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氧氣閥門為什麼要禁油··
為什麼氧氣球閥要嚴格禁油呢?
原因如下:
我們觀察到氧氣球閥內上面會有「禁油」標容志,這表示在使用和搬用過程中絕對不能接觸油類。
在工業上用的氧氣閥門,一般都是全銅製造. 要禁油脫脂,是為了防止橡膠老化和靜電的起火花的問題,因為氧氣很容易爆炸。因為氧氣球閥上有油就很有可能與氣瓶里的油接觸, 油與純氧在高壓下會爆炸,引起氣瓶物理性爆炸。 制氧機與氧氣瓶是絕對禁止油的。
在對氧氣球閥進行操作時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防油。禁止戴著沾有油漬的手套去接觸氧氣瓶及其附屬設備;運輸時,絕對不能和易燃物和油
類放在一起。
㈡ 氧氣閥門的防範措施
設計應符合1981年冶金部頒發的《鋼鐵企業氧氣管網的若干規定》,以及《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1997)、《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91)等法規標準的要求。
(1) 碳素鋼管中氧氣的最大流速應符合表4。
(2)為防止著火,在氧氣閥門後,均應連接一段其長度不少於5倍管徑,且不少於1.5m的銅基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
(3)氧氣管道應盡量少設彎頭和分岔頭,工作壓力高於0.1MPa的氧氣管道彎頭,應採取沖壓成閥型法蘭製作。分岔頭的氣流方向,應與主管氣流方向成45°到60°角。
(4)在對焊凹凸法蘭中,採用紫銅焊絲作O型密封圈,是氧氣用法蘭抗燃性可靠的密封形式。
(5)氧氣管道應有導電的良好裝置,接地電阻應小於10Ω,法蘭間電阻應小於0.03Ω。
(6)車間內主要氧氣管道的末端應加設放散管,以利氧氣管道的吹掃和置換,在較長的氧氣管道進入車間調節閥前,應設過濾器。 (1)凡與氧接觸的部位要嚴格脫脂,脫脂後用不含油的干空氣或氮氣吹凈。
(2)焊接應採用氬弧焊或電弧焊。 (1)開關氧氣閥門時應緩慢進行,操作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開啟要一次到位。
(2)嚴禁用氧氣吹刷管道或用氧氣試漏、試壓。
(3)實行操作票制度,事先對操作目的、方法、條件作出較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4)直徑大於70mm的手動氧氣閥門,當閥前後壓差縮小到0.3MPa以內時才允許操作。 (1)氧氣管道要經常檢查維護,除銹刷漆,每3~5年一次。
(2)管路上的安全閥、壓力表,要定期校驗,1年1次。
(3)完善接地裝置。
(4)動火作業前,應進行置換,吹掃,吹出氣體中氧含量在18%~23%時為合格。
(5)閥門、法蘭、墊片及管材、管件選用應符合《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1997)的有關規定。
(6)建立技術檔案,培訓操作,檢修,維護人員。 (1)提高施工、檢修及操作人員對安全的重視程度。
(2)提高管理人員的警惕性。
(3)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4)不斷完善送氧方案。
㈢ 為什麼氧氣閥門不應含任何抗腐蝕劑
因為抗腐蝕劑的原理是隔離氧氣,通常都含有油脂!!而高壓氧氣與油脂接斛會發生燃燒爆炸!!
㈣ 為啥不銹鋼材質的閥門要禁銅和禁油,求解!!!
沒有規定要復求「不銹鋼材質的閥門制要禁銅和禁油」。
不銹鋼本身不生銹,沒必要再加上銅質配件,不生銹也就沒必要加潤滑油,法蘭螺絲絲杠加一些倒是可以。不銹鋼閥門用在氧氣管道上與其它閥門要求一樣要求禁油。
為什麼氧氣球閥要嚴格禁油呢?
