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有哪些由哪些部件組成
汽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
若不對發動機內各機件表面進行潤滑,它們之間將發生強烈的摩擦。金屬表面之間的干摩擦不僅增加發動機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損,而且還可能由於摩擦產生的熱將零件工作表面燒損,致使發動機無法運轉。潤滑系統的功用就是在發動機工作時連續不斷地把數量足夠、溫度適當的潔凈機油輸送到全部傳動件的摩擦表面,並在摩擦表面之間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從而減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減輕機件磨損,以達到提高發動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組成的主要部件及功用
油底殼——用來貯存潤滑油。在大多數發動機上,油底殼還起到為潤滑油散熱的作用。
機油泵——它將一定量的潤滑油從油底殼中抽出經機油泵加壓後,源源不斷地送至各零件表面進行潤滑,維持潤滑油在潤滑系中的循環。機油泵大多裝於曲軸箱內,也有些柴油機將機油泵裝於曲軸箱外面,機油泵都採用齒輪驅動方式,通過凸輪軸、曲軸或正時齒輪來驅動。
機油濾清器——用來過濾掉潤滑油中的雜質、磨屑、油泥及水分等雜物,使送到各潤滑部位的都是-干凈清潔的潤滑油。分粗機油濾清器和細機油濾清器,它們是並聯在油道中。機油泵輸出決大多數的機油通過粗機油濾清器,只有很少部分通過細機油濾清器,但汽車每行駛5km,機油被細機油濾清器濾清一遍。
機油集濾器——它多為濾網式,能濾掉潤滑油中粒度大的雜質,其流動阻力小,串聯安裝於機油泵進油口之前。機油粗濾器用來濾掉潤滑油中粒度較大的雜質,其流動阻力小,串聯安裝於機油泵出口與主油道之間。機油細濾器能濾掉潤滑油中的細小雜質,但流動阻力較大,故多與主油道並聯,只有少量的潤滑油通過細濾器過濾。
主油道——是潤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在缸體與缸蓋上鑄出,用來向各潤滑部位輸送潤滑油
限壓閥——用來限制機油泵輸出的潤滑油壓力。旁通閥與粗濾器並聯,當粗濾器發生堵塞時,旁通閥打開,機油泵輸出的潤滑油直接進入主油道。機油細濾器進油限壓閥用來限制進入細濾器的油量,防止因進入細濾器的油量過多,導致主油道壓力降低而影響潤滑效果
機油泵吸油管
——它通常帶有收集器,浸在機油中。作用是避免油中大顆粒雜質進入潤滑系統。
曲軸箱通風裝置—— 它的作用是防止一部分可燃混合氣和廢氣經活塞環與氣缸璧間的間隙竄入曲軸箱內。可燃混合氣進入曲軸箱後,其中的汽油蒸氣會凝結,並溶入潤滑油中,使潤滑油變稀;廢氣中水蒸氣與酸性氣體會形成酸性物質,從而對機件造成腐蝕;竄氣還會使曲軸箱燈壓力增大,造成曲軸箱密封件失效而使潤滑油透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必須設置通風系統。
⑵ 潤滑油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潤滑系統的功能就是將機油不斷地供給各運動零件的摩擦表面,形成一薄層潤滑油膜,避免機件間直接摩擦而產生磨損和發熱,增大運動阻力等不良後果。
⑶ 潤滑系統的作用
潤滑系統的作用是,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會連續不斷地把數量足夠、溫度適當的潔凈機油輸送到全部傳動件的摩擦表面,從而形成一層潤滑功效的油膜。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零件的摩擦,而且還可以降低功率的損耗,確保發動機使用壽命的同時,還能提供一個很好的工作狀態。
