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採暖管道標准安裝規范詳解
採暖管道是採暖系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採暖管道的規格是有很多的,主要是為了在不同的場合以及目的下面使用採暖管道。採暖管道對於大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使用採暖管道,使得大家能夠在大雪紛飛的天氣中,感受到溫暖如春的感覺。採暖管道的安裝其實是非常的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採暖管道的安裝標准。
採暖管道的安裝標准
1、系統主管布置
布置系統主管時,應與建築物的使用要求、供暖系統圖式、散熱器的布置情況等配合。要力求節省管材,便於安裝和檢修。主管一般是明裝。主管明裝時,應盡量布置在外牆牆角及窗間牆處。
2、主管安裝主
管安裝前,應先將散彎猜熱器就位,找好平直度後,才能安裝立管,這樣主管的尺寸才能准確。雙立管上的半圓彎應准確、平正,支管在半圓彎的中間,不能錯上或錯下。管道安裝完,檢查坐標、標高、預留口位置和管道變徑等是否正確,然後找直,用水平尺校對復核坡度,調整合格後,再調整吊卡螺栓U形卡,使其松緊適度,平正一致,最後焊牢固定卡處的止動扳。
3、支管安裝
暗裝或半暗裝的散熱器支管燈叉彎必須與散熱器槽牆角相適應,達到美觀,連接散熱器的支管應有坡度。上供下回的供水支管坡向散熱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下供下回雙管式在頂層供水立管上沒有排氣裝置,供、回水畢遲支管坡向立管,其他層供水支管坡向散熱器,回水支管坡向主管。散熱器支管過牆時,除應該加設套管外,還應注意支管不準在牆內有接頭。支管上安裝閥門時,在靠近散熱器一側應該與可拆卸件連接。散熱器支管安裝,應在散熱器與立管安裝完畢之後進行,也可與立管同時進行安裝。安裝時一定要把鋼管調整合適後再進行碰頭,以免弄歪支、立管。
採暖管道在安裝的時候要遵循什麼樣的標准,有關於這個的內容小編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採暖管道一般的情況下都是公共場合在安裝的,但是也是有一些小規格的採暖管道是會安裝在大家的家中的,所以有關於採暖管道的安裝的相關的標准,還是非常值得大家來學習的。其實有關於採暖管道的安裝的標准也是非常的好記的。希望上文中有關於採暖管道安裝標準的內容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埋數型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2. 地暖管安裝間距怎麼計算
《JGJ 142-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出地暖管間距應該是多少。因為每棟建築、每個房間的熱負荷都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供熱功率和管間距。
《JGJ 142-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國標中關於管間距的條目:3. 1. 12 採用加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敷設間距等於50mm ,且加熱電纜連續供暖時,加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於17W/m; 當敷設間距大於50mm 時,加熱電纜線功率不宜大於20W/m 。
3.5.8 加熱供冷管距離外牆內表面不得小於100mm,與內牆距離宜為200mm ~ 300mm。距衛生間牆體內表面宜為100mm~150mm 。
3.7.1 加熱電纜熱線間距不宜小於100mm。加熱電纜熱線與外牆內表面距離不得小於100mm ,與內牆表面距離宜為200mm~300mm。
5.4.1 加熱供冷管應按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供冷管應保持平直,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於10mm。
5.4.9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供冷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於100mm 時,加熱供冷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附錄:
(2)採暖管道閥門和儀表間距擴展閱讀:
地暖管間距標准分析
地暖管的鋪設間距主要與供水溫度、房間的熱負荷及房間的有效散熱面積有關。地暖管的供水溫度一般不高於55℃,當供水溫度一定時,主要取決於房間的熱負荷。熱負荷主要由房子結構的熱工特性、房間朝向和房間所處樓層的位置等因素決定。
如牆壁的厚度、是否設有保溫層,房間是否端頭和頂層,窗戶是單層窗或是雙層窗、房間朝北或是朝南等。房間暖盤管的間距越小室內單位面積散熱量越大,反之亦如此,通常業內人士所謂的偷工減料便是從地暖盤管入手,間距越大越節省材料,可能採暖時達不到所需要求。
