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樣會爆為什麼還叫防爆胎
春天我們總想自駕郊遊,才對得起這明媚的春光。聽信了廠家的宣傳,我們興高采烈地出發,滿心歡喜地以為防爆胎就可以保我們一路平安了。真是這樣?那還真是圖樣圖森破!
山川載不動太多的悲哀,然而忠言總是逆耳,正如我下面要給你揭露的這個怪胎--防爆胎。其實這就是個偽命題,它能防爆嗎?算了吧,人家學名叫缺氣保用輪胎。它最大的作用是在輪胎漏氣後可以在較慢的速度下繼續行駛一段距離而已,而已,而,已。並不是真的不爆胎,不爆胎,不,爆胎,爆胎。
Ⅱ 心隨5動,伴5同行,寶馬X5 xDrive40i 提車兩周作業
2020年5月8號訂,5月18號提,40i尊享運動
輪胎寬的甚至讓人懷疑有沒有必要
夕陽余暉下的背影
汽車的第一屬性肯定是代步工具,但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你會對安全、舒適、科技等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承載著車主社會地位的一定衍射。所以,多數人在適當的時候會換車,只是根據財力水平變化、工作生活性質、車輛技術發展、消費理念轉換等因素周期有所不同。 拿我自己來說,年齡屬於80後中第一梯隊,從農村靠上學走入城市,從零開始逐漸紮根。雖然沒混成成功人士,但隨著不斷的辛勤努力,收入越來越高。從事軟體行業,從小對科技很感興趣,對於汽車這種機械和電子的結合品自然是十分關注。
我以往的換車經歷,曾經在Q5L論壇《第5次買車,選擇Q5》中講過大概如下: 1.2008年初最低配大眾捷達,從0到1的突破; 2.2010年秋二手福特福克斯,變成了自動擋,有幸搶上個京牌; 3.2013年底基本款奧迪A6L,豪華品牌的初探; 4.2017年初給老婆購次頂配寶馬X1,結緣BMW; 5.2018年秋奧迪A6L換成Q5L,功能配置大幅提升; 點上圖可以鏈接到《第5次買車,選擇Q5》
Q5L是我很欣賞的車型,提車之後也很滿意,從動力輸出、懸掛舒適、科技裝備、音響效果、噪音控制,比我們前面的X1和A6L都有不少的提升,真的是一部好車。 遺憾就是當時頂配沒車,沒堅持選裝買了現車,缺少了我想要的ACC和座椅記憶、抬頭顯示、360全景。 2019年初春節去澳洲自駕游,租的車帶acc,體驗了幾千公里覺得非常有用。本想加裝acc、座椅記憶、360等,覺得改動太大影響安全,而且花那麼多錢,快趕上賣車的損失了。 然而最重要的換車原因是新一代X5驚現,這是我多年的理想之車。以前我能看上的配置定價要在120+,而這次定價遠低於上一代,頂配85基本包含的全部我想要的配置,這讓我燃起新的慾望。
轉出這個車真的有些不舍,只能安慰自己:轉出Q5的錢用來付X5的首付,相當於X5也是這台Q5價值的延伸,他依然與我同行。
剛換車時間太短,雖然惦念著要換X5,也不能那麼快下手,只是先關注,盼著等到個幾萬的降價,也平衡一下Q5L的虧空。 2019年國慶節,從青島自駕游回來,順路去天津空港看了看平行進口車,想看看是不是很便宜。了解到3.0低配確實便宜,但是沒什麼配置,如果我看上的配置,價格不低。算了一下那個差價沒能打動我,覺得那麼多錢都花了,便宜幾萬買個平行進口意義不大。 2020年春節假期,疫情剛剛開始的幾天,正好在日本。那邊的朋友正在考慮買車,從4S店租了一輛全新X5帶我們跑了趟富士山,連高速再山路都體驗幾百公里下來,覺得確實還不錯。噪音比X1小的不是一星半點兒,開起來路感非常舒適,這推動了我買這個車的意志,盡管日本朋友最終選了GLE。
日本的35d柴油版
日本是右舵,看著感覺也豪華
日本朋友最終選擇的GLE,比我晚提車四天,這張圖是實拍,去過東京的朋友會不會看著這地方眼熟?原因主要是日本人普遍覺得賓士更高級,其實同中國很多人(不評價)
經過一些經歷,逐漸想開:那麼多年的辛勤耕耘,在自己的領域幫助了很多人,也賺到了足以支持這個小目標的金錢,就應該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獎勵自己。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和事業圈的積累,覺得自己有基礎在今後賺到更多錢。能有輛理想座駕,也是一個內心中士氣的提升,會更有助於事業發展。這個事情老婆也逐漸也認同了(洗腦了半宿)。