潤滑系統,是向潤滑部位供給潤滑劑的一系列的給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屬裝置的總稱。潤滑系統可分為五種,即循環潤滑系統,集中潤滑系統,噴霧潤滑系統,浸油與飛濺潤滑系統,油和脂的全損耗性潤滑系統。潤滑系統有下列五大作用有:
1、潤滑作用機油可使運動零件之間構成油膜接觸,減小摩擦阻力和動力損失,並減小機件的磨損。
2、冷卻作用利用機油的流動性,帶走發動機零件的部分熱量,防止零件溫度過高而燒損。
3、清潔作用循環流動的機油,將發動機在工作中磨下的金屬微粒、從大氣中吸人的塵土及燃料燃燒產生的一些固體物質帶走,防止在零件之間形成磨料而加劇磨損。
4、密封作用利用機油的粘性,使機油附著於運動零件表面,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減少漏氣。
5、防銹作用:潤滑油膜吸附在金屬表面,把空氣和水隔開,起到防銹和防腐蝕作用。
除此以外,潤滑系統還有吸振作用。機油可吸收運動副間的振動,從而降低雜訊,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⑷ 汽車潤滑系統的組成和功用
油底殼——用來貯存潤滑油。在大多數發動機上,油底殼還起到為潤滑油散熱的作用。
機油泵——它將一定量的潤滑油從油底殼中抽出經機油泵加壓後,源源不斷地送至各零件表面進行潤滑,維持潤滑油在潤滑系中的循環。機油泵大多裝於曲軸箱內,也有些柴油機將機油泵裝於曲軸箱外面,機油泵都採用齒輪驅動方式,通過凸輪軸、曲軸或正時齒輪來驅動。
機油濾清器——用來過濾掉潤滑油中的雜質、磨屑、油泥及水分等雜物,使送到各潤滑部位的都是-干凈清潔的潤滑油。分粗機油濾清器和細機油濾清器,它們是並聯在油道中。機油泵輸出決大多數的機油通過粗機油濾清器,只有很少部分通過細機油濾清器,但汽車每行駛5km,機油被細機油濾清器濾清一邊。
機油集濾器——它多為濾網式,能濾掉潤滑油中粒度大的雜質,其流動阻力小,串聯安裝於機油泵進油口之前。機油粗濾器用來濾掉潤滑油中粒度較大的雜質,其流動阻力小,串聯安裝於機油泵出口與主油道之間。機油細濾器能濾掉潤滑油中的細小雜質,但流動阻力較大,故多與主油道並聯,只有少量的潤滑油通過細濾器過濾。
主油道——是潤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在缸體與缸蓋上鑄出,用來向各潤滑部位輸送
潤滑油限壓閥——用來限制機油泵輸出的潤滑油壓力。旁通閥與粗濾器並聯,當粗濾器發生堵塞時,旁通閥打開,機油泵輸出的潤滑油直接進入主油道。機油細濾器進油限壓閥用來限制進入細濾器的油量,防止因進入細濾器的油量過多,導致主油道壓力降低而影響潤滑效果
機油泵吸油管——它通常帶有收集器,浸在機油中。作用是避免油中大顆粒雜質進入潤滑系統。
曲軸箱通風裝置—— 它的作用是防止一部分可燃混合氣和廢氣經活塞環與氣缸璧間的間隙竄入曲軸箱內。可燃混合氣進入曲軸箱後,其中的汽油蒸氣會凝結,並溶入潤滑油中,使潤滑油變稀;廢氣中水蒸氣與酸性氣體會形成酸性物質,從而對機件造成腐蝕;竄氣還會使曲輸箱燈壓力增大,造成曲軸箱密封件失效而使潤滑油透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必須設置通風系統。現代汽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油路大致相同。在此系統中,曲軸的主軸頸、曲柄銷、凸輪軸頸及中間軸(分電器和機油泵的傳動軸)頸均採用壓力潤滑,其餘部分則用飛濺潤滑或潤滑脂潤滑。當發動機工作時,機油從油底殼經集濾器被機油泵送入機油濾清器。如果油壓太高,則機油經機油泵上的安全閥返回機油泵入口。全部機油經濾清器濾清之後進入發動機主油道。濾清器蓋上設有旁通閥,當濾清器堵塞時,機油不經過濾清器濾清由旁通閥直接進入主油道。機油經主油道進入五條分油道,分別潤滑五個主軸承。然後,機油經曲軸上的斜油道,從主軸承流向連桿軸承潤滑連桿軸頸。主油道中的部分機油經第六條分油道供入,中間軸的後軸承。中間軸的前軸承由機油濾清器出油口的一條油道供油潤滑。主油道的另一條分油道直通凸輪軸軸承潤滑油道,此油道也有五個分油道,分別向五個凸輪軸軸承供油。在凸輪軸軸承潤滑油道的後端,也就是整個壓力潤滑油路的終端裝有最低機油壓力報警開關。當發動機起動之後,機油壓力較低,最低油壓報警開關觸點閉合,油壓指示燈亮。當機油壓力超過31kPa時,最低油壓報警開關觸點斷開,指示燈熄滅。另外,在機油濾清器上也裝有機油壓力開關,當發動機轉速超過2150r/min時,機油壓力若低於180kPa,這時開關觸點閉合,報警燈閃亮,同時蜂鳴器鳴響報警。 由於發動機傳動件的工作條件不盡相同,因此,對負荷及相對運動速度不同的傳動件採用不同的潤滑方式。
