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鼠morris水迷宮以及小鼠跳台實驗的詳細步驟
跳台裝置為一25 cm ×20 cm ×75 cm 的被動迴避反應箱,箱底鋪直徑為1 mm 銅柵,通36V 交流電,銅柵的一角固定一8 cm ×8 cm ×5 cm 大小的塑料泡沫塊作為動物迴避電擊反應的安全區。先將大鼠放入箱中自由活動3 min ,熟悉環境,然後接通銅柵電源,大鼠受到電擊,其正常反應是跳回泡沫塊以躲避傷害性刺激,多數動物可能再次或多次跳至銅柵上,受到電擊(雙足同時接觸銅柵) 又跳回安全區,如此訓練5 min ,並記錄每隻大鼠首次找到安全區所需的時間(反應時間) 和5 min 內受到的電擊次數(錯誤次數) ,作為學習測試成績。24 h 後重復上述試驗,記錄每隻大鼠第一次跳下安全區的時間(潛伏期) 和錯誤次數,作為記憶測試成績。
『貳』 如何作爬桿試驗懸掛試驗和游泳試驗
爬桿實驗:在一50厘米長、直徑為1厘米的垂直木桿頂端放一木塞,將小鼠放在木塞上,1分鍾後將木塞倒放在下面,小鼠自動向上爬行,在3秒內爬行至木桿的一半者記3分,6秒者記2分,超過6秒者記1分;
(2)懸掛實驗:將小鼠前爪橫掛在線上,兩爪均能掛住記3分,一爪能掛住記2分,兩爪均不能掛住記1分。每隻小鼠每次進行3次測定,取其平均值。
游泳實驗(swimtest):將受試小鼠放入一個20cm×30cm×20cm規格的有機玻璃水箱中,水深10cm,水溫為22℃~25℃。評分標准如下:在1min內能連續不斷游泳者記3.0分;大部分時間游泳僅偶爾漂浮者記2.5分;漂浮時間占整個受試時間50%以上者記2.0分;偶爾游泳者記1.5分;偶爾用後肢游動並漂浮在水箱一邊者記1.0分。每次檢測間隔1min,共檢測5次取平均值。(我做的是水迷宮)
我做的是魚藤酮帕金森模型,這些行為學差不多都做過,但結果不是很明顯。
『叄』 懸尾試驗不動時間代表了什麼意思
這是醫學模型上的術語吧。指小鼠絕望,放棄某種行為。
如:
小鼠懸尾實驗:末次給1 h後,將小鼠尾部距末端約1 cm處用夾子固定,使其倒吊於距地面15 cm左右的橫桿上,動物為克服不正常體位而掙扎活動,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出現間斷性不動,顯示失望狀態,累計各組 8 min內的不動時間。
強迫小鼠游泳實驗:末次給1 h後,將小鼠放於直徑約18 cm,水深18 cm,水溫25℃的容器內,測定8 min之內小鼠漂浮不動的時間(即小鼠在水中停止掙扎,或動物呈漂浮狀態,僅有細小的肢體運動以保持頭部浮在水面)。
『肆』 不確定的都是新鮮,確定的,都是
天貓近期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在這一系列愛好中,盲盒收藏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單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多元在盲盒上,甚至有人一年耗資百萬。
那麼盲盒究竟是什麼?
盲盒,物如其名,精華就在這個「盲」字。它裡面裝有玩偶公仔,但外包裝不會告訴你是什麼,只有買下拆封,才能知道買到的公仔長什麼樣。盲盒的單價不算貴,在39元—69元之間,買齊一個系列也不過幾百元。但是,盲盒的營銷套路,卻會讓人幾萬幾十萬地投錢進去,買買買停不下來,以至有網友調侃:盲盒一面牆,北京一套房。
盲盒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讓人慾罷不能呢?