核心PK的車型
在開了A6和Q5L之後,再提升級別,其實沒太多可選擇了。轎車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還有賓士S級,那應該是50之後考慮的。40~50這個年齡區間更適合的還是中大型SUV,出於我對配置的關注,都是僅考慮頂配車型。下面分別解讀一下,按最不可能到最可能排序: ★XC90:配置不錯,優惠力度大,缺陷就是2.0排量和比較傳統的人機系統; ★途銳:其實論配置參數和價格來說是真不錯,比後幾個車型至少便宜十幾萬,但是找不到豪華車的感覺,買了之後還是得想換車,還有曾經注冊過試駕活動但是沒4s店聯系我; ★Q7:中期改款後內飾換為最新一代,可外觀無感,在2019年末廣州車展我看完A6allroad從這個旁邊過去都懶得多看一眼。 ★卡宴:多人的夢想,可我從來沒喜歡過,覺得就是個換殼換標改調教的途銳(無知)。 ★A6allroad:這個車我鍾情很久,一直期待著新一代的上市,2019年11月廣州車展首發現場看到真車,覺得那叫一個完美。到2020年3月終於上市了,拿到國內的配置和價格,還是放棄了。配置太低需要大量選裝,需要等幾個月不說,大量選裝之後價格比X5少不了多少了,終究也還是A6。 ★GLE:多年來一直覺得不錯,新一代出來意料之中內飾跟E一樣已經審美疲勞,外觀有點兒太厚,感覺像麵包。拿頂配來說,帶了空氣懸掛和後排座椅可調,在有優惠的時候跟X5價格相當,算是有些競爭力。五一節我聯系認識的銷售問,受疫情影響優惠沒了,競爭力消失。賓士這個品牌在我心目中,做的車型太多了,心理感覺哪款車型都不是特投入。 ★Q8:在墨爾本的商場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非常驚艷,國內上市後也試駕過,確實不錯的車,可惜定價太貴,能到8折性價比才合算。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把優惠10萬的X6備選,就是實在受不了那個外觀,Q8還算是轎跑SUV里比較正經的。 ★X5:其實我並不鍾情寶馬這個品牌,從來也沒有過所謂藍天白雲夢。但從知道了這個車,就把它視為理想之車,在工作勞累煩躁的時候,打開汽車之家看看參數和照片,就覺得更有奔頭,盡管曾經覺得遙不可及。其實這個車也不完美,比如上下車不方便,後座不能調節。但是這次換代後,他的動力、他的外形、他的內飾、他的配置、他的操控、他的品牌、他的定價,是那麼的中庸,讓人挑不出什麼。 這樣說來,就是X5了。 另外一個增分項,寶馬是我們大客戶,我作為工作人員參加過很多的寶馬活動,認識寶馬公司一些人,分別在畢爾巴鄂、北京、倫敦見到全球主要高管親身,雖然他們不認識我,哈哈。別管怎麼說,跟這個公司還是有緣分的,但本文沒人給我一分錢啊。
自從確定選擇X5,就確定一定買頂配,低配選裝一是等得時間長,另外到換車出手的時候,選裝的費用基本是忽略的。 然後是顏色,優選白色或極地灰,後來同事提議炭黑也不錯,所以也加入了選項。 想想訂車至少要到兩個店做做對比吧,先去了家附近的店1,認識一個銷售還是老鄉,大概聊了個價格,無奈不當天交錢就不能給到最低價,我還沒去別的店問過也不能說當天就交錢啊。次日,就是5月8號去家附近另一個店2找以前買X1的銷售去看看炭黑實車,覺得顏色還可以,於是開始談價格。最終經過和店1電話聯系的PK之後,選擇在店2交款確定,有點兒對不住店1的老鄉銷售,但是這種PK總得得罪一個人。
其實店2的價格最終還是高,而且車出廠是22寸輪轂我也不是很想要,但是選擇這里最主要原因是一個情懷:2009年我剛來北京創業,辦公室就是眼前左二的樓,那時就一個人寫代碼開發程序,每當勞累的時候就看看窗下的寶馬4s店給自己鼓勁
原本以為月底到店,但提前來了,中間幾天經歷各種手續,5月18號來提車。這是看到他的第一眼,銷售正在給擦拭。
坐上來體驗一下,一切都是新的,行駛19km,可能有幾公里是在美帝的土地上
