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加臭裝置防爆開關

加臭裝置防爆開關

發布時間:2022-01-14 11:04:49

Ⅰ 變電所滅火裝置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展開,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也在加快。在城網改造建設過程中,市區變電所的建設數量呈上升趨勢。為了節省用地、減少建築面積、控制工程造價和與城建規劃相協調,許多變電所都設計為綜合自動化無人值班變電所,採用全戶內或半戶內布置方案。在此種情況下,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對於變電所的安全生產顯得更為重要。對於變電所的消防設計,要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滿足一旦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報警和有效防範的要求。 變電站消防系統的設計可分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系統和防火封堵等幾部分內容,以下對各個系統的設計原則作一簡略介紹。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用於盡早探測初期火災並發出警報,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例如疏散人員、呼叫消防隊、啟動滅火系統、操作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煙、排煙風機等)的系統。常用的一般分為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 區域報警系統比較簡單,但使用面很廣。它是由通用報警控制器或區域報警控制器和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警報裝置等組成的火災報警系統。其原理框圖,如下圖所示: 集中報警控制系統應設有一台集中報警控制器(或通用報警控制器)和兩台以上區域報警控制器(或樓層顯示器、帶聲光報警)。根據管理情況,集中報警控制器設在消防控制室,區域報警控制器設在各區域,以便與管理。集中報警系統加上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就構成了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其主要用於大型綜合樓工程。 在設計區域報警系統時,根據規范要求應符合下列幾點: 在一個區域系統中,宜選用一台通用報警控制器,最多不超過兩台; 區域報警控制器應設在有人值班的房間; 該系統比較小,只能設置一些功能簡單的聯動控制設備; 當區域報警控制器安裝在牆上時,其底邊距地面或樓板的高度為1.3~1.5米,靠近門軸的側面距離不小於0.5米,正面操作距離不小於1.2米; 報警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中: 1) 火災探測器是組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重要組件,是系統的感覺器官,其作用是監視被保護區域有無火災發生。若發現火情,可將火災的特徵物理量,如溫度、煙霧、氣體和輻射光等轉換成電信號,並立即動作,向火災報警控制器發送報警信號。火災探測器根據探測火災參數的不同,可劃分為感煙、感溫、感光、氣體和復合式。按結構造型也可分為點型和線型兩大類。火災探測器的主要技術性能要求有:可靠性、工作電壓和允差、響應閾值和靈敏度、監視電流、允許的最大報警電流、報警電流、保護范圍、工作環境條件等。點型火災探測器的探測區域內的每個房間至少應設一隻探測器。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按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規定執行。 2)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在每個防火分區至少應設置一隻。從一個防火分區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於30米。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設置在公共活動場所的出入口處,按鈕應設置在明顯的和便於操作的部位,安裝在牆上時其底邊距地高度宜為1.3~1.5米,且應有明顯的標志。 3) 火災報警控制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火災報警控制器擔負著為火災報警提供穩定的工作電源;監視探測器及系統自身的工作狀態;接受、轉換、處理火災探測器輸出的報警信號;進行聲光報警;指示報警的具體部位及時間;同時執行相應輔助控制等任務。 在全戶內布置的變電所內,在主變壓器室、配電裝置室、電容器室、消弧線圈及接地變室、地下電纜室、二次設備室、通信室等重要場所均應設置配套的離子感煙、定溫報警探測器,在主變本體、電纜隧道、豎井、二次設備室及通信室活動地板下的電纜層之間敷設感溫電纜。當變電所內有火災發生或有煙氣散發時,火災報警主機發出報警聲光信號並顯示火災地點或聯動啟閉消防設備和通風設施。系統通過接點及數字通信介面接入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並遙信控制中心報警。這就是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過程,從中可見其在整個消防系統中的重要性。規范對報警系統形式規定的很原則,設計時應在符合基本原則的條件下,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聯動控制的復雜程度,對市場上的各類產品多加了解,選用較好的產品,以便設計出可靠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二:滅火系統 變電所內的滅火系統有水噴霧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移動式滅火系統等多種形式。 水噴霧滅火系統一般設置在室外,在北方地區,會給設計、安裝、運行維修等帶來許多問題。而氣體滅火系統尤其是1301鹵代烷氣體滅火系統由於具有滅火效率高、無水漬、無腐蝕、不污染、毒性低、絕緣性強等優點多年來被廣泛使用,但1971年美國科學家提出氟氯烴類釋放後進入大氣層,會在平流層中破壞對地球起屏蔽紫外線輻射作用的臭氧層。1987年9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蒙特利爾會議上制定了限制對環境有害的五種氟氯烴類物質和三種鹵代烷生產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根據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到公元2000年將完全停止生產和使用氟里昂、鹵代烷和氟氯烴類物質。人均消耗量低於0.3kg的發展中國家,這一限期可延遲至2010年。我國作為議定書的簽約國和發展中國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停止鹵代烷的應用。根據公安部消防局公消〔1996〕169號文「關於印發《哈龍替代品推廣應用的規定》」,對於應設置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推薦使用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滅火系統(即煙烙盡氣體滅火系統),也可使用含氫氟烴(FM200,七氟丙烷)的滅火系統。這些滅火系統都屬於潔凈葯劑滅火系統,所謂潔凈葯劑滅火系統是指由美國國家防火協會(NFPA)在它所制定的NFPA2001標准中規定的一系列被稱為潔凈葯劑的滅火劑所構成的滅火系統。NFPA2001標准規定,所有被稱為潔凈葯劑的滅火劑都必須是氣態的,不導電,很容易揮發,並且在揮發後無任何殘留物。因此,如今在變電站的消防設計中,若採用氣體消防,已不能再設計採用1301滅火系統,而是應該使用潔凈葯劑滅火系統中的某一類氣體消防系統。這些滅火系統與1301系統的對比,可參見表1。 1)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工業發達國家應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時間較長。二氧化碳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二氧化碳以物理作用滅火,其中窒息作用為主,冷卻作用其次。