對於不確定性獎勵的期待讓人上癮
你可能很納悶:不就一個裝玩偶的盒子,至於那麼瘋狂嗎?解開這個困惑之前,不妨回想我們小時候,為了集齊水滸傳108將英雄卡,一包又一包地去買乾脆面,每次都滿懷期待地尋找有沒有新卡片。想想那時的興奮與瘋狂,你就不會對買盲盒停不下來的行為感到奇怪了。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盲盒不過是換湯不換葯。
人們對盲盒一類東西的迷戀,不僅限於此。不信?你去看大街上的刮刮樂、游戲里的開箱子,還有賭桌上的搖骰子猜大小。盲盒的原理,跟它們一樣,都是利用人們對不確定性獎勵的期待心理,極易讓人上癮。這個上癮機制,早已刻在基因里,並且被廣泛應用在游戲和賭博場景中,很多商家也是深諳此道。
最早研究盲盒上癮機制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斯金納。1938年,斯金納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該實驗使用小老鼠做被試,模擬了人類對盲盒一類東西成癮的心理機制。
斯金納發明了一個實驗裝置,後人稱之為「斯金納箱」。箱子外面有食物和水,箱子里則是實驗的主角:一隻飢餓的小鼠。當小鼠按下箱內的拉桿,食物就會掉入箱內的食物槽中。一開始,小鼠在箱子里隨意摸索,直到它按下拉桿獲得食物。經過多次操作,只要每次都有食物掉下來,小鼠便發現了這個規律。每當小鼠餓了,就會去按拉桿。只要不斷有獎勵,小鼠就能像人一樣,學會按拉桿這個行為。那麼,這個實驗跟盲盒有什麼關系呢?
盲盒設計是斯金納實驗的高級版
斯金納設置了食物掉下來的概率。一種設置是:固定獎勵,比如每隔1分鍾掉一個食物。剛開始小鼠會不停按拉桿,但發現這個時間規律後,它就學會隔1分鍾再按拉桿。另一種設置是:隨機獎勵。小鼠按拉桿獲得食物的概率是不確定的,這種情況下,小鼠不知道哪次按拉桿能獲得食物,它就會不停地重復按拉桿,變成了一隻瘋狂的成癮鼠。人們買盲盒停不下的行為,跟隨機獎勵下的小鼠一模一樣。當你不知道盒子里是什麼,你不知道要買多少次才能買到你想要的款,你就會不停地買買買。
盲盒的設計,精心採用了斯金納箱的隨機獎勵原理。盲抽本身已代表了不確定性,再加上設置了概率低至1/144的隱藏款,你只有加大購買量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樣式。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奚愷元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的助理教授沈璐希在他們的研究中寫道:「人們更多地是因為不確定的刺激而重復一項任務,而不是為了那些已經確定的刺激。是不確定的刺激加強了重復決策。」
人們為何如此鍾愛盲盒的不確定性呢?一來,不確定性提高了期望值,越是不確定越是新鮮刺激,越是未知越有吸引力。二來,不確定性,激發了買家的控制幻覺。所謂控制幻覺指的是高估自己控制環境的能力,通俗來說,就是買家對抽到特定款或隱藏款有迷之自信,即使概率是隨機的,他們仍覺得只要再買一個就能中獎,這點也是賭徒常有的心理。
綜上所述,正是不確定性帶來的隨機獎勵原理,讓買家對盲盒買買買停不下來。 其實,購買盲盒也是一種緩解壓力、收獲快樂的方式,前提是我們要量入為出、理性消費,避免掉進成癮的人性陷阱里。
『伍』 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
(2014溫州)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小明設計以下實驗:
①取圖甲所示的三個相同裝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的同種小鼠若干只,按圖乙設置實驗。
③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進行實驗。
(1)針對小明探究的問題,提出一個可檢驗的假設。
(2)本實驗可通過液柱移動的快慢來比較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請分析其原理:。
(3)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從哪些方面對實驗進行改進?。(寫兩點)
『陸』 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實驗的結論是______.
