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鍘刀跨接並列裝置自動並列

鍘刀跨接並列裝置自動並列

發布時間:2022-08-02 23:55:55

① 初三物理(上)必考知識點!幫我總結下。

機械能 分子動理論 內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用能.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動能跟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2. 勢能分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3.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能、功、熱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分子動理論的基本知識:①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極其微小. ②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③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 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5. 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 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物體的內能越大.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6. 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內能也叫熱量. 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熱傳遞.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減小.
7.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熱是4.2×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 水的比熱最大. 所以沿海地方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那樣顯著.
8. 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寫成Q=cmΔt. 熱平衡時有Q吸=Q放即c1m1(t - t01)=c2m2(t02 - t).
9. 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上物體,而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這個規律叫能量守恆定律. 內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內能來加熱,利用內能來做功.
10.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熱值的單位是:焦/千克. 氫的熱值(最大)是1.4 ×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1.4 ×108焦.

電 學
1. 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 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正電和負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 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生轉移. 電子帶負電. 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能夠提供持續供電的裝制叫電源. 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 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 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鹼、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
7.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 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
8. 電流強度等於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 "I"表示電流, "Q"表示電量, "t"表示時間,則 I= . 1安=1庫/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 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 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壓用符號「 U」表示,單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電子手錶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 ,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超過 36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 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 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 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 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 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歐姆定律
16.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U/R

電功和電功率
17. 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公式是W=UIt. 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 「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 公式是P=UI.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熱量的單位是「焦」. 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 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 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 火線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 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 它的單位是「度」.
21. 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 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 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於或稍大於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 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 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光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24.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 磁
1. 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 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後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鐵棒磁化後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後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 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 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並不存在)。(採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麼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於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製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製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
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② 蘇科版初三物理的概念與公式

