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

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

發布時間:2022-08-03 22:26:48

1.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有:

1、燒杯:燒杯是指一種常見的實驗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熱玻璃製成。燒杯呈圓柱形,頂部的一側開有一個槽口,便於傾倒液體。燒杯廣泛用作化學試劑的加熱、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發濃縮、稀釋及沉澱澄清等。

2、量筒: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規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為單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3、試管: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試管分普通試管、具支試管、離心試管等多種。普通試管的規格以外徑(mm)×長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4、酒精燈: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廣泛用於實驗室,工廠,醫療,科研等。由於其燃燒過程中不會產生煙霧,因此也可以通過對器械的灼燒達到滅菌的目的。又因酒精燈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對其他實驗材料加熱。它的加熱溫度達到400—1000℃以上。

5、滴定管:滴定管是指在滴定操作中盛裝滴定劑溶液的量器。滴定管是一種細長、內徑大小均勻而具有刻度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玻璃尖嘴,有25ml、50ml等不同的容積。

2. 化學實驗要用的化學儀器有哪些

補充一些儀器設備
恆溫乾燥箱、高溫電爐、冰箱……。
玻璃乾燥器內……。
大氣壓力計、溫度計容……。
真空泵、空氣壓縮機……。
某些規格玻璃管、銼刀、酒精噴燈……。
多種規格膠皮塞、軟木塞、穿孔器、剪刀……。
電子計算器。
等等。

3. 初中化學常見實驗儀器哪些可以作為反應容器

  1. 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度:取一小塊試紙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滴於試紙的中部,觀察變化穩定後的顏色,判斷溶液的性質。
    I試紙不可直接伸入溶液。

  2. U形管:是一種酷似U形的管子,是利用酒精噴燈的高溫把普通的粗玻璃管燒彎.U形管在化學實驗室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進行電解,電泳實驗,拼裝簡易的啟普發生器,充當冷卻管等.

  3. 玻璃棒:化學實驗中使用,玻璃質細長棒狀簡易攪拌器,也稱為玻棒.用來加速溶解,促進互溶,引流,蘸取液體,在蒸發皿中攪拌以防止因受熱不均勻而飛濺等。尤以中學實驗中最為常用,是必不可少的實驗用品。化學作用:1、導流 2、攪拌 3、轉移

  4. 導管:用於氣體導出

  5. 主要用途:吸取或加少量試劑,以及吸取上層清液,分離出沉澱。
    使用注意事項:滴加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於容器正上方,避免傾斜,切忌倒立,不可伸入容器內部,不可觸碰到容器壁。除吸取溶液外,管尖不能接觸其他器物,以免雜質沾污。不可一管二用。

  6. 錐瓶:可用於普通實驗中,製取氣體或作為反應容器。其錐形結構相對穩定,不會傾倒。

  7. 集氣瓶:一種廣口玻璃容器,瓶口平面磨砂,能跟毛玻璃保持嚴密接觸,不易漏氣。用於收集氣體、裝配洗氣瓶和進行物質跟氣體之間的反應。

  8. 酒精燈: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用於加熱物體。酒精燈由燈體、燈芯管和燈帽組成。酒精燈的加熱溫度400—500℃,適用於溫度不需太高的實驗,特別是在沒有煤氣設備時經常使用酒精燈的加熱溫度400—500℃,適用於溫度不需太高的實驗,特別是在沒有煤氣設備時經常使用。

  9. 漏斗:是過濾實驗中不可缺少的儀器。過濾時,漏斗中要裝入濾紙。濾紙有許多種,根據過濾的不同要求可選用不同的濾紙、自然教學可使用普通性濾紙,應根據漏斗的尺寸購買相應尺寸的濾紙。

  10. 燃燒匙:燃燒匙由鐵絲和銅質小勺鉚合而成。用於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燒試驗,特別是物質在氣體中的燃燒反應。燃燒匙在使用時,如果匙中盛放的物質能和鐵,銅反應,應盛放一層細沙

4. 長頸漏斗和分液漏斗是什麼樣的有圖么

1、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是漏斗的一種,主要用於固體和液體在錐形瓶中反應時隨時添加液體葯品。一般還可以用分液漏斗替代。

