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運行中的壓力管道的常見缺陷有哪些
高壓蒸汽管道的疏水閥排氣閥經常有堵塞泄露現象。氧氣管的手動閥門不宜開啟,盲板的抽堵及停送氣的危險難以避免。燃氣管道的殘余氣體的處理。液壓管道焊縫滲漏放油泄壓的處理困難等。
2. 什麼是壓力管道的重大維修和一般維修
TSG D0001-2009 《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第一百一十三條
重大維修是指對管道不可機專械拆卸部分受壓元屬件的維修,以及採用焊接方法更換管段及閥門、管子矯形、受壓元件挖補與補焊、帶壓密封堵漏等。帶壓密封堵漏還應當符合本規程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
重大維修外的其他維修為一般維修。
3. 壓力管道常見故障類型與原因有哪些
壓力管道在設計、製造、安裝、運行、檢驗、維修等各個環節中,由於各種原因使得壓力管道發生故障,輕則導致壓力管道發生「失效」現象,使其不能發揮原有效能;重則發生事故,對企業和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因此為了保證壓力管道的安全運營,必須了解壓力管道的常見故障形式,對其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監測。本部分僅介紹壓力管道主要組成部分的常見故障形式及其成因,關於壓力管道因故障而引起的泄漏、爆管等事故將在下一節中加以詳細論述。
管子與管件的故障形式與成因
作為壓力管道的主要組成件,管子與管件對壓力管道的安全運行非常關鍵。它們的主要故障形式包括變形、位移、振動、管壁嚴重減薄、裂紋以及焊接缺陷等,這些故障將使得管道受損,嚴重時將引發泄漏、爆管、斷裂等各種事故,因此必須對管子與管件的故障進行有效檢查與監控。
(1)管子與管件的故障形式。
①變形。壓力管道在安裝、施工及長期使用過程中,由於外力、地質災害等原因而使得管道發生撓曲、下沉,或者使得管道與管道、管道與相鄰設備之間相互碰撞摩擦,而導致管子發生塌陷、鼓脹等異常變形情況,嚴重時可以影響管道的正常安全運行。管子及管件的嚴重變形可以通過宏觀檢查發現,也可通過管道變形檢測器等設備進行檢測。
②位移。這里所說的位移是指可能對管道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的較大位移。管道發生較大位移時,可能會影響到相鄰管道,或受相鄰建築構件的影響而導致管道熱位移受阻,或對敏感設備產生較大的附加外力,等等。例如管架上的管道因發生較大的橫向位移而影響到相鄰管道;管架上的管道發生較大的軸向位移而導致管托滑落橫梁;臨近樑柱的管子,因較大的橫向位移受到樑柱的阻礙而導致管子熱位移受阻,或導致熱膨脹轉移到另一端的支架或設備上;與敏感設備相連的管道,因較大的位移而引起管子對設備的管道附加應力超標,從而引起相應設備不能正常工作或損壞。
③機械振動。所謂的機械振動,是指物體在其平衡(或平均)位置附近來回往復的運動。在石油化工裝置中,除往復式壓縮機和往復泵的進出口管道存在機械振動外,還時常碰到下列一些管道的機械振動,即兩相流介質呈柱塞流時引起的管道振動;因介質水錘效應引起的管道振動;介質因發生渦流而激發的管道振動;離心機械因動平衡不好引起的管道振動;風載荷引起的管道振動;地震載荷引起的管道振動;等等。這些管道振動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它們都不是正常操作工況下必然出現的機械振動,而是由於設計不當,或者操作不當,或者因自然因素而引起的機械振動,這些振動在工程上都是有害的,可能影響到管道和相關機器的正常運行,嚴重時會造成介質泄漏,甚至導致管道的疲勞破壞,造成火災等重大事故。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可能因振動而帶來的破壞。
④管壁嚴重減薄。壓力管道內部介質的長期、高速流動將會使管子與管件的內壁減薄或者使密封副遭受破壞,影響其耐壓強度和密封性能。同時,如果管道的防腐層遭受破壞,那麼易發生因介質的全面作用引發的均勻腐蝕,從而使管道壁厚隨使用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地減薄,此外,還可能因防腐層的局部破壞而導致管道局部腐蝕的發生,這將加劇管子的腐蝕速率,嚴重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當管道壁厚減薄到一定值時,會使管道難以承受所負的載荷,即管道會因強度不夠而發生破壞。
