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道保溫驗收標準是什麼
管道保溫驗收標準是GB50126-2008《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規范》。
2. 外牆保溫允許偏差多少
GB/T2005小容重允許正負15%。大容重允許正負10%公斤。2007和2010 允許15%。江蘇省的省標更簡單,干掛100以上。薄抹灰以上就行了。
築牆體、屋面保溫、復合保溫板材的保溫層及裝潢雕刻各種模型等。稱聚苯乙烯泡沫板,又名泡沫板或EPS板。 是由含有揮發性液體發泡劑的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經加熱預發後在模具中加熱成型的具有微細閉孔結構的白色固體。形態如買傢具裡面的防震泡沫。
(2)管道保溫閥門保溫允許偏差擴展閱讀:
住宅建築: 建築高度大於100米以上,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住宅建築: 建築高度≤24米,不低於B2,當採用B2時,每3層設置防火隔離帶。
住宅建築: 建築高度24≤h<60米,不低於B2,當採用B2時,每2層設置防火隔離帶。
住宅建築: 建築高度60≤h<100米,不低於B2,當採用B2時,每1層設置防火隔離帶。
其他民用建築: 建築高度大於50米需要設置A級防火材料。
其他民用建築: 建築高度≤24米,不低於B2,當採用B2時,每1層設置防火隔離帶。
其他民用建築: 24≤高度<50米可使用A1級,也可使用防火隔離帶。
幕牆式建築:0-24米,使用A或B1, 採用B1時,每層設置防火隔離帶。
幕牆式建築:≥24米,使用A級,無需防火隔離帶。
3. 直埋保溫管鋼管壁厚允許偏差
蒸汽保溫管適用於輸送壓力2.5Mpa,溫度350℃以下的蒸汽管道。針對輸送介質的高壓、高溫特點,一般採用復合保溫結構(無機保溫層和有機保溫層)進行保溫;產品外護管以高密度聚乙烯(PE)外護管為主(也可按照要求採用鋼管外護管)。
產品結構及材料性能
直埋預制蒸汽保溫芯管和外護管為脫開結構。
(1)芯管:用於輸送蒸汽的工作鋼管。
芯管材料性能、外徑尺寸、尺寸公差、最小壁厚符合相關國家或行業標准,芯管表面去除鐵銹、油脂、水份等其它污染物。
(2)保護墊層:芯管與保溫層之間防止因芯管位移而損傷無機保溫層的夾層。芯管採用螺旋焊縫鋼管、無機保溫層為硬質材料時,設置保護墊層。保護墊層一般選用硅酸鋁氈,密度≤192kg/m3,常溫導熱系數≤0.056w/(m•k);加熱線收縮率≤4%。
(3)無機保溫層:耐高溫的無機絕熱材料所製成的保溫層。常溫導熱系數≤0.055w(m•k)根據不同結構可選用微孔硅酸鈣(密度≤220kg/m3)、硅酸鎂、岩棉(密度≥110kg/m3),同時材料的含水率、耐溫性、抗壓強度等指標亦能滿足相關要求。
(4)有機保溫層:用有機絕熱材料製成的保溫層。採用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密度55-65kg/m3、抗壓強度≥0.2MPa、常溫導熱系數≤0.027w/(m•k)、吸水率≤3%、適用溫度≤140℃。
(5)外護管:保護保溫層免受地下水侵蝕、支撐芯管並能承受一定壓力的外防護層。依材料不同,一般分成鋼外護管、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外護管、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外護管、復合外護管等。本產品一般採用高密度聚乙烯(PE)作為外護管,但是在高水位或地表水豐富的地區,必須採用鋼外護管。鋼外護管材料性能和公差尺寸,符合相關國家或行業標准。鋼管外表面做拋丸除銹處理。
(6)防腐層:防止土壤腐蝕的保護層。本產品一般採用玻璃絲纏繞環氧樹脂或特加強級環氧煤瀝青防腐結構(三布四油)作為外鋼管的防腐層。特殊情況下,可採用二層結構或三層結構的聚乙烯防腐層。必要時盡可輔以「陰極保護」措施。
4. 保溫材料的厚度允許偏差值是多少的
材料必須0誤差或者差幾毫米。但是做起來就不會有人管了。因為有損壞。不過要看你做的是什麼了。苯板和擠塑倒是好說。但是聚氨酯發泡就很麻煩了
5. 管道保溫國家執行標准
管道保溫國家執行的標准主要是,
GB/T 4272-2008 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版,權
GB/T 8175-2008 設備及管道絕熱設計導則 ,
GB 50274-2013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
GB 60126-2008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規范
GB/T 50185-2019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准。
6. 關於管道保溫哪個規范有規定
管道保溫設計施工規范有,
GB 50264-2013 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
GB 8175-2008 設備專與管道絕熱設屬計導則,
GB/T 4742-2008 設備與管道絕熱技術通則,
GB 50126 -2008 工業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規范。
7. 室內採暖管道保溫規定