可撲救的火災類型有: 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如石蠟、瀝青)火災; 固體表面火災及部分固體(如棉花、紙張)深位火災; 電氣火災; 氣體火災(滅火時不能切斷氣源的除外);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防護區大多是重點要害部位或是可能無人在場的場所。因此需要自動控制,但要求在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同時應設有手動操作裝置。手動裝置要設在防護區外或遠離保護對象的場所。此外,需考慮兩種控制方式同時失靈時,有緊急手動啟動消防系統的裝置。二氧化碳系統防護區應採用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設在防護區下部,進風口設在上部。根據保護對象空間是否封閉,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分為全淹沒系統與局部施用系統兩種類型。全淹沒滅火系統使用的二氧化碳設計濃度為34%或更高,對人是致命濃度。所以在設有自動控制的防護區外,需設置噴射指示燈和自動手動轉換開關及專用的呼吸器,以避免對人可能產生的危害。 2)惰性氣體滅火系統(煙烙盡):煙烙盡(INERGEN)葯劑是三種惰性氣體的混合物,即52%氮氣、40%氬氣、8%二氧化碳。它是把氧氣濃度降低到不能支持燃燒來撲滅火災。煙烙盡氣體噴放後氧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促使加快人的呼吸頻率,使人員獲得更多的氧氣,保證即使有人在防護區也不至於產生危害。系統類型為全淹沒方式,設計時,應把滅火噴放情況下對處於保護區內的人的危害減低到最低程度。滅火劑以乾燥有壓氣態方式貯存,滅火劑在管路中膨脹並噴放到保護區,系統設計應包括手動操作裝置使得人可以操作,延遲葯劑噴放,讓人員可以撤離完畢和關閉保護區。 3)FM200(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此種滅火系統是作為1301 滅火系統的替代品出現的,它具有鹵代烷1301滅火劑的全部優點,同時又對環境無害。FM2000滅火系統使用的設備、管道及配置方式與1301幾乎完全相同。 4)EBM氣溶膠滅火系統:這是一種新型滅火系統。EBM氣溶膠是一種煙霧型全淹沒式滅火劑,由不含鹵族元素的固體含氧物質合成,採用固體火箭推進技術,其結構設計以燃燒化學、空氣動力學為基礎,點火燃燒時形成氣溶膠煙霧,並迅速向四周擴散。EBM氣溶膠釋放後,空間含氧量無明顯變化。此種滅火劑滅火效率高、無毒害、無污染、電絕緣性良好、設計安裝維護管理簡便可靠、存儲不需壓力容器、處於常溫常壓狀態。但EBM氣溶膠釋放後能見度差,對火場逃生有不利影響。 對於主變的消防系統,還可以採用主變排油注氮滅火系統。電力變壓器是變電站中最昂貴最重要的設備之一。變壓器本體內含有大量的易燃性物質,變壓器著火時,會將火噴至附近的設備,所以需要特別注意對變壓器的保護。變壓器爆炸及燃燒一般是因內部絕緣破壞引起的,原因可能是過負荷、操作過電壓和雷電過電壓、絕緣逐漸退化、油位下降、潮濕或油酸解及絕緣套管損壞等。針對這些情況,法國SERGI公司研製出變壓器防爆防火保護系統,通過在油剛一著火的時侯啟動滅火程序來防止變壓器爆炸及著火。目前我國已引進並進行了國產化,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此系統是通過兩種信號來啟動的,一是保護變壓器的斷路器跳閘和壓力釋放裝置動作;二是溫度保護和瓦斯保護動作。系統收到信號後,打開快速排油閥將壓力釋放,防止變壓器爆炸。同時關閉油枕斷流閥,使變壓器本體油位下降至頂蓋下方20厘米,並將油枕內的油與本體隔離。在油排出3秒後,氮氣從變壓器底部進入本體內,氮氣的注入和在油中的攪拌,使得油溫立刻降低到閃點之下,使火在1分鍾內熄滅。注入氮氣將持續45分鍾以冷卻變壓器本體及頂蓋,防止重燃。主變排油注氮滅火系統集報警與滅火系統於一身,可防止變壓器爆炸,製造較簡單,價格較低,系統維護費用較小,但需對變壓器本體進行改造,一旦系統發生誤動作,對整個系統和變壓器的影響會很大。 在變電所內,除了配置氣體滅火系統外,還需根據房間面積和規范要求配置移動式滅火器。變電所的滅火器宜按中級危險和B類火災危險場所配置,撲救B類火災的滅火器類型有: 乾粉滅火器;(國家標准中僅含碳酸氫鈉和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 泡沫滅火器; 鹵代烷滅火器; 二氧化碳滅火器; 在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宜配置操作方法相同的滅火器,以在滅火時避免混亂,且便於訓練和維修。不同種類滅火器應能相容,即要求滅火器充裝的滅火劑在同時或先後滅火時,不應產生相互破壞而導致不利滅火的反作用。滅火器設置位置應明顯,便於取用和不影響安全疏散。 可見,變電站內可採用的滅火系統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這些系統目前正在發展完善之中。為此,設計時應根據不同情況,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做好經濟技術評價,選擇可靠、經濟、管理維護簡單的系統,保障變電所的安全運行。 三:防火封堵系統 防火封堵系統有防火門、防火閥、防火隔板、防火堵料和防火塗料。封堵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火災順電纜或建築物通道燃燒,阻止火勢蔓延。 防火門是在建築物中,能不同程度阻止火災蔓延或延緩火災蔓延的門,設置在為達到防火分區的目的而設置的分隔設施—防火牆上。防火閥用於變壓器室的通風窗口,它與報警裝置聯動,在確認火災後,將在滅火系統啟動前關閉通風窗。此外變電所內電纜從室外進入室內的入口處、電纜豎井的出入口處、電纜接頭處、電纜夾層之間及長度超過100米的電纜溝和電纜隧道均應採取防止電纜火災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如採用阻火牆,電纜溝阻火牆可用有機堵料、無機堵料、阻火包等防火阻燃材料構築,電纜可塗刷防火塗料或纏繞防火包帶,對重要部位電纜安裝防火槽盒保護。 總之,變電所的消防系統是一個立體的綜合性系統。以上各方面並不能包含消防系統設計的全部內容,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從總平面布置、電氣設備選型開始,就始終要將消防設計貫穿其中,建築、結構、電氣、給排水、採暖空調等各個專業要協同配合,共同努力,全面考慮,力求使得變電所消防系統設計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為日後變電所的安全運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 GB50229-96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7年 [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98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9年 [3]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193-93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3年 [4] 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J140-90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0年 [5] 鹵代烷1301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163-92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3年 [6]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 (修訂本)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5年 [7] 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 GB50059-92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8年 [8] 35~110KV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程 DL/T 5103-1999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0年 [9] 劉汝義 杜世鈴 發電廠與變電所消防設計實用手冊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9年 [10] 西北電力設計院編 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 第一冊:電氣一次部分 中國電力出版社 1996年