⑤裂紋。壓力管道在運行中遭受疲勞、應力腐蝕、氫腐蝕、動載荷等作用時,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萌生微裂紋,微裂紋進而擴展為宏觀裂紋。裂紋是壓力管道的嚴重缺陷之一。一旦裂紋快速擴展,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就可能發生爆管事故,進而引起一系列的嚴重後果。產生裂紋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管道在軋制、焊接殘余應力產生的裂紋;二是管道在使用中因疲勞、腐蝕、振動產生的裂紋;三是管道壓力、溫度頻繁波動而導致的裂紋。在役壓力管道出現裂紋後,一般不必立即判廢,通常可以對裂紋的擴展及其最終斷裂條件進行評價,從而計算出其剩餘壽命。在剩餘壽命內,管道是安全的。
⑥焊接缺陷。管子及管件焊縫外觀質量超標,主要表現在焊縫金屬超高、未焊透、咬邊、焊瘤、母材上有飛濺物(尤其是合金母材)等。焊縫的這些缺陷都會影響到焊接接頭的性能,進而危及管道的安全性。
(2)管子與管件的故障成因。壓力管道的管子與管件等部件發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將其進行分析歸納,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
①機械損傷。機械損傷主要包括蠕變、疲勞與外來損傷三種形式。如第五章所述,蠕變就是金屬材料長期在高溫和應力的長期作用下發生的緩慢塑性變形現象。金屬材料在蠕變過程中,晶界處會逐漸形成圓形或楔形空洞,並因空洞的長大和相互連接而形成沿晶的蠕變微裂紋,宏觀上則顯示出金屬材料的過渡變形。由於壓力溫度異常脈動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管壁應力值的增加或材料力學性能的下降,成為蠕變破壞的源頭。在高溫和應力的作用下,金屬材料發生蠕變是絕對的。但蠕變對管子的破壞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在管道的預期使用壽命後期其破壞作用才會逐漸顯現出來。
如果管道長期承受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而發生周期變化的交變載荷,將形成疲勞裂紋核心,逐漸擴展最後導致管道發生斷裂等事故。管子產生交變載荷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間斷輸送介質而對管道反復加壓和卸壓、升溫和降溫;二是運行中壓力波動較大;三是運行中溫度發生周期性變化,使管壁產生反復性溫度應力變化;四是因其他設備、支承的交變外力和受迫振動。在反復交變載荷的作用下,管子幾何結構不連續的部位和焊縫附近存在應力集中,有可能達到和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這些應力如果交變地載入和卸載,將使受力最大的晶粒產生塑性變形並逐漸發展為微裂紋。隨著應力周期變化,微裂紋也會逐步擴展,最後導致破壞。
外來損傷也會給管子與管件帶來嚴重影響,如地震、大風、洪水、雷擊等自然災害將導致管道的機械損傷,而人為的機械損傷,如管鉗的壓痕等將可能加劇管道發生腐蝕等損傷,而人為的破壞則更是促使管道發生泄漏、爆管等嚴重事故的原因之一。
②腐蝕。壓力容器可能因腐蝕而發生破壞,而腐蝕也是使管道發生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管道的腐蝕是指管子在內部介質、外部環境以及應力的作用下,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使管子產生退化或失效的現象。有時不合理的操作會導致介質濃度的變化,加劇腐蝕破壞。不斷的腐蝕將會使管子壁厚嚴重減薄,甚至發生破裂。根據壓力管道腐蝕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外腐蝕與內腐蝕。根據腐蝕的危害程度,還將管道腐蝕分為全面腐蝕(均勻腐蝕)、局部腐蝕(孔蝕)、應力腐蝕等幾種情況。其中應力腐蝕往往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因此其危害性更大。
