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氨用閥門必須用焊接閥門的法規依據是什麼
沒有必須用焊接哦,氨閥也有法蘭的 不過是方法蘭
B. 氨製冷系統中的閥門安裝必須進行拆解檢驗嗎
要看你用的是新的還是舊的,新的閥門都有合格證,裡面填料都是新的,關不住你就稍微用點力來回擰動兩回就好了。舊的話最好拆解檢查下,該維修維修,該換就馬上換,不能將就。
C. 氨製冷系統的閥門為什麼不宜採用銅制
氨製冷系統的閥門絕對不能採用銅質的,因為銅與氨會起化學反應,很快就會壞了。
D. 氨製冷系統用於空調怎麼連接管道
樓主,氨製冷系統一般都用於中大型企業,氨製冷劑價格便宜且單位容積製冷量大,泄漏時容易被發現還易溶於水不會在系統中造成冰堵發生,最大的缺點是有刺激性氣味,濃度高的話會對人的粘膜有損傷及中毒和不能自主呼吸等症狀,氨屬鹼性易溶於水後會對金屬有腐蝕,氨對銅有直接腐蝕所以在氨製冷系統中不能用銅製件。根據氨機的特殊性,系統中每個部件都是獨立件且多了一個氨液大儲液罐和油分離器及輸液管道分配站並都安裝閥門,與管道的連介面也都是用焊接法蘭盤再連接的方法,冷凝器都用立式的並有專門的冷凝器水箱供水,管道連接都是用無縫鋼管焊接且對焊接工都要求有高壓焊接證書及經驗來操作,所有高壓部件都要安裝高壓安全閥並在系統的最低部位安裝一個排污閥門可通過管道連接至油分離器的集油器,氨難溶於油所以系統中還多了一個油分離器,在蒸發器的底部安裝閥門並用管道與油分離器連接。氨機在空調工況中是用水來作冷媒的,所以這蒸發器是在一個特製的水箱里(水箱里還要安裝攪拌機)用水泵通過管道把冷媒送到所需部門的熱交換器再通過風機把冷氣送到需要的地方。在所有管道焊接完工後可用高壓空氣壓縮機(在空壓機的吸氣口加裝良好空濾器)對系統進行加壓試驗檢漏兩至三次每次保壓48小時並對所有介面和閥門及焊接處用滲透劑進行檢漏,檢驗和驗收合格後在有高壓氨通過的管道、儲液罐和分配站等塗刷黃色的油漆,低壓部分管道塗刷藍色油漆,油分離器及管道塗黑色油漆,冷凝器可塗灰色油漆,在蒸發器及水箱塗防銹漆即可,水箱及低壓管道還要保溫哦,氨機機房要有良好的通風和排風裝置及要配備有氧防毒面具。望樓主受用為盼!
E. 氨製冷劑的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規程,並嚴格遵守執行。所有凍安工均須持證上崗,專確保屬安全操作。
1、 新安裝的製冷系統,必須經過耐壓試驗、檢漏、排污、抽真空,當確認系統無泄漏時,方可充灌製冷劑。
2、 向容器內充灌製冷劑時,閥門開啟操作應緩慢進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壞。
3、 製冷系統中,存有液態製冷劑的管道設備,嚴禁同時將兩端閥門關閉。
4、 為避免氨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發生爆炸,在凍結站和輔助設備間不能有明火,冬季嚴禁用明火取暖。
5、 檢修設備和管道時,在製冷劑未抽空或未置換完全與大氣接通的情況下,嚴禁拆卸設備進行焊接作業。
F. 國家哪一條規定說氨製冷不能用鑄鐵閥門
.
氨會腐蝕鑄鐵;
氨系統必須使用專門的氨用閥門。
與液氨相關的國家標准及規范
(國務院令第344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GB6944-2005《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
GB13690-1992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
GB12268-2005 《危險貨物品名表》
GB190 《危險貨物包裝標志》
《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GB536-88 《液體無水氨》
(2004年5月17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布)《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
GB16483-2000《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
脫硝氨區設計要求及注意事項
1、設計依據 1)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2)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93 3)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4)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5) 《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
6)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1992 7) 《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GB15630-95 8)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9)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998年4月29日
11)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63-1999
12) 《石油化工儲運系統罐區設計規范》SH3007-1999
13) 《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HJ562-2010 14)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05 15) 《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GB/T14976-2002 16)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8163-1999
G. 公司所有冷庫都是用氨做製冷劑的。經常接觸氨製冷劑,危險嗎這樣的工作有人會嘗試嗎
氨製冷劑是有毒的。經常接觸肯定有影響。
氨製冷劑易燃、有毒,遇水後對鋅、銅、青銅合金(磷青銅除外)有腐蝕作用、有刺鼻氣味。 採用氨作製冷劑的製冷系統需具備兩個特點:安全性,要有完善的密封系統和檢漏系統以及完善的報警系統。耐腐性,在氨製冷裝置中,其管道、儀表、閥門等均不能採用銅和銅合金材料。
H. 活塞式氨製冷壓縮機吸氣壓力低怎樣檢修
吸氣壓力低,指吸氣壓力比正常蒸發壓力低,故障原因及檢修方法如下:
(1)吸氣回管道的閥門損答壞或未全部打開 應檢查吸氣管道中閥門的閥心是否脫落;若脫落應進行修復。若閥門未全部打開,將其全開即可。
(2)系統中液氨量不足 先開大壓力閥後,壓力仍上不去,則說明系統中液氨量不足,應補充液氨。
(3)吸氣過濾器臟污造成堵塞 應清洗或更換過濾器。
(4)回氣管道中產生堵塞 應檢修回氣管道,拆掉「液囊」段,重新焊接管道,焊接的新管管徑一定要符合標准。
I. 2000年時氨製冷管路閥門都是什麼材質
尿素裝置中由於氨基甲酸銨冷凝液有較強腐蝕性,通常汽提塔、分離器、冷凝器等部位採用00Crl7Nil4Mo2(316L)鋼。
氨製冷管路閥門都是316L材質.
