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氣閥門的防範措施
設計應符合1981年冶金部頒發的《鋼鐵企業氧氣管網的若干規定》,以及《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1997)、《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91)等法規標準的要求。
(1) 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應符合表4。
(2)為防止著火,在氧氣閥門後,均應連接一段其長度不少於5倍管徑,且不少於1.5m的銅基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
(3)氧氣管道應盡量少設彎頭和分岔頭,工作壓力高於0.1MPa的氧氣管道彎頭,應採取沖壓成閥型法蘭製作。分岔頭的氣流方向,應與主管氣流方向成45°到60°角。
(4)在對焊凹凸法蘭中,採用紫銅焊絲作O型密封圈,是氧氣用法蘭抗燃性可靠的密封形式。
(5)氧氣管道應有導電的良好裝置,接地電阻應小於10Ω,法蘭間電阻應小於0.03Ω。
(6)車間內主要氧氣管道的末端應加設放散管,以利氧氣管道的吹掃和置換,在較長的氧氣管道進入車間調節閥前,應設過濾器。 (1)凡與氧接觸的部位要嚴格脫脂,脫脂後用不含油的干空氣或氮氣吹凈。
(2)焊接應採用氬弧焊或電弧焊。 (1)開關氧氣閥門時應緩慢進行,操作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開啟要一次到位。
(2)嚴禁用氧氣吹刷管道或用氧氣試漏、試壓。
(3)實行操作票制度,事先對操作目的、方法、條件作出較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4)直徑大於70mm的手動氧氣閥門,當閥前後壓差縮小到0.3MPa以內時才允許操作。 (1)氧氣管道要經常檢查維護,除銹刷漆,每3~5年一次。
(2)管路上的安全閥、壓力表,要定期校驗,1年1次。
(3)完善接地裝置。
(4)動火作業前,應進行置換,吹掃,吹出氣體中氧含量在18%~23%時為合格。
(5)閥門、法蘭、墊片及管材、管件選用應符合《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1997)的有關規定。
(6)建立技術檔案,培訓操作,檢修,維護人員。 (1)提高施工、檢修及操作人員對安全的重視程度。
(2)提高管理人員的警惕性。
(3)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4)不斷完善送氧方案。
② 供氧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它有什麼重要性
供氧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確定合理的噴頭結構、供氧強度、氧壓和槍位控制。氧 氣頂吹轉回爐煉答鋼的供氧制度是使氧氣射流最合理地供給熔池,創造良好的物理化學反應 條件。它是控制整個吹煉過程的中心環節,直接影響吹煉效果和鋼的質量。供氧是保證 雜質去除速度、熔池升溫速度、造渣速度、控制噴濺和去除鋼中氣體與夾雜物的關鍵操作。 此外,它還關系終點碳和溫度的控制以及爐襯壽命;對轉爐強化冶煉、擴大鋼的品種和提 高質量也有重要影響。
③ 求氧氣閥門技術規定標准。謝謝。
一般體量的液氧罐都應符合二類防雷,超大型的,發生事故極易對周回圍造成嚴重威答脅的可以認定為一類。因此,大部分的液氧罐都屬於二類防雷要求。
液氧罐材料較薄,比氧氣鋼瓶還薄許多,所以必須有放氣管道和閥門 。放氣後,氧氣帶走熱量,達到保溫目的。這就象燒開水保持100度一樣。但是有時候液氧熱量太少又使罐內壓力太低,所以必須有加溫迴路和增壓閥。加溫迴路靠液氧對流來工作,不需要泵,只要把外界熱量引入即可,液態氧沸點為-183℃。這樣一來液氧罐就復雜了,必須有保護架,壓力表等。液氧罐的安全閥能自動關閉,但增壓閥不能自動關閉,這可用來調壓。
液氧罐按比例分有 立式 卧式 兩種。 還有 杜瓦瓶 液氧儲槽。
④ 中心供氧氧氣吸入器如何檢定
氧氣吸入器的檢來定包括:自1.外觀檢查 2.工作壓力檢查 3.密封性檢查 4.潮化瓶耐壓強度檢查 5.流量計的檢定 6.安全閥排氣壓力檢查 7.氧壓表的檢定 中心供氧式氧氣吸入器沒有安全閥和氧壓表,應該只檢查1~5就夠了。 2.工作壓力檢查,是不是就看看輸出壓力在(0.2~0.3)MPa就可以了; 3.密封性檢查,多帶肥皂水查的嘛,有沒有其它方法; 4.潮化瓶耐壓強度檢查,如果直接接中心吸氧管路的好像不好調節壓力,除非用氧氣瓶大家指導一下
⑤ 電焊工操作證年審使用氧氣時要做到什麼
焊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焊工安全通則
1.電焊、氣焊工均為特種作業,應身體檢查合格,並經專業安全技術學習、訓練和考試合格,領取《特殊工種操作證》後,方能獨立操作。
2.工作前檢查焊接場地,氧氣瓶與乙炔氣瓶相距不小於5m,距施焊點不小於10m。並在l0m以內禁止堆放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並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照明和良好通風。
3. 作業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防護眼鏡或面罩。不準赤身操作,仰面焊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電焊作業時不得戴潮濕手套。
4. 受壓容器、密閉容器、各種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用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並經過沖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敞開口,旋開蓋),再進行工作。
5.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並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採用12V。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塗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6.電焊機接地零線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暑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回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7.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管道附近動火焊接時,必須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消防、技安部門到現場檢查,採取嚴密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操作。
8.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並採取防護設施,地面應有人監護。嚴禁將工作回線纏在身上。
9.焊件必須放置平穩,牢固才能施焊,不準在天車吊起或叉車鏟起的工件上施焊,各種機器設備的焊修,必須停車進行,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10.操作者必須注意助手的安全,助手應懂得電(氣)焊的安全常識。
11. 嚴格禁止使用未經批準的乙炔發生器進行氣焊作業。
手工弧焊工