室內採暖工程質量管理細則 一、施工准備 (一) 作業條件 1. 干管安裝:位於地溝內的干管,應把地溝內雜物清理干凈,安裝好托吊、卡架,未蓋溝蓋板前安裝。位於樓板下及頂層的干管,應在結構封頂後或結構進入安裝層的一層以上後安裝。 2. 立管安裝必須在確定準確的地面標高後進行。 3. 支管安裝必須在牆面抹灰後進行。 (二) 材料要求 1、 管材:碳索鋼管、無縫鋼管。管材不得彎曲、銹蝕,無飛刺、重皮及凹凸不平 現象。 2、 管件:無偏扣、方扣、亂扣、斷絲,不得有砂眼、裂紋和角度不準確現象。 3、 閥門:鑄造規矩、無毛刺、無裂紋、開關靈活嚴密,絲扣無損傷,直度和角度 正確,強度符合要求,手輪無損傷。安裝前應進行強度、嚴密性試驗,主控閥門100%試驗,其他閥門抽檢10%,若有不合格,則抽查20%,還有不合格,則逐個檢驗。 4、 其他材料:型鋼、圓鋼、管卡子、螺栓、螺母、油、麻、墊、電氣焊條等。選 用時應符合設計要求。 5、 在住宅工程中的室內部分中,禁止使用鑄鐵截止閥。 6、 各類管材、閥門、調壓裝置、絕熱材料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材質檢驗報告, 熱量表應有計量檢定證書等。 (三) 主要機具 砂輪鋸、套絲機、台鑽、電焊機、煨彎器等。 二、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符合《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的規定。
項 序 項 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主 控項目 1 管道安裝坡度 第8.2.1條 2 採暖系統水壓試驗 第8.6.1條 3 採暖系統沖洗、試運行和調試 第8.6.2條、第8.6.3條 4 補償器的製作、安裝及預拉伸 第8.2.2條、第8.2.5條、第8.2.6條 5 平衡器、調節閥、減壓閥等安裝 第8.2.3條、第8.2.4條 一般項目 1 熱量表、疏水器、除污器等安裝 第8.2.7條 2 鋼管焊接 第8.2.8條 3 採暖入口及分戶計量入戶裝置安裝 第8.2.9條 4 管道連接及散熱器支管安裝 第8.2.10條、第8.2.11條、第8.2.12條、第8.2.13條、第8.2.14條、第8.2.15條 續 表
項 序 項 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一 般項目 5 管道及金屬支架的防腐 第8.2.16條 6 管 道 安 裝允許偏差 橫管道縱、橫方向彎曲(mm) 每1m 管徑≤100mm 1 管徑>100mm 1.5 全長 (25m以上) 管徑≤100mm ≯13 管徑>100mm ≯25 立管垂直 度(mm) 每1m 2 全長(5m以上) ≯10 彎管 橢圓率 管徑≤100mm 10% 管徑>100mm 8% 折皺不平度 mm 管徑≤100mm 4 管徑>100mm 5 7 管道保溫允許 偏差 厚度 +0.1δ -0.05δ 表面平整度 mm 卷材 5 塗抹 10 三、工藝流程 安裝准備→預制加工→卡架安裝→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試壓→沖洗→防腐→保溫→調試 四、操作工藝 (一) 安裝准備 1、 認真熟悉圖紙,配合土建施工進度,預留槽洞及安裝預埋件。 2、 按設計圖紙畫出管路的位置、管徑、變徑、預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圖,包括干管起點、末端和拐彎、節點、預留日、坐標位置等。 繪制草圖時注意: (1) 公稱直徑≤32mm的管道宜採用螺紋連接,公稱直徑>32mm的宜採用焊接。 (2) 多種管道交叉時的避讓原則:冷水讓熱水,小管讓大管等。 (二) 干管安裝 1、 干管安裝按管道定位、畫線(或掛線)、支架安裝、管子上架、介面連接、立管短管開孔焊接、水壓試驗、防腐保溫等施工順序進行。按施工草圖,進行管段的加工預制,包括斷管、套絲、上零件、調直、核對尺寸,按環路分組編號,碼放整齊。 2、 安裝卡架,按設計要求或規定間距安裝,將在牆上畫出的管道定位坡度線按照管中心與牆、柱的距離水平外移,掛線作為卡架安裝的基準線。吊環按間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擰上螺母,將管固定。安裝托架上的管道時,先把管就位在托架上,把第一節管裝好U形卡,然後安裝第二節管,以後各節管均照此進行,緊固好螺栓。 3、 干管安裝應從進戶或分支路點開始,裝管前要檢查管腔並通過拉掃(鋼絲纏布)清理干凈。在絲頭處塗好鉛油纏好麻,一人在末端扶平管道,用管鉗咬住前節管件,用另一把管鉗轉動管至松緊適度,對准調直時的標記,要求絲扣外露2~3扣,並清掉麻頭依此方法裝完為止(管道穿過伸縮縫或過溝處,必須先穿好鋼套管)。 4、 製作羊角彎時,應煨兩個75°左右的彎頭,在連接處鋸出坡日,主管鋸成鴨嘴
8. 急急急!!!!管道保溫計算中為什麼要有3.3%的偏差系數,不加這個系數可不可以
不可以不加這個系數
9. 管道、閥門保溫工程閥門保溫不平整、不規則,影響觀感質量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呢
一、主要原因:
(1)對管道工程保溫做法不明確。
(2)施工人員操作技術不專專業,下料不準確,操作不規范屬。
二、糾正措施:
明確做法、落實專業施工人員,對現場保溫問題進行修復施工。
三、預防措施:
(1)嚴格按《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 第 4.4.8 條和第 6.2.7 條要求,管道的保溫層厚度和 平整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
(2)保溫工作開展前,施工員應對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交底,明確做 法、觀感質量要求等。
(3)加強現場過程管控,必須堅持「樣板先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