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閥門知識 > 開閥門人員安全站位是指什麼

開閥門人員安全站位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16 13:36:12

1. 如何判斷閥門的開度位置(包括暗桿)

閥門的開度沒有明來顯標志。
手動源(明桿)根據閥桿升的高度結合口徑來判斷,在關閉時扳動手輪的力量也可以判斷。
電動、氣動閥門在出廠時根據要求限位開關已經調整好,不需要用戶調整。
暗桿閥門根據平時的經驗和扳動手輪的力量來判斷開度。

2. 閥門技術人員的發展方向有那些

重型飛機要想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必須有蒸汽彈射器。在飛機起飛前,由位持器鋼圈把尾部扣在一個堅固點上,飛機前輪附近的牽引桿垂落到一個「滑梭」內,滑梭以掛鉤鉤住飛機。滑梭是蒸汽彈射器唯一露在飛行甲板上的零件。飛機前面的甲板下,有兩個平行圓筒,每個至少長45米,筒中的活塞與所有滑梭相連。蒸汽由母艦上的鍋爐輸出,增壓後輸入滑梭。飛機起飛時開足馬力,但被位持器扣住。蒸汽彈射器一啟動,飛機引擎的動力加上蒸汽壓力,使鋼圈斷開,飛機前沖,在45米距離內達到時速250千米。飛機彈射起飛脫離滑梭後,活塞前端的注管就落入水池,在幾米的距離內停頓,滑梭移回原位,推動另一架飛機起飛。母艦上每個蒸汽彈射器每分鍾可推動兩架飛機起飛。通常航空母艦最多裝設4個蒸汽彈射器。

要構件包括三部分:

(1)彈射器做動系統:開口活塞筒體、活塞環、引出牽引部分、U型密封條、導氣管、模度氣動閥門、排氣閥、安全閥、測距儀、壓力感測器。

(2)彈射器附屬系統:海水淡化設備、貯水池、高壓水泵、鍋爐、加熱裝置。

(3)彈射器控制系統和導流板。
下面,具體介紹如下:

一、海水淡化設備及貯水池

航母即使沒有彈射器(如採用滑躍起飛的),也有海水淡化設備及貯水池,因為生活用水、機器用水也需要淡水,從陸地上補給淡水只是一些近海防衛型護衛艦的辦法。有了海水淡化裝置,軍艦遠洋作戰能力大大增強,對補給依賴低,而航母是遠洋型軍艦,不能沒有海水淡化裝置。有彈射器的航母,不僅生活淡水消耗量大,而且彈射器消耗量更大,根據美軍記錄:每起飛一架飛機,約消耗1噸淡水。目前,海水淡化技術比較成功的有低壓蒸餾及膜透法。其中膜透法已廣泛用於民用海水淡化水廠。當然,有了淡化設備還必須有貯水池,用於貯備淡水。

二、高壓水泵、鍋爐和加熱裝置

高壓水泵的用途是把淡水從貯水池中抽入鍋爐,以抵消釋放蒸汽而消耗的淡水。由於鍋爐在使用時壓力很高,高壓水泵必須有很高的壓力才能把水補充進去,所以高壓水泵不僅要有強大的動力以形成很高的壓強,而且要有很高的抗壓性,對軋鋼和焊接工藝提出很高的要求。高壓水泵是根據鍋爐內淡水量的多少自動補充的,不過早期的是手動控制的,顯得比較落後。

鍋爐是提供蒸汽的設備,實際上鍋爐就是一個儲能裝置,民用的鍋爐比較多,航母用的鍋爐原理上與民用沒什麼區別,但航母的鍋爐更大、耐壓性能更高,安全標准更高。即使如此,美國與英國航母還是發生過鍋爐爆炸和燙死人的事故。高壓鍋爐對水質的要求也高,高鹽、高硬度的海水根本不能進入鍋爐。鍋爐工作時要消耗大量蒸汽,如果以最小間隔進行彈射,需要消耗航母鍋爐20%的蒸汽。