1.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得超過4歐姆;焊條的夾鉗絕緣和隔熱性能必須良好。
2.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要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3.移動或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4.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5.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焊機。
6.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要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7,換焊條時要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品上。敲渣子時要戴上防護眼鏡。
8.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要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9.在焊鉗與工件短路的狀態下,電源開關不應合閘;停止工作時,焊鉗應與工件分開,應將焊鉗放在絕緣良好的地方,只准在非工作狀態下切斷電源。
手工氣焊(割)工
1.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和有關壓力調節器、橡膠軟管、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及焊(割)的安全操作規程。
(2)工作前或較長時間停工後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壓力調節器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牢固,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及油垢。
(3)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氣時,只准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4)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l0m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於5m,並應採取隔離措施。
(5)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6)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溶解乙炔氣閥或管道要用40℃以下的溫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或用23~30%氧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7)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上。
(8)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清理現場,把氣瓶放在指定地點。
(9)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和試驗。經常檢查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狀況。
2.橡膠軟管
(1)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軟管不準使用。
(2)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m。不準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接頭處必須用專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3)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綠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4)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滅,然後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氣。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膠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5)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3.氧氣瓶
(1)每個氣瓶必須設兩個防振橡膠圈。氧氣瓶應在與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準同車運輸。運送時需罩上安全帽,要用專用膠輪小車,放置牢固,輕裝輕卸,防止震動,嚴禁採用拋、滾、滑的方法及用行車或吊車運氧氣瓶。禁止人工肩扛手抬搬運。
(2)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
(3)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4)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應留有lkg/c㎡以上的剩餘壓力,並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5)開啟氧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6)氧氣瓶和乙炔瓶並用時,兩個壓力表(減壓器)不能相對,以防萬一其中一隻表彈出時擊壞另一隻表。
(7)氣、電焊混合作業的場地,要防止氧氣瓶帶電,如地面鐵板,要墊木板或膠墊加以絕緣。
4.溶解乙炔氣瓶
(1)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和存儲時,環境溫度—般不得超過40℃。
(2)乙炔氣瓶的漆色必須經常保持完好,不得塗改。
(3)使用乙炔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禁止敲擊、碰撞;
②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超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③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④工作地點不固定且轉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氣瓶和氧氣瓶時,應避免放在一起。
⑤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放使用。
⑥必須裝設專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後方,動作要輕緩。
⑦能用壓力不得超過1.5kgf/c㎡,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時•瓶.