Ⅱ 餐飲業衛生規范的加工經營場所

4.1. 布局與功能間
4.1.1. 食品處理區應設置在室內,按照原料進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流程合理布局,並能防止生熟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發生交叉污染。食品加工處理流程應為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原料通道及入口、成品通道及出口、使用後的餐飲具回收通道及入口,應分開設置;無法分設時,應在不同的時段分別運送原料、成品、使用後的餐飲具,或者將運送的成品加以無污染覆蓋。
4.1.2. 食品處理區應設置專用的粗加工(全部使用半成品的可不設置)、烹飪(單純經營火鍋、燒烤的可不設置)、餐飲具清洗消毒的場所,並應設置原料和(或)半成品存放、切配及備餐(飲品店可不設置)的場所。製作現榨飲料、水果拼盤或加工生食海產品的,應分別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進行冷盤配製、裱花操作的,應分別設置相應專間。集中備餐的食堂和快餐店應設有備餐間;無備餐間的快餐店和食堂,符合4.2.3.3的要求。
4.1.3. 食品處理區的面積應與就餐場所面積、供應的最大就餐人數相適應。
4.1.4. 粗加工場所內應分別設置肉類、水產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和操作台,水池數量或容量、操作台數量應與加工食品的數量相適應。各類水池和不同場所(功能間)、區域有明顯的區分標識。
4.1.5. 烹飪場所加工食品如使用固體燃料,爐灶應為隔牆燒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塵污染食品;使用煤油爐灶的,煤油儲存容器應放在烹飪場所外,避免煤油或燃燒不完全物質污染食品。
4.1.6. 應設專用於拖把等清潔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應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製作過程。拖把等清潔工具的存放場所應與食品處理區分開,加工經營場所面積500㎡以上的餐館、食堂宜設置獨立存放隔間。
4.1.7. 加工經營場所內不得圈養、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在加工經營場所外設立圈養、宰殺場所的,應距離加工經營場所25m以上。
4.2.內部建築結構
建築結構應堅固耐用、易於維修、易於保持清潔,能避免有害動物的侵入和棲息。
4.2.1. 屋頂與天花板
4.2.1.1. 食品處理區天花板的設計應易於清掃,能防止害蟲隱匿、灰塵積聚,避免長霉或建築材料的脫落等情形發生。
4.2.1.2. 食品處理區天花板應選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不易積垢、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塗覆或裝修,天花板與橫梁或牆壁結合處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徑在3cm以上);水蒸汽較多場所的天花板應有適當坡度,在結構上減少凝結水滴落。清潔操作區、准清潔操作區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場所屋頂若為不平整的結構或有管道通過,應加設平整易於清潔的吊頂。
4.2.1.3. 烹飪場所天花板離地面宜在2.5m以上,小於2.5m的應採用機械排風系統,有效排出蒸汽、油煙、煙霧等。
4.2.2. 地面與排水
4.2.2.1. 食品處理區地面應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和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
4.2.2.2. 粗加工、切配、烹飪和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需經常沖洗、易潮濕的場所的地面應易於清洗、防滑,並應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不小於1.5%)及良好的排水系統。排水溝應有坡度、保持通暢、便於清洗,溝內不應設置其它管路,側面和底面接合處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徑不小於3cm),並設有可拆卸的蓋板。排水的流向應由高清潔操作區流向低清潔操作區,並有防止污水逆流的設計。
4.2.2.3. 清潔操作區內不得設置明溝,地漏應能防止廢棄物流入及濁氣逸出。
4.2.2.4. 廢水應排至廢水處理系統或經其他適當方式處理。
4.2.3. 牆壁與門窗
4.2.3.1. 食品處理區牆壁應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平滑的淺色材料構築。其牆角及柱角(牆壁與牆壁間、牆壁及柱與地面間、牆壁及柱與天花板間)宜有一定的弧度(曲率半徑在3cm以上),以防止積垢和便於清洗。
4.2.3.2. 粗加工、切配、烹飪和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需經常沖洗、易潮濕的場所,應有1.5m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淺色、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製成的牆裙,各類專間的牆裙應鋪設到牆頂。
4.2.3.3. 粗加工、切配、烹飪、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場所和各類專間的門應採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製作。
4.2.3.4. 食品處理區的門、窗應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應設有易於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各類專間的門應能自動關閉。室內窗檯下斜45度以上或採用無窗檯結構。
4.2.3.5. 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或無備餐專間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場所窗戶應為封閉式或裝有防蠅防塵設施,門應設有防蠅防塵設施。
4.3.衛生設施
4.3.1. 供水設施
供水應能保證加工需要,水質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不與食品接觸的非飲用水(如冷卻水,污水或廢水等)的管道系統和食品加工用水的管道系統的可見部分應以不同顏色明顯區分,並以完全分離的管路輸送,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現象。
4.3.2. 洗手消毒設施
食品處理區內應設置足夠數量的洗手設施、附近應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其位置應設在方便從業人員的區域;就餐場所應設有數量足夠的供就餐者使用的專用洗手設施。洗手消毒水池附近應設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洗手設施的排水應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動物侵入及臭味產生的裝置。洗手池的材質應為不透水材料,結構應易於清洗。
水龍頭宜採用腳踏式、肘動式或感應式等非手動式開關或可自動關閉的開關,並宜提供溫水。
4.3.3. 通風排煙
4.3.3.1. 食品處理區應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排除潮濕和污濁的空氣。空氣流向應由高清潔區流向低清潔區,防止食品、餐飲具、加工設備設施受到污染。 4.3.3.2. 烹飪場所應採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方應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應便於清洗和更換。
4.3.3.3. 產生大量蒸汽的設備上方應加設機械排風排氣裝置外,還宜分隔成小間,防止結露並做好凝結水的引泄。
4.3.3.4. 排氣口應裝有易清洗、耐腐蝕並符合4.3.10要求的可防止有害動物侵入的網罩。
4.3.4. 採光照明
4.3.4.1. 加工經營場所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食品處理區工作面不應低於220lux,其它場所不宜低於110lux。光源應不改變所觀察食品的天然顏色。
4.3.4.2. 安裝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設施應使用防護罩,以防止破裂時玻璃碎片污染食品。冷凍(藏)庫房應使用防爆燈
4.3.5. 餐飲具清洗消毒與保潔
4.3.5.1. 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量應能滿足需要。餐飲具宜用熱力方法進行消毒,因材質、大小等原因無法採用的除外。
4.3.5.2. 用於清掃、清洗和消毒的設備、用具應放置在專用場所妥善保管。
4.3.5.3. 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水池應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製成,不易積垢並易於清洗。採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4.3.5.4. 採用自動清洗消毒設備的,設備上應有溫度顯示和清洗消毒劑自動添加裝置。
4.3.5.5. 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符合GB14930.1《食品工具、設備用洗滌劑衛生標准》和GB14930.2《食品工具、設備用洗滌消毒劑衛生標准》等有關食品安全標准和要求。
4.3.5.6. 洗滌劑、消毒劑應存放在專用的設施內。
4.3.5.7. 應設專供存放消毒後餐飲具的保潔設施,標識明顯,其結構應密閉並易於清潔。
4.3.5.8. 提供使用集中消毒餐飲具的,應建立索證索票和查驗制度,索取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營業執照和餐飲具的消毒合格證明,查驗餐飲具包裝、標識是否完整齊全。
4.3.5.9. 不得使用未經清洗的餐飲具。
4.3.6. 場所及設施設備
4.3.6.1. 應建立餐飲服務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消毒制度,各崗位相關人員按照要求進行清潔。用於食品加工的設備及工具使用後應洗凈,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還應進行消毒。採用化學消毒的設施及工具消毒後要徹底清洗。清洗消毒時應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
4.3.6.2. 應建立餐飲服務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設備維修保養制度,並按規定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等設施、設備,定期清洗、校驗保溫設施及冷藏、冷凍設施,以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況。
4.3.6.3. 食品處理區不得存放與食品加工無關的物品,各項設施設備也不得用作與食品加工無關的用途。已清洗和消毒過的設施和工具,應在保潔設施內定位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4.3.7. 衛生間
4.3.7.1. 衛生間不得設在食品處理區。
4.3.7.2. 衛生間應採用沖水式,地面、牆壁、便槽等應採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
4.3.7.3. 衛生間內的洗手設施,應符合4.3.2的規定並宜設置在出口附近。
4.3.7.4. 衛生間應設有效排氣裝置,並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門窗應設有易於拆洗不生銹的防蠅紗門、紗窗。外門應能自動關閉。
4.3.7.5. 衛生間排污管道應與食品處理區的排水管道分設,且應有有效的防臭氣水封。
4.3.8. 更衣場所
4.3.8.1. 更衣場所與加工經營場所應處於同一建築物內。
4.3.8.2. 更衣場所應有足夠大小的空間、足夠數量的更衣設施和適當的照明設施,在門口處宜設有符合規定的洗手設施。
4.3.9. 庫房倉儲
4.3.9.1. 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應分開設置。
4.3.9.2. 食品庫房應根據貯存條件的不同分別設置,必要時設冷凍(藏)庫。
4.3.9.3. 同一庫房內貯存不同類別食品和物品應區分存放區域,不同區域應有明顯標識。
4.3.9.4. 庫房構造應以無毒、堅固的材料建成,且易於維持整潔,並應有防止動物侵入的裝置。
4.3.9.5. 庫房內應設置數量足夠的存放架,其結構及位置應能使貯存的食品和物品距離牆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
4.3.9.6. 除冷凍(藏)庫外的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設施。
4.3.9.7. 冷凍(藏)庫應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
4.3.10. 防塵防鼠防蟲害
4.3.10.1. 加工經營場所門窗應設置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
4.3.10.2. 加工經營場所必要時可設置滅蠅設施。使用滅蠅燈的,應懸掛於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應與食品加工操作保持一定距離。
4.3.10.3. 排水溝出口和排氣口應有網眼孔徑小於6mm的金屬隔柵或網罩,以防鼠類侵入。
4.3.10.4. 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時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應有保護措施。
4.3.10.5. 加工經營場所內如發現有害動物存在,應追查和杜絕其來源,撲滅時應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等。
4.3.11. 廢棄物暫存
4.3.11.1. 食品處理區內可能產生廢棄物或垃圾的場所均應設有廢棄物容器。廢棄物容器應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的區分標識。
4.3.11.2. 廢棄物容器應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製造,能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水源及地面,防止有害動物的侵入,防止不良氣味或污水的溢出,內壁應光滑以便於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應為非手動開啟式。
4.3.11.3. 廢棄物應及時清除,清除後的容器應及時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
4.3.11.4. 在加工經營場所外適當地點宜設置結構密閉的廢棄物臨時集中存放設施。廢棄物應按相關規定處置。
4.4.專間
4.4.1. 專間為獨立隔間,專間內應設有專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設施和空氣消毒設施,專間內溫度不高於25℃,設有獨立的空調設施。加工經營場所面積150㎡以上餐館、快餐店、食堂等的專間入口處應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不具備設置預進間條件的其他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在專間入口處設置洗手、消毒、更衣設施。洗手消毒設施符合4.3.2的規定。
4.4.2. 以紫外線燈作為空氣消毒的,紫外線燈(波長200-275nm)應按功率不小於1.5W/m3設置,紫外線燈應安裝反光罩,強度大於70μW/cm2。專間內紫外線燈應分布均勻,懸掛於距離地面2m以內高度。
4.4.3. 冷盤間、裱花間應設有專用冷藏設施。
4.4.4. 專間應設一個門,如有窗戶應為封閉式(傳遞食品用的除外)。專間內外食品傳送窗口應可開閉,窗口大小宜以可通過傳送食品的容器為准。
4.4.5. 專間的面積應與就餐場所面積和供應就餐人數相適應。