加熱裝置很多,美國現役核動力航母都是利用反應堆加熱,以保證其有足夠的能量釋放給彈射器。加熱裝置也是受控的,但在戰爭時期鍋爐是不能熄火的,以保證緊急情況下隨時起飛飛機。不能熄火,就意味著鍋爐隨時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是常規動力航母,其燃料費用十分巨大。美軍之所以發展核動力航母,也是為了在經濟上節省能源開支,畢竟從長期來看,核動力運行成本較便宜。

三、開口活塞筒體、活塞、引出牽引部分和U型密封條

航母所用的彈射器早期採用閉口活塞,不過需要一個非常長的動力傳動桿把蒸汽能量傳給需起飛的飛機,由於幾十米長(近百米)的傳動桿中間無支點,導致存在傳動桿下垂現象,而且會經常把傳動桿頂彎的事故發生。後來工程技術人員把傳動桿推力改為拉力起飛,解決了這個問題,但發現活塞與傳動桿連在一起重量實在太重(大部分重量是傳動桿),由於起飛時間短,蒸汽做功很大一部分都消耗在做在了活塞與傳動桿上,而且停止時還必須用緩沖器。後來工程技術人員採用活塞開口,活塞環的動能直接從開口處把能量傳出去,由於取消了傳動桿,大大減少了重量,也同時提高了效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場彈射器的革命,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當然,由於採用了開口活塞筒,其開口對稱的筒壁就需要相應加厚,否則在蒸汽的高壓下,開口處會增大,導緻密封不緊、蒸汽外泄。實際上,除對稱筒壁加厚外,開口活塞筒外壁也要加固。

由於採用了開口活塞筒,最大的麻煩是活塞的密封刀經過開口時的密封問題。其實,彈射器活塞與普通活塞沒什麼兩樣,不過彈射器上的活塞較長一點,一是增強其穩定性,二是由於密封刀必須非常薄,而推力又比較大,所以只有增加密封刀寬度才能解決問題,而密封刀寬度增加了,活塞也需加長一點。不過,雖然活塞長了,重量並不增加多少,原因是其中間是空的(並非完全空,還有部分鋼構),而且活塞為雙向密封的。

引出牽引部分是通過密封刀與外部件連接起來的,但彈射器最大的麻煩之處就在於密封刀與U型密封條的結合處。由於密封刀經過時必須把U型密封條在介面處頂開,頂開後與密封刀接縫處肯定會泄漏蒸汽,如果U型密封條的密封力很大,密封效果肯定很好,但密封刀阻力也會越大,U型密封條磨損也就越快,所以為了很好地解決密封、運行阻力及U型密封條磨損問題,美國率先採用了「高壓細流水密封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還會有些蒸汽外泄,但密封刀的磨擦阻力與U型密封條磨損率已經大大降低。不過,不要認為這樣就完美了,U型密封條磨損仍然是困擾彈射器的最大心病,日常維護與檢修都相當麻煩,雖然一直在不斷改進材質及採用新技術,但至今仍不能令人滿意,美軍對此意見很大。

四、導氣管、模度氣動閥門、排氣閥和安全閥

導氣管是把鍋爐里的蒸汽導入彈射器,以迫使彈射器工作。模度氣動閥門的作用是控制蒸汽進入的速度。由於氣動模度閥門有開關迅速及開度易控制的特點,所以氣動模度閥門可以控制蒸汽壓力而達到控制彈射器的目的。排氣閥作用是把活塞筒內的蒸汽排出去。安全閥是為了防止彈射器筒體內壓力過高而採用的保護設備。

五、測距儀、壓力感測器及控制系統

安裝在彈射器上的測距儀可以精確地測出彈射器位置及彈射器的速度,而兩側的壓力感測器可精確地讀出彈射器內的壓力,這些數據以極快的速度送入智能控制處理器(相當於PLC)。智能控制器處理這些數據後,准確控制氣動模度閥門,從而達到起飛飛機的目的,也能通過控制氣動閥門使彈射器返回原來位置。