壓力潤滑壓力潤滑是以一定的壓力把機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潤滑方式。這種方式主要用於主軸承、連桿軸承及凸輪軸承等負荷較大的摩擦表面的潤滑。
飛濺潤滑利用發動機工作時運動件濺潑起來的油滴或油霧潤滑摩擦表面的潤滑方式,稱飛濺潤滑。該力式主要用來潤滑負荷較輕的氣缸壁面和配氣機構的凸輪、挺柱、氣門桿以及搖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摩擦部位 潤滑方式 活塞環/氣缸 飛濺 活塞銷/連桿小端軸承 飛濺 活塞銷/連桿大端軸承 壓力(強制) 曲軸頸/主軸承 壓力(強制) 凸輪/隨動件 飛濺 凸輪軸/軸承 壓力(強制) 搖臂軸/軸承 壓力(強制) 氣門桿/氣門導管 滴油
⑸ 潤滑系的作用是什麼
潤滑系是發動機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潤滑、冷卻、清潔、密封、緩沖。
潤滑系的基本任務是:不斷地向發動機的各零件摩擦表面輸送清潔的機油,以減少零件的摩擦阻力和磨損;流動的機油還能帶走機件摩擦產生的熱量和磨損磨落下來的金屬屑,以防止機件溫度升高,破壞配合間隙而造成不良後果,同時也防止了零件的磨料磨損;由於潤滑粘度和吸附作用的存在而形成油膜,因此機油能起密封作用。由此看來,潤滑系是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之一。
⑹ 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有哪些
潤滑系統的結構及作用 介紹
潤滑系統的組成部分主要有機油泵、壓力調節閥、機油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機油散熱器、油壓感測器、噴嘴、油道、曲軸箱通風濾清器等。
潤滑系統除了起到潤滑發動機各部件的作用外,還具有冷卻、清潔、密封和防銹等功能,其中潤滑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動機潤滑系統作用1.潤滑作用
發動機運轉時,在相對運動的機件中間保持一定的油膜儲存在各表面間,使部件之間不直接產生摩擦,從而使摩擦系數降低,減少摩擦損失和減輕活動件表面磨損,提高發動機的有效功率,確保零件的使用壽命。
發動機潤滑系統作用2.冷卻作用
發動機工作時,產生大量的熱量,熱能轉變動能,進行做功。做功後的多餘熱量必須及時散發掉,否則,將因溫度過高而損害機件。潤滑油帶走部分機件中的熱量,以保持工作部位的溫度不致過高。
發動機潤滑系統作用3.清洗作用
發動機工作時,潤滑油能把集結在機件上的污垢和摩擦產生的微小顆粒帶走,以保持機件的清潔和減小磨損。
發動機潤滑系統作用4.封閉作用
潤滑油能封閉活塞與汽缸之間的間隙,潤滑油形成的油膜能增加密封度,防止串氣,並且彌補微小間隙,防止噪音的產生。
⑺ 潤滑系統有哪些功用
潤滑系統有下列五大作用:
1、潤滑作用機油可使運動零件之間構成油膜接觸,減小摩擦阻力和動力損失,並減小機件的磨損。
2、冷卻作用利用機油的流動性,帶走發動機零件的部分熱量,防止零件溫度過高而燒損。
3、清潔作用循環流動的機油,將發動機在工作中磨下的金屬微粒、從大氣中吸人的塵土及燃料燃燒產生的一些固體物質帶走,防止在零件之間形成磨料而加劇磨損。
4、密封作用利用機油的粘性,使機油附著於運動零件表面,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減少漏氣.