應力腐蝕裂紋及斷裂是管道在拉應力和腐蝕性介質共同作用下發生的破壞,它既可發生於生產過程中,也可能發生於使用之前,甚至出現在管材加工成型期間,這是管道腐蝕的主要原因之一。應力腐蝕裂紋多發生於管道的縱焊縫、環焊縫等處,常伴有嚴重的孔蝕及其他一般性腐蝕。產生應力腐蝕除介質的因素外,應力集中的存在則是主要的原因。應力包括直管或彎管在製造時因矯直加工硬化和彎制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安裝不良引起的結構應力、焊接過程中因熱分布不均勻而產生的焊縫應力。大量統計表明,加工和焊縫殘余應力引起的事故占管道應力腐蝕事故總數的80%以上。從實際運行看,細管易發生應力腐蝕破壞,而粗管反而不易破裂,這可能是因為細管變形後產生的殘余應力一般比相同情況下的粗管要大的緣故。
③設計與材料選擇不合理。壓力管道的設計不合理,在製造、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如管道柔性不符合要求,材料選用不當或含有原始缺陷,焊接不當或冶金超標等,都可能引起材料性能惡化、損傷或破裂,在管道的某些局部可能產生很大的應力,將可能導致管子發生低應力脆斷,最終促使壓力管道失效,引發嚴重事故。
④操作和維修失誤。壓力管道違反操作規程運行,將致使其實際工況條件惡化,包括超壓、超溫、腐蝕性介質超標、壓力溫度異常脈動等;低的操作溫度則會引起材料的韌性下降,允許的臨界裂紋尺寸減小,從而有可能導致管道脆性破壞,超溫超壓還會導致管道接頭泄漏。管道上的嚴重缺陷或損傷未能被檢測發現,或缺少科學評價,以及不合理的維修工藝造成新的缺陷和損傷等,都將可能促使壓力管道發生故障,導致事故的發生。
以上四種原因可能單獨作用,也可能共同發生作用,從而使得管道發生故障。此外,還可能有一些目前尚無法查明的未知原因,將使得管子與管件發生故障,這在實際工程特別需要注意防範。
法蘭與閥門的故障形式與成因
法蘭與閥門是壓力管道的重要組成件,其完好程度對於壓力管道的安全運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法蘭來說,其故障形式主要為:在高溫下的應力鬆弛,使法蘭偏口、法蘭面發生異常翹曲或變形;連接螺栓等緊固件不齊全,或者緊固件發生松動或腐蝕現象,都可能導致法蘭失效,管道發生泄漏。
(1)對於閥門來說,故障之一為閥門不通。原因主要包括:控制通道被雜物堵塞(通道細小,容易堵塞);活塞因銹漬卡在最高位置,雖上部受力,但不能向下移動,打不開主通道。
(2)故障之二為閥門直通,不起減壓作用。原因有:活塞在某一位置(不是最高位置)卡住;主閥閥柄在導向孔某一位置(不是密合位置)卡住;主閥閥瓣下部彈簧斷裂或失效;脈沖閥閥柄在閥座孔內某一位置(不是密合位置)卡住,使之總是受壓;主閥瓣與主閥座兩密封面之間,有污物卡住或有刻痕;膜片因疲勞或損壞而失靈。
(3)故障之三為閥後壓力不能調節。其原因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還可能包括:調節彈簧失靈;帽蓋接縫泄漏,不能保持壓力。
除了以上三種故障,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閥後壓力脈沖波動,極不穩定。這是輸入介質與輸出介質差量太大之故,應重新選擇閥徑相當的閥門。還有一個造成閥後壓力不穩的原因是,調節彈簧選擇不當。
支吊架的故障形式與成因
支吊架是壓力管道的主要支撐設備,其主要故障如下所述。
(1)彈簧支吊架的工作高度與設計值不符。即管道的實際位移與理論計算位移有差異。這可能是因為管道周圍存在阻礙管道自由熱膨脹的情況;或者管道設計時發生計算錯誤;
(2)承重支架脫空。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泵的進出口管道段、沿塔敷設管道的水平段等位置。當生產過程中溫升發生變化時,設備自身會產生一定的位移,從而帶動管道位移而導致承重支架脫空;
(3)導向支架的卡死或損壞。當導向支架遭受到管子的較大橫向位移時,會導致導向支架卡死或損壞;
(4)管托滑落。如果施工時將管托滑板長度做得太短,或設計時所考慮的管道軸向位移過小,都可能導致管托從支撐樑上滑落下來,使管子在裝置停車時不能復位,從而造成管子或承撐梁的破壞。
安全附件的故障形式與成因
安全附件也是壓力管道不可或缺的組件,主要包括壓力表、安全閥和爆破片等,它們在緊急情況下對壓力管道設備起保護作用。
(1)壓力表的故障一般為:指示失靈、刻度不清、表盤玻璃破裂、泄壓後指針不回零位、表內彈簧管泄漏或壓力表指針松動、指針斷裂或外殼腐蝕嚴重等。
(2)安全閥的主要故障是:鉛封損壞、發生銹蝕,或者已經過了合格的校驗期。
(3)爆破片的主要故障則包括:安裝方向發生錯誤,或者爆破壓力和溫度不符合運行要求及其他異常情況。
安全附件的故障主要是因為儀表選擇不當、使用時間過長或者是運行時的工況條件十分惡劣而導致的。