⑧嚴禁銅、銀、汞等及其製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鋼量應低於70%。
⑨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於下表規定的剩餘壓力:
環境溫度℃ 0< 0~15 15~25 25~40
剩餘壓力Mpa 0.05 0.1 0.2 0.3
(4) 熔解乙炔氣瓶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車、船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時,橫向排放,頭部應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或直立排放,車廂高度不得低於瓶高的三分之二。夏季運輸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炎熱地應避免白天運輸。車上禁止煙火,並應備有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氧化碳滅火器)。嚴禁與氧氣艇、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5)在使用乙炔氣瓶的現場,儲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但不超過20瓶的,應在現場或車間內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牆隔或單獨的儲存間,並有一面靠牆。超過20瓶,應設置乙炔氣瓶庫。
5.減壓器
(1) 減壓器與氣瓶連結之前,應檢查減壓器上有無油脂。以及外螺帽襯是否正常。
(2)安裝減壓器時,先要把氣瓶上的開關稍稍擰開一點,借氣瓶的氣沖擊附在開關上的塵土和水份。
(3)裝上以後,要用扳手把絲扣擰緊,至少要擰5扣以上,否則瓶內高壓氣體會把減壓器吹掉。
(4)減壓器裝好後,開啟氧氣瓶和減壓器的閥門時,動作要緩慢。當壓力調到所需的壓力後,才允許將氣體送到焊槍。
(5)減壓器不得任意拆卸,並要定期校驗。當壓力表不正常,無鉛封或安全閥門不可靠時,禁止使用。
(6)各種氣體的減壓器不能互換使用。
(7)工作結束後,應從氣瓶上取下減壓器,加以妥善保管。
6.焊(割)炬操作
(1)通透焊咀應用鋼絲或竹簽,禁止使用鐵絲。
(2)使用前應檢查焊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是否良好。
(3)焊(割)炬射吸檢查正常後,接上乙炔氣管時,應先檢查乙炔氣流正常,再把乙炔氣管也接在乙炔接頭上。氧氣管必須與氧氣進氣接頭連接牢固。乙炔管與乙炔進氣接頭應避免連接太緊,以不漏氣並容易插上撥下為准。
(4)根據焊、切材料的種類、厚度正確選用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調整合適的氧氣和乙炔的壓力、流量。不準使用焊炬切割金屬。
(5)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①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吹風,以檢查噴嘴的出口,但不要對准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②對於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先開乙炔氣輪,點著後再開氧氣手輪調節火焰。這樣可以檢查乙炔是否暢通,以及排除乙炔一空氣混合氣體。點火應送到燈芯或火柴上點燃。
③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④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放乙炔氣,再放氧氣引火。
⑤使用氧氣切割機時,應先放氫氣,後放氧氣引火。
(6)熄滅火焰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
(7)工作中焊、割咀不準往鐵板上按,不要過分接近熔化金屬,焊咀不能過熱,不能堵塞。發現有回火預兆時,應停止工作。
(8)回火時,要迅速關閉焊炬上乙炔手輪,再關氧氣手輪。等回火熄滅後,將焊咀放在水中冷卻,然後打開氧氣手輪,吹除焊炬內的煙灰,查出回火原因並解決後,再繼續使用。
(9) 氧氫並用時,先放出乙炔氣,再放出氫氣,最後放出氧氣,再點燃。熄滅時,先關氧氣,後關氫氣,最後關乙炔。
(10)短時間休息,必須把焊(割)炬的閥門緊閉。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除去減壓器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然後收拾軟管和工具。
(11)工作地點要有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咀用。
(12)氧氣和乙炔皮管不能對調.也不準用氧氣吹除乙炔皮管的污物。當發現乙炔或氧氣管道有漏氣現象時應及時停火修理。
