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移液和滴定實驗原理
移液不需要原理
液體到刻度,就是標稱的體積。
移液管的使用
1、執法: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 2、洗滌
(1)首先用洗液洗:吸取洗液至移液管球部1/4~1/3處後按緊移液管,移出移液管慢慢將移液管放平,左手托移液管,右手慢慢轉動移液管至洗液到移液管刻度線上方3~4cm,同時保證管內壁全部被洗液浸濕後將洗液從上口放入原洗液瓶中。在轉移移液管的過程中移液管上口對准洗液瓶。
(2)用自來水洗:用自來水沖洗數遍,前兩遍的廢液用廢液缸接受。 (3)用蒸餾水洗:用洗瓶吹洗,邊吹邊轉動,同時沖洗外壁3次。 3、潤洗
(1)將一干凈小燒杯用待吸液潤洗1次後倒入適量待吸液。
(2)將移液管外壁擦乾,內壁吹乾,吸取待測液至移液管球部1/4~1/3處後按緊移液管,移出移液管慢慢將移液管放平,左手托移液管,右手慢慢轉動移液管至洗液到移液管刻度線上方3~4cm處,同時保證被潤洗部分管內壁全被待吸液潤洗,在轉動移液管過程中移液管下口對准小燒杯對准小燒杯。然後將潤洗液從下口放出,邊放邊沖洗小燒杯內壁,將小燒杯中的溶液倒入廢液缸中。 (3)向小燒杯中倒入適量待吸液,同(2)操作將移液管潤洗3次。 4、移取溶液
(1)將小燒杯中剩餘溶液倒掉,重新倒入待吸液。
(2)用移液管吸取溶液至刻度線以上3~4cm處,移出移液管,擦乾外壁,用另一隻干凈的小燒杯調液面至刻度線,調液面過程中保證移液管豎直,視線與刻度線在同一水平面內。
(3)將溶液倒入錐形瓶中,放液過程中保證移液管豎直。放完後停留30s後左右轉動幾下,拿出移液管,用洗瓶吹洗錐形瓶內壁。 容量瓶的使用(先洗滌後試漏)
❷ 移液管的工作原理
移液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壓差的原理來實現移液的,當移液管在使用時,用手堵住管上端的孔,移液管中的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管內上部形成微小的真空,由於自然環境下的大氣壓壓強要高於真空環境下的壓強,所以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管內液體將無法向下流出。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50和75等規格。
(2)液滴移動裝置實驗原理擴展閱讀
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項
1、移液管不應在烘箱中烘乾。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實驗中應盡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用自來水及蒸餾水沖洗干凈,置於移液管架上。
5、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兩者的相對體積校準。
6、在使用吸量管時,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每次都應從最上面刻度(0刻度)處為起始點,往下放出所需體積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體積就吸取多少體積。
7、移液管有老式和新式,老式管身標有「吹」字樣,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殘余液體。新式的沒有,千萬不要吹出管口殘余,否則引起量取液體過多。
❸ 為了探究種子萌發時所進行的細胞呼吸類型,請據所給的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Ⅰ.實驗原理:種子萌發過程中
Ⅳ.實驗分析:裝置一中,若萌發的種子需氧呼吸,消耗的O2使氣體體積減少,而產生的CO2被NaOH吸收,導致瓶內的氣體體積減少,從而使液滴向左移動.
Ⅴ.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萌發的水稻種子所進行的細胞呼吸類型有三種情況,分別是只進行需氧呼吸、只進行厭氧呼吸和既進行需氧呼吸也進行厭氧呼吸.因此,如果裝置一中液滴左移而裝置二中液滴不移動,說明種子萌發時只進行需氧呼吸;如果裝置一中液滴不移動而裝置二中液滴右移,說明種子萌發時只進行厭氧呼吸;如果裝置一中液滴左移而裝置二中液滴右移,說明種子萌發時既進行需氧呼吸,也進行厭氧呼吸.