此外,為了確保安全生產和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現代的化工設備中多已進行了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或對原有的化工設備進行了自動控制改造,使用了很多,如各種感測器、自動控制元器件,通過遠程終端進行顯示,這些感測器和控制元件也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生失效或顯示數據不準,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部分原因可能與前次檢測設備有關,但大多數則可能與各種生產和環境因素有關,由於篇幅限制,有關問題需要通過專業的書籍進行學習了解。
4. gc2壓力管道增加閥門屬於壓力管道改造嗎
LV.0 2#
一般閥門出廠時,閥門廠家都會做壓力試驗且要提供壓力試驗報告(當然這要內求采購合同上容要明確規定出來)
如果閥門廠家沒做,那麼在閥門安裝前做閥門的密封試驗並且記錄試驗結果,不然閥門安裝後發現內、外漏再更換太麻煩
5. 壓力管道常見事故與處理方法有哪些
壓力管道常見事故分析
與壓力容器一樣,壓力管道的破壞性事故可能會引起災難性的後果。壓力管道的事故管理,就是通過對破壞性事故進行認真的調查分析,找出確切的事故原因,其目的就是要逐步摸清並掌握壓力管道安全運行的規律和科學管理的方法,從事故中尋找管道設計、材料、製造、安裝、運行和檢驗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以期提高壓力管道的綜合管理水平。管道的事故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常常是多種不安全隱患和因素交叉在一起,促成了事故的發生。對事故的技術分析就是要找出這些不安全因素和它們之間的影響和關系,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防事故的措施。隨著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對壓力管道的設計、製造及安裝等環節的監察強度加大,壓力管道的役前檢驗、使用管理和定期檢驗等一些措施逐步得到落實,壓力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將會不斷提高。
(1)壓力管道常見事故。
①爆管事故。壓力管道試壓或運行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穿孔、破裂致使系統被迫停止運行的事故被稱為爆管事故。當管道發生爆管時,管內壓力瞬間突降,釋放大量的能量和沖擊波,危及人身安全和周圍環境。爆管事故在長輸壓力管線直接式加熱爐爐管發生的可能性較大,由於加熱爐承受高溫高壓,爐管直接接觸火焰,各種介質對金屬產生化學或電化學腐蝕,在管道工況發生變化時,極易發生介質泄漏著火爆炸事故。熱泵站操作流程或設備時,如果開錯閥門或程序不對,可能造成管道憋壓,壓力超過管材的屈服極限時就會發生爆管事故。對於停輸管道,如果未按規定泄壓,在高溫天氣下,極有可能造成壓力管道薄弱處撕裂爆管。發生爆管事故後,要立即改換流程,必要時管道停輸處理。
②凝管事故。對於輸送特定介質如原油的壓力管道,可能發生凝管事故。根據原油流變學原理,含蠟原油在凝點以上(3℃)左右時開始出現屈服值[含蠟原油屈服值是用於計算停輸管線再啟動壓力的重要流變參數。根據原油流變學原理,含蠟原油在凝點以上(3℃)時開始出現屈服值,隨著溫度降低,屈服值隨之增大,當溫度進一步降低,原油中蠟逐漸從原油中析出,並呈固體顆粒懸浮於液態原油中,此時原油表現出假塑性、觸變性等非牛頓性質)],隨著溫度降低,屈服值隨之增大,當溫度進一步降低,原油中蠟逐漸從原油中析出,並呈固體顆粒懸浮於液態原油中,此時原油表現出假塑性、觸變性等非牛頓性質,當蠟晶增多形成結構力強的三維網路結構,原油輸量逐漸變小,壓力增大,如果不及時採取有力措施,最終原油整體將失去流動性,發生凝管事故。
一旦發現管道壓力和流量出現異常,應立即開泵頂油,提高各站溫度。如果壓力超過管道的允許強度,還應考慮採取分段擠壓、在低溫段開口加註熱柴油等措施。
③泄漏事故。壓力管道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介質泄漏統稱為泄漏事故。長輸壓力管道發生泄漏時,應及時降壓、切換流程,根據泄漏情況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維修補漏。補漏方法有焊接法、管卡堵漏法、絲堵堵漏、換管、加套管、密封劑堵漏等。