初三物理期中概念公式復習 姓名
11.1 簡單機械(三上20—31)
1. 杠桿: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 的硬棒就叫杠桿。
2. 杠桿的五要素是: 、 、 、 、 。
3. 杠桿的平衡:(1)杠桿處於 狀態或作緩慢的 都叫杠桿平衡
4. 杠桿平衡的條件: 。公式表示為:
5.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 L2,平衡時F1 F2。特點是 ,但費 。
(2)費力杠桿:L1 L2,平衡時F1 F2。特點是 ,但省 。)
(3)等臂杠桿:L1 L2,平衡時F1 F2。特點是 。
6. 定滑輪特點:不 ,但能 的方向。(實質是個 杠桿)
7. 動滑輪特點:省 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 為 二倍的杠桿)
8. 天平、動滑輪、定滑輪、汽車剎車、縫紉機的腳塌板、起重機的吊臂、剪鐵剪刀、理發剪刀、剪布的剪刀、鍘刀、起子、釣魚杠、其中屬於省力杠桿的有 ,屬於等臂杠桿的有
9.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滑輪組的優點是: 。
11.2 功和功率 機械效率(三上32—40)
1.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計算:功(W)等於 (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 (s)的乘積。
(功= × )
3. 功的公式: ;單位:W→ ;F→ ;s→ 。(1焦=1 ).
4.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少於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 。
5. 機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
6. 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
需要測的物理量有 、 、 、 實驗器材除鉤碼、鐵架台、細線還需要 、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體提升的高度、繩子的繞法是否影響機械效率?
7. 功率(P): ,叫功率。 計算公式: ,或 。單位:P→ ;W→ ; t→ 。(1瓦= 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1千瓦=1000瓦)
8. 功率表示物體 的快慢。
12.1機械能(三上48—55)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 。
2.動能:物體由於 而具有的能叫動能。運動物體的 越大, 越大,動能就越大。
3.勢能分為 和 。
4.重力勢能:物體由於 而具有的能。物體 越大,被舉得越 ,重力勢能就越大。
5.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 而具的能。物體的 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6.機械能: 和 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能量的單位是:
7.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 的。
8.人造衛星饒地球轉動時,從近地點轉到遠地點的過程中人造衛星的重力勢能將 ,動能 ,速度 。(填「變大」、「變小」、「不變」)。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 水能 和 風能 。
12.機械能的轉化和守恆: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摩擦等阻力,那麼機械能的總量 。
12.2比熱 內能 熱量(三上56----68)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 和 的總和叫內能。
2.物體的內能與 有關:物體的 越高,分子 越快,內能就 。
3.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 和 ,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 的。
4.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 。
5. 物體吸收 ,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 ;物體放出 ,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 。
6.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 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是物體或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有 。
7.比熱容(c ): 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 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單位是: 。
8.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 、 、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狀態一定,比熱容就 。
9.水的比熱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0C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10.熱量的計算:Q吸= =cm△t(Q吸是吸收 ,單位是 ;c 是物體 ,單位是: ;m是 ;t0 是 ;t 是 .
Q放= ,其中to-t=Δt指物質 的溫度。
11.熱值(q ): 某種燃料 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 。
1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mq;(Q是 ,單位是 ;q是 ,單位是 。
13.熱機是利用燃料燃燒獲得的 能轉化為 的機器。在壓縮沖程中 能轉化成 能。在做功沖程中 能轉化為 能。
14.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由 、 、 、 四個沖程組成,每個工作循環活塞上下運動 次,曲軸轉動 ,對外做功 次。
15.在熱機中,用來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跟 所獲得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總 1。(大於、小於)
13.1 電路 電流 電壓
1.電源:能提供 的裝置。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的使正極聚集 ,負極聚集 。在電源外部電流是從 流向 。
2.電源是把 能轉化為 能。如干電池是把 能轉化為 能。發電機則由 能轉化為 能。
3.用電器使用電能進行工作時,把 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4.電路是由 、 、 、 組成。
5.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 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 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 上的電路叫短路。
6.電路圖: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元件實物連接的圖叫 。
7.串聯:把用電器 連接起來,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8.並聯:把用電器 地連接起來,叫並聯。(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9.物理學中用 來表示電流的大小。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 ;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 毫安= 微安。在台燈、彩色電視機、半導體收音機、電風扇、冰箱、電熨斗幾種家用電器中正常工作時電流最大的是 ,電流最小的是 。
10.測量電流的儀表是: ,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 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 接線柱入,從 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 ;在不知被測電流的大小時,應採用 的方法選擇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 。
11.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 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 安。
12.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 的原因, 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13.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 ;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 伏= 毫伏= 微伏。
14.測量電壓的儀表是: ,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 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 接線柱入,從 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 ;
15.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 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 伏。
16.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 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 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 伏;④安全電壓是: 伏;⑤工業電壓 伏。
14.1 電阻 歐姆定律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 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 )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 ;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 千歐; 1千歐= 歐。
3.研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1)當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一定時, 不同,電阻一般不同。(2)導體的 和 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 (3)導體的 和 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 (4)導體的電阻還和 有關,對大多數導體來說, 越高,電阻越 。
4.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 、 、 和 。(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 )
5. 的物體叫導體。 的物體叫絕緣體。橡膠,石墨、陶瓷、人體,塑料,大地,純水、酸、鹼、鹽的水溶液、玻璃,空氣、,油。其中是導體的有

