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閥門高壓密封試驗和低壓密封試驗。怎麼做這兩個試驗
高壓密封就是水密封,就是你說的密封試驗,壓力的1.1倍。低壓密封就是氣壓密封0.6-0.8MPa。
⑵ 怎麼做閥門上密封試驗與殼體試驗有什麼區別嗎做法上
上密封試驗就是把閥門全開在倒密封位置,把填料壓板松開。打壓1.1倍的公稱壓力,看填料位置是否泄漏。殼體試驗是壓力打到1.5倍的公稱壓力,看是否有泄漏。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聯系我具體了解!
⑶ 什麼是閥門上密封試驗
包括閥體強度試驗、閥門密封試驗強度試驗是將閥門兩端法蘭封死,將閥門半開關,用水內打壓至設計壓容力的1.5倍。閥門密封性試驗是將閥門單側法蘭封死,將閥門全關,向封閉側通入壓縮空氣(1kg/cm2即可),檢測閥門密封的密封性。
⑷ 閥門密封試驗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上密封試驗是指閥門手輪下方壓蓋連接處和手輪閥桿處的密封測試。
⑸ 什麼是閥門的上密封試驗
閥門的種類繁多,但是基本的作用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連通或者截斷介質流。版因此,閥門的密權封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
要保證閥門能夠良好的截斷介質流,不發生泄漏,就要保證閥門的密封完好。而造成閥門泄漏的原因很多,包括結構設計上的不合理、密封接觸面有缺陷、緊固零件發生松動、閥體與閥蓋間的配合不緊密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閥門密封不好,從而產生泄漏問題。所以,閥門密封技術是關繫到閥門性能和質量的一項重要技術,需要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閥門從產生到現在,其密封技術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閥門密封技術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即靜密封和動密封。
所謂靜密封,通常是指兩個靜止面之間的密封,靜密封的密封方法主要是使用墊圈。
所謂動密封,主要是指閥桿的密封,即不讓閥內的介質隨閥桿運動而發生泄漏,動密封的密封方法主要是使用填料函。
1. 靜密封
靜密封是指在兩個靜止的截面之間形成密封,其密封方法主要是使用墊圈。墊圈的種類很多,經常使用的墊圈包括平墊圈、O形圈、包墊圈、異形墊圈、波形墊圈和纏繞墊圈等幾大類,每種類型下面又可以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而進一步進行劃分。
⑹ 閥門打壓試驗的詳細方法
閥門的打壓試驗包括:閥門的殼體試驗和閥門的密封試驗;
閥門的殼體試驗是檢驗閥體和閥蓋的緻密性,以及包括閥體和閥蓋連接處在內的整體殼體的耐壓能力。閥門的密封試驗是檢驗啟閉件和閥體密封性能的試驗。
一、殼體試驗步驟:
1、封閉閥門進口和出口,壓緊填料壓蓋,使啟閉件處於部分開啟位置;
2:給體腔充滿試驗介質,並逐漸加壓到試驗壓力止回閥類應從進口端加壓;
3:保壓達到規定時間後,檢查殼體(包括填料及閥體與閥蓋連接處)是否有滲漏。
二、殼體試驗數據表:
四:閥門打壓試驗完後,審請質檢部門抽檢。抽檢合格後掛牌入庫。
(6)閥門上密封試驗怎麼做圖解擴展閱讀:
閥門按作用和用途可分為五大類:
1、關斷閥:這類閥門是起開閉作用的。常設於冷、熱源進、出口,設備進、出口,管路分支線(包括立管)上,也可用作放水閥和放氣閥。
2、止回閥:這類閥門用於防止介質倒流,利用流體自身的動能自行開啟,反向流動時自動關閉。常設於水泵的出口、疏水器出口以及其他不允許流體反向流動的地方。止回閥分旋啟式、升降式和對夾式三種。
3、調節閥:閥門前後壓差一定,普通閥門的開度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其流量變化不大,而到某一開度時,流量急劇變化,即調節性能不佳。
4、真空類:真空類包括真空球閥、真空擋板閥、真空充氣閥、氣動真空閥等。其作用是在真空系統中,用來改變氣流方向,調節氣流量大小,切斷或接通管路的真空系統元件稱為真空閥門。
5、特殊用途類:特殊用途類包括清管閥、放空閥、排污閥、排氣閥、過濾器等。
參考來源:網路—閥門
⑺ 安全閥密封試驗壓力怎麼做
蒸汽安全閥的密封試驗是在進行密封試驗前確認整定壓力。降低入口壓力後,體腔內可能存在的冷凝液可通過適當的方法完全排出。將入口壓力增加至密封試驗壓力,並保持至少3分鍾。在黑色背景下目視檢查閥門密封至少1分鍾。
⑻ 怎樣進行閥門強度試驗和氣密性實驗(最好有圖)
所有出廠的閥門必須經過壓力試驗,強度試驗為公稱壓力的1.5倍,封閉閥門兩端進出口內,閥容門全開進行試驗,保壓1——5分鍾不等,看具體情況,氣密封試驗也叫低壓密封試驗,0.6MPa氣壓進行密封試驗。還要1.1倍密封水壓試驗,具體的你看JB/T9092標准,很詳細的
⑼ 什麼樣的閥門試壓時可不做上密封實驗
沒有上密封要求或結構的閥門
例如球閥、止回閥、蝶閥、旋塞閥等等
或者說,常見的需要做上密封實驗的就是閘閥和截止閥
⑽ 如何閥門上密封試驗
上密封試驗的基本步驟為:封閉閥門的進、出口,松開填料壓蓋,將閥門打開並使上密封回關閉,向答腔內充滿試驗介質,逐漸加壓到試驗壓力,達到保壓規定時間後,泄漏量不超過規定值為合格,
密 封 副 最 大 泄 漏 量
公稱直徑
DN(mm) 金屬密封閥門(除止回閥外) 彈性密封閥門 金屬密封止回閥
液體試驗(滴/分鍾 氣體試驗(氣泡/分鍾 液體(cm3/min) 氣體(cm3/h)
≤50 0 0 0 3×DN/25 0.042×DN/25
65—150 12 72 0
200—300 20 120 0
≥350 28 1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