彈射器還裝有其它儀表,如鍋爐水位計、溫度計、壓力感測器等,這些都要由智能控制器總體控制、統一管理,這樣才能使彈射器效率大大提高。

六、燃氣導流板

在彈射前,艦載機的噴氣發動機已經全速運轉,會向後噴射出高溫高速燃氣流,對後面的人員和器材危害甚大。這時,彈射器後方張起的擋板可使燃氣流向上偏轉,不會噴向後面甲板,這些擋板叫「偏流板」或「燃氣導流板」。一般來講,每個彈射器後面有一組共3塊燃氣導流板。當單發飛機起降時張開正中一塊;當雙發飛機起降時三塊都張開。為降低燃氣流的灼熱溫度,燃氣導流板後面都裝有供冷卻水循環流動的格狀水管。燃氣導流板要求耐高溫、耐沖擊,能經受忽冷忽熱和飛機降落時的強大沖擊力,加工製造難度很大。

七、其他設備

其實,不要以為以上這些就是航母彈射器的全部設備,實際上還有彈射器固定裝置、降溫裝置、專用維修工具和專用維修通道等。為了保證彈射器正常運行,航母上每天有數十人(至少40-50人)為運行、維護和保養彈射器而忙碌不已。

八、彈射器工作流程

(1)第一步:彈射飛機

當鍋爐的蒸汽可以滿足彈射使用時,模度氣動閥門才能打得開,這時飛機發動機起動,同時彈射器作信號發出,工作側氣動模度閥門打開,同時返回側排氣閥打開,活塞在高壓蒸汽推動下同時通過密封刀推動牽引部分帶動飛機,使飛機高速運行,活塞另一側筒內則因壓力劇增使余氣從排氣閥迅速排出,當達到起飛速度時,工作側氣動模度閥門開閉,同時排氣閥也開閉,由於活塞沒有了外力(蒸汽推力),同時也由於排氣閥開閉,使活塞運行時受到極大阻力而停止。當然,為了安全起見,返回側還是裝上了緩沖器。

(2)第二步:彈射器返回

為了彈射另一架飛機,彈射器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返回原位,返回時與上述程序相反,返回側氣動模度閥門打開,同時工作側排氣閥打開,活塞在蒸汽壓力下返回到原位。當然,返回側的壓力沒有彈射側的高,因為只是讓彈射器回來而已。彈射器返回不同於工作,工作時只要飛機起飛了,彈射器立刻停止,而不管彈射器在什麼位置(當然不能到頭),而返回時則需要彈射器准確地停在起飛飛機的位置上,為方便起飛飛機,同時以減少起飛時間。

九、彈射方式簡介

艦載機起飛時都利用彈射器軌道上的滑塊把飛機高速彈射出去,而依據艦載機與滑塊的聯結方法,彈射方式可分為拖索式和前輪牽引式。

(1)拖索式彈射方式是50年代開始使用的老方式,需要8-10名甲板人員先用鋼質拖索把飛機掛在滑塊上,再用一根索引釋放桿把其尾部與彈射器後端固定住。彈射時,猛力前沖的滑塊拉斷索引釋放桿上的定力拉斷栓,牽著飛機沿軌道迅速加速,在軌道末端把飛機加速到直起飛速度拋離甲板,拖索從飛機上脫落,滑塊返回彈射器起點准備下一次工作。

(2)前輪牽引彈射方式是美國海軍1964年試驗成功的。艦載機的前輪支架裝上拖曳桿,前輪就直接掛在滑塊上,彈射時由滑塊直接拉著飛機前輪加速起飛。這樣就不用8-10名甲板人員掛拖索和撿拖索了。彈射時間縮短,飛機的方向安全性好,*作簡便。但艦載機的前輪起落架需要做專門設計並加固,美軍現役核動力航母都採用這種起飛方式。

十、蒸汽彈射器的缺陷

(1)維護成本大,U型密封條更換頻繁而又十分麻煩,對材質要求高;

(2)使用蒸汽彈射器成本大,效率低,配套設施多,系統煩瑣,各個環節要求高;