(13)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⑥ 有誰知道氧氣閥門設計的規范標准
1.設計應符合有關法規、標准規定 設計應符合1981年冶金部頒發的《鋼鐵企業氧氣管網的若干規定》,以及《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1997)、《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91)等法規標準的要求。 (1) 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應符合表4。 (2)為防止著火,在氧氣閥門後,均應連接一段其長度不少於5倍管徑,且不少於1.5m的銅基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 (3)氧氣管道應盡量少設彎頭和分岔頭,工作壓力高於0.1MPa的氧氣管道彎頭,應採取沖壓成閥型法蘭製作。分岔頭的氣流方向,應與主管氣流方向成45°到60°角。 (4)在對焊凹凸法蘭中,採用紫銅焊絲作O型密封圈,是氧氣用法蘭抗燃性可靠的密封形式。 (5)氧氣管道應有導電的良好裝置,接地電阻應小於10Ω,法蘭間電阻應小於0.03Ω。 (6)車間內主要氧氣管道的末端應加設放散管,以利氧氣管道的吹掃和置換,在較長的氧氣管道進入車間調節閥前,應設過濾器。 2.安裝注意事項 (1)凡與氧接觸的部位要嚴格脫脂,脫脂後用不含油的干空氣或氮氣吹凈。 (2)焊接應採用氬弧焊或電弧焊。 3.操作注意事項 (1)開關氧氣閥門時應緩慢進行,操作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開啟要一次到位。 (2)嚴禁用氧氣吹刷管道或用氧氣試漏、試壓。 (3)實行操作票制度,事先對操作目的、方法、條件作出較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4)直徑大於70mm的手動氧氣閥門,當閥前後壓差縮小到0.3MPa以內時才允許操作。
⑦ 醫用氧氣的安全怎麼管理
醫用氧氣的安全管理規定:
(一)本品有強烈的助燃性氣體。嚴禁版和油脂、煙火及其他易燃、權易爆品接觸。
(二)本品的貯藏或存放,必須遠離火源,並有安全消防設施,如滅火器、砂桶等。
(三)本品貯藏、使用、搬運、存放嚴禁撞擊,以免發生爆炸。
氧氣是醫院必備用品,也是助燃危險品,為了切實加強氧氣安全使用管理,特製定此制度。
一、氧氣瓶存放的地點,嚴禁煙火,禁止易燃易爆,油類等危險物品入內或混放。須有專人負責管理,做好安全防火防爆工作,備有滅火器材。
二、氧氣瓶的管理、搬運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氧氣瓶搬運謹防撞擊,使用人員須注意安全,不準吸煙。氧氣瓶閥門和管道開關須勤查,關閉好,不允許有漏氣現象。非工作人員不準動用。
三、嚴格執行上級的有關規定,定期對氧氣瓶進行試壓檢驗和報廢更新,標志明顯,台帳齊全,並做好年檢工作。
四、氧氣及設備維修,運輸等由總務科負責,科室領用的氧氣瓶本著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使用完畢及時關閉閥門,嚴禁吸煙和明火,確保使用安全。
⑧ 氧氣瓶屬於特種設備嗎
是,屬於壓力容器
氧氣瓶是用於輔助治療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支氣管炎、肺心病等)、心臟及腦血管系統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溢血、腦梗塞)
的供氧設備,主要應用於醫院、急救站、療養院、家庭護理、戰地救護、個人保健及各種缺氧環境。
氧氣瓶的儲氣能力的標準是耐壓能力。常規氧氣瓶的壓力上限為15Mp(兆帕)換算為大氣壓就是147個大氣壓。耐壓能力檢測值為22.5Mp。常規充裝的鋼瓶內壓力應在12~15Mp左右。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保留不少於0.05MP的剩餘壓力。
氧氣瓶與明火距離應該不小於10米、不得靠近熱源、不得受日光暴曬。宜存放在乾燥陰涼處,氣瓶不得撞擊。
氧氣瓶嘴、吸入器、壓力表、及介面螺紋嚴禁沾有(染)油脂。氧氣瓶在運輸和裝卸時,要關緊瓶閥,擰緊帽蓋,輕移輕放,不得碰撞滑滾,拋甩墜落。
供氧器在移動、停放、使用過程中,請注意瓶體和閥門的保護,防止氣瓶傾倒,以免造成附件的損壞。
使用中如發現漏氣,請立即關閉氣瓶閥門。請不要自行修理。
嚴禁私自拆卸氧氣瓶閥、閥門開關、壓力表等閥上的零部件。用戶嚴禁私自充裝氧氣。氧氣瓶充氣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嚴禁超裝;氣瓶每3年檢驗一次,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檢驗在充氣單位進行。
氧在液態和固態時是藍色,故氧氣瓶身塗藍色漆,但是氧氣瓶內的氧氣是以高壓氣體的形式存在而並非液氧。
參考資料
氧氣瓶:https://ke..com/item/%E6%B0%A7%E6%B0%94%E7%93%B6/1125652?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