我們觀察到氧氣球閥上面會有「禁油」標志,這表示在使用和搬用過程中絕對不能接觸油類。
在工業上用的氧氣閥門,一般都是全銅製造. 要禁油脫脂,是為了防止橡膠老化和靜電的起火花的問題,因為氧氣很容易爆炸。因為氧氣球閥上有油就很有可能與氣瓶里的油接觸, 油與純氧在高壓下會爆炸,引起氣瓶物理性爆炸。 制氧機與氧氣瓶是絕對禁止油的。
在對氧氣球閥進行操作時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防油。禁止戴著沾有油漬的手套去接觸氧氣瓶及其附屬設備;運輸時,絕對不能和易燃物和油類放在一起。
㈤ 規范中為什麼規定,嚴禁使用的未安裝減壓器的氧氣瓶
為什麼氬氣氣瓶減壓器與氧氣,乙炔的不一樣1 乙炔瓶必須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後方,動作要輕細,開啟後板手仍應套在瓶閥的方芯上,一旦遇有險情,便於緊急關閉。2 裝有氧氣的氣瓶不準與乙炔或其它氣體的氣瓶儲存於同一倉庫。3 乙炔瓶和氧氣瓶不得靠近熱源或電氣設備,防止爆曬,嚴禁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和乙炔瓶,禁止裝有氣體的氣瓶與電源相接觸。4 使用乙炔瓶時,要固定可靠,防止傾倒,嚴禁卧放使用。5 乙炔和氧氣瓶嚴禁使用繩吊裝搬運,當地點移動頻繁時,應裝在專用的手推車上。6 嚴禁把氧氣瓶和乙炔瓶放在一起運送,不準與易燃物品或裝有可燃氣體的容器一起運送。7 乙炔和氧氣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的溫水解凍,在焊割工作中,禁止將帶有油珠的衣服、手套或其它沾油脂的工具、物品與氧氣瓶軟管及接頭相接觸。8 嚴禁碰撞、敲擊氧氣瓶和乙炔瓶,不得擅自拆下安全帽。9 嚴禁將乙炔瓶和氧氣瓶放在通風不良及裝設電線的場所。10 嚴禁銅、銀、汞等及其製品與乙炔、氧氣瓶接觸。11 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不低於規定要求(乙炔0.028Mpa、氧氣0.19Mpa),用過的瓶上應寫明「空瓶」。12 使用乙炔瓶的現場,嚴禁與氧氣瓶、氯氣瓶等易燃、易爆品同間堆放。13 乙炔瓶、氧氣瓶口、減壓器的螺絲絕對不可附著油脂,以防爆炸。14 連接減壓器前,應將氧氣瓶的輸氣閥門開四分之一轉吹洗1~2秒鍾,然後用專用板手裝上減壓器,工作人員應站在閥門連接頭的側方。15 氣瓶上的閥門或減壓器氣門,若發現有毛病時,應立即停止工作,進行檢修或更換。16 氧氣瓶每三年進行一次225個大氣壓的水壓試驗,過期未經水壓試驗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準使用,在接收氧氣瓶時,應檢查印在瓶上的試驗時期及試驗機構的鑒定。17運到現場的氧氣瓶,必須驗收檢查,如有油脂痕跡,應立即擦拭乾凈,如缺少保險帽或氣門上缺少封口螺絲或有其它缺陷,應在瓶上註明「注意瓶內裝滿氧氣」退回製造廠。18 氧氣瓶應塗藍色,用黑顏色標明「氧氣」字樣,乙炔氣瓶塗白色並用紅色標明「乙炔」字樣。19 氧氣閥門只准使用專門扳手開啟,不準使用鑿子、錘子開啟,乙炔閥門必須用特殊的鍵開啟。20 在工作地點,最多隻許有兩個氧氣瓶,一個工作,一個備用。
㈥ 氧氣管道為什麼明確禁止用閘閥
管路長,分布廣,再加上急開或速閉閥門,造成氧氣管道和閥門燃燒爆炸的事故時有發生。
㈦ 氧氣瓶使用必須嚴格遵守哪些事項
1、氧氣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保留不少於0.05MP的剩餘壓力。
2、氧氣瓶與明火距離應該不小於回10米、不得靠近熱答源、不得受日光暴曬。宜存放在乾燥陰涼處,氣瓶不得撞擊。
3、氧氣瓶嘴、吸入器、壓力表、及介面螺紋嚴禁沾有(染)油脂。
4、氧氣瓶在運輸和裝卸時,要關緊瓶閥,擰緊帽蓋,輕移輕放,不得碰撞滑滾,拋甩墜落。供氧器在移動、停放、使用過程中,請注意瓶體和閥門的保護,防止氣瓶傾倒,以免造成附件的損壞。
5、使用中如發現漏氣,請立即關閉氣瓶閥門。請不要自行修理。嚴禁私自拆卸氧氣瓶閥、閥門開關、壓力表等閥上的零部件。
6、用戶嚴禁私自充裝氧氣。氧氣瓶充氣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嚴禁超裝;氣瓶每3年檢驗一次,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檢驗在充氣單位進行。
㈧ 為什麼氧氣閥門不能沾染油脂