長頸漏斗必須插至液面下,原因是為防止氣體生成時通過長頸漏斗下方逸出,也就是要形成液封。

(4)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擴展閱讀

分液漏斗與長頸漏斗的區別:

分液漏斗的頸部有一個活塞,這是它區別於普通漏斗及長頸漏斗的重要原因,因為普通漏斗和長頸漏斗的頸部沒有活塞,它不能靈活控制液體。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將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內轉動使油膜均勻透明,且轉動自如。然後關閉旋塞,往漏斗內注水,檢查旋塞處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漏斗內加入的液體量不能超過容積的3/4。而且不宜裝鹼性液體。為防止雜質落入漏斗內,應蓋上漏鬥口上的塞子。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轉動活塞控制加液。此時玻璃塞的小槽要與漏鬥口側面小孔對齊相通,才便加液順利進行。

當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向下流時,活塞可控制液體的流量,若要終止反應,就要將活塞緊緊關閉,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體。放液時,磨口塞上的凹槽與漏鬥口頸上的小孔要對准,這時漏斗內外的空氣相通,壓強相等,漏斗里的液體才能順利流出。分液時根據「下流上倒」的原理,打開活塞讓下層液體全部流出,關閉活塞。上層從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熱。

5. 電解水制氫裝置是什麼

水電解制氫裝置:以水為原料,由水電解槽、氫(氧)氣液分離器、氫(氧)氣冷卻器、氫(氧)氣洗滌器等設備組合的統稱。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2H2O=(通電) 2H2+O2(兩種氣體都該標氣體符號),氫氧化鈉在其中起作用是:增強導電性,因為純水是弱電解質,導電性不好,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增加導電性。

(5)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擴展閱讀:

電解槽,框架(含附屬設備);控制箱;整流櫃;整變壓器;補水泵;原料水箱;鹼液箱;分析儀表。水電解制氫是一種較為方便的方法。在充滿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其化學反應式如下:陰極:2H2O+2eH2↑+2OH 陽極:2OH—2eH2O+1/2O2↑ 總反應式:2H2O2H2↑+O2↑ 根據法拉第電解定律,氣體產量與電流成正比,與其它因素無關。

6. 化學實驗的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分為哪幾種,分別叫什麼名字

一,固液常溫裝置(啟普發生器、或者是簡易分液漏斗加燒瓶)常用來制去氫氣,二氧化碳…
二,固夜加熱裝置(鐵架台加燒瓶)常用來製取氯氣,氧氣…
三,固固加熱裝置(鐵架台加試管)常製取氨氣…

7. 在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有哪些

1、坩堝:是化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熔化和精煉金屬液體以及固液加熱、反應的容器,是保證化學反應順利進行的基礎。可直接受熱,加熱後不能驟冷,用坩堝鉗取下。

2、蒸發皿:是可用於蒸發濃縮溶液的器皿。可在三腳架上直接加熱,也可用石棉網、水浴等間接加熱,加熱時,可用玻璃棒攪拌。

3、燒杯:是指一種常見的實驗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熱玻璃製成。燒杯呈圓柱形,頂部的一側開有一個槽口,便於傾倒液體。燒杯廣泛用作化學試劑的加熱、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發濃縮、稀釋及沉澱澄清等。

4、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

5、燒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有頸玻璃器皿,用來盛液體物質。因可以耐一定的熱而被稱作燒瓶。燒瓶通常有平底和圓底之分,通常具有圓肚細頸的外觀。

(7)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JacobusKipp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Buchner。

8. 初中所有化學實驗及其裝置名稱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a(OH)2 + CO2 === CaCO3↓+ H2O(復分解)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2Mg + O2 === 2MgO(化合)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轉變成化合態;(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

3. 水通電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現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 生石灰和水反應

CaO + H2O== Ca(OH)2(化合)

現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實驗室製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

②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關知識點: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C + O2 === C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紅光,在氧氣中是發出白光;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

S + O2 === S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相關知識點: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

9.磷在空氣中燃燒

4P + 5O2 === 2P2O5(化合)

現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

1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2H2 + O2 === 2H 2O(化合)