Ⅲ 如何吸收汽車尾氣中的CO2要一些具體的方法,吸收裝置和吸收劑。

廢氣中含有 150~200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主要有害成分為:未燃燒或燃燒不完全的CH、NOx、CO、CO2、SO2、H2S以及微量的醛、酚、過氧化物、有機酸和含鉛、磷汽油所形成的鉛、磷污染等。其中對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的化合物及顆粒物。有害氣體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
汽車尾氣的危害
1,汽車尾氣的顆粒物中含有強致癌物苯並(a)芘,在一般情況下,1克顆粒物含有約70微克苯並(a)芘,每燃燒1千克汽油可產生30毫克苯並(a)芘。當空氣中的苯並(a)芘濃度達到0.012微克/立方米時,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數就會明顯增加。
2,汽車尾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為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 鉛(Pb)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人體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有很強的親合力,它的親合力比氧強幾十 倍,親合後生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從而消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覺、反 應、理解、記憶力等機能障礙,重者危害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生命危險。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主要是指NO、NO2,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特別是對呼吸系統有危害。在NO2濃度為9.4mg/m2 (5PPm)的空氣中暴露10分鍾,即可造成呼吸系統失調。 碳氫化合物:目前還不清楚它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氣環境中受強烈太 陽光紫外線照射後,產生一種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一種新的污染物------光化學煙霧。1952年 12月倫敦發生的光化學煙霧,4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約多4000,45歲以上的死亡最多,約為 平時的3倍;1歲以下的約為平時的2倍。事件發生的一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和心 臟衰弱者死亡分別為事件前一周同類死亡人數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3,汽車尾氣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汽油的成分。過去,車用汽油通常都用四乙基鉛作為防爆劑,這樣的汽油一1做含鉛汽油。含鉛汽油使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鉛,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鑒於此,我國已於2000年開始使用無鉛汽油,相應的四乙基鉛被一系列新型汽油防爆劑所取代。在我國,無鉛汽油是指含鉛量在O.013g/L以下的汽油。所以說無鉛汽油並非鉛含量為零的汽油,因此,汽車尾氣中仍然含有少量的鉛。農村居民,一般從空氣中吸入體內的鉛量每天約為1微克;城市居民,尤其是街道兩旁的居民每天吸入的鉛量會大大超過這個數值。

目前,無鉛汽油中取代四乙基鉛的新型防爆劑主要有:芳香烴類、甲基叔丁基醚(MTBE)、三乙基丁醚、三戊基甲醚、羰基錳(MMT)、醇類等,其中以MTBE用量最大。

4,汽車尾氣不僅對人產生危害,對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氣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過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葉片出現壞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響植物的開花結果。汽車尾氣對甜菜、菠菜、西紅柿、煙草的毒害更為嚴重。公路兩側的農作物減產與汽車尾氣的污染明顯相關。
汽車尾氣處理方法
1,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三效催化劑TWC(Three-Way Catalyst)
汽車尾氣的主要有害成分是碳氫化合物(CnHm)、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這三種物質對人體都有毒害,其中CnHm及NOx在陽光及其他適宜條件下還會形成光化學煙霧,危害更大。消除汽車尾氣中這些有害成分的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改進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另一種是採用催化轉化器將尾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首先,1975年美國在新型車上安裝了催化轉化器,接著日本、西歐等國家也先後採用催化轉化器以滿足自己國家汽車排放法規的要求。汽車催化轉化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氧化型催化反應器,使尾氣中的CnHm和CO與尾氣中的余氧反應,生成無害的H2O和CO2,從而達到凈化目的。

由於對NOx等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強制化和降低燃料消耗的要求,一方面應盡量控制空燃比在14.6附近運轉,另一方面應採用控制點火時間和廢氣再循環等方法,以減少尾氣中的NOx。然而這些方法的缺點是往往會增加尾氣中的CnHm和CO。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三效催化劑(英文名為Three-Way Catalyst),簡稱TWC。這種催化劑的特性是用一種催化劑能同時凈化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CnHm)和氮氧化物(NOx),但為了發揮其催化性能,必須將空燃比經常控制在14.6±0.1附近,這種催化凈化器具有較高的凈化率,但需要有氧感測器、多點式燃料電子噴射、電子點火等閉路反饋系統相匹配。這種催化凈化器是利用尾氣中的O2、NOx為氧化劑,CO、CnHm(以CH2為代表)和H2為還原劑,在理論空燃比附近可發生如下反應:

2CO+O2=2CO2

2CO+2NO=N2+2CO2

CH2+3nNO=nN2+nCO2+nH2O

2NO+2H2=N2+2H2O

現在應用的三效催化劑大部分是以多孔陶瓷為載體,再附著上所謂的活化塗層(Washcoat),最後用浸漬的方法吸附活性成分。催化劑的活性成分主要採用貴金屬鉑(Pt)、鈀(Pd)、銠(Rh)等。由於貴金屬資源少、價格貴,各國科學家都在致力於研究經濟上和技術上都可行的稀土/鈀三效催化劑。預計這種催化劑將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三效催化凈化器的優點是凈化率與燃料經濟性都比較好,主要問題是成本費用昂貴。由於柴油機排放的氣體中殘留的氧較多,使氧感測器的控制不靈敏,故三效催化凈化器一般不用於柴油機,而只適用於汽油機。
2,開發新能源汽車
汽車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等,它們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然而,石油這種礦物燃料是不能再生的,用一點就少一點,總有一天要用完。據科學家們預計,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將於2020年左右被采盡。因此,汽車將會出現挨受「飢餓」的危險,人類將面臨著能源的挑戰。
另一方面來說,石油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來製造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等。把石油作為燃料燒掉了,不但十分可惜,而且還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解決這個難題的唯一可行辦法,就是加緊開發新能源。而太陽能就是這些新開發能源中的佼佼者。
① 太陽能汽車
將太陽光變成電能,是利用太陽能的一條重要途徑。人們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製成了第一個光電池。將光電池裝在汽車上,用它將太陽光不斷地變成電能,使汽車開動起來。這種汽車就是新興起的太陽能汽車。

你看,在太陽能汽車上裝有密密麻麻像蜂窩一樣的裝置,它就是太陽能電池板。平常我們看到的人造衛星上的鐵翅膀,也是一種供衛星用電的太陽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依據所用半導體材料不同,通常分為硅電池、硫化鎘電池、砷化鎵電池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硅太陽能電池。
硅太陽能電池有圓形的、半圓形的和長方形的等幾種。在電電池上有像紙一樣薄的小矽片。在矽片的一面均勻地摻進一些硼,另一面摻入一些磷,並在矽片的兩面裝上電極,它就能將光能變成電能。
在「利比特布利克二號太陽能汽車頂上,有一個圓弧形的太陽能電池板,板上整齊地排列著許多太陽能電池。這些太陽能電池在陽陽光的照射下,電極之間產生電動勢,然後通過連接兩個電極的導線,就會有電流輸出。
通常,硅太陽能電池能把10%~15%的太陽能轉變成電能。它既使用方便,經久耐用,又很乾凈,不污染環境,是比較理想的一種電源。只是光電轉換的比率小了一些。近年來,美國已研製成光電轉換率達35%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澳大利亞用激光技術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換率達24.2%,而且成本與柴油發電相當。這些都為光電池在汽車上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太陽能汽車不僅節省能源,消除了燃料廢氣的污染,而且即使在高速行駛時噪音也很小。因此,太陽能汽車已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並將在今後得到迅速的發展。

② 氫動汽車
據預測,按現有的開采速度,全球石油資源將在100年內枯竭!面對日益急迫的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氫能源」取代「礦石能源」已成為一種趨勢。氫是可儲存能源,直接利用水制氫,氫燃燒後又與氧結合為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自然物質循環利用的典型過程。一批樣車已上路測試,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甚至宣稱,「要在2010年前讓人們能買得起的燃料電池車行駛在大街小巷。」
0排放 無噪音
氫氧燃料電池是氫氧經電化學反應生成水並釋放電能的發電裝置,這種反應過程不涉及燃燒,能量轉換率高達60%-80%,實際使用效率是普通內燃機的2-3倍,還具有噪音極低、真正零排放等優點。用這一裝置取代目前的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就是「燃料電池汽車」。
賓士公司首次證明燃料電池可以驅動汽車——1994年,賓士開發了世界第一輛氫離子發電燃料電池車,最高時速100公里,每次補充燃料可行駛130公里。而通用汽車公司的幾款樣車已經在展示未來汽車的美妙前景了。
「氫時代」何時到來
制氫和燃料電池應用成本過高是制約氫能源產業化的技術關鍵。目前科技攻關的目標一是制氫成本能與汽油相當;二是燃料電池成本與內燃機相當。專家介紹,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成本美國2002年宣布每千瓦1萬美元,2003年降到5000美元至6000美元,今年可降到4000美元以下。而燃料電池發動機價格降到100美元,制氫成本降到2美元以下,「氫經濟時代」才能真正到來。按全世界1.5億輛車、1輛車1年耗汽油2噸計算,氫能利用1年可節約3億噸汽油,相當於3個科威特的年產量。
中國急待「氫經濟」
目前,美國、冰島已制定了向「氫經濟」過渡時間表,美、日、歐盟等開始實施氫能計劃,印度制定了氫能發展路線圖,巴西利用氫能成績斐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發展「氫經濟」的世界競爭中面臨挑戰的同時更有難得的機遇。
③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基本特點是能自攜電能,象普通內燃汽車一樣沿一般道路行駛,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達到或接近普通內燃汽車,續駛里程滿足一般運行要求。同時電動汽車具有無排放污染、低雜訊、易維修、可利用低谷電以節能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理想的交通運輸工具。電動汽車的技術內容包括:
●驅動電池技術: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應具有比功率和比能量高,能滿足動力性和續駛里程的要求:充電時間短、充電動循環多,以方便使用和保證壽命。
●電機技術:主要有四種電機:直流電機、永磁電機、開關磁阻電機、交流感應電機。要求重量輕、效率高、可靠性好。
●驅動系統控制與集成技術:多採用單片機和功率器件配合作為控制系統,功率器件主要使用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
●電池監視與管理系統技術
●充電系統技術
●電動汽車整車布置及匹配技術
二、現狀及國內外發展趨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外將電動汽車技術的重點放在關鍵的電池技術研究上,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投資26億美元,進行合作研究,美國電池製造商聯合進行的USABC項目也把目標指向電動汽車用的電池。 目前電池技術的現狀與電動汽車的實用要求還有相當距離,使電動汽車在動力性能、續駛里程、製造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無法和常規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的前景基本上取決於電池技術的突破。近年來鎳氫、鋰、燃料等類電池被相對看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究,鉛酸、鎳鎘等傳統電池的改進工作也在進行。
國家科委、計委在"八五" 、"九五"期間組織了電動汽車的攻關課題,最近又把電動汽車項目列入"十五"規劃,國內大型汽車企業、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對電動汽車的研究也持積極的態度,通過改裝電動汽車,進行了多輪試制,力爭在"十五"結束時達到電動汽車的產業化。

3,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擁有私家車的家庭也隨之增多.從而導致了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想能否用我們自己所學過的知識來來解決這一日趨嚴重的問題!
解決方案(1)使用鹼性物質(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來吸收汽車排出的氮氧化合物
(2)使用氨水來吸收汽車排出的氮氧化合物
根據方程式的出結論
(1)2NaOH+NO2=NaNO3+H2O
(2)8NH3H2O+6NO2=7N2+20H2O
通過對汽車尾氣的處理可以減少有害微粒物質的排放。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微粒物質可引起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肺氣腫等。
難點 不知道如何得知氨水用完

Ⅳ 燃氣發電機組審簽流程

摘要 還有可選用裝置穩壓過濾裝置、氣液(汽液)分離裝置等,發動機與發電機同軸連接,並置於整機底盤上,再將消聲器和調速器連接在發動機上,由燃氣源通入發動機內的燃氣通道,連接在發動機上帶拉繩的反沖起動器以及連接在發電機輸出端的電壓調節器。其中燃氣源內置放的可燃氣體是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或沼氣。使用燃氣發電機組與汽油發電機組,柴油發電機組相比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環保節能型的發電機。而且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輸出的電壓和頻率穩定。