開出來了,正對著的樓18層一個窗戶就是我當年來京創業起步的地方
銷售也不確定ACC的功能,我出來第一時間試了一下,確實是5AU
由於前面開的車已經是比較好了,所以功能性提升並不是很大,但是我最為追求的「全速自適應巡航」真的很好用,有些超出預期。這個高級輔助駕駛,在高速或四環低於60公里時速時,基本實現全自動,從北四環到東四環四惠晚高峰時段基本只干預了一次,油門、剎車、方向盤完全不用碰,只要你眼睛得看前方。有空我寫個詳細總結規律的帖子。
今年5月好天氣真不少。
夕陽下霸氣的雙腎,炭黑和高亮的對比還不錯
雨過天晴,燈光閃耀
我糾結了不少時間的22寸輪轂,後來跟試駕車20寸防爆胎的對比,我這個明顯舒服。
從某寶買了一條備胎解決22寸輪轂的後顧之憂,放在後備箱下層是嚴絲合縫。在試裝備胎時還出了個意外,好在有驚無險,有空寫個帖子分享。
內飾科技感不錯,司機側能控制副駕駛的座椅,這個很人性化。
XXXXXX的檔把。
提車10來天,互聯駕駛功能終於開通了,與奧迪的各有所長。
液晶鑰匙和一個數字鑰匙,親測可用(另一把刀鋒鑰匙沒拍),液晶鑰匙總玩兒電池10天沒問題。
買輛百萬級別的車,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就如同普通人吃頓飯,但對絕大多數普通人還是不小的開支。 於我而言開上這個車,不是為了向誰炫耀,只是對自己努力奮斗結果的一種證明。從小認為自己還算聰明,不玩兒游戲不打牌,不去吃吃喝喝,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努力學習知識,積累人脈關系。 奮斗到40歲還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應該用適當的方式獎勵自己的過去,並激勵自己持續努力創造更精彩未來。 只要堅持夢想,並為之努力,凡事皆有可能! 與堅持夢想者同行。
Ⅲ 自駕游的途中,要是車子爆胎了,自己又不會換胎,咋辦車是皇冠。
首先可以看看同行中的朋友,有沒有會換備胎的,有的話最好。要是一個人開車出去,又不會換胎的話,那就叫救援唄。 一汽豐田自己就有24小時救援。
Ⅳ 寶馬X1挑戰1箱油2晚3天自駕阿那亞,開的很爽
阿那亞,已經不再陌生了,最初被大家知曉來自於網紅「孤獨圖書館」,不過打過卡的人都知道,阿那亞的圖書館從來不孤獨。熬過了炎炎夏日,本以為阿那亞可以隨著秋天的光臨變得寧靜一些,可溫度並不是阿那亞的羈絆,人們給它的愛不會因樹葉的凋零而降溫。周五下午閑來無事,突然想到還沒打卡阿那亞,如果周六能起個大早,趁還沒人滿為患去拍個日出豈不是完美,打開天氣預報看了一下,有60%的機率有朝霞,更堅定了要去一趟的想法。就這樣我心血來潮從北京出發,地圖顯示的時間是3.5小時。我把我的寶馬X1小里程清零,加滿油,開始了北京-阿那亞3天2晚自駕游,順便為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寶馬X1高配版本的使用情況。
本篇僅表達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前來吐槽。
Ⅳ 途銳可以改換防爆胎嗎,改後對車有什麼影響
你好,大眾途銳這款車後期可以更改防爆輪胎的,只是價格不是很便宜的。
Ⅵ 汽車廠家說防爆胎不會爆胎,真的是這樣嗎
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問題是什麼?可能有人說加速、熱車、異響等等煩人的問題,既然是最容易忽略肯定是大家平時不注意的東西,或許已經有人猜到了,沒錯就是輪胎。在開車時要走的路是你選的但路面情況卻不是你能控制的,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輪胎就扎釘子了。這扎釘子也是技術活,為什麼這么說呢。如果你幸運可能扎一條胎或一條胎上扎幾個釘子,不幸運的話沒准4條全扎透。
