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水土流失實驗裝置

水土流失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8-02 19:12:31

A. 為了保護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學校的環保小組設計並進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第一階段是理論分析:分別以

(1)設含沙量為x,則體積為V的泥沙水中,沙的質量為xV,
沙的體積為

xV
ρ沙

水的體積為:V-
x
ρ沙
V,
水的質量為:ρV(1-
x
ρ沙
),
水與沙的總質量為:ρV(1-
x
ρ沙
)+xV,
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1-
x
ρ沙
)+x=ρ+x-
ρ水
ρ沙
x=ρ+(1-
ρ水
ρ沙
)x,
設k=1-
ρ水
ρ沙
,則ρ泥水+kx,
泥沙水的密度隨含沙量x變化圖象如圖所示:
(1.014?1)×103kg/m30.583=24kg/m3
答:(1)泥沙水的密度隨含沙量x變化圖象如圖所示;
(2)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為24kg/m3

B. 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實驗

分析: 為了保持水土,最好的辦法是植樹種草. 觀察實驗得出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是:植樹種草是減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根據題意. 故選:D. 點評: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C. 什麼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侵蝕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地流失,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
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過程與方法:
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用實驗結果推測自然界的情況,並運用所學知識思考洪水災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關注有關洪水帶來的災害,及人們採取什麼措施預防等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教學准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分別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師演示:有關水土流失、黃土高原、黃河水的圖片或錄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各小組已經制定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麼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吧。看看,我們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二、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1、小組交流展示實驗方案。
2、全班討論,評價、修改或完善實驗方案。
3、思考:在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麼問題?
4、小結。
三、探索侵蝕的實驗
1、實驗前的准備:明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教師特別要提醒注意實驗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規范性;准備實驗裝置
2、學生小組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用容器接住「徑流」,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中的現象。
3、小組交流:實驗中我們看到了什麼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
4、全班交流匯報。
5、小結: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四、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進行了探索侵蝕的實驗,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自然界中什麼地方的土地最容易發生侵蝕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河水」、「水土流失」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2、土地在被侵蝕的過程中地形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土高原」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3、思考:侵蝕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災害?
學生交流討論。
五、課後作業
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課後去思考一下,並找找有關資料。

D.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教案怎麼寫 實驗怎麼設計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教案和實驗設計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地泥土帶走,是土地受到侵蝕;

2、在實驗中發現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變;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2、能夠用文字、圖畫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描述實驗中的現象

3、能夠對實驗及過做出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

4、能夠在小組的共同努力下設計模擬實驗,探究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關注自然界的侵蝕現象

教學重難點:在實驗中發現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表

教學具准備:

地形實驗箱、鐵架台、雨水模擬器、水瓶、記錄紙、麵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科學課中的實驗要求大家要學會觀察,下面我們做個小實驗,看誰的觀察最仔細

2、出示麵粉裝置,用滴管在空中向麵粉滴水。

3、師:你都看到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一種什麼現象?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雨水對土地有什麼樣的影響。

二、新授

(一)預測雨水對土地的影響

1、師:現在請大家觀察,我們今天實驗的土地是什麼樣?

2、學生觀察回答

3、師:請大家預測一下,雨水對這樣的地形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將你們的預測記錄下來。

4、小組討論並記錄

(二)設計模擬實驗驗證推測,得出概念

1、師:怎樣驗證你們的推測?

2、學生討論本組的驗證方案。

3、師:今天我們做的是什麼類型的實驗?你們觀察我們的實驗材料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

4、學生觀察回答。

5、師:出示實驗要求:A、雨水降落的地點不要變;B、模擬土地的實驗盒保持靜止狀態;C、雨量要均勻,模擬器中的水不要超過水線;D、小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實驗結束講記錄整理完成。

6、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

7、學生匯報

8、小結:雨水降落到地面時的力打散並濺起地表的土壤微粒,雨水在流動時攜帶走這些土壤微粒,這就是侵蝕。

9、師∶水有什麼變化?