Ⅳ 為什麼斷路器用sf6氣體

SF6氣體已有百年歷史,它是法國兩位化學家Moissan和Lebeau於1900年合成的人造惰性氣體,1940年前後,美國軍方將其用於曼哈頓計劃(核軍事)。1947年提供商用。當前SF6氣體主要用於電力工業中。SF6氣體用於4種類型的電氣設備作為絕緣和/或滅弧;SF6斷路器及GIS、SF6負荷開關設備,SF6絕緣輸電管線,SF6變壓器及SF6絕緣變電站。從用氣量講,80%用於高中壓電力設備。 SF6氣體之所以適用於電力設備,因它主要有如下特性:
·強電負性,具有優異的滅弧性能;
·絕緣強度高,在大氣壓下為空氣的3倍;
·熱傳導性能好且易復合,特別是當SF6氣體由於放電或電弧作用出現離解時;
·可在小的氣罐內儲存,這是因為室溫下加高壓力易液化。
·供氣方便,價格不貴且穩定。

Ⅵ 消防知識:炒菜後先關煤氣罐閥門還是先關煤氣灶的開關

先關煤氣灶再關閉煤氣閥,先關爐灶,保證爐灶上的火滅了,然後再關煤氣罐,保證不會引起倒吸。

因為煤氣罐是採用壓縮的方式將煤氣壓進煤氣罐如果先關煤氣罐,但煤氣管內仍有煤氣,而爐灶仍在燃燒,當煤氣管內氣體快沒時,火焰會往煤氣管里燃燒,造成煤氣管著火甚至殃及煤氣罐。

這就是常說的回火,回火不僅損害廚具,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火災。另外如果先關閉煤氣閥再關煤氣灶,這樣煤氣管中的煤氣幾乎燃燒完,下次再使用時管中煤氣與空氣已經完全混合,在打開煤氣灶點火的瞬間可能會引起爆燃造成危險。


(6)加臭裝置防爆開關擴展閱讀

使用煤氣注意事項

1、建議連接燃氣管道(鋼瓶)到灶具的膠管18個月更換一次,國家規定使用年限不超過兩年;

2、每次做飯後,先關閉灶具開關,再關閉管道(鋼瓶)閥門。反之則管道里沒有壓力,容易引起回火而爆炸;

3、不要用開水燙鋼瓶,隨著開水冷卻,管道壓力減少,也易回火爆炸;

4、購買灶具時要留意是否具有熄火保護裝置;

5、商業用戶中,如酒店、食堂等因為用量大,一個鋼瓶不夠用,就把好幾個鋼瓶串在一起,這樣的「鋼瓶組」需經專業部門檢測後,在防爆、通風條件、泄漏報警裝置合格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Ⅶ 氯消毒防爆安全要求有哪些急!!

8.1.1本條明確了氣體車間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目的主要是為了嚴格管理,確保安全,因此對工作崗位需要建立的最基本的「四項制度」做了原則規定。由於全國城鎮供水廠的供水規模。運行方式,設備、設施繁簡的不同,其制度、規程的內容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據本廠的實際和特點,加以健全和完善,使崗位明確職責,做到辦事有程序,操作有規程,工作有標准。
安全生產制度應包含高壓氣瓶的入庫驗收及使用、投加系統定期檢修、突發事件應急措施等內容。供水廠應根據以上制度,建立各種原始記錄表格,由運行人員應做好日常運行記錄。
氣體投加車間還應建立運行記錄、交接班傳事記錄、維護檢修記錄、高壓鋼瓶登記使用等各項原始記錄。這些記錄是反映崗位工作基本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日常原始記錄的積累、統計和分析,達到合理使用原材料,發現使用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當設備、設施發生異常或故障時,也利於分析原因和責任。
8.1.3本條規定了高壓鋼瓶的使用管理,執行現行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勞鍋字(1989)12號〕的規定,其中主要有:
1貫徹執行本規程和有關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規范規章。2制定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編制壓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檢驗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4向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監察機構報告當年壓力容器數量和變動情況,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5壓力容器事故的搶救、報告、協助調查和善後處理。
6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管理。
7壓力容器使用登記及技術資料的管理。
8.1.4規定了氯氣的運輸應執行《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鋼瓶裝卸、搬運時,必須戴好瓶帽、防震圈,嚴禁撞擊。
2充裝量為50 Kg的鋼瓶裝卸時要用橡膠板襯墊,用手推車搬運時,應加以固定。
3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鋼瓶裝卸時,應使用起重機械,起重量應大於瓶體重量的一倍,並應掛鉤牢固。嚴禁使用叉車裝卸。
4起重機械的卷揚機構要採用雙制動裝置,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確保正常。
5夜間裝卸時,場地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6機動車輛運輸時,應遵守當地公安、交通部門規定的行車路線,不得在人口稠密地區和有明火等場地停靠。
7車輛駕駛室前應懸掛規定的危險品標志旗幟。
8不準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
9車輛停車時應可靠制動,並留人值班看管。
10高溫季節應根據當地公安部門規定的時間運輸。
11運輸液氯鋼瓶的車輛不準從隧道過江。
12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
13充裝量50Kg的鋼瓶應橫向裝運,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兩層,充裝量500Kg和1000Kg的鋼瓶裝運,只允許單層放置,並牢固固定,防止滾動。
8.1.6規定了氯氣的存儲應符合《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鋼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準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設的棚架存放,必須存儲在專用庫房內。
2空瓶和充裝後的重瓶必須分開放置,嚴禁混放。
3重瓶存放期不得超過三個月。
4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重瓶,應橫向卧放,防止滾動,並留出吊運間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過兩層。
8.1.7規定了氯氣的使用應符合《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有關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使用、儲存氯氣的廠房結構,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條件換氣,在環境氣候條件允許下,可採用半敞開式結構;不能採用自然通風的場所,應採用機械通風,但不宜使用循環風。安裝有泄氯吸收裝置的車間,應採取封閉式結構,使用機械循環通風。
2加氯車間內外應有明顯的有毒、有害安全標識,逃生通道。
3使用氯氣的車間(作業場所)空氣中氯氣的含量最高允許濃度為1mg/m3。
4加氯系統管道必須完好,連接緊密無泄露。
5加氯設備和管道連接處的連接墊料應選用石棉板、石棉橡膠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繩等,嚴禁使用橡膠墊。
6加氯設備中,應使用與氯氣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潤滑劑。
7液氯汽化器、蒸發器、儲罐等必須裝有壓力表、液面計、溫度計等安全裝置。
8設備、管道檢修時,必須切斷物料來源和傳動設備電源,然後泄壓,放盡物料,進行氣體置換後,取樣分析氣體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時應有專人監護,必須動火時,必須事前辦理動火手續。
9充裝量為50 Kg的鋼瓶,使用時應直立裝置,並有防傾倒措施;充裝量500 Kg和1000Kg的鋼瓶,使用時應卧式放置,並牢固定位。
10使用鋼瓶時,必須有稱重衡器,並裝有膜片壓力表、調節閥等裝置。操作中應保持內壓力大於使用側壓力。
11嚴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熱鋼瓶,可採用45℃以下的溫水加熱。
12嚴禁將油類、棉紗等易燃舞和與氯氣易發生反應的物品放置在鋼瓶附近。
13鋼瓶和反應器之間應設置逆止閥和足夠容積的緩沖罐,防止物料倒灌,並定期檢查,以防止失效。
14應採用經過退火處理的紫銅管連接鋼瓶,紫銅管應經耐壓試驗合格。
15應有專用鋼瓶開啟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16開啟閥門要緩慢操作,關閉時亦不能用力過猛或強力關閉。
17鋼瓶出口端應設置針型閥調節余氯流量,不允許使用鋼瓶閥直接調節。
18瓶內液氯不能用盡,必須留有餘壓。充裝量為50kg的鋼瓶應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鋼瓶應保留5kg以上的余氯。
19作業結束後必須立即關閉閥門。
20空瓶返回生產時廠時,應保證安全,附件齊全。
8.1.8檢查氯氣有無泄漏可以用氨水觀察有無霧態氯化銨生成,檢查其它氣體可以使用洗衣粉或者肥皂溶液,觀察在塗抹處有無氣泡產生。
8.1.10 本條規定了氯氣泄露吸收裝置的維護管理要求,供水廠應做到:
1氯氣泄露吸收裝置每月必須強制使用手動運行一次,運行時間不得少於10分鍾。運行過程中不應出現漏液現象。
2氯氣泄露吸收裝置使用一年後,應對探測器探頭膜片進行檢測,當靈敏度過低時應更換新的膜片。
3定期檢查吸收液位和葯液濃度,以防吸收液失效。
8.1.11當發生氯(氨)泄露時,應按照以下要求組織搶救。
1氯氣泄露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搶修,撤離無關人員,搶救中毒者。搶修救護人員必須佩帶防護面具。
2搶修中應利用現場機械通風設施和尾氣處理裝置等,降低氯氣污染程度。
3液氯鋼瓶泄露時可採取以下應急措施:轉動鋼瓶,使泄露部位位於氯的氣態空間;易熔塞泄露時,應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瓶閥泄露時,擰緊六角螺母;瓶體焊縫泄露時,應用內襯橡膠墊片的鐵箍箍緊;凡泄露鋼瓶應盡快使用完,還回生產廠;嚴禁在泄露的鋼瓶上噴水;在運輸途中鋼瓶泄露又無法處理時,應將載氯鋼瓶車開到無人的偏僻處,使氯氣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4氨氣泄露時,應立即組織撤離無關人員,搶救中毒者。搶修救護人員必須佩帶防護面具。
5現場處置人員人應迅速查明氨氣泄漏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切斷閥門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搶修中可利用水霧稀釋氨氣,降低現場氨氣濃度。
6如氯(氨)氣泄漏量較大,無法控制時,應立即報告政府安全監管部門,請求專業處置和救護。
8.1.13 為確保在泄漏事故發生時安全關閉氧氣以及臭氧設備,緊急斷電開關應安裝在氧氣以及臭氧車間內任何情況下人員易於接近的地方。

