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用如圖裝置組合成一套合理裝置以製取乾燥純凈的氫氣,並用以還原氧化銅生成水,測定水的組成.(1
(1):通過裝置(5)中的水把鹽酸壓到鋅里反應,根據鋅和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氫氣;氫氣中會混有氯化氫氣體,則通過濃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化氫;通過溶液的氣體會混有水分,而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則通過裝置(3)得到乾燥的氣體;氫氣通過裝置(7)進行實驗,水分由裝置(6)進行吸收.故這些裝置按氣流方向自左至右的連接順序應該是(填各介面的字母):idcabgheflmj.
(2):根據題目中的數據,「反應前稱量玻璃管及內含物質、橡皮塞、導管的總質量為W1 g,乾燥管及內含物質、橡皮塞、導管的總質量為W2g;反應後分別稱量玻璃管與乾燥管的總質量分別為W3g和W4g」,則可進行計算: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W4-W2),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W1-W3),則水中的氫元素的質量為(W4-W2)-(W1-W3)=W4-W2-W1+W3;故水中氫與氧的質量比為
W4?W2?W1+W3 |
W1?W3 |
W4?W2?W1+W3 |
W1?W3 |
㈡ 實驗室用圖所示裝置製取純凈、乾燥的氫氣,並進行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發生裝置生成的氫氣可能含有氯化氫和
(1)氫氧化鈉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裝置B內所盛是氫氧化鈉溶液;版而濃硫酸具有吸水權性,所以裝置C的作用是更好地吸收水蒸氣;
(2)檢驗水可用無水硫酸銅,所以裝置E中所盛試劑是無水硫酸銅,反應後裝置E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由無色變為藍色;
(3)硝酸銀溶液能和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澱和硝酸,所以為證實生成的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氣體,裝置B應改盛硝酸銀溶液;
(4)氫氣還原氧化銅的主要操作步驟有:檢驗氫氣純度;通入氫氣;加熱氧化銅;停止加熱;停止通入氫氣,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序號)是②④①③⑤;
(5)氫氣屬於可燃性氣體,不純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通入D裝置的氫氣如果不純(混有空氣)就可能發生爆炸事故.
故答案為:(1)氫氧化鈉溶液;更好地吸收水蒸氣;
(2)無水硫酸銅;由無色變為藍色;
(3)硝酸銀;
(4)②④①③⑤;
(5)爆炸.
㈢ 利用乾燥而純凈的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測定水的質量組成,裝置如圖: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CDE,完全反應後
(1)鋅粒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B裝置是乾燥氫氣,除去氫氣中的水蒸氣;
(2)裝置C中是氫氣還原氧化銅,現象為黑色粉末逐漸變為紅色;
(3)C裝置減輕的質量就是CuO中的O失去的質量,是氫氣奪走了CuO中的O生成了水,U形管增重的質量就是該反應生成的水的質量,則水中H元素的質量就是水的質量減去O元素的質量,故氧元素質量為:75.6 g-69.2 g=6.4g,生成水的質量為:118.0 g-110.8 g=7.2g;生成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7.2 g-6.4 g=0.8g;則水中氫跟氧的質量比就是:[(108.0g-100.8g)-(65.6g-59.2g)]:(65.6g-59.2g)=1:8;
(4)裝置E中鹼石灰能吸收水蒸氣,若不安裝E裝置,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進入D裝置,使測得水的質量增大導致計算出H元素的質量增大,所以會使結果中氫元素的質量偏大.
故答案為:(1)Zn+2HCl═ZnCl2+H2↑;吸收A中會發出的水蒸氣;
(2)黑色粉末逐漸變為紅色;
(3)1:8;
(4)偏大;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進入D裝置,使測得水的質量增大導致計算出H元素的質量增大.