10、學生回答:

11、小結:雨水一部分被土地吸收,一部分在地表流動,叫徑流。

(三)用概念驗證,形成初步的觀念

1、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雨水和徑流會對地形造成影響,在自然界也確實發生著這種現象。出示黃土高原的圖片。

2、師:你能不能分析一下這種地形形成的原因?

3、小結: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質,它不僅對生物的生命有著重要作用,也是造就地表豐富形態的主要自然力,水是怎樣創造出了其他地形,將在後面繼續研究。

E. 科學高手們進!!!初一的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過程:
提出問題:地表植被對水土的流失多少的影響
建立假設: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量越少
設計實驗方案:取兩塊泥土,一塊長著草,另一塊無植被,但體積,質量,含水量基本相同,取一個玻璃容器,從中間隔開,兩邊放上泥土,做成30度左右斜坡,在中間挖一條水溝,兩邊都要,然後取200毫升左右的水用一些儀器,均勻地進行澆灌,觀察兩邊水溝的水土量.
得出結論: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量越少
意義:植被對保持水土有很大作用,我們應保護植被.
採用的方法:控制變數法,對比法
與同學交流.
完成實驗

F. 黃河的水為什麼是黃的,設計實驗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實驗目的,不同條件,相同條件,實驗步驟

門市網路設計實驗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鹽黃豆水睡完了是因為水中有大量泥沙,然後的話設計實驗的話可以用力。往來鍋里。

G. 水土流失的問題!

1植被覆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2大於。沒有植被覆蓋的地區水土流失比有植被覆蓋的地區嚴重
3植樹造林,增加地表覆蓋

H. 選擇並設計影響土壤侵蝕因素的實驗

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發生、發展的先決條件,或者叫潛在因素,人為因素則是加劇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氣候:氣候因素特別是季風氣候與土壤侵蝕密切相關.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降雨量大而集中,多暴雨,因此加劇了土壤侵蝕.最主要而又直接的是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引起水土流失最突出的氣候因素.所謂暴雨是指短時間內強大的降水,一日降水量可超過50mm或1小時降水超過16mm的都叫做暴雨.一般說來,暴雨強度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響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長、坡形等都對水土流失有影響,其中坡度的影響最大,因為坡度是決定徑流沖刷能力的主要因素.坡耕地植使土壤暴露於流水沖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動因子.一般情況下,坡度越陡,地表徑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嚴重.
3.土壤:土壤是侵蝕作用的主要對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蝕性和抗沖性等特性對土壤侵蝕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土壤的透水性與質地、結構、孔隙有關,一般地,質地沙、結構疏鬆的土壤易產生侵蝕.土壤抗蝕性是指土壤抵抗徑流對它們的分散和懸浮的能力.若土壤顆粒間的膠結力很強,結構體相互不易分散,則土壤抗蝕性也較強.土壤的抗沖性是指土壤對抗流水和風蝕等機械破壞作用的能力.據研究,土壤膨脹系數愈大,崩解愈快,抗沖性就愈弱,如有根系纏繞,將土壤團結,可使抗沖性增強.
4.植被:植被破壞使土壤失去天然保護屏障,成為加速土壤侵蝕的先導因子.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的試驗結果,光板的泥沙年流失量為26902kg/公頃,桉林地為6210kg/公頃,而闊葉混交林地僅3kg/公頃.因此,保護植被,增加地表植物的覆蓋,對防治土壤侵蝕有著極其重要意義.
人為活動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表現為植被破壞(如濫墾、濫伐、濫牧)和坡耕地墾植(如陡坡開荒、順坡耕作、過度放牧),或由於開礦、修路未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等,都會加劇水土流失.