④裂紋事故。壓力管道在運行中遭受到疲勞、應力腐蝕、氫腐蝕、動載荷等作用時,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萌生微裂紋,微裂紋進一步擴展為宏裂紋。裂紋是壓力管道最危險的一種缺陷,裂紋擴展很快,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就會發生爆管。
產生裂紋後,可以採取挖補、換管等措施,挖補增大了應力集中區域,通常採取局部換管方式比較安全。
(2)壓力管道事故的分析。當壓力管道發生事故後,使用單位除應迅速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外,還應注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及時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如現場錄制的圖像、損壞件的斷口狀況、原始操作記錄以及事故調查報告等,以對事故分析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時,應採取測量宏觀變形量;檢驗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進行斷口的宏觀分析和顯微分析等技術手段。然後依據有關資料和技術檢驗結果進行事故綜合分析,包括破壞程度,爆炸性質和破壞形式,最後找出事故原因,以吸取教訓,防患於未然。
壓力管道的事故處理
原勞動部1997年第8號部令頒發了《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發生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與結案作出了明確規定。
壓力管道和鍋爐壓力容器一樣,按其損壞及損失的程度,可分為三類,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超過10人或受傷(包括急性中毒)超過50人的,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爆炸事故死亡10人以下或受傷(包括急性中毒)50人以下,以及有關人員傷亡的嚴重損壞事故,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無人員傷亡(包括急性中毒)的嚴重損壞事故及有人員傷亡的一般損壞事故,由地、市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相關的壓力管道事故報告制度如下。
(1)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後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後還須直接報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2)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①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②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年、月、日、時、分);
③事故設備名稱;
④事故類別以及事故概況;
⑤人員傷亡、經濟損失。
(3)事故發生部門及有關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地向事故調查組提供有關設備及事故的情況,如實回答事故調查組的詢問,並對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負責。
(4)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並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後處理工作;
(5)對事故發生單位,要落實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未弄清不放過、責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並追究相關事故責任,建立事故登記台賬及完整的事故檔案,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6. 壓力管道安全事故
