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閥門出口退稅能幾個點
2000閥門出口退群能幾個點這個還真的不太了解這個。
2. 怎樣才能享受出口退稅
企業只要是一般納稅人,並且企業出口的產品是屬於國家退稅項目,產版品在出口權後,就可向國稅局申請退稅,享受出口退稅政策;
中國制定並實施了出口貨物退(免)稅制度以及管理辦法。
該辦法明確規定: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可在貨物報關出口並在財務上作銷售後,憑有關憑證按月報送稅務機關批准退還或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出口企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的規定辦理備案登記後,沒有出口經營資格的生產企業委託出口自產貨物(含視同自產產品),應分別在備案登記、代理出口協議簽訂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的證件、資料原件及復印件,填寫《出口貨物退(免)稅認定表》,到所在地縣(市、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申請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認定手續,辦理資格認定後出口的貨物方可按規定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
出口貨物退(免)稅資格認定的程序一般分為申請、受理、審核、審批、發放五個階段。
3. 出口退稅操作步驟
出口退稅申報的正常操作步驟
出口退稅系統是增值稅申報系統的一個重要的輔助系統,它解決的是企業出口業務應當享受的退稅問題,就是計算當期的應退稅額.撇開增值稅不說,只要有出口業務,稅務局就要求企業使用出口退稅系統.出口退稅系統通過企業、稅務局和海關使用的不同版本,將三者的數據進行對比和計算,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對於沒有出口業務的企業來說,不會運用到這個系統.
企業在做每個月的出口退稅申報之前(企業每個月都要做申報,即使當月沒有出口業務),應准備好兩份資料:當期出口貨物明細和當期收齊出口單證明細,然後,按以下步驟操作:
一進入出口退稅系統.初始用戶名:sa(注意大小寫);初始密碼為空.
二當期所屬期設置.填入的所屬期為業務的所屬期.如:2006年10月10日對9月份業務進行處理,應填入200609.
三 基礎數據採集-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新增.
1 所屬期自動生成.
2 序號編制規則是從0001到9999,記銷售日期自動生成.
3 所屬期標志自動生成.
4 進料手冊登記號填對應的進料加工手冊號,如果是一般貿易(不是進料加工業務),則為空.
5 出口報關單號視情況而定
a 如果當期出口並且當期已經收齊了單證(出口報關單和核銷單),則填實際的報關單號,取報關單右上側編碼的後9位+00X(通常,一份報關單會有好幾筆業務,必須逐筆錄入,於是第一筆報關單號為編碼的後9位+001,依此類推.),報關單號為12位數字.
b 如果當期出口,沒有收齊單證,報關單號視稅務局的要求,若沒有要求則為空,若要求填虛擬報關單號,則為年4位+月2位+00A+00X,共12位數字.如2006年9月的第二單第一筆,報關單號為200609002001,2006年9月的第二單第二筆,報關單號為200609002002.
6 出口日期為報關日期.
7 外匯核銷單號.如果外匯核銷單已經收齊,填實際核銷單的號碼,如果沒有收齊核銷單,則為空.
8 代理證明號.如果是代理業務,則為實際的代理證明號,如果是有出口經營權的出口自己的產品,則為空.
9 單證收齊標志.如果當期出口且收齊單證,則為空,如果當期出口,沒有收齊單證,則為BH.
10 出口商品代碼.可下拉選擇,為海關對應的商品代碼.該代碼對應具體的征退稅率.
11 出口商品名稱自動生成.
12 單位自動生成.
13 出口數量為實際的出口數量.
14 原幣代碼可下拉選擇.若為美圓,則為USD.
15 原幣幣別自動生成.
16 原幣離岸價為報關的FOB價.
17 原幣匯率可以為月初的匯率或者是月末的匯率,關繫到本幣的當期出口銷售額.
18 人民幣離岸價自動生成.
19 美圓匯率同原幣匯率.
20 美圓離岸價自動生成.