一)充裝不當引起事故。氣瓶的正確充裝是保證氣瓶安全使用的關鍵環節,由於充裝不當引起爆炸事故時有發生。表現在這方面的最危險的因素是用盛裝過可燃氣體(如氫氣)的氣瓶來充裝氧氣和氧氣充裝過量。
(二)氣瓶的材質、製造質量不符合要求。在充裝氧氣和使用過程中,也往往發生爆炸事故,這方面主要表現在製作氣瓶的材料脆弱、瓶壁厚薄不均勻,瓶體出現夾層等。
(三)氣瓶維護、保管不當造成事故。主要在於瓶體嚴重腐蝕或使用中將氣瓶置於烈日下長時間的曝曬,或將氣瓶靠近高溫熱源,這是氣瓶爆炸的常見的直接原因。據試驗,氧氣瓶在盛夏的陽光直接曝曬下,瓶壁溫度可達200℃。通常情況下,充裝氧氣的條件是溫度20℃、壓力為150大氣壓。瓶內氣壓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可通過下式進行計算:P=150×273+t/273+20(式中,P為瓶壓,t為瓶溫)。
(四)氣瓶操作不當也會導致火災或燒壞氣瓶附件等事故。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打開氧氣瓶的瓶閥時,因開得太快,使減壓器或管道中的壓力迅速提高,溫度也會大大升高、嚴重時會使橡膠墊圈等附件燒毀;另一方面,開氣速度太快,因氣體內含有水珠、鐵銹等微粒(氣焊與氣割用的氧氣純度一般為一、二級,一級純度的含氧量不低於99.2%,二級純度的含氧量不低於98.5%),高速流經瓶閥時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燃燒或爆炸。
(五)氣瓶瓶閥沒有瓶帽保護、受振動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密封不嚴、泄漏、甚至瓶閥損壞,致使高壓氣流沖出引起燃燒爆炸。
(六)瓶閥或其他附件(如閥門桿、減壓器)沾有油脂等也常常會引起著火燃燒事故。
二、氧氣瓶燃燒爆炸的危害性
因上述種種原因引起氧氣瓶燃燒爆炸,其破壞力是相當大的。如上所述,氧氣瓶是高壓容器,瓶內要灌裝壓力為150大氣壓的氧氣,同時,還要承受搬運時的振動,滾動和碰撞沖擊等外界的作用力。瓶裝氧是強烈氧化劑,一旦出現燃燒爆炸事故,其破壞力相當大。如某單位用拖車運裝氧氣瓶在卸車時,將一個氣瓶撞擊到另一個氣瓶上,引起兩個氣瓶同時爆炸。氣瓶碎片飛出(最遠的200米),庫房的牆被打穿,最大的洞約1000×800毫米,造成了傷人事故。
爆炸,廣義的說是指一種極其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學的能量釋放過程。壓力容器破裂時,器內高壓氣體解除了外殼的約束,迅速膨脹並以很高的速度釋放出能量。一方面,容器破裂的碎片以較高的速度向四周飛散,造成人身傷亡或撞壞周圍的設備;另一方面,它的更大一部分對周圍的空氣做功,產生沖擊波,除直接造成人身傷亡外,還可能摧毀廠房等建築物,產生更大的破壞作用。
氧氣瓶爆炸時,高速飛出的碎片若擊中人體則會造成傷亡。當碎片的動能在2.6kgf·m以上時,可致人體外傷;動能達6.0kgf·m以上時,可致人體骨部輕傷;超過20kgf·m時,可造成人體骨部重傷甚至死亡。碎片所產生的動能(E)與氣瓶爆碎時碎片的質量(m)及飛出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例,可通過下式計算:E=1/2mv^2=1/2×(w/g)×v^2(式中,w為碎片的重量,g為重力加速度,取9.8米/秒)。
另外,氣瓶爆炸時,若碎片擊落在盛裝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上,就有可能引起危險物品的泄漏,甚至產生爆炸、燃燒、毒害事故,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害。
三、預防氧氣瓶燃燒爆炸應採取的措施
1.充氣前應對氣瓶進行嚴格的檢查,並採取嚴密措施,防止超量充裝。同時,還要化驗鑒別瓶內氣體成分,不能隨意充裝。凡氣瓶上的安全裝置不齊全、不好用,沒有原始重量標記或標注不清難以確認的氣瓶,均不允許充裝氧氣。
2.氣瓶充裝氧氣時,氣流速度不能過快,否則將造成氣瓶過熱、壓力劇增,造成危險。
3.在搬運氣瓶時,應注意避免氣瓶受到劇烈振動和沖擊。裝在車上的氣瓶要妥善地加以固定,防止氣瓶跳動或滾動;氣瓶必須戴有瓶帽和防震圈;裝卸氣瓶應做到輕裝輕卸,不得採用拋裝,滑放或滾動的裝卸方法。