壓力管道事故中:設計佔11%,安裝施工質量問題占:18%(其中焊接質量問題佔88.6%),管道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閥門等)製造質量問題佔27.3%,安全管理問題佔32%(其中因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而造成的事故佔比例約為40%),腐蝕問題佔10.6%。
從廣義上理解,壓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內壓或外壓的管道,無論其管內介質如何。壓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輸送、分配、混合、分離、排放、計量、控制和制止流體流動的,由管子、管件、法蘭、螺栓連接、墊片、閥門、其他組成件或受壓部件和支承件組成的裝配總成。
管道特點:
1、壓力管道是一個系統,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
2、壓力管道長徑比很大,極易失穩,受力情況比壓力容器更復雜。壓力管道內流體流動狀態復雜,緩沖餘地小,工作條件變化頻率比壓力容器高(如高溫、高壓、低溫、低壓、位移變形、風、雪、地震等都有可能影響壓力管道受力情況)。
3、管道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的種類繁多,各種材料各有特點和具體技術要求,材料選用復雜。
4、管道上的可能泄漏點多於壓力容器,僅一個閥門通常就有五處。
5、壓力管道種類多,數量大,設計,製造,安裝,檢驗,應用管理環節多,與壓力容器大不相同。
壓力級別劃分標准:
低壓管道0≤P≤1.6MPa
中壓管道1.6<P≤10MPa
高壓管道10<P≤100MPa
超高壓管道P>100MPa
管道級別:
長輸管道為GA類,級別劃分為:
1.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長輸管道為GA1級:
a)輸送有毒、可燃、易爆氣體介質,設計壓力P>1.6MPa的管道;
b)輸送有毒、可燃、易爆液體介質,輸送距離(注1)≥200Km且管道公
稱直徑DN≥300mm的管道;
c)輸送漿體介質,輸送距離≥50Km且管道公稱直徑DN≥150mm的管道。
1.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長輸管道為GA2級:
a)輸送有毒、可燃、易爆氣體介質,設計壓力P≤1.6Mpa的管道;
b)GA1b)范圍以外的長輸管道;
c)GA1c)范圍以外的長輸管道。
公用管道為GB類,級別劃分為:
GB1、燃氣管道;
GB2、熱力管道。
工業管道為GC類;級別劃分為:
6.3.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工業管道為GC1級:
a)輸送GB5044《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介質的管道;
b)輸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及GBJ1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可燃氣體或甲類可燃液體介質且設計壓力P≥4.0MPa的管道;
c)輸送可燃流體介質、有毒流體介質,設計壓力P≥4.0MPa且設計溫度大於等於400℃的管道;
d)輸送流體介質且設計壓力P≥10.0MPa的管道。
3.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工業管道為GC2級:
a)輸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及GBJ1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可燃氣體或甲類可燃液體介質且設計壓力
P<4.0MPa的管道;
b)輸送可燃流體介質、有毒流體介質,設計壓力P<4.0MPa且設計溫度≥400℃的管道;
c)輸送非可燃流體介質、無毒流體介質,設計壓力P<10.0MPa且設計溫度≥400℃的管道;
d)輸送流體介質,設計壓力P<10.0Mpa且設計溫度<400℃的管道;
注1:輸送距離指產地、儲存庫、用戶間的用於輸送商品介質管道的直接距離。
事故原因
1、設計問題:設計無資質,特別是中小廠的技術改造項目設計往往自行設計,設計方案未經有關部門備案。
2、焊縫缺陷:無證焊工施焊;焊接不開坡口,焊縫未焊透,焊縫嚴重錯邊或其它超標缺陷造成焊縫強度低下;焊後未進行檢驗和無損檢測查出超標焊接缺陷。
3、材料缺陷:材料選擇或改代錯誤;材料質量差,有重皮等缺陷。
4、閥體和法蘭缺陷:閥門失效、磨損,閥體、法蘭材質不合要求,閥門公稱壓力、適用范圍選擇不對。