管間距盤小了,造成單位面積過熱,冬季採暖需要開窗通風,造成能源浪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地暖管間距並不是全程一個間距,每個房間的使用功能不一樣間距也不一樣,衛生間、卧室、廚房,三者間熱負荷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地暖管間距也不一樣,在進行地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人體冬季採暖需求,以及房間使用功能,效驗精準的熱負荷,將地暖打造最優化舒適節能系統。
《地暖規程》中已經明確說明「地暖管的間距在15-30cm都屬於合理的」具體該做到多少間距,是要依據環境負荷,同時要參考業主要求以及設備的工況來決定。
在地暖鋪設中一直有三分材料,七分安裝的說法。所以,專家建議 地暖盤管時務必依照正規的設計以及房間的朝向、建築物保溫效果、室內所需溫度等熱負荷計算效驗地暖管間距,才幹確保冬季採暖的舒適度。
3. 暖氣片供回水立管間距,離牆多少
一般距離5-10厘米。
兩管間距供水管和回水管的間距沒有什麼特殊規定。主要是從符合美觀以及施工便利:標准規定給水,由於打口所需,採用承口距牆表面50mm。
還有就是進水口要比回水口低一些,這樣才能達到供暖效果、熱水、採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牆表面50mm為宜,DN40以上取60mm為宜。因為距離過近。
(3)採暖管道閥門和儀表間距擴展閱讀:
室外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襲,其垂直間距在500mm 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 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5m;管徑大於200mm的,不得小於3m。
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給水管應鋪在問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答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4. 安裝在管理上的測量儀表為什麼要與彎道、閥門、管件等裝置具有一定距離
一般流量儀表,需要在儀表前後有一定的直管段要求,比如前10後5等。具體看下圖。因為流量儀表通常是通過測量流體的流速×截面積來計算流量。彎道、閥門、管件會對流體的流速產生影響,使其變得不均勻,所以必須有直管段來消除這種影響。
5. 閥門安裝的要求及安裝高度水平管道
閥門安裝的一般要求是什麼?最適宜的安裝高度是多少?水平管道上的閥門、閥桿方向如何考慮?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閥門安裝的一般要求:
(1)閥門應設在容易接近、便於操作、維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進出裝置的管道)上的閥門應集中布置,並考慮設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閥門,其中心線應盡量取齊。手輪間的凈距不應小於100mm,為了減少管道間距,可把閥門錯開布置;
(2)隔斷設備用的閥門,在條件允許時宜與設備管口直接相接,或盡量靠近設備。這樣在系統水壓試驗時可試驗較多的管道,檢修時也可拆下(或隔開)設備而不影響系統;
(3)事故處理閥如消防水用閥、消防蒸汽用閥等應分散布置,且要考慮到事故時的安全操作。這類閥門要布置在控制室後、安全牆後、廠房門外、或與事故發生處有一定安全距離的地帶,以使發生火災事故時,操作人員可以安全操作;
(4)塔、反應器、立式容器等設備底部管道上的閥門,不得布置在裙座內;
(5)從干管上引出的支管,一般要靠近根部且水平管段上設切斷閥;
(6)升降式止回閥應裝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止回閥可裝在管內介質自下而上流動的垂直管道上。旋啟式止回閥應優先安裝在水平管道上,也可裝在管內介質自下而上流動的垂直管道上;底閥應裝在離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7)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圍的閥門的手輪中心距操作平台邊緣不宜大於450mm,當閥桿和手輪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於2米時,應使其不影響操作人員的操作和通行;
(8)地下管道的閥門應設在管溝內或閥井內,必要時,應設閥門延伸桿。消防水閥井應有明顯的標志。
閥門最適宜的安裝高度是距離操作面1.2米左右。
水平管道上的閥門,閥桿方向可按下列順序確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傾斜45°;向下傾斜45°;應避免垂直向下。
水平安裝的明桿式閥門,當閥門開啟時,閥桿不得影響通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