6.導體和絕緣體是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常溫下的玻璃是 ,而 狀態的玻璃是 。
7.半導體:導電性能 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體。
8.超導體:當溫度降到很低時,某些物質的 會完全消失的現象。發生這種現象的物體叫 ,超導體 (有、沒有)電阻。
9.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變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 來改變電阻的。
②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 來改變電路中的 。
③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
④ 正確使用:A應 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 的地方。
(2)變阻箱:是能夠表示出 的變阻器。
10.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 成正比,跟導體的 成反比。(當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當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單位:I→ ;U→ ;R→ 。
13.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 同一個電阻, 不變,電阻與電流和電壓 。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電阻 。通過的電流將 (填「變大、不變、變小」)(R=U/I)
②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 。(I=U/R)
③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 。(U=IR)
14.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電流: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 (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
③電阻: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
④分壓作用:U1:U2 = ;
⑤比例關系:電流:I1∶I2=
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
①電流: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 (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 (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 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
15.伏安法測電阻:(1)測量原理: 。(2)電路圖: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④正確使用:A應 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 的地方。
(2)變阻箱:是能夠表示出 的變阻器。
10.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 成正比,跟導體的 成反比。(當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當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單位:I→ ;U→ ;R→ 。
13.歐姆定律的應用:
④ 同一個電阻, 不變,電阻與電流和電壓 。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電阻 。通過的電流將 (填「變大、不變、變小」)(R=U/I)
⑤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 。(I=U/R)
⑥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 。(U=IR)
14.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電流: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 (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
③電阻: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
④分壓作用:U1:U2 = ;
⑤比例關系:電流:I1∶I2=
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
①電流: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 (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 (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 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
15.伏安法測電阻:(1)測量原理: 。(2)電路圖: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老大,不容易啊++++++

③ 物理專家來

物理總結
一. 溫度
1. 溫度
⑴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見的溫度計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⑶規定:把大氣壓為1.01×10^5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表示為1℃。
⑷溫度計的測量范圍:35℃——42℃。
⑸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K),單位是攝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質用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過程中吸熱。
⑶常見的晶體是:海波、冰、食鹽和各種金屬。
⑷常見的非晶體是:蜂蠟、松青、瀝青、玻璃。
⑸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⑹同一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⑺熔化現象:
① 醫生有時要對發高燒的病人做「冷敷」治療,用膠袋裝著質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對病人進行冷敷,哪一種效果好些?為什麼?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為0℃的冰在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比0℃的水多一個吸熱的過程,可吸收更多的熱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過程中放熱。
⑶晶體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⑷凝固現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貯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大桶水,這是為什麼?
答:因為水在凝固時放出大量的熱,可以加熱窖內的空氣,是菜窖內的空氣溫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凍壞。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屬,有時會發生粘手的現象,好像金屬表面有一層膠,而在同樣的環境下,用手去摸木頭,卻不會發生粘手現象,這是為什麼?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屬的溫度很低,若手上比較潮濕,此時去摸金屬,手上水分的熱很快傳遞給金屬,水溫急劇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與金屬之間形成極薄的一層冰,從而降手粘在金屬上。而在同樣的條件下用手去摸木頭,則不會發生上述情況。當手接觸木頭時,雖然木頭也要從手上吸熱,但因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吸收的熱不會迅速傳到木頭的其他部分,手的溫度不會明顯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會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兩種方式:①蒸發 ②沸騰
⑶蒸發:蒸發是在液體表面上進行的汽化現象。
它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⑷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的表面越大,蒸發越快;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⑸沸騰:沸騰是一種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⑹沸騰的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⑺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表面上的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⑻水的沸點:100℃
⑼汽化現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紙或塑料袋包裝起來,並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答:目的是為了減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發。這是因為用紙或塑料包裝起來後,減少了外面空氣的接觸面,使蒸發速度減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體溫度降低,可以使蒸發變慢。
②盛暑季節,人們常在地上灑水,這樣就感到涼爽了,為什麼?
答:地面上的水蒸發時,要從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所以人會感到涼爽。
③ 用紙做的「鍋」在火上給水加熱,不一會,水就會沸騰了,而紙鍋不會燒著,為什麼?
答:當紙鍋里放進水以後,蠟燭或酒精鄧放出的熱,主要被水吸走,這些熱量使紙鍋和水的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達到水的沸點時,水便沸騰了,水在沸騰時,還要吸收大量的熱,這些熱使100℃的水變成100℃的水蒸氣,但是沒有使水的溫度再升高,總保持在100℃,這樣,水就保護了紙鍋的燃點遠高於水的沸點,溫度達不到燃點,紙就不會燃燒。
④ 為了確定風向,可以把手臂進入水中,然後向上舉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涼,風就是從那一面吹來的,使說明理由。
解:風吹來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發得快些,從手臂吸收的熱量多,手臂的這一面就會感到涼,就知道風是從這一面吹來的。
⑤ 能否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為什麼?
解:如果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低於100℃,不能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因為在標准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是78.5℃,水的沸點是100℃,超過了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若把酒精溫度計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會沸騰,使溫度計受到損壞。如果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大於或等於100℃(在製造溫度計時,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壓強,使酒精的沸點高於或等於100℃),就可以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放熱)
⑵液化的兩種方法:①降低氣體溫度 ②壓縮氣體體積
⑶液化現象:
①夏季悶熱的夜晚,緊閉門窗,開啟卧室空調,由於室內外溫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會出現一層水霧。這層水霧是在室內一側,還是在室外一側?請寫出你的猜想及依據。
猜想:在室外一側
依據:夏天開啟空調後,室外溫度高於室內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時,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側。
6.升華
⑴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
⑵升華的過程中吸熱。
⑶升華現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乾冰(固態二氧化碳)。乾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升華,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華:
⑴凝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⑵凝華過程中放熱。
⑶凝華現象:
①請你解釋俗語「霜前冷,雪後寒」。
解:霜是水蒸氣向外放熱凝華形成的,而空氣中的水蒸氣向外放熱的條件必須是氣溫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氣溫,即「霜前冷」。而大雪後,雪會熔化或升華,這都需要從空氣中吸收熱量,使氣溫下降,因此人會感到寒冷,所以「雪後寒」。
第一章 機械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 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 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 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 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運動論初步知識
1. 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3. 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於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於斥力。
4. 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5.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6. 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7. 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8.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9. 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10.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11. 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12. 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物理意義就類似這樣回答)
13. 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4. 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5. 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6. 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後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關系式 )
17. 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三章 內能的利用 熱機
1. 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燃燒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 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 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 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 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4.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註: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6.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於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2.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4. 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
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5. 光路圖:

空氣 空氣 空氣

水 水 水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簡單機械
1.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 什麼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
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
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
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
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第十四章 功
1.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 功的計算:功(W)等於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於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 斜面:FL=Gh
或 。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 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也是斜面的一種)
6. 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
7.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電 學
1. 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 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用綢子摩擦的玻璃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帶負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 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生轉移. 電子帶負電. 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能夠提供持續供電

的裝制叫電源. 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 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
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 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鹼、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
7.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 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
8. 電流強度等於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 "I"表示電流, "Q"表示電量, "t"表示時間,則 I= . 1安=1庫/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 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 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壓用符號「 U」表示,單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電子手錶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 ,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超過 36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 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 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 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 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 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16.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 .
17. 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公式是W=UIt. 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 「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 公式是P=UI.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熱量的單位是「焦」. 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 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 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 火線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 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 它的單位是「度」.
21. 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 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 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於或稍大於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 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 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光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24.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 磁
1. 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 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後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鐵棒磁化後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後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 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 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並不存在)。(採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麼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於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製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製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
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④ 切紙的鍘刀利用了斜面原理嗎

斜面的原理

斜面

把重物直接搬到卡車上,很費力。用一塊板搭在卡車上,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就比較省力。

我們對斜面分析,如圖。

根據功的原理:FL=Gh

可見,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輪軸在水利中的應用

在農業灌溉中人們除了使用如下圖所示的轆轤外,還發明了許多的水利工具如水泵水車等.它們中有很多都結合了輪軸的原理.

古希臘時期的阿基米德是有史以來最早的水泵發明者.阿基米德出生於公元前287年的希臘敘拉古城.當時的敘拉古經濟空前繁榮,科學研究之風甚濃,城裡的許多人對哲學、幾何學等頗有研究.他們喜歡辯論,把這當做學習的機會,阿基米德從小生活在這種氛圍之中,養成了喜歡思索、喜歡學習的良好習慣.