5、防銹作用:潤滑油膜吸附在金屬表面,把空氣和水隔開,起到防銹和防腐蝕作用。拓展資料:
發動機的潤滑是由潤滑系來實現的。潤滑系的基本任務就是將潤滑油不斷地供給各零件的摩擦表面,減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損。潤滑系雖然不參加發動機功能轉換,卻能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使其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發動機工作時,摩擦表面(如曲軸軸頸與軸承,凸輪軸軸頸與軸承,活塞環與氣缸壁,正時齒輪副等)之間以很高的速度作相對運動,金屬表面之間的摩擦不僅增大發動機內部的功率消耗,使零部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損。
摩擦所產生的熱量還可能使某些工作零件表面熔化,導致發動機無法正常運轉。因此為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必須對發動機內相對運動部件表面進行潤滑,也就是在摩擦表面覆蓋一層潤滑劑(機油或油脂),使金屬表面之間間隔一層薄的油膜,以減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損耗、減輕磨損,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⑻ 汽車潤滑系統七大作用
1、潤滑作用:潤滑運動零件表面,減少摩擦阻力和磨損,減少發動機的功率消耗。
2、清洗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不斷循環,清洗摩擦表面,帶走磨屑和其他異物。
3、冷卻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不斷循環還可以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起冷卻作用。
4、密封作用:在運動零件之間形成油膜,提高它們的密封性,有利於防止漏氣或漏油。
5、防銹蝕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對零件表面起保護作用,防止腐蝕生銹。
6、液壓作用:潤滑油還可用作液壓油,如液壓挺住,起液壓作用。
7、減振緩沖作用:在運動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沖擊並減少振動,起減振緩沖作用。
潤滑系統的組成:
1、機油供給裝置:有機油泵、油道、油管、限壓閥等,可使機油以—定的壓力和流量在循環系統中流動。
2、濾清裝置:有集濾器、機油濾清器可清除機油中的各種雜質。
3、儀表及信號裝置:有堵塞指示器、壓力感應塞、油壓警報器、指示燈及壓力表等,可使駕駛員隨時知道潤滑系統的工作情況。
⑼ 汽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都有哪些
一、潤滑系統的作用
1、潤滑作用:潤滑運動零件表面,減少摩擦阻力和磨損,減少發動機的功率消耗。
2、清洗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不斷循環,清洗摩擦表面,帶走磨屑和其他異物。
3、冷卻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不斷循環還可以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起冷卻作用。
4、密封作用:在運動零件之間形成油膜,提高它們的密封性,有利於防止漏氣或漏油。