(3)需消耗大量淡水,美國曾為此考慮過蒸汽冷凝回收裝置,終因體積大及效率低而取消。

由於蒸汽彈射器存在以上不足,所以美軍對蒸汽彈射器不滿,從而催生了電磁彈射器。不過,電磁彈射器現仍處於研製階段,短期內很難投入美軍現役。

3. 開啟氣體閥門時,操作者應該站在什麼位置

如果抄是對人體有害的氣襲體,操作者應該站在上風口,至少要有兩名以上人員,配帶呼吸器,報警器,做好通風工作。開啟是動作要慢,不要一下子開到最大流量。當然以上都是指手動閥門。如果是電動或其他可以遠程式控制制的就沒有這么復雜了。

4. 操作閥門的安全注意事項

◆防止閥門錯開、錯關、漏開、漏關。操作工要清楚了解每個閥門的作用及版在工藝權管道中的位置,防止誤操作,否則可能造成跑料、混料、憋壓等事故。如某煉油裝置,在開工前進行蒸汽吹掃,某放空閥吹掃後漏關,結果,開工時,370℃的高溫油漿從放空閥排出,造成大火,引進裝置停工。
◆低溫在0℃以下的季節,對停用的閥門,要主要防凍,及時打開閥底絲堵,排出裡面的凝積水。對不能排除的和間斷工作的閥門要採取保暖措施。
◆對高溫下工作的閥門,當溫度升高到200℃以上,螺栓受熱伸長,容易使閥門密封不嚴,需要時應對螺栓進行「熱緊」,熱緊時,不宜在閥門全關位置進行。以免閥桿頂死,再開啟困難。
◆閥門泄漏時,應先判明泄漏部位及原因,一般情況下分內泄漏和外泄漏兩種,外部滲漏按其外部結構分為填料處泄漏和閥蓋、閥體滲漏以及密封面或襯里材料滲漏,操作人員應准確判斷,自己能解決的要及時處理,不能解決的要維修工及時處理。
◆閥門填料壓蓋不宜壓得過緊,以閥桿能靈活轉動為宜,壓得太緊,會增大閥桿摩擦力,增大操作扭矩等。閥門工作時,一般情況下不能隨便帶壓更換或添加盤根,否則,導致介質泄漏引起危險