5、安全距離不足:壓力管道與其它設施距離不合規范,壓力管道與生活設施安全距離不足。
6、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缺乏:思想上對壓力管道安全意識淡薄,對壓力管道有關介質(如液化石油氣)安全知識貧乏。
7、違章操作:無安全操作制度或有制度不嚴格執行。
8、腐蝕:壓力管道超期服役造成腐蝕,未進行在用檢驗評定安全狀況。
7. 閥門檢驗人員有哪些風險,這些風險有哪些管控措施
閥門檢驗人員有哪些風險?這些風險有哪些管控措施?閥門的檢驗人員也是有風險的,因為檢驗閥門是是要打壓的,必須達到4個壓之後才可以檢驗成功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按照操作規程去操作。
8. 壓力管道的故障如何處理
壓力管道發生故障後需進行及時處理,以減少損失,確保管道安全經濟的運營。
管子與管件的主要故障為變形、位移、振動、管壁嚴重減薄、裂紋以及焊接缺陷等,對於這些故障以及因此而導致的管道泄漏等,必須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如果通過認真觀察與檢測,發現管道發生撓曲、下沉、塌陷、鼓脹等嚴重變形情況,應進一步密切監視發生問題的管子,同時採取加固管段、夯實地基等措施,必要時可以更換成相同或不同材質的新管。
針對位移超出計算值或管道已與相鄰管道相抵觸等異常現象,應立即責成設計人員核算,並判定是否安全,必要時可採取重新安裝等相應措施。
對於可預見的壓力管道振動,可根據開工前所做的標識點(或補充標識點)進行目視觀測其實際振動情況,必要時可採用儀器測量其振動頻率和振幅,並判定它是否符合要求,否則應查找其原因,並及時處理。對於不可預見的壓力管道振動,如果目視發現它發生振動,應檢查振動發生的原因,然後再採取措施控制其振動。一般情況下,對於不可預見的振動管道,由於沒有按振動管道進行設計,故一旦出現振動,應採取措施進行消除,否則會很快導致管子的破壞。
對重要管道或有明顯腐蝕和沖刷減薄的彎頭、三通、管徑突變部位及相鄰直管部位應採取抽查的方式進行壁厚測定。壁厚測定宜做到定點測厚。對於因為腐蝕等原因而導致管子壁厚嚴重均勻減薄的情況,可以選用原管徑,材質相同的管段進行更換。而對於管子壁厚局部嚴重減薄的情況,可以採取補焊、加套管等方法進行處理。
壓力管道受到疲勞、蠕變、腐蝕等作用時,容易發生裂紋。產生裂紋後,可以採取補焊(坡口焊接、多層焊接)、換管等措施。由於補焊將可能增大應力集中的區域,通常建議採取局部換管方式比較安全。
對於未焊透、咬邊等焊接缺陷,可以採用打磨並重新焊接、選用其他連接方式或者更換新管等方法進行處理。
壓力管道由於各種故障而發生泄漏時,應及時降壓、切換流程,並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維修補漏。補漏方法有:焊接法、管卡堵漏法、絲堵堵漏、換管、加套管、密封劑堵漏。對於閥門來說,也會因為其各部件受熱膨脹不均勻或不協調而產生泄漏。閥門出現泄漏後,應視其泄漏的量以及危害性來決定是立即停車更換或採取其他臨時措施。除了管子與管件的故障外,彈簧支吊架與減壓閥等管道設備發生下述故障時,也應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如果彈簧支吊架的工作高度與設計值不符,應檢查管道周圍是否有阻礙管道自由熱膨脹的情況,並責成設計人員核算是否存在計算錯誤;發生承重支架脫空的情況時,應責成設計人員分析校核,並提出處理意見。對這種情況,也許將承重支架改為可調支架即可,也許應改為彈簧支吊架,也許無須改動也能滿足管道的支承要求。
對於減壓閥,特別要強調定期檢查。活塞減壓閥前必須安裝過濾器;對於新安裝或長期停用的減壓閥,一定要拆開檢查和清洗;如發現污物、銹漬要及時除去;活塞環損壞應更新;彈簧失效要及時更換;密封面如不密合,應重新研磨;膜片不靈要更換;經使用如確認閥柄較粗,應用砂紙打磨。
上述措施僅是壓力管道在操作維護、保養和故障管理的一般常用的管理措施,有關的細節需要根據各企業生產條件的不同和設備的具體情況,根據企業制定的一些適用於本企業生產的具體措施與規章制度制定相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
9. 壓力管道有哪些危險性
壓力管道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只要沒有什麼跑、冒、滴、漏想像存在是沒有什麼危險的,只是在維修時候要注意危險的存在,只要你按照維修操作規定方法工作,危險將永遠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