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

C + 2CuO === 2Cu + CO2↑(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12.氫氣還原氧化銅

H2 + CuO === Cu + H2O (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的空氣;(2)實驗結束後,應先拿走酒精燈,後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復分解)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

14.煅燒石灰石(或碳酸鈣高溫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 2CO2(化合)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銅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 CO2 + 2H2O

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製造鹽酸

H2+Cl2 === 2HCl

相關知識點:該反應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製取氫氣

Zn + H2SO4 === ZnSO4 +H2↑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碳酸。

22.碳酸受熱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關知識點: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

2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現象:噴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噴到火上就可以滅火。

24.金屬和水的反應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於非金屬的反應

C +H2O === CO+ 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復分解)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換)

現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復分解)藍色絮狀物

9. 如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有編號的儀器名稱:①長頸漏斗長頸漏斗,②

(1)①②是實驗室製取氣體時常用的儀器:長頸漏斗和集氣瓶;
(2)A應屬於固內液反應的發生容裝置,而裝置B適於固液不需要加熱的反應.C適於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收集裝置,D適於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收集;實驗室通常以MnO2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所以適合同時滿足AD的製取的物質是氧氣或二氧化碳.
(3)裝置E屬於靈活的收集裝置.收集氣體時,若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的且集氣瓶中無液體時,從a端進入氣體有利於將集氣瓶中原有的氣體排除瓶外.若內側從滿液體時,可以不受受氣體的密度的限制;放置的方向不同,進入氣體的途徑也不同.若正方,則氣體從b進入;若倒放置,則氣體從a進入.
故答案為:
(1)①長頸漏斗; ②集氣瓶
(2)氧氣(或CO2);2H2O2

MnO2
.
2H2O+O2↑;(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3)E裝置充滿水後正放,氣體由b端進入(或E裝置充滿水後倒放,氣體由a端進入)

10. 下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1)寫出儀器有關編號儀器的名稱:①分液漏斗分液漏斗、②集氣瓶集氣

(1)由圖示可知標號儀器①是分液漏斗,②是集氣瓶;
(2)由裝置A的特點可知:發生裝置屬於為固液反應製取氣體,反應不需加熱;氣體的收集裝置為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所以,裝置A可用於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3)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製取並收集氧氣,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在不改變裝置A的儀器及位置的前提下,可將收集裝置的長導管與發生裝置連接來收集氧氣;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
K2MnO4+MnO2+O2↑;若選擇B和C裝置來製取,則在實驗結束時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
(5)①若用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入製取氨氣,屬於加熱固體製取氧氣,反應裝置應選A;
②由於氨氣溶於水顯鹼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色.所以,利用裝置D收集氨氣,則驗滿的方法為: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於試管口,試紙變藍色;
③由於氨氣的密度小於空氣的密度,若利用裝置F收集氨氣,則氣體應從b.
故答為:(1)分液漏斗,集氣瓶;(2)②;(3)將集氣瓶的長導管與發生裝置連接;(4)2KMnO4
.
K2MnO4+MnO2+O2↑,先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5)①B,②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於試管口,試紙變藍色,③b.

閱讀全文

與一種化學實驗用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燕秀工具箱無寫入許可權 瀏覽:606
帶閥門的水龍頭怎麼用 瀏覽:128
盛世閥門廠 瀏覽:503
風冷熱泵機組是什麼設備 瀏覽:273
海口木工機械真空泵多少錢 瀏覽:429
傳動裝置各軸轉速 瀏覽:746
怎麼選耐油閥門 瀏覽:878
許昌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賣 瀏覽:350
機械配件門店如何擺放 瀏覽:635
excel工具箱重復 瀏覽:12
車站的應急設備主要有什麼 瀏覽:673
盤車裝置電磁閥的作用 瀏覽:149
天津合金閥門廠爆炸 瀏覽:246
有什麼是震動的儀器 瀏覽:25
軸承內套壞了怎麼辦 瀏覽:812
機床太臟了用什麼擦 瀏覽:690
聲吶和超聲波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67
暖氣片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的調節 瀏覽:764
某傳動裝置中的一根傳動軸 瀏覽:942
十層房子設備層一般在多少樓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