21 征稅稅率自動生成.
22 退稅率自動生成,由商品代碼決定.
23 征退稅差額自動生成.
24 應退稅額自動生成.
25 出口發票號為商業發票上的發票號,不能為空.
26 保存/取消/保存並增加.保存則保存該條記錄,保存並增加直接進入下一條記錄的錄入.
27 序號重排對記錄的序號進行重新排列.如果斷號或者重號,則不能進行以後的明細數據申報.
四 基礎數據採集-收齊出口單證明細錄入-新增.
這一操作是對前期出口但沒有收齊單證的業務,本期做收齊單證.因為前期出口,已經做了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並且已經進行了申報,所以,本期收齊單證是在前期數據基礎上進行的工作.
1 根據收齊的單證,找到對應的前期錄入的數據,點擊修改.
2 所屬期自動生成.
3 序號規則同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
4 單證收齊標志為BH.可以看出,填上BH後,出口報關單號和外匯核銷單號欄變為可填.
5 出口報關單號為報關單上右上角編碼的後9位+00X(通常,一份報關單會有好幾筆業務,必須逐筆錄入,於是第一筆報關單號為編碼的後9位+001,依此類推.),報關單號為12位數字.
6 外匯核銷單號為核銷單上號碼.
7 提示報關單號與以前報關單號不符,核銷單號與以前核銷單號不符,確認替換.
8 保存.進行下一筆操作.
9 序號重排.對序號進行重新排列.斷號或重號將不能進行後來的明細數據申報.
五 基礎數據採集-生成出口貨物沖減明細.
這一操作是對前期出口但沒有收齊單證,本期做收齊單證但是發現有錯誤的業務,進行負數沖回和重新錄入的操作.其中錯誤可能包括:對與同一張報關單
1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為進料加工但收齊單證時發現不是進料加工;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不是進料加工但收齊單證時發現是進料加工.
2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商品代碼與收齊單證的商品代碼不一致.
3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原幣離岸價與收齊單證的原幣離岸價不一致.
4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出口發票號與收齊單證的出口發票號不一致.
5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筆數及各筆金額與收齊單證的筆數及各筆金額不一致.
6 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各筆順序與收齊單證的各筆順序比一致.
進行出口貨物沖減:
1 對應有錯誤的報關單找到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數據,點擊沖減出口,去掉是否先收齊單證再做沖減前面的對號,確定.於是在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的裡面會相應出現一條記錄,序號為Z000.
2 對所有有錯誤的報關單做完沖減後,退出,進入基礎數據採集-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可以看見生成的所有的沖減記錄,序號都是Z000.進行序號重排.
3 對應做過沖減的報關單,錄入正確的數據.注意:此時填入的報關單號和核銷單號為實際的報關單號和核銷單號,單證收齊標志為空.
六 免抵退稅申報-生成明細申報數據.
1 所屬期自動帶出登陸是填如的所屬期,可以修改.確定.
2 若需要在申報之前進行備份,復選備份當前系統.確定.
3 填入申報數據存放路徑,也可以通過瀏覽按鈕選擇路徑.確定.填入的新的路徑系統會自動創建.
七進入基礎數據採集-增值稅申報表項目錄入-增加.對照企業的增值稅申報表,填入相應的數據.
八進入基礎數據採集-免抵退申報匯總表錄入-增加.在空白處單擊,系統會自動生成所有數據.注意:匯總表中自動生成的任何數據不允許手工修改,直接點擊保存.
九免抵退稅申報-生成匯總申報數據.同免抵退稅申報-生成明細申報數據.
十根據稅務局的要求,將生成的明細申報數據和匯總申報數據報送到稅務局,進行預申報.稅務局會生成疑點信息和單證不齊信息等其他反饋信息,並將信息反饋到企業.
十一企業得到反饋信息後,進行反饋信息處理-稅務機關反饋信息讀入(接受).