故答案為:
Ⅳ.減少減少左
Ⅴ.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只進行需氧呼吸 | |
②一不移動,二右移 | ③只進行厭氧呼吸 |
④一左移,二右移 |
❹ 為什麼紅色液滴會左移,有氧呼吸方程式不是消耗6mol的氧氣會生成6mol的二氧化碳嗎
有氧呼吸會生成CO2,可是CO2會被裝置一 中的NaOH吸收,那麼裝置一 中的氣體體積就會減小。裝置一內部的氣體體積減小,其氣體壓強也變小,當裝置內部的壓強小於裝置外部壓強,紅色液滴左移。
這里的分析關鍵是裝置內與裝置外的壓強差。存在壓強差,液滴才會移動
❺ 無氧呼吸實驗探究液滴
(1)a中液滴移動的距離代表裝置中氧氣的消耗量,b中液滴移動的距離代表氧氣消耗量與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值,若a裝置液滴不移動,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無氧呼吸.
(2)若a裝置液滴左移,說明有氧氣的消耗;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多於消耗的氧氣,綜合分析可知,酵母菌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3)連接e→d→c→d,並從e左側通氣,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當d中石灰水變渾濁,可驗證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生了CO 2 .
(4)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測,顏色由橙色變成灰綠色.
故答案為:
(1)不移動 右移
(2)左移 右移
(3)(細胞呼吸)產生了CO 2
(4)酸性重鉻酸鉀溶液
❻ 移液管的原理及使用步驟
移液管是准確量取一定量液體的儀器,稱量的液體容積一般是固定的。
操作方法: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標記、准確度等級、刻度標線位置等。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將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淺或太深,一般為10~20mm處,太淺會產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內弄臟溶液,太深又會在管外沾附溶液過多。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該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橫持,並轉動管子使溶液接觸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換內壁的水分,然後將溶液從管的下口放出並棄去,如此用反復洗3次後,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調節液面:將移液管向上提升離開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內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為放鬆食指(有時可微微轉動吸管)使管內溶液慢慢從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彎月面底部與標線相切為止,立即用食指壓緊管口。將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錐形瓶,應使錐形瓶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緊靠錐形瓶內壁,稍松開食指,讓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流完後管尖端接觸瓶內壁約15秒後,再將移液管移去,殘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強使其流出,因較准時已考慮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體積。
備註:
1、移液管提出液面後,應用濾紙將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體擦掉;
2、看刻度時,應將移液管的刻度與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彎月面為准。
❼ 測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把碳酸氫鈉換成清水,液滴移動代表什麼
首先NaHCO3緩沖液是用來提供CO2,使裝置內CO2濃度恆定的。換成水,則光合作用吸收的部分CO2不再由環境提供。由此裝置內氣體體積變化則是氧氣釋放量與CO2吸收量的差值。
❽ 探究凈光合速率為什麼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同時進行時液滴向右移動
因為裝置中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由於裝置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不變,而生成的氧氣量大於呼吸消耗的氧氣量,造成裝置內氣壓大於外界的氣壓,所以液滴向右移。
❾ 初二科學
某校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以研究甲狀腺素對小鼠新陳代謝的影響。
步驟1:將一定數量的性別、數目、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為A和B。
步驟2:A組小鼠飼喂等量的飼料一段時間,B組小鼠不飼喂。
步驟3:兩組小鼠飼喂適量甲狀腺激素制劑。
步驟4:兩組小鼠分別放入甲、乙兩裝置(如圖5)中,待小鼠安靜後塞緊膠塞,一段時間後記錄兩裝置中液滴移動情況。
(1)實驗方案中對裝置的設計有不妥之處,請加以改正。__甲、乙兩個裝置中都應該盛放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__。
(2)選用性別、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並隨機均分為兩組的目的是__控制變數__。
(3)若甲狀腺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則甲裝置中液滴向左移動的距離__大於__(填「大於」或「小於」)乙裝置。
(4)該實驗的基本原理是動物呼吸作用吸收__氧氣__,而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致廣口瓶內氣壓下降。
❿ 若裝置1的紅色液滴左移,裝置2的紅色液滴也左移,則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的呼吸作用類
你好,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問的,我還是答一下吧,如果有錯誤的話,也歡迎其他解答者進行指正(送花花)
(在溫度等無關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首先裝置1左移,說明是有氧氣的消耗,存在有氧呼吸。如果只存在有氧呼吸的話,那麼裝置2的氣體體積不變,因為消耗的氧氣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的,所以液滴不動,即使有無氧呼吸存在,有多餘的二氧化碳生成,氣體體積只會增加,液滴只會右移,所以,這種都左移的情況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