5. 汽水管道檢修工作需要運行人員採取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作業現場的基本條件。
1.1作業現場的生產條件和安全設施等應符合有關標准、規范的要求,工作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應合格、齊備。
1.2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及施工車輛上應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並應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
1.3現場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應合格並符合有關要求。
1.4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2.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
2.1具有嚴格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正確態度。
2.2經醫師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病症(體格檢查每兩年至少一次)。
2.3具備必要的相關知識和業務技能,且按工作性質,熟悉本規程的相關部分,並經考試合格。
2.4具備必要的安全健康知識,學會緊急救護法。
2.5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3.作業人員的安全職責
3.1班段長安全職責:
1)工作必要性;
2)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3)所派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人員是否適當和充足。
3.2工作負責人安全職責:
1)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
2)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和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條件,必要時予以補充;
3)工作前對工作班成員進行危險點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並確認每一個工作班成員都以知曉;
4)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5)督促、監護工作班成員遵守本規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執行現場安全措施;
6)工作班成員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變動是否合適。
3.3專責監護人
1)明確被監護人員和監護范圍;
2)工作前對被監護人員交代安全措施,告知危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3)監督被監護人員遵守本安全措施,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
3.4工作班成員:
1)熟悉工作內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確工作中的危險點,並履行確認手續;
2)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技術規程和勞動紀律,對自己在工作中的行為負責,互相關心工作安全,並監督本規程的執行和現場安全措施的實施;
3)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
4.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4.1 隔離
4.1.1轉動機械設備的檢修,應關閉所有應關閉的閥門、閘板、擋板,切斷所有可能的動力源(氣、水、油等)。並做好防轉的措施,必要時還應採取可靠的制動措施。如控制迴路與其他設備設有聯動、聯鎖關系的,還應將聯動、聯鎖迴路解除。
4.1.2 熱網各蒸汽管道、循環水管道以及公共排污、疏水等熱力系統檢修,應關嚴所有應關閉的截門、閘板、擋板。如關閉不嚴,應關嚴前一道截門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
4.1.3 在下水溝(含除灰溝)、疏水溝或敷設有汽、水等管道、閥門的地下溝道和井下進行檢修工作,應關閉向工作地點流入蒸汽或水等介質的有關截門或閘板。工作中如需沖洗溝道,應先將工作人員從溝道內撤離並清點人數無誤後,再開啟有關閥門或閘板。
4.1.4 在壓力管道上進行長時間的檢修工作時,檢修管段應用帶尾巴的堵板與運行中的管段隔斷,或將它們之間的兩個串聯,嚴密不漏的閥門關嚴,兩個串聯閥門之間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予打開。關閉的閥門和打開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上鎖,並掛標示牌。
4.2泄壓
4.2.1設備檢修前,應放盡系統內的汽、水、油等介質,確認已泄壓和溫度符合工作條件後,方可開始工作。
4.2.2做泄壓措施前,應先檢查確認檢修的設備和系統確與運行部分可靠地隔離,然後方可緩慢開啟有關閥門進行泄壓。泄壓操作時,人員不得正對壓力釋放的方向。
4.2.3檢修的設備和系統是否已安全泄壓,可通過閥門機械指示位置、熱工儀表指示以及現場實際情況(如有汽、水流動聲音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
4.2.4如果熱工儀表顯示有壓力,或壓力表指示雖在「零」位,但泄壓閥處仍有汽、水等介質流動的聲音,應對設備的隔離和泄壓措施以及壓力表進行檢查,在未查明原因前,應認為設備和系統內部有壓力,不能擅自開始工作。
4.2.5為泄壓所開啟的有關閥門,在檢修過程中應一直保持在可靠的全開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同時加掛機械鎖。
4.2.6若無專門的閥門進行泄壓,可通過擰松管道或閥門的法蘭盤螺絲進行泄壓。泄壓時,應先把法蘭盤上遠離身體一側的螺絲松開,再略松近身體一側的螺絲,使存留的汽(氣)、水等從對面縫隙排出,以防尚未放盡的汽(氣)、水傷害工作人員。附近如有電氣設備,應加以遮擋,以防汽(氣)、水噴到電氣設備上面。
4.3設備檢修需要斷開電源時,應在已拉開得開關、刀閘和檢修設備控制開關的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在顯示屏上進行啟動、停運的設備或者需要進行開度調節的截門、閘板、擋板等,應切除所有可能造成其聯鎖動作的開關,並在其操作面板上將操作按鈕方式設置為「檢修」狀態,或者在操作處用其他方式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4.4 生產廠房內外工作場所的井、坑、孔、洞或溝道,應覆以與地面齊平而堅固的蓋板。在檢修工作中如需將蓋板取下,應設臨時圍欄。臨時的孔、洞,施工結束後,應恢復原狀。
4.5生產廠房內外工作場所的常用照明,應該保證足夠的亮度。
4.6使用可燃物品(如乙炔、氫氣、油類、瓦斯等)的人員,應熟悉這些材料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規定。
4.7工作人員的工作服不準有可能被轉動的機器絞住的部分;工作時應穿著工作服,衣服
和袖口應扣好;禁止戴圍巾和穿長衣服。禁止工作服使用尼龍、化纖或棉、化纖混紡的衣料製作,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燒加重燒傷程度。工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禁止穿拖鞋、涼鞋、高跟鞋,禁止女工作人員穿裙子。辮子、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做接觸高溫物體的工作時,應戴手套和穿專用的防護工作服。
4.8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辦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檢修班組除外),應正確佩帶安全帽。