十二反饋信息處理-稅務機關反饋信息查詢,查詢稅務機關反饋的信息,並對信息進行處理.
十三 將最終的數據報送到稅務機關.
十四 免抵退稅申報-列印申報報表.
列印以下報表:
1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明細表(當期出口明細)
2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明細表(前期單證收齊)
3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
4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附表(視稅務機關要求)
企業當月的申報工作至此結束.
注:1 以上操作均以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系統6.2版為例.
2 以上操作不含當月發生進料加工業務.以後會在專門的文章中介紹進料加工業務的處理方法和步驟.
3 各地稅務機關的要求不同,可能導致以上某些操作步驟不準確.
4. 出口退稅的方式
一、出口貨物退增值稅的方法
現行出口貨物增值稅的退(免)稅辦法主要有5種:
(一)免抵退稅方法
免抵退稅方法是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主要方法,它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免抵退稅方法的雛形階段
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4〕031號)規定了「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依進項稅額計算,出口企業兼營內銷和出口貨物且其出口貨物不能單獨設賬核算的,應先對內銷貨物計算銷項稅額並扣除當期進項稅額後,再計算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
文件中沒有提出免抵退稅的表述,但是體現了免抵退稅的思想,這個規定就是免抵退稅的雛形。
1994年是增值稅全面實施的第一年,在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規定了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
因此,計算應退稅額的稅率是增值稅法定的征稅率17%或者13%,沒有提出退稅率的概念。
(2)免抵退稅方法的形成階段=
①1995年提出了免抵退稅概念
199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口貨物退(免)稅若干問題規定》公布了下調出口退稅率的貨物范圍,也明確提出了退稅率、免抵退稅計算方法,表述如下:
「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出口的自產貨物,直接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的貨物,一律免徵本道環節的增值稅,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17%或13%的稅率與出口貨物的退稅率之差乘以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折人民幣的金額,計算出口貨物不予抵扣或退稅的稅額,從全部進項稅額中剔除,計入產品成本。
剔除後的余額,抵減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出口貨物占當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以上的企業,對一個季度內未抵扣完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報經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批准可給退稅;出口貨物占當期全部銷售額50%以下的企業,當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必須結轉下期繼續抵扣,不得辦理退稅。
至此,免抵退稅的概念在存在退稅率的條件下得以提出。
②1996年免抵退稅公式的調整體現了抵減額的思想
1996年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貨物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針對進料加工貿易提出了以進料加工方式使用部分免稅進口料件生產出口貨物的,需要調整計算應退稅款,公式如下:
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率-退稅率)-當期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稅率-當期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組成計稅價格×退稅稅率
盡管在文件中沒有提出抵減額,我們仍可以看出,上述兩個公式即為免抵退稅方法中計算免抵退稅抵減額和不予抵扣抵減額的過程。
③1997年提出了免抵稅額的概念
1997年,國務院明確規定了對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代理出口貨物全面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同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關於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委託)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收管理辦法的通知》對免抵退稅辦法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並提出了免抵稅額的計算。
免抵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稅率-已退稅額
在1998年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實行「免、抵、退」稅辦法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中規定了征稅機關根據退稅機關批準的「免、抵」稅數額,以正式文件通知同級國庫辦理調庫。
至此,免抵退稅辦法得到了完整的釋義。
(3)免抵退稅方法的完善階段
為緩解出口退稅指標嚴重短缺,2002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進一步推進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全面取消了先征後退辦法。
