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閘閥型號DN100和100有區別嗎
DN100是公稱通徑。
100表示直徑100mm。
16是公稱壓力,PN16=16bar=16kg=1.6MPa。
閥門(famen)是流體輸送系統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回止、答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
用於流體控制系統的閥門,從最簡單的截止閥到極為復雜的自控系統中所用的各種閥門,其品種和規格相當繁多。閥門可用於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閥門根據材質還分為鑄鐵閥門,鑄鋼閥門,不銹鋼閥門(201、304、316等),鉻鉬鋼閥門,鉻鉬釩鋼閥門,雙相鋼閥門,塑料閥門,非標訂制等閥門材質。
B. 調節閥DN150*100什麼意思啊
DN150*100就是說閥門的口徑的DN150的,但閥芯大小是DN100的,也就是說這個閥口徑雖然是DN150的,但實際流通能力是DN100的。就是法蘭那裡的進出口是DN150,但裡面閥門全開時候通徑實際是DN100的大小。
C. 閥門上有 PG16 DN100 是什麼意思
PG16公稱壓力16公斤,即耐壓16公斤,DN100指公稱直徑100mm,管口直徑100mm。
公稱壓力PN(0.1MPa):與管道系統部件耐壓能力有關的參考數值,為便於使用,通常取R10系列的優先數。公稱壓力是指管材在二級溫度(20℃)時輸水的工作壓力。若水溫在25℃-45℃之間應按不同的溫度下降系數,修正工作壓力。
公稱壓力PN 是一個用數字表示的與壓力有關的標示代號,是供參考用的方便的圓整數。同一公稱壓力PN值所表示的同一公稱通徑的所有管路附件具有與端部連接型式相適應的同一連接尺寸。
公稱直徑(nominal diameter),又稱平均外徑(mean outside diameter)。 指標准化以後的標準直徑,以DN表示,單位mm。例如內徑1200mm的容器的公稱直徑標記為DN1200。它主要分為三方面。
壓力直徑
用鋼板卷焊製成的筒體,其公稱直徑指的是內徑。若容器直徑較小,筒體可直接採用無縫鋼管製作。此時,公稱直徑指鋼管外徑。封頭的公稱直徑與筒體一致。
管子直徑
一般來說,管子的直徑可分為外徑、內徑、公稱直徑。管材為無縫鋼管的管子的外徑用字母D來表示,其後附加外直徑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徑為108的無縫鋼管,壁厚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徑表示,如De63,其他如鋼筋混凝土管、鑄鐵管、鍍鋅鋼管等採用DN表示,在設計圖紙中一般採用公稱直徑來表示,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和維修的方便人為地規定的一種標准,也叫公稱通徑,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規格名稱。管子的公稱直徑和其內徑、外徑都不相等,例如:公稱直徑為100MM的無縫鋼管有102*5、108*5等好幾種,108為管子的外徑,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該鋼管的內徑為(108-5-5)=98MM,但是它不完全等於鋼管外徑減兩倍壁厚之差,也可以說,公稱直徑是接近於內徑,但是又不等於內徑的一種管子直徑的規格名稱,在設計圖紙中所以要用公稱直徑,目的是為了根據公稱直徑可以確定管子、管件、閥門、法蘭、墊片等結構尺寸與連接尺寸,公稱直徑採用符號DN表示,如果在設計圖紙中採用外徑表示,也應該作出管道規格對照表,表明某種管道的公稱直徑,壁厚。
為了使管子、管件連接尺寸統一,採用DN表示其公稱直徑(也稱公稱口徑、公稱通徑)。化工廠用來輸送水、煤氣、空氣、油以及取暖用蒸汽等一般壓力的流體,管道往往採用電焊鋼管,稱有縫管。有縫管按厚度可分為薄壁鋼管、普通鋼管和加厚鋼管。其公稱直徑不是外徑,也不是內徑,而是近似普通鋼管內徑的一個名義尺寸。每一公稱直徑,對應一個外徑,其內徑數值隨厚度不同而不同。(管子又分為英制管和公制管的。公稱直徑為DN100的管,如果該管為國際通用系列(俗稱英制管),其外徑是114.3mm;如果該管為國內沿用系列(俗稱公制管),其外徑是108mm。 這樣就出現了兩種直徑了,不矛盾的。)公稱直徑可用公制mm表示,也可用英制in表示。
管路附件也用
公稱直徑
公稱直徑表示,意義同有縫管。
工程中所用的無縫管,如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 8163-87)、石油裂化用無縫鋼管(GB 9948-88)、化肥設備用高壓無縫鋼管(GB 6479-86)等,標記方法不用公稱直徑,而是以外徑乘厚度表示。標准中稱此外徑與厚度為公稱外徑與公稱厚度。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和一般用途無縫鋼管分熱軋管和冷拔管兩種。冷拔管的最大外徑為200mm;熱軋管的最大外徑為630mm。在管道工程中,管徑超過57mm時,常採用熱軋管。管徑在57mm以內常選用冷拔管。
零部件直徑