當時處於尼羅河河口的亞歷山大城,是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那裡聚集了許多第一流的科學家.好學的阿基米德也來到亞歷山大城,在這里學習數學、天文學和力學.一個星期天,阿基米德和同學們一起乘木船,在尼羅河上緩緩地行駛,兩岸旖旎的風光讓他目不暇接.忽然,他看到一群人在用木桶拎水,便問道:「他們幹嘛要拎水?」

「河床地勢低,農田地勢高,農民只好拎水澆地了.」一位當地的同學告訴他.「這樣拎水的效率太低了,澆一丘田不知要拎多少桶.」阿基米德心中產生了對農民的同情心.那位同學不以為然地說: 「祖祖輩輩,人們都是這樣做的.你有什麼好辦法?」
回去後,阿基米德的眼前總是閃現出農民拎水時吃力的樣子.「可不可以讓水往高處流呢?」阿基米德開始思考這一問題.漸漸地,在阿基米德的腦海中產生了一個設想:「做一個大螺旋,把它放在一個圓筒里.這樣,螺旋轉起來後,水不就可以沿著螺旋溝帶到高處去了嗎?」
阿基米德立即根據這一設想,畫出了一張草圖.他拿著這張草圖去找木匠,請求師傅幫他做一個用於泵水的工具.」經阿基米德的指點,木匠制出了一個怪玩意兒.阿基米德將這個東西搬到河邊,並把它的一頭放進河水裡,然後輕輕地搖動手柄.「咕嚕嚕」,只見河水在搖動手柄的同時,從怪東西的頂端不斷地湧出來.水,果然往高處流了.
前來圍觀的農民,被這神奇的東西迷住了.他們紛紛贊揚阿基米德為農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久,這種螺旋水泵在尼羅河流域,乃至更廣大的范圍流傳開了.人們把這種水泵稱為阿基米德螺旋泵.直到現在,一些現代工廠仍然使用這種阿基米德螺旋泵來移動流質和粉物.
在螺旋水泵問世後不久,我國也發明了一種抽水工具——龍骨水車.據說是東漢靈帝時的畢嵐發明的.這種水車的主要裝置是一個木板製成的槽,槽內相隔一定的距離放置瓦片大小的木塊,這些木塊通過銷子連結起來.整個樣子像龍的骨架,因此得名.使用時,人扶著水車頂端上的木架,用腳踩動拐木,就帶動下面的木塊沿著木槽往上移動,由此把水提上岸;而後木塊又往木槽的背後往下移動,直至繞過下端的軸,重新刮水.後來,有人又對龍骨水車進行改進,發明了「畜力龍骨水車」、「水轉龍骨水車」.
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省力但多移動距離。

閱讀全文

與鍘刀跨接並列裝置自動並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盛世閥門廠 瀏覽:503
風冷熱泵機組是什麼設備 瀏覽:273
海口木工機械真空泵多少錢 瀏覽:429
傳動裝置各軸轉速 瀏覽:746
怎麼選耐油閥門 瀏覽:878
許昌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賣 瀏覽:350
機械配件門店如何擺放 瀏覽:635
excel工具箱重復 瀏覽:12
車站的應急設備主要有什麼 瀏覽:673
盤車裝置電磁閥的作用 瀏覽:149
天津合金閥門廠爆炸 瀏覽:246
有什麼是震動的儀器 瀏覽:25
軸承內套壞了怎麼辦 瀏覽:812
機床太臟了用什麼擦 瀏覽:690
聲吶和超聲波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67
暖氣片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的調節 瀏覽:764
某傳動裝置中的一根傳動軸 瀏覽:942
十層房子設備層一般在多少樓 瀏覽:173
體液室有哪些儀器 瀏覽:7
貨箱鎖件用什麼鐵鑄造的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