5、防銹蝕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對零件表面起保護作用,防止腐蝕生銹。
6、液壓作用:潤滑油還可用作液壓油,如液壓挺住,起液壓作用。
7、減振緩沖作用:在運動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沖擊並減少振動,起減振緩沖作用。
1、機油供給裝置:有機油泵、油道、油管、限壓閥等,可使機油以—定的壓力和流量在循環系統中流動。
2、濾清裝置:有集濾器、機油濾清器可清除機油中的各種雜質。
3、儀表及信號裝置:有堵塞指示器、壓力感應塞、油壓警報器、指示燈及壓力表等,可使駕駛員隨時知道潤滑系統的工作情況。
三、原理
主油泵從油底殼吸入潤滑油,再把潤滑油泵入機油冷器,冷卻後的潤滑油通過機油濾清器過濾後進入機體下部主油管,在壓力作用下輸送至各個潤滑點。
四、潤滑方式
1、壓力潤滑
2、飛濺潤滑
3、定期潤滑
五、常見故障
1、發動機機油壓力過高
現象:
A、起動發動機後,機油壓力超出規定值;
B、發動機在運轉過程機油壓力突然增高。
原因分析:
A、潤滑油品牌選擇不當,粘度過大;
B、機油泵內限壓閥故障;
C、氣缸體潤滑油道堵塞,阻止了潤滑油的流動;
D、主軸承或連桿軸承間隙過小,影響了潤滑油的流動;
E、機油濾清器濾芯堵塞且旁通閥開啟困難;
F、潤滑油壓力表或感測器工作不良。
故障排除:
A、機油壓力過高,首先應檢查機油粘度是否過大;
B、機油濾清器是否堵塞機油濾清器濾芯是否堵塞;
C、限壓閥是否調整不當或彈簧是否太硬;
D、最後再懷疑是否油路堵塞。
2、發動機機油消耗過大
現象:
A、機油在發動機使用的過程中,消耗巨大;
B、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排氣管冒藍煙。
原因分析:
A、油路有滲漏現象。油封損壞、管路破裂、結合處不密封;
B、潤滑油的粘度過低,易上竄,且油膜薄,易被燒掉;另外粘度低的潤滑油易揮發;
C、活塞環磨損或損壞,活塞環對口不對或裝反;
D、氣門導管磨損過甚,氣油油封磨損過甚;
E、曲軸箱通風裝置損壞或渦輪增壓處泄漏。
故障排除:
A、排氣管是否冒藍煙;
B、檢查發動機外部有無明顯的泄漏痕跡;
C、檢查進氣管道內是否有大量機油的痕跡;
D、檢查曲軸箱的通風情況,有無堵塞現象。
*註:當加大油門發動機高速運轉時,若排氣管大量冒藍煙,機油加註口也會大量冒煙或脈動冒煙,說明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磨損過甚,使機油竄入燃燒室而燃燒,應拆下活塞連桿組進行檢查分析;另外需檢查第一道環的端隙、背隙和側隙,若這些間隙過大,會使泵油現象加重。
當發動機大負荷運轉時,排氣管冒膿藍煙,但加機油口並不冒煙,這是飛濺到氣門室內的機油沿氣門導管間隙被吸入燃燒室的結果。
3、機油變質
現象:
A、取樣檢查機油,顏色發黑,用手捻搓時沒有黏性並有雜質感。
B、出現含水分的機油呈乳濁狀並有泡沫。
原因分析:
A、機油使用時間過長,在高溫和氧化作用下形成氧化聚合物,使機油逐漸變質。
B、發動機缸體有裂紋,冷卻水滲漏入油底殼。
故障排除:
直接取少量機油觀察,用手去捻搓,看機油的品質,以及顏色。如果是乳白色,則說明有水滲漏入發動機油底殼。潤滑效果不好或黑色雜質過多,則說明機油變質。
⑽ 汽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是什麼潤滑系統有哪些部件組成
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作用是相做相對運動零件表面輸送清潔潤滑油以減少摩擦和磨損,並對摩擦表面進行清洗和冷卻。潤滑系統一般由機油泵、集濾器、限壓閥、油道、機油濾清器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