同年,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管理操作規程(試行)詳細規定了免抵退稅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①免抵退稅的定義
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②免抵退稅計算方法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2.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征關稅+海關實征消費稅
3.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根據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確定。
4.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二)先征後退方法
生產企業先征後退方法從1996年開始正式提出,一直執行到2002年。
該方法原理簡單,容易操作,但是極易佔用出口企業的資金流,造成了稅收收入虛增,退稅規模龐大,容易引發騙稅。
因此,到2002年該方法被完善的免抵退稅方法取代。
生產企業先征後退的辦法計算公式在1996年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貨物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金+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稅率-當期全部進項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先征後退方法是對企業所有收入(含外銷收入)徵收增值稅,然後再對外銷產品單獨計算出口退稅。
(三)免退稅方法
免退稅方法主要適用於外貿企業,歷經時間比較長。
外貿企業出口的貨物,在出口環節免徵稅收,對購進環節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按照退稅率進行退稅。
免退稅公式計算如下:
應退稅額=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稅率
(四)免稅方法
免稅方法的原理是:企業出口貨物出口環節免徵增值稅,對出口貨物所發生的進項稅額需要轉入成本,不得在內銷銷項稅額中抵扣。
免稅辦法主要應用於兩種類型。
一種是應用於生產型小規模納稅人出口貨物。
同樣是小規模的企業,小規模生產企業出口貨物不能申請出口退稅,小規模商業企業可以享受出口退稅,這就形成了出口相同的商品卻因為稅務機關按不同企業類型的劃分,得不到相同的出口退稅待遇的局面。
另一種主要適用於以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有出口卷煙經營權的企業出口國家計劃內的卷煙、計算機軟體出口等其他國家統一規定免稅的貨物(如軍品、古舊圖書等)。
(五)免抵不退稅方法
免抵不退稅只是一種特殊的政策,開始主要應用於加工出口專用鋼材(也稱為「以產頂進」鋼材)。
它的方法為:稅務機關列名的鋼鐵企業銷售「以產頂進」鋼材,在財務上做銷售處理後,持有效憑證向主管其征稅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免、抵稅,如果企業有留抵稅額,也不對企業實行退稅。
2005年,隨著加工出口專用鋼材這項特殊業務的取消,免抵不退稅方法也同時取消
2002年免抵不退稅被引進管理中,針對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自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稅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
對於新發生業務的生產企業實行免抵不退稅,是為了防止出口企業出口騙稅行為,隨著出口退稅管理制度逐步的健全,2006年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免抵不退稅的規定也被廢止。
二、出口貨物退消費稅的方法
現行出口貨物消費稅的退(免)稅辦法主要有2種:
1. 「免稅」
生產企業出口自產的屬於應征消費稅的產品,實行免徵消費稅辦法。
2. 「退稅」
對外貿企業收購後出口的應稅消費品實行退稅。
5. 想知道 閥門類和傢具類的出口退稅率是多少還有出口退稅和國家有關系嗎
閥門類一般在15%左右,傢具類11%左右,但退稅率受國家政策影響很大,非常易變,要看具體出口時間確定。
退稅率只與出口商品有關,與出口目的國沒有關系,同一類商品出口美國與德國退稅是一樣的。
6. 出口退稅怎麼操作
應該是按匯率核算人民幣數98600退稅。退稅率是13%嗎?98600*13%=12818。然後看你的增值稅報表:12818≥未抵扣完的當期進項稅額時,
退稅額=未抵扣完的當期進項稅額
②12818<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時,
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結轉下期的進項稅額=當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一應退稅額
7. 出口退稅怎麼操作啊
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Export Rebates)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徵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這也是國際慣例。199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稅稅率為零,對於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而且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貨物出口後,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辦理退稅,由於稅收減免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於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簡介
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出口貨物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