I. 什麼是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來,進入了一個以小流域為單元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新階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嶺和出口斷面為界形成的面積比較小的閉合集水區。流域面積最大一般不超過50平方公里。每個小流域既是一個獨立的自然集水單元,又是一個發展農、林、牧生產的經濟單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個小流域就是一個水土流失單元,水土流失的發生、發展全過程都在小流域內產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水土保持(soilandwaterconservation)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工作。運用農、林、牧、水利等綜合措施,如修築梯田,實行等高耕作、帶狀種植,進行封山育林、植樹種草,以及修築谷坊、塘壩和開挖環山溝等,藉以涵養水源,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面覆蓋,防止土壤侵蝕,促進農、林、牧、副業的全面發展。對於發展山丘區和風沙區的生產和建設、減免下遊河床淤積、削減洪峰、保障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和保證交通運輸、工礦建設、城鎮安全,具有重大意義。[2]
水土保持是指防止山區、丘陵區水土流失的工作。包括農、林、水利等方面的措施。
農業措施有:修梯田,培地埂,等高耕作,合理輪作、間作、套作、深耕,合理密植等。
林業措施有:封山育林,造林種草,按地形的不同部位營造護坡林、護溝林、護灘林、固沙林等。
水利措施有:修建塘壩,沿等高線開挖截流溝;進行溝壑治理、護岸固灘等。
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而修築的各項工程設施,包括治坡工程(各類梯田、台地、水平溝、魚鱗坑等)、治溝工程(如淤地壩、攔沙壩、谷坊、溝頭防護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統和灌溉系統等)。
生物措施
指為防治水土流失,保護與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採取造林種草及管護的辦法,增加植被覆蓋率,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的一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種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
指以改變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蓋或增強土壤有機質抗蝕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帶狀間作、溝壟耕作少耕、免耕等。 開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為單元,根據自然規律,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從而達到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項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戰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的必要途徑;水土保持工作不僅是人類對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規律認識的概括和總結,也是人類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體現。

J.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具體的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復廠一般採用制二級處理,其流程包括:
粗格柵—提升—細格柵—(粉碎)—沉砂—初次沉澱—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等)—二次沉澱—(後曝氣)—消毒—出水
當然現在有些處理廠還包括後續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主要做國家排放標准里說的各項指標的實驗,《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pH、懸浮物SS、BOD5、COD
氨氮、總氮TN、總磷TP等。
對於污水處理廠,常規測樣只監測進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調試或者工藝有問題時才會監測各單元。
關於儀器,每種指標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關儀器(pH計、COD快速消解儀 、BOD5測試儀等),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方法測出,具體見國家環保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對於污水處理廠用的一般比較簡單的國產設備,高校會有更好的研究設備。
你說的水質分析應該就是標准中提到的各項污染物質的監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個方法而已,一般用於測定離子含量(金屬等),污水處理廠不大可能有,很貴的。
關於具體的設備,你可以看看各個設備商的網站,都有具體介紹和使用手冊的。

閱讀全文

與水土流失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管道直飲水有閥門 瀏覽:62
燕秀工具箱無寫入許可權 瀏覽:606
帶閥門的水龍頭怎麼用 瀏覽:128
盛世閥門廠 瀏覽:503
風冷熱泵機組是什麼設備 瀏覽:273
海口木工機械真空泵多少錢 瀏覽:429
傳動裝置各軸轉速 瀏覽:746
怎麼選耐油閥門 瀏覽:878
許昌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賣 瀏覽:350
機械配件門店如何擺放 瀏覽:635
excel工具箱重復 瀏覽:12
車站的應急設備主要有什麼 瀏覽:673
盤車裝置電磁閥的作用 瀏覽:149
天津合金閥門廠爆炸 瀏覽:246
有什麼是震動的儀器 瀏覽:25
軸承內套壞了怎麼辦 瀏覽:812
機床太臟了用什麼擦 瀏覽:690
聲吶和超聲波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67
暖氣片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的調節 瀏覽:764
某傳動裝置中的一根傳動軸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