J. 更換氨製冷系統的閥門時怎樣判氨已抽空
現 象 原 因 處理方法 : 1.啟動負荷過大或根本不能啟動 滑閥未停到0位 使滑閥停到0位 壓縮機內充滿了潤滑油或液體製冷劑 按轉動方向盤動壓縮機,排出積液或積油 部分運動部件嚴重磨損或燒傷 拆卸檢修及更換零部件 電壓不足 檢查電網電壓值 2.機組發生不正常振動 機組地腳螺栓未緊固 旋緊地腳螺栓 壓縮機與電動機不同軸 重新找正 因管道振動引起機組振動加劇 加支撐點或改變支撐點 過量的液態製冷劑被吸人機體內 調整系統供液量,關小吸氣截止閥 滑閥不能定位而且振動 檢查油活塞及增減載閥是否泄漏 吸氣腔真空度過高 開大吸氣截止閥 3.壓縮機運轉後自動停機 自動保護及自動控制元件調定值不能適應工況的要求 檢查各調定值是否合理,適當調整 控制電路內部存在故障 檢查電路,消除故障 過載 檢查原因並消除 4.製冷能力不足 滑閥的位置不合適或其它故障 檢查指示器並調整位置,檢修滑閥 吸氣過濾器堵塞 拆下吸氣過濾器的過濾網清洗 機器不正常磨損,造成間隙過大 調整或更換零件 吸氣管線阻力損失過大 檢查閥門(如吸氣截止閥或止回閥) 高低壓系統間泄漏 檢查旁通管路 噴油量不足,不能實現密封 檢查油路系統 排氣壓力遠高於冷凝壓力 檢查排氣系統管路及閥門,清除排氣系統阻力。 吸氣截止閥未全開 打開 5.運轉中機器出現不正常響聲 轉子齒槽內有雜物 檢修轉子及吸氣過濾器 止推軸承損壞 更換軸承 軸承磨損造成轉子與機殼間的摩擦 更換軸承 滑閥偏斜 檢修滑閥導向塊及導向柱 運動部件連接處松動 拆開機器檢修,加強防松措施 6.排氣溫度或油溫度過高 壓縮比較大 降低排氣壓力和負荷 油溫過高 清除油冷卻器傳熱面上的污垢,降低水溫或增大水量 吸入嚴重過熱的蒸氣 向蒸發系統供液 噴油量不足 提高噴油量 空氣滲入製冷系統 排出空氣,檢查空氣滲入部件 7.排氣溫度或油溫度下降 吸入濕蒸氣或液體製冷劑 減少向蒸發系統的供液量,關小吸氣截止閥 連續無負荷運轉 檢查滑閥 排氣壓力異常低 降低冷凝器的冷凝能力、減小供水量 8.滑閥動作不靈活或不動作 電磁閥動作不靈 檢修電磁閥 油管路系統接頭堵塞 檢修 手動閥關閉 打開進油截止閥 油活塞卡住或漏油 檢修 9.壓縮機機體溫度過高 吸氣嚴重過熱 降低吸氣過熱度 旁通管路泄漏 檢修旁通管路及閥門 摩擦部位嚴重磨損 檢修及更換零部件 壓縮比過高 降低排氣壓力及負荷 油少 增加油量 10.壓縮機軸封泄漏 軸封供油不足造成損壞 檢修 裝配不良 檢修 O形圈損壞 更換新件 動環與靜環接觸不良 拆下重新研磨 11.油壓低於排氣壓力太多 油粗過濾器臟堵 清洗油粗過濾芯 油精過濾器臟堵 清洗油精過濾芯 油路閥門開啟度小 開大閥門 12.回油速度低或不流動 回油閥堵塞 檢修回油閥 油路閥門開啟度小 開大閥門 13.油消耗量大 回油過濾器臟堵 清洗回油過濾器芯 回油管臟堵 清除回油管內的污物 油分離器效率下降 更換油分離芯 二級油分離器內積油過多,油位高 放油、回油,控制油位 排氣溫度過高,油分離效率下降 降低油溫 14.油麵上升 過量的製冷劑進入油內 提高油溫,加速油內製冷劑蒸發 油分離器出油管路堵塞 檢修、清理 15.停機時壓縮機反轉 吸氣及排氣管路上的止回閥關閉不嚴 檢修,消除卡阻現象 防倒轉的旁通管路堵塞 檢修旁通管路及電磁閥 16.壓縮機吸入氣體溫度高於應有溫度 系統製冷劑不足,吸入氣體過熱度較高 向系統內充入製冷劑 調節閥及供液管堵塞 檢修及清理 調節閥開度小 加大供液量 吸氣管路絕熱不良 檢修絕熱層,必要時更換絕熱材料 17.壓縮機吸入氣體溫度低於應有溫度 系統液體製冷劑數量過多 停止或減少供液量 調節閥開度大 減小開度 18.冷凝壓力過高 冷卻水量不足 加大水量 冷凝器結垢 清洗、除垢 系統中不凝性氣體含量過多 放空氣 PS:提問時,正確選擇問題的分類,將有助你的提問得到更快更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