那防爆胎這么多優點沒有缺點嗎?缺點當然是有了,總體來說防爆胎的質量比普通要重些,價格幾乎是普通輪胎的1倍或幾倍,目前防爆胎扎釘廠商不建議修補而是直接更換(技術不達標),在舒適性方面就仁者見仁主要是看汽車廠商是誰,總體來說防爆胎的優勢比較大也符合汽車行駛安全,就是成本太高價格太貴讓廣大消費者難以接受。
Ⅶ 寶馬車的輪胎的質量如何可以到山地驅使嗎
1.寶馬車的輪胎為防爆胎,質量很好。寶馬汽車適合在世界上任何道路上行走。無論是上坡、上坡還是下坡,寶馬x 3都是風景優美的寶馬系列車。因此,它適合自駕游,是一個非常好的自駕游。他可以在任何道路上行走。無渦輪增壓1.6的動力性能一般良好。
2.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mini countryman採用了兩款發動機: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6T渦輪增壓發動機。高端countryman cooper s增壓機型的輸出功率為135kW/5500rpm,240nm/1600~5000rpm;我們試駕的低端countryman Cooper車型的最大功率為90kw/6000rpm,最大扭矩為160nm/4250rpm。在變速器方面,第一批進口countryman僅提供6速手動變速器。
7.當輪胎被刺穿並且沒有空氣時,它可以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行駛大約100公里。不要擔心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因為它們是防爆輪胎,寶馬沒有備用輪胎。
8.防爆輪胎的成本比普通輪胎高,所以價格也更貴。因為防爆輪胎的胎壁和胎面材料比普通輪胎更厚、更硬。因此,在道路上行駛的紋理更差,如輪胎噪音和抓地力。防爆輪胎的維護成本也高於普通輪胎。
Ⅷ 你最難忘的一次自駕游是怎樣的
那應該是西藏自駕游,2018年9月21日從北京出發,歷時20天,川藏線進,青藏線出,行程大約8400公里。內整個行程參觀容了布達拉宮、大昭寺等西藏著名景點,感受了藏教文化,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風景最美、條件最艱苦、路況最險要的天路十八彎和怒江72道拐;翻越了海拔分別達到5130米的東達、4767米的昆侖山脈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穿越了可可西里無人區,看到了成群的藏羚羊和藏野驢,並連續兩天數十小時行進在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以上的青藏線上。途中旖旎的風光,延綿的雪山、密集的湖泊、成群的牛羊等,都使我們難以忘懷,真是人們所說的最美的風景都在路上。這次旅行,可以說經歷了從未有過的經歷,體驗了人生難得的體驗,收獲頗豐,不虛此行。
Ⅸ 自駕川藏線青藏線寶馬x4防爆胎可以嗎
可以啊,如果確實不放心,可以帶一個全尺寸備胎放在後備箱,如果有車頂旅行箱就更好了,完全可以放一個帶著,畢竟這樣子更方便
Ⅹ 想買台新款Q7七座的帶家人自駕游,但是七座車沒有備胎,還不是防爆胎,有點擔心
新款Q7標配七座,確實沒有備胎,也不是防爆胎,其實我覺得也不需要擔心,隨車配內備的有補胎容液,就算是所謂的「防爆胎」也不是說不會爆胎,正確叫法是零胎壓續航輪胎,也是會被扎破的,只是它的胎壁比較硬,破了以後可以靠輪胎側壁硬橡膠支撐汽車低速行駛一段距離,還是要補胎或是更換新輪胎的,這是「防爆胎」的優點,同時缺點也很明顯,因胎壁厚而堅硬,重量大,噪音也大,不舒適,加速慢,油耗高,更換成本也高,畢竟現在路況較之前有很大改變,到處都是公路,爆胎的幾率還是很低的,買豪華七座車舒適性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加之奧迪全國500多家經銷商,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第一時間提供服務,完全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