4.防止氧氣瓶受熱或著火、氣瓶運輸時不得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夏季用車輛運輸或在室外使用氣瓶時,要有遮陽設施,避免陽光曝曬。運輸氣瓶時要嚴禁煙火,氣瓶庫房和氣瓶在使用時,都應遠離高溫、明火和可燃易爆物質等,一般相距在10米以上。
5.使用氧氣瓶時,首先要對氣瓶進行外觀檢查,其重點是看瓶閥、接管螺紋、減壓器等是否有缺陷。如發現有漏氣、滑扣、表針不靈或爬高現象時,應禁止使用,並及時報請維修,不準隨意處理,嚴禁帶壓擰緊閥桿,調整墊料。檢查漏氣時應用肥皂水,不準使用明火。
6.正確操作,合理使用。開閥時要慢慢開啟,防止加壓過速產生高溫,開閥時不能用鋼搬手敲擊氣瓶,以防產生火花。氧氣瓶的瓶閥及其附件禁止沾染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去接觸氧氣瓶閥、減壓器等。氣瓶使用到最後時應留有適量余氣,以防混入其它氣體或雜質,造成事故。
7.氧氣瓶與電焊在同一地點使用時,瓶底應墊絕緣物質,防止氣瓶帶電,與氣瓶接觸的管道等金屬設備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以防產生靜電而造成燃燒或爆炸事故。
8.氧氣瓶著火時,應迅速關閉閥門,停止供氧,如臨近建築物或可燃物質失火,應迅速將氧氣瓶搬移到安全地點,防止氣瓶因受火場高熱而引起爆炸。
㈨ 乙炔和氧氣的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上什麼東西
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上油脂或觸及金屬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酸鹼性的軟管除外)。禁止把乙炔及氧氣軟管放在高溫管道、電線或熱體上,不允許把軟管和電焊用電線敷設在一起或放在運輸通道上。
-----------------------------------------------
氧氣乙炔軟管的安全事項
zyx10166
1)軟管須具有足以承受氣體壓力的強度,並應進行壓力試驗,氧氣管和乙炔管不準混用和代用。(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1.96MPa,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0.49MPa。EYCOM高壓軟管工作壓力都在6MPA,即使混用也不會出現安全事故)。膠管應具有足夠的抗壓強度和阻燃特性。
2)軟管的接頭和管子應嚴防泄漏,連接前應將軟管吹凈,並確定管中無水後,才允許使用。禁止用氧氣吹除乙炔氣管的堵塞物。應隨時檢查和消除焊割炬的漏氣和堵塞等缺陷,防止在膠管中形成氧氣、乙炔混合氣。
3)可燃氣體(乙炔)的橡膠軟管如在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或著火時,應首先將焊槍火焰熄滅,然後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先擰松減壓器的調整螺桿或將氧氣瓶的閥門關閉,停止供氣。如果發生回火,倒燃進入氧氣膠管,應將此管更新。
4)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上油脂或觸及金屬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酸鹼性的軟管除外)。禁止把乙炔及氧氣軟管放在高溫管道、電線或熱體上,不允許把軟管和電焊用電線敷設在一起或放在運輸通道上。
5)應注意膠管的保存、使用和運輸中的維護,保持清潔和不受損壞。應避免膠管受陽光照射、熱體烘烤、雨雪浸淋,防止酸、鹼、油類及有機溶劑等與膠管接觸。與熱源距離應不小於1m,存放溫度應為-15~40℃。使用前應吹洗膠管內壁滑石粉和雜物,防止焊炬堵塞。
6)氣焊(割)操作中為保證安全,與氧氣表高壓端相連的氣瓶(氧氣管道)的閥門應全開,以便在大量氧氣輸出時,提供充足的氣量和穩定的壓力。防止在使用時壓力突然下降,發生回火並倒燃進入氧氣膠管而引起爆炸。
㈩ 為什麼氧氣閥門不能碰到油污
氧氣有強氧化性,易燃物質在純氧環境中的燃點比在空氣中低得多。因開啟或內關閉閥門過快容導致氧氣流體流速急速變化,會加大受磨擦和外力等因素都可能產生靜電產生放電火花,在相對封閉環境中燃燒甚至爆炸。所以氧氣管路上的儀表閥門在投用前都要進行嚴格脫油脫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