Ⅷ 什麼叫防暴水炮

防暴水炮艦載脈沖防暴水炮由炮身;供氣系統、供液系統、反後座裝置、隨動系統、監視瞄準系統、控制系統及附屬設備組成。
水炮炮身主要由炮口、身管、氣壓控制室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以高壓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氣壓控制室的額定壓力為30MPa,容積20升,出口處有減壓閥,可輸出2.5MPa壓縮空氣進入氣控室,當其中的壓力達到2.5MPa後充氣停止,儲水箱中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連續向炮膛內補充,同時加入刺激劑,充滿後即可發射。按壓發射按鈕,控制閥在電磁閥的作用下快速開啟,氣控室內的壓縮空氣快速噴出,推動空氣與水分子摩擦碰撞並經炮口產生霧化,形成水與刺激劑的霧化流,完成一次發射。此時打開進水閥,可自動進行補水補氣,准備下一次發射。
水炮實現刺激劑液體的可控射擊,關鍵在於控制閥。水炮採用了閥芯控制腔壓力平衡設計,使得閥門具有排氣快、控制力小、沒有空耗的優點。在密封形式上,採用了金屬與非金屬復合的形式,使密封更加可靠。
在閥芯的設計上,採用了低摩擦材料,使閥芯及閥體間沒有金屬接觸,大大降低了摩擦,提高了閥的快速性並實現了無油潤滑,使流道的局部能量損失降低了20%。
炮口擋板的材料壽命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它既要有較好的彈性和合適的彈性系數,以便於炮口打開,又要能夠防止多次發射出現的變形,使其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同時,還要耐刺激劑的腐蝕。普通橡膠材料壽命短,達不到要求。通過多次摸索和實驗,綜合了橡膠和塑料的優點,配製了一種新型橡塑材料,滿足了壽命要求。
與連續噴射水流的水炮不同,噴霧水炮的一個脈沖發射時間極短,屬毫秒級,同樣的水量用射流水炮需要1~2秒,因此噴霧水炮發射時後坐力較大,雖然比不上大口徑火炮,但較輕武器大得多。為了緩沖後坐力,保證發射時的穩定,降低對炮架的沖擊,設計了反後坐裝置。
對於後坐能量較小的輕武器,一般採用彈簧式復進機。由於彈簧為儲能元件,在整個後坐過程中只儲存能量而不消耗能量,但噴霧水炮後坐力較大,如果只採用彈簧緩沖裝置,則在復進到位時炮身仍具有較大的動能,將產生較為劇烈的剛性碰撞,嚴重影響水炮的穩定性和壽命,因此,必須加裝液壓緩沖裝置,用以消耗大部分後坐與復進的能量,使發射與復進時動作平穩。
該水炮採用彈簧式復進機,定孔活塞式液壓緩沖裝置,兩者合二為一,大大減輕了質量和體積。發射時,彈簧壓縮吸收一定的能量,活塞向後運動壓縮緩沖液,迫使其從活塞小孔流向前方,復進時,彈簧伸張,緩沖液又從前方經小孔流向後方,在流動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阻力,使後坐能量轉變為熱能散失掉。彈簧吸收的能量僅保證在最惡劣的情況下能使水炮及時、快速、穩定到位。
供液系統的任務是向炮身及時加註需要的液體,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和處置對象,變換液體的性質為純水或刺激劑。
供液系統由帶水位顯示的貯水箱、刺激劑箱、低壓直流驅動水泵及電磁閥、單向閥、注水時間控制繼電器組成。注水時間預先設定。如果僅需要充水,則關閉刺激劑箱閥門,啟動注水開關,水泵運轉同時水箱電磁閥打開,液體通過炮身進水口單向閥向炮身內注水,按預先設置的時間注入水後,電磁閥、水泵自動停止工作,此時為待擊狀態。如果需要刺激劑,則打開刺激劑箱閥門,主管中的水流經過刺激劑箱管口時,刺激劑在重力及流動壓差作用下流入主管,隨水流向炮身。
水位檢測器分別檢測兩水箱水位並將數量信息顯示在操作面板上。
在控制系統作用下,隨動系統賦予水炮規定的射向與射角。由電源提供低壓直流電流,採用直流伺服電機、減速器、減速機及正齒齒輪驅動。水炮正確的射向由雲台上的監視攝像機及操作板上的手柄控制,其轉動的水平角度與監視
器同步;轉動極限位置利用磁電自動控制,運轉到極限位置時停止,此時只能向相反方向運轉。炮口的俯仰由面板上的手柄控制,俯仰角度由置於俯仰驅動伺服電機內的旋轉編碼器傳出的旋轉角度脈沖信號經換算成對應的炮口角度,在數字顯示器上直接觀測。水炮使用完畢後按動復位開關,水炮自動復位。
監視瞄準系統中的監視器用來監視車外情況並用於水炮的瞄準,由監視攝像機、面板上的熒光屏組成。監視攝像機為全天候防水、自冷卻、加熱型CCD攝像機。其固定在炮架一側,與炮身同步水平運轉。監視器為彩色液晶顯示器,安裝在操作面板上,可供操作者觀察車外情況,監視系統採用直流電源供電。
控制系統由操作面板、機箱、執行機構、電源等組成,操作面板各按鈕依操作者意圖控制機箱內相應的功率元件,功率元件輸出的電信號控制相應的執行機構。 水炮可以車載也可以艦載,可快速抵達作戰區域投入戰斗,為迅速控制騷亂局面贏得時間。如果車輛底盤採用警用裝甲車,其防護性、越野性、威懾性會有質的提高。配合其他車載防暴武器的使用,可形成一個綜合作戰平台,極大增強震懾力和作戰效能。如果是艦載僅需要加裝控制精度的陀螺儀而已。
作戰效能多樣,使用范圍廣
除了可應用於防暴目的外,其本身就是一台較好的滅火裝備,可在多種復雜情況下處置較大的火情。對於水源缺乏或離火場較遠的情況,其優越性將得以充分體現。
在陸地使用刺激劑可以根據警方執行任務性質的不同進行更換,如為驅散騷亂人群可採用催淚劑、臭味劑、染色劑;為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車輛襲擊重要目標或逃跑,可採用超級防滑劑等。在海上可以防止暴露在外的不良分子對我執法人員造成傷害。
刺激劑高效霧化,刺激效果好
水炮採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CS、OC刺激劑,兩種刺激劑混合使用,經水炮高效霧化以後,以2~200微米的粒度水霧射出,較單一的刺激劑而言明顯增強了刺激效果。同時水炮瞬間噴出高速、霧化的水流,形成一個大面積的霧化帶,覆蓋面廣,刺激劑使用效率較射流水炮得到極大提高。脈沖水炮間歇發射,刺激劑消耗量少,經濟性好,也方便了戰場的清潔

