組長就帶你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但有一點應該可以先行判斷出來,由於CT4採用了防爆胎,目前已知會配備18英寸的輪圈,再加上運動定位,所以它的乘坐感受應該是偏硬的那種。
價格直壓潛在對手?
當然,CT4現在來看是不可能賣的很貴的,考慮到先行壓陣的大哥CT5的入門價格是27.97萬元,組長認為CT4的入門款型價格可能會在25-26萬元左右。當然,我指的是優惠前的價格(後續會怎麼樣你們都懂得,反正CT5已經普遍降1萬了)。
除了這些,它還有個特點不是用肉眼能看到的。CT4的車身高度是1421mm,它其實比ATS標軸矮了6mm。要知道這矮的可是6mm的金屬,所以它的重心也得到了下降,理論上有助於提升它的操控。再多的特點我也說不出來啦,畢竟還沒有機會去體驗它的動態表現。
所以今天的內容也就到這里啦。總的來說,CT4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全新A級對奧迪A3、寶馬1系形成了降維打擊,而CT4從各方面看,恰恰對A級形成了降維打擊。那麼今天的問題也就來了,如果價格重合的話,你們會選CT4還是賓士A級呢?在留言區告訴組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保養之餘替姐妹去看凱迪拉克CT4,畢竟是經典
馬上就五一了,想著保養下車,適當的開車去出門遊玩一番,奈何疫情無情,多省市又陸陸續續出現疫情反復的情況,還是少出門,安全最重要。今天來保養,有姐妹問新上市的CT4怎麼樣,說實話我也沒開過,只能從外形配置上幫忙分析一下。來的時候展廳人不是很多,CT4已經在明星展位了,足見凱迪拉克廠家還是相當重視這款入門級的轎車的。凱迪拉克車型由於去年清庫,轎車車型不來就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又少了XTS和ATSL,形勢更嚴峻了,不過去年CT5上市,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轎車直指寶馬3系,以外觀性能對標3系,似乎在性能配置上也有了很多的擁泵者。然後就是今年出的這款入門級的轎車,剛上市就以同級唯一的後驅為籌碼,叫囂著BBA,到底是不是如傳聞一樣,今天就來看看他的真面目。
自己也不買,就先不試駕了,車型已經慢慢豐富了,比不上bba,也不錯了
看了一圈,也問了問價格,外形配置性能是沒問題的,空間略小點,價格有點高,看這個車,加點錢就可以上CT5了,所以買車得看自己預算,和平常用車,女士用車,幾乎不滿員的可以選CT4,不著急可以等等價格,短期內降個兩三萬幾乎是趨勢了,畢竟同級別的已經20以內了,考慮空間,預算不太在意的建議上CT5,空間外觀,畢竟是經典。好了我要告訴我的小姐妹了,買不買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