有些零部件如法蘭、支座等的公稱直徑,指的是與它相配的筒體、封頭的公稱直徑。DN2000法蘭是指與DN2000筒體(容器)或封頭相配的法蘭。DN2000鞍座是指支承DN2000mm容器的鞍式支座。還有一些零部件的公稱直徑是與它相配的管子公稱直徑表示的。如管法蘭,DN200管法蘭是指連接DN200mm管子的管法蘭。另有一些容器零部件,其公稱直徑是指結構中的某一重要尺寸,如視鏡的視孔、填料箱的軸徑等。DN80(Dg80)視鏡,其窺視孔的直徑為80mm。
螺紋的直徑
除管螺紋以通管的內徑(英寸單位)為公稱直徑外,其他螺紋的公稱直徑,均以外螺紋的大徑為公稱直徑(公制單位)
以普通公制外螺紋為例,普通公制螺紋的牙型角是60°
計算公式如下:
螺 距 P
原始三角形高度 H=0.866P
牙高(工作高度) H=0.5413P
內 螺 紋 大 徑 D--內螺紋(公稱直徑)
外 螺 紋 大 徑 d--外螺紋(公稱直徑)
內 螺 紋 中 徑 D=D-0.6495P
外 螺 紋 中 徑 d=d-0.6495P
內 螺 紋 小 徑 D=D-1.0825P
外 螺 紋 小 徑 d=d-1.0825P
其他螺紋的參數計算,參閱國標參數手冊
D. 閥門上的DN20-100啥意思
DN20指的是閥門口徑為20mm,看右圖下方對比表格一目瞭然,其它類似,希望可以幫到你
E. 閥門dn100 z45t-10是什麼意思
100mm口徑.閘閥,法蘭,楔式,銅合金密封,閥體灰鑄鐵,10公斤壓力。般德閥門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F. 閥門Z41W-25P DN100每個字母是什麼意思
Z代表閘閥,4代表法蘭連接,1代表明桿楔式單閘板,W代表本體密封,25代表公稱壓力25公斤,P代表閥體是不銹鋼,DN100代表公稱直徑100毫米,DN是Diameter Nominal的縮寫
G. 截止閥J11T-16 DN100是什麼意思
一、截止閥,也叫截門,是使用廣泛的一種閥門之一。它之所以廣受歡迎,是由於開閉過程中密封面之間摩擦力小,比較耐用,開啟高度不大,製造容易,維修方便,不僅適用於中低壓,而且適用於高壓。
二、截止閥J11T-16 DN100中各字母和數字代表的意思如下:
1、J--表示截止閥。
2、1--表示內螺紋 。
4、1--結構形式為閥瓣非平衡式直通流道。
5、T--密封副材料為銅合金。
6、16--表示公稱壓力為1.6MPa。
7、DN100--表示公稱通徑為直徑100mm。
H. 閥門上標的pn和dn各代表什麼意思
1、PN是指閥門的公稱壓力,其後緊跟的整數數字組成。在我國,涉及公稱壓力時,為了明確起見,通常給出計量單位,以「MPa」表示。例如PN100表示公稱壓力為10Mpa,也就是100Kgf/cm2。
2、DN是指閥門的公稱通徑,一般後面會加一個數字,如公稱通徑250mm,應標志為DN250。
這個數字與端部的連接件的孔徑或外徑(單位為mm)等特徵尺寸直接相關。在通常情況下,閥門的通道直徑與公稱尺寸是一樣的,但當閥體採用管焊結構或者與之相連接的管道為用標准鋼管法蘭連接的情況下,閥門的實際通道直徑並不等於公稱尺寸DN的數值。
3、國標AETV閥門公稱直徑的單位為mm,美標AETV閥門公稱直徑的單位為in(英寸)。
換算如下:
1分=1/8英寸=DN6
2分=1/4英寸=DN8
3分=3/8英寸=DN10
4分=1/2英寸=DN15
6分=3/4英寸=DN20
8分= 1 英寸=DN25
(8)閥門dn100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閥門的分類:
按動力分:
1、自動閥門:依靠介質自身的力量進行動作的閥門。如止回閥、減壓閥、疏水閥、安全閥等。
2、驅動閥門:依靠人力、電力、液力、氣力等外力進行操縱的閥門。如截止閥、節流閥、閘閥、碟閥、球閥、旋塞閥等。
按結構特性分:
1、截門形:關閉件沿著閥座中心線移動。
2、閘門形:關閉件沿著垂直於閥座的中心線移動。
3、旋塞形:關閉件是柱塞或球,圍繞本身的中心線旋轉。
4、旋啟形:關閉件圍繞閥座外的一個軸旋轉。
5、碟形:關閉件是圓盤,圍繞閥座內的軸旋轉。
6、滑閥形:關閉件在垂直於通道的方向上滑動。
I. 閥門 DN100 PN16,GG25 GG50 意思
公稱通徑:100
公稱壓力:1.6MPa
GG25:是德國的DIN1691中的材料
現在該標准已經被DINEN1561替代,新的代專號是EN-GJL-250
相當屬於國內的HT250GB9349,這里應當是閥體材料。
具體如下圖:
J. DN100是什麼意思
根據GB/T3091-2001標准
DN是指公稱直徑,DN100是說鋼管的公稱直徑是100毫米。
DN後面的值是經過圓整的,DN100的管子不代表其通徑就是100mm(通常DN100的管外徑為114mm內徑為95mm。不過個別的企業標准對DN的定義又不同了。我們公司對DN定義為公稱口徑,他是介於公稱直徑外徑與公稱直徑內徑之間的一個數值)。DN100的管子又叫四寸管。
減壓閥是通過調節,將進口壓力減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壓力,並依靠介質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壓力自動保持穩定的閥門。從流體力學的觀點看,減壓閥是一個局部阻力可以變化的節流元件,即通過改變節流面積,使流速及流體的動能改變,造成不同的壓力損失。
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然後依靠控制與調節系統的調節,使閥後壓力的波動與彈簧力相平衡,使閥後壓力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保持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