Ⅸ 凈化車間防爆區要求

進入防爆區風管上安裝防火閥及止回閥,防爆區的空氣為全排,排風內機為防爆型;防爆區牆體應容為混凝土砌體內貼岩棉彩鋼板,電氣配管全部為鍍鋅鋼管絲接,燈具、接線盒、拉線和、開關、按鈕全部為防爆型;
未盡事宜:[email protected]

Ⅹ 加臭機的運行原理

燃氣加臭機的工作原理與技術特點

雙泵燃氣加臭機RJC-60L雙泵天然氣加臭機/泵式燃氣自動加臭裝置/單泵60L天然氣加臭機/雙泵60L天然氣加臭機/全自動天然氣加臭機/天然氣自動加臭裝置是採用了雙加葯泵配置,設備一開一備方便檢修與維護,採用旁通式輸葯管線閥門組方便操作、檢修與日常維護,實現不間斷連續加臭工作。加臭機主要用於向燃氣系統加入微量的液態臭劑。加臭機採用全封閉工作方式,按燃氣流量變化比例進行加臭。其主要功能是向天然氣中加入臭劑,當有天然氣泄漏時人們能聞到臭劑的味道,故稱作加臭機。主要用於城市燃氣門站或小區減壓站,適用於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城市燃氣。

燃氣加臭機的工作原理與技術特點:

1、加葯准確、計量精度高: 加葯機採用的加葯泵是美國原裝進口的米頓羅隔膜式計量泵,柱塞的運動行程機械鎖定,每次輸出量保持恆定,加臭的比例准確可預知。標准加葯泵的輸出一般5~500mg/次之內任意可調。

2、全密閉工作無泄漏: 加葯機從上料至葯劑注入燃氣管線全過程封閉工作,無任何外漏點,壓料時儲葯罐內的廢氣通過排空管線直接排出室外。採用隔膜式加葯泵,葯劑與機械運動部件相分離,無任何泄漏。

3、設備一開一備方便檢修與維護: 加葯機配置中採用了雙加葯泵配置,採用旁通式輸葯管線閥門組方便操作、檢修與日常維護,實現不間斷連續加臭工作。

性能參數:

1)、型號:單泵、雙泵(選裝)自動加臭系統。

2)、工作壓力:0.001-1.2MPa。

3)、加葯泵品牌:美國米頓羅。

4)、加葯泵型號:P746(單片機)、P621(自動)。

5)、加葯泵的加臭量:0.022-2.2L/H(可滿足流量100-11萬立方米/小時燃氣流量)。

6)、大輸出工作壓力:1.73MPa、1.03MPa 。

7)、電壓220V 功率:22W 。

8)、電流:0.7A 。

9)、頻率:1-100次/分鍾(可調節)。

10)、儲罐容積:40L、60L、90L、200L、270L不銹鋼儲罐。

11)、燃氣管道預留介面:DN20法蘭。

12)、單片機控制櫃、防爆單片機控制櫃(選裝)。

工藝流程及結構圖:

1、產品的控制系統自動連續加臭。能保持加臭劑濃度均勻穩定,度≤±5% 。

2、單片機控制櫃:接收流量計1~3路4~20mA流量信號(訂貨時請說明),轉換成脈沖信號給加葯泵,根據天然氣流量自動加葯。(無信號輸入可手動調節)。

3、安裝在現場的設備部分為整體防爆、隔爆設計。防爆等級滿足門站一區防爆要求。防爆標志doll CT6,並在設備顯著位置標有防爆標志。

4、配置隔膜式柱塞加葯泵,輸出工作壓力為1.73Mpa。加臭泵的單行程加臭劑輸出量20~400mg/次范圍內可調整,適應燃氣流量范圍廣;大能夠滿足燃氣流量為11萬m3/h的燃氣加臭運行。

5、計量罐具有玻璃管液位顯示、計量標定功能。計量罐為不銹鋼製造的常壓容器,上下焊接封頭工藝,外表為拋光處理工藝,罐的大額定工作壓力<0.05Mpa。

6、臭劑為四氫噻吩(THT),加臭機的核心部件加臭泵為進口原裝產品(美國米頓羅泵),性能優良。本產品易於操作,易損件少,故障率低。主要用於向燃氣系統加入微量的液態臭劑。



特別注意事項:單泵燃氣加臭機

1、燃氣加臭位置可以設在長輸管線的起點站,但長輸干線很少出現漏氣,即使漏氣也可採用其他方法很快發現,因而一般設在長輸管線末端的燃氣分配站。

2、加臭劑的儲存間必須陰涼、乾燥且通風好。

3、加臭劑儲罐或容器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以免內部壓力增高。

4、備用的加臭劑儲罐和加臭設備可放置在一個房間。加臭劑不允許同易燃物品共同存放。

單泵燃氣加臭機:



雙泵燃氣加臭機:





閱讀全文

與加臭裝置防爆開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暖氣開關閥門有點漏水 瀏覽:439
excel工具箱自己編寫 瀏覽:570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審批 瀏覽:217
汽車儀表盤掉了一塊皮怎麼辦 瀏覽:192
如何做好電動工具零售 瀏覽:614
胰腺炎用什麼儀器查最准 瀏覽:58
為什麼要裝室外健身器材 瀏覽:714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如何延遲送料 瀏覽:20
車輛儀表都表示什麼 瀏覽:68
茂名液壓傳動裝置價格 瀏覽:57
橡膠套製作傳動裝置 瀏覽:545
泰安軸承多少錢 瀏覽:793
上海得淋電動工具配件 瀏覽:714
儀表盤出來藍色油箱是什麼意思 瀏覽:129
外徑75的軸承有什麼型號 瀏覽:146
省力搬運設備哪個好 瀏覽:731
江蘇軸承油多少錢 瀏覽:757
做什麼儀器能查出脂肪瘤 瀏覽:885
閥門上的s和o代表什麼 瀏覽:86
商場消防器材放哪裡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