6. 開機前高低壓系統有關閥門開關應設置在什麼位置

開關前應檢查高低壓系統管道閥門的開關標牌,並將有關閥門開關設置在正專確的位置屬上。
(1)高壓系統管道上閥門所應處的位置:製冷壓縮機的排氣閥和供液調節站的總供液節流閥應關閉。氨油分離器、儲液器等設備和管道的截止閥、均壓閥、壓力表閥、安全閥、電磁閥前的截止閥均應開啟。熱氨沖霜閥、放油閥和放空氣閥應關閉。
(2)低壓系統管道閥門所應處的位置:製冷壓縮機吸氣閥應關閉。氨液分離器、低壓循環儲液器及液體分配站至各庫房的供液閥和有關的過橋閥、壓力閥、安全閥前的截止閥等都應開啟。各低壓設備的放油閥、沖霜閥、加壓閥、排液閥都應關閉。

7. 手動閥門全開和全關位置如何進行鎖定

手動閥門的開關位置都有限位的啊,搬到底了就全開或全關了啊,你的閥門要是能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話那就是閥門壞掉了

8. 兩名保安員攔載巡查對象的安全站位是

兩名保安員攔截巡查對象的安全站位,是兩側進行分開即可,這樣防止他的一些違法行為。

9. 進入作業現場危險部位有什麼安全要求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1、在有限空間危險作業進行過程中,應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必要的測定次數或連續檢測。
2、作業時所用照明應使用12伏以下的安全燈,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按規定配備漏電保護器。
3、發現可能存在有害氣體、可燃氣體時,檢測人員應同時使用有害氣體檢測儀表、可燃氣體測試儀等設備進行檢測。
4、檢測人員佩戴隔離式呼吸器,嚴禁使用氧氣呼吸器;
5、 有可燃氣體或可燃性粉塵存在的作業現場,所有的檢測儀器,電動工具,照明燈具等,必須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要求的防爆型產品。
6、在危險作業場所,必須採取充分的通風換氣措施,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
7、對由於防爆、防氧化不能採用通風換氣措施或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場所,作業人員必須配備並使用空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
8、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前和離開時應准確清點人數。
9、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作業人員與監護人員應事先規定明確的聯絡信號。
10、當發現缺氧或檢測儀器出現報警時,必須立即停止危險作業,作業點人員應迅速離開作業現場。
12、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並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標志。
13、在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必須配備搶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繩纜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設備,以便在非常情況下搶救作業人員。
14、在通風條件差的作業場所,如地下室、容器內等,配置二氧化碳滅火器時,應將滅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隨便啟動,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並在放置滅火器的位置設立明顯的標志。
15、當作業人員在與輸送管道連接的密閉設備(如油罐、反應塔、儲罐、鍋爐等)內部作業時必須嚴密關閉閥門,裝好盲板,並在醒目處設立禁止啟動的標志。

10. 當調節閥氣源發生故障時,能保持閥門開度處於氣源故障的位置是什麼

當調節閥氣源發生故障時,根據閥門的結構型式有關三類位置FC、FO、FL。回FC/FO兩種只是故障時的答安全位置已失去了調節作用;FL就是氣源故障時保持閥門的閥門結構,相對穩定的保持了介質流量,給設備維護及儀表檢修一段時間,相對減少故障損失。

閱讀全文

與開閥門人員安全站位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方案設計 瀏覽:593
魅工具箱素材在哪裡下載 瀏覽:672
天然氣用不用關管道閥門嗎 瀏覽:632
電子血糖儀器怎麼操作 瀏覽:10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圓柱齒輪減速器 瀏覽:743
東成電動工具電焊機 瀏覽:734
動車機械操作員是什麼 瀏覽:840
o與s在閥門上的縮寫表示什麼 瀏覽:842
大棚怎麼實現製冷 瀏覽:154
儀表如何確定精度等級 瀏覽:945
中國哪些機械公司 瀏覽:726
閥門井深怎麼選 瀏覽:931
B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 瀏覽:89
重力鑄造機是怎麼提高生產效率的 瀏覽:318
自動噴灌裝置安裝圖 瀏覽:179
二手車軸承怎麼接 瀏覽:487
坂橋五金市場 瀏覽:832
軸承7230什麼意思 瀏覽:376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338
儀器sst是什麼意思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