㈣ 利用乾燥而純凈的氫氣還原灼熱氧化銅的實驗測定水的質量組成,其裝置如下圖所示. 完全反應後其實驗測定
(1)在用鋅粒與稀鹽酸反應製取氫氣時得到的氫氣中專往往含有屬水蒸氣與氯化氫氣體,據題意知氫氣中的氯化氫可用裝置E除去,因B D都能吸收水分做乾燥劑,所以裝置最後吸收水分的裝置與乾燥氫氣的裝置是可以互換的,故連接順序為AEBCD (2)B裝置是二燥氫氣,除去氫氣中的水蒸氣,E的作用是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3)C裝置減輕的質量就是CuO中的O失去的質量,是氫氣奪走了CuO中的O生成了水,U形管增重的質量就是該反應生成的水的質量,則水中H元素的質量就是水的質量減去O元素的質量,故氧元素質量為:75.6 g-69.2 g=6.4g,生成水的質量為:118.0g-110.8g=7.2g;生成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7.2 g-6.4 g=0.8g;則水中氫跟氧的質量比就是:[(108.0g-100.8g)-(65.6g-59.2g)]:(65.6g-59.2g)=1:8; 故答案為: (1)AEBCD (2)乾燥氫氣;除去H 2 中的HCl (3)7.2g;6.4g;0.8g;1:8 |
㈤ 用濃硫酸乾燥氫氣為什麼不能用乾燥管這個實驗裝置
用濃硫酸乾燥氫氣,不能用乾燥管這個實驗裝置。
乾燥管是上下都開口的,里邊放置的都是顆粒狀的固體乾燥劑,比如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生石灰之類的乾燥劑。是沒法放入液體的濃硫酸的,濃硫酸乾燥都是採用洗氣瓶。
㈥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氫氣的裝置圖。
(1)HCl(實驗室制氫氣一般是用稀鹽酸與鋅粒反應,鹽酸易揮發)
(2)NaOH 用於吸收HCl氣體
H2SO4(濃) 用於吸收水分
CuSO4(無水硫酸銅) 再次吸收水分
(3)向下排空氣法
㈦ 氫氣乾燥器的作用,簡述其工作過程
氫氣乾燥器的作用:乾燥氫氣,降低濕度,保證在額定氫壓下機內氫氣露點不大於-5℃同時又不低於-25℃。
其工作過程可分兩部分:1)製冷系統 製冷壓縮機吸入從蒸發器來的低壓製冷劑氣體經壓縮後,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冷凝器與空氣或水進行熱交換,把製冷劑在蒸發器內所吸收的熱量和壓縮機做功的熱量釋放出來,使高溫高壓蒸汽冷凝為高壓液態製冷劑;經貯液器、乾燥過濾器及熱力膨脹閥節流減壓,進入蒸發器吸收冷卻器內氫氣的熱量,使製冷劑沸騰蒸發為氣態,經低壓管再進入壓縮機壓縮。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吸收氫氣的熱量,使氫氣中的水蒸氣的溫度降到露點溫度以下,析出水分,從而達到製冷去濕的目的。 2)氫氣去濕系統 來自發電機的熱濕氫氣從去濕裝置進口進入回熱器與冷卻去濕後的冷氫氣進行熱交換。通過回熱器的熱濕氫氣進入冷卻器,與製冷系統的蒸發器表面進行熱交換,氫氣溫度下降到露點溫度以下致使氫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和霜,去濕後氫氣再經過回熱器。然後,從去濕裝置出口進入發電機。從冷卻器排除的凝結水經排水導管進入貯水箱,當貯水箱的水達到一定量時,水位控制器便輸出信號報警,此時應開啟放水閥排水。
㈧ 利用純凈.乾燥的氫氣還原灼熱的氧化銅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裝置由A、B、C、D組成(氫氣發生裝置省略未畫
(1)運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水和銅,題中圖示告訴我們氫氣用鋅和較濃的鹽酸反應製得,故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先要除去它們;
(2)U形管減輕的質量是C中試管減輕的質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質量,D增重即生成的水的質量;
(3)水能使白色的無水硫酸銅變藍色,所以用無水硫酸銅檢驗水;
(4)為了減少誤差,實驗結束後冷卻的過程中需要持續通入氫氣一直到試管冷卻;
故答案:(1)NaOH(或AgNO3);吸收HCl氣體;濃硫酸;乾燥氫氣
(2)(7.2g-6.4g):6.4g;
(3)無水硫酸銅;
(4)持續通入氫氣.
㈨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㈩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請
(1)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可以選擇②裝置,乾燥氫氣時,應該用濃硫酸,氫氣應該從d進入,從c出,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應該選擇⑦,所以所選裝置介面按從左到右順序連接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氣應選用①作為發生裝置,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過氧化氫分解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的,用H2O2溶液制氧氣時,不可以採用此裝置.
故填:二氧化錳;不可以.
C、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氯酸鉀分解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