如圖是普利斯特里的實驗裝置,此實驗是分兩步來做的,都是在光下進行的,通過實驗一,他認為蠟燭燃燒會污染空氣,使小鼠窒息而死; 通過實驗二他得出結論:綠色植物能夠凈化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
故答案為:綠色植物能夠凈化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
『柒』 小鼠心臟重量
小鼠心臟重量是0.2g。
成年小鼠的心臟重量一般18-20周齡小鼠的心臟有多重?左心室+室間隔大概佔多大比例?全部討論20g小鼠,心臟重量大約0.2g。
小鼠是由小家鼠演變而來,它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獨立的遠交群。早在17世紀就有人用小鼠做實驗,現已成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詳盡的哺乳類實驗動物。
生理特點:
成熟早,繁殖力強。小鼠6~7周齡時性成熟,雌性35~50日齡,雄性45~60日齡;體成熟雌性為65~75日齡,雄性為70~80日齡;性周期為4~5天,妊娠期為19~21天。
哺乳期為20~22天;特別有產後發情,每胎產仔數為8~15隻,一年產仔胎數6~10胎,屬全年、多發情性動物,繁殖率很高,生育期為一年。
體形小,易於飼養管理。小鼠是嚙齒目實驗動物中較小型的動物,一隻小鼠出生時1.5克左右,哺乳一月後可達12~15克,哺乳、飼養1.5~2月即可達20克以上,可供實驗需要,在短時間內可提供大量的實驗動物。
飼料消耗量少,一隻成年小鼠的食料量為4~8克/天,飲水量4~7毫升/天,排糞量1.4~2.8克/天,排尿量1~3毫升/天,需要的飼養條件也較簡單,因個體小,可節省飼養場地。
『捌』 冀光宏是什麼人詳細介紹一下
冀光恆寫過的文章:
北京CBD規劃淺議 從規劃體系看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白衣天使」——「水牛」裝甲搶救車 是優?是劣?——戰場上的「斯特賴克」裝甲車
台軍主戰坦克的發展思路分析 興旺的家族——「斯特賴克」裝甲車
標新立異 更上一層樓——俄羅斯步兵戰車發展新趨勢 韓國陸軍武器國產化
萬彈齊發——多管火箭炮系統一瞥 光纜故障快速定位測試法
冀光恆寫過的書:
永不逝落的文明 中國考古學年鑒
枕花圖案 鋼筆楷書速成60講
《千家詩》鋼筆字帖 唐宋絕句行楷字帖
桂林山水詩文鋼筆字帖 歷代花鳥詩鋼筆字帖
顏真卿大楷習字帖 米芾苕溪詩帖蜀素帖及其筆法
冀光恆寫過的論文:
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癌性貧血小鼠增加血栓形成可能性的試驗研究 實驗性雛雞銅中毒症的病理學研究
中國福利性第三部門研究 低軌小衛星高性能磁力矩器的設計與實現
政府成本控制研究 中國海員外派及其政策法規研究
連續譜X射線在ICT中的能譜硬化與散射修正 鋼球磨煤機自動選鋼球裝置的開發和實驗研究
大跨度索—梁多層懸掛阻尼控制結構體系動力特性研究 基於模糊控制的衛星姿態控制方法研究
『玖』 葯理學上小鼠的跳台實驗是怎樣的一個實驗麻煩高手給指點一下 謝謝
如下:
小鼠跳台實驗:跳台實驗屬一次性刺激迴避反應實驗。跳台法的實驗裝置一般為一長方形反射箱,其長徑被黑色塑料板隔為若干區間,底部鋪以間距為5mm的銅柵,可通適當的電流。每個小的區間有一個高和直徑均為4.5cm的小平台。實驗時,首先將小鼠放在銅柵上,當銅柵通電時,跳在銅柵上的小鼠受到電擊,其正常反應是躲避電擊跳上平台,大多鼠有可能再次或多次跳下平台受到電擊,受到電擊時又會迅速跳回平台。如此訓練5min,並記錄每隻鼠受到電擊的次數(錯誤次數),以此為學習成績。24h後重新測驗,此次測驗時,首先將鼠放在跳台上,記錄第一次跳下的時間(潛伏期)、受電擊的動物數和3min內的錯誤次數,以此反映記憶保持情況。
該方法的優點為:操作簡便易行,一次可同時觀察多隻動物,能較客觀地反映動物經過一次刺激後記憶獲得的情況,尤其適用於葯物篩選實驗。因為不同的葯物引起記憶障礙的機制不同,因而通過觀察益智葯物對這些模型的葯效可分析益智葯物的作用機制。缺點:動物的躲避性反應的個體差異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