1985年3月,國務院正式頒發了《關於批轉財政部〈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的通知》,規定從1985年4月1日起實行對出口產品退稅政策。1994年1月1日起,隨著國家稅制的改革,我國改革了已有退還產品稅、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退稅管理辦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稅、消費稅制度為基礎的出口貨物退(免)稅制度。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條件
(1)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增值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稅只能對已經徵收過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稅額和應納稅額。未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稅的貨物)不能退稅,以充分體現"未征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稅范圍的主要標准之一。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稅。
對在境內銷售收取外匯的貨物,如賓館、飯店等收取外匯的貨物等等,因其不符合離境出口條件,均不能給予退(免)稅。
(3)必須是在財務上作出口銷售處理的貨物。出口貨物只有在財務上作出銷售處理後,才能辦理退(免)稅。也就是說,出口退(免)稅的規定只適用於貿易性的出口貨物,而對非貿易性的出口貨物,如捐增的禮品、在國內個人購買並自帶出境的貨物(另有規定者除外)、樣品、展品、郵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財務上不作銷售處理,故按照現行規定不能退(免)稅。
(4)必須是已收匯並經核銷的貨物。按照現行規定,出口企業申請辦理退(免)稅的出口貨物,必須是已收外匯並經外匯管理部門核銷的貨物。
一般情況下,出口企業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退(免)稅的貨物,必須同時具備以上4個條件。但是,生產企業(包括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生產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下同)申請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時必須增中一個條件,即申請退(免)稅的貨物必須是生產企業的自產貨物(外商投資企業經省級外經貿主管部門批准收購出口的貨物除外。
8. 閥門出口退稅幾個點21萬美元的貨款能退多少人民幣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抄很專業,1、閥門的退稅率可能是15。2、退稅額的計算並不是按照出口額來計算的,如果你是生產企業,退稅額的計算可能比較復雜,和當期內銷,當期進項等都有關系。如果是外貿企業是按照進項的增值稅發票金額直接乘以退稅率來計算的。
9. 閥門產品出口退稅最高能退多少
商品代碼 商品名稱 征稅率 退稅率 開始年月 8481801010 敏感物項管制閥門 17 13 200707 8481801090 其他回閥門 17 13 200707 8481901000 閥門用零答件 17 9 200707 8481801010 敏感物項管制閥門 17 13 200704 8481801090 其他閥門 17 13 200704 8481901000 閥門用零件 17 13 200704 8481801010 敏感物項管制閥門 17 13 200701 8481801090 其他閥門 17 13 200701 8481901000 閥門用零件 17 13 200701 8481801010 敏感物項管制閥門 17 13 200609
10.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操作流程。因是新手,越詳細越好!謝謝!
生產型出口企業,增值稅計算實行免抵退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1、免,指出口商品免徵增值稅,如果是內銷的產品,就要按不含稅銷售額*17%或含稅銷售額/1.17*17%計算增值稅銷項稅。
2、抵,指國內采購商品(包含原材料和其他國內采購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一般貿易進口材料取得海關進口增值稅票,經認證後相關增值稅形成的增值稅進項稅,可以用於抵扣內銷產品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
3、退,指出口商品並實際收取外匯後,按出口退稅率計算免抵退稅額,並與增值稅進項稅留抵額比較後得出的出口退稅,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1)、計算增值稅留抵額,
增值稅留抵額=當月增值稅進項稅+上月留抵進項稅—當月增值稅銷項稅—當月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當月增值稅進項稅轉出=當月出口額*(17%—出口退稅率)—當月保稅進口額*(17%—出口退稅率)
(2)、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當月實際收匯額*出口退稅率—當月免抵退稅額抵減額—上月留抵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當月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當月進口額*手冊退稅率
如果當月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大於當月實際出口收匯額*出口退稅率,大於部分留抵下月。
(3)、判定出口退稅情況
當月應退稅額要通過比較當月增值稅留抵額和當月免抵退稅額得出,另外還需要進一步計算免抵稅額,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1、如果當月增值稅留抵額小於等於0,免抵退稅額為0,當月應退稅為0;
2、如果當月增值稅留抵額小於等於0,免抵退稅額大於0,當月應退稅為0,當月免抵稅額=當月免抵退稅額;
3、如果當月增值稅留抵額大於0,免抵退稅額為0,當月應退稅為0;
4、如果當月增值稅留抵額大於0,免抵退稅務大於0,取兩者間較小金額為退稅額。
(1)如果增值稅留抵額大於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稅額=0
(2)如果增值稅留抵額小於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增值稅留抵額,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
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網路HI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