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氯氣與甲烷取代反應,按課本試驗裝置為啥會有白色晶體析出
同離子效應,氯化氫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溶於飽和的食鹽水後相當於降低了氯化鈉的溶解度,讓氯化鈉析出來,那個就是你所說的白色晶體了.
關於這個實驗就有四個實驗現象的:1,氯氣的黃綠色褪去.2,液面上升.3,油滴.4,析出白色晶體
⑵ 某課外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根據題意,回答下列 問題: (1
(1)1:4 ;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先後收集20mL CH 4 和80mLCl 2 (2)光照f或光亮處、漫射光; 爆炸 (3)量筒內黃綠色氣體顏色變淺; 量簡內液面上升 (4)CH 2 Cl 2 、CHCl 3 、CCl 4 CHCl 3 、CCl 4 (j)反應中有HCl生成,使溶液中的Cl - 濃度增大.促使NaCl的溶解平衡向生成NaCl固體的方向移動 (6)降低Cl 2 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Cl 2 和水因溶解、反應而消耗 |
⑶ 甲烷和氯氣反應的現象是什麼
現象:看到試管內氯氣的黃綠色氣體逐漸變淡,有白霧生成,試管內壁上有油狀液滴生成,試管中液面上升,食鹽水中白色晶體析出,這是反應中生成的氯化氫溶於水的緣故。因為氯化氫極易溶於水,溶於水後增加了水中氯離子的濃度,使氯化鈉晶體析出。
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氫量最大)的烴,也是天然氣、沼氣、油田氣及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它可用來作為燃料及製造氫氣、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氫氰酸及甲醛等物質的原料。
健康危害: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遠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的甲烷,可致凍傷。
運輸注意事項:採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等。
⑷ 甲烷與氯氣反應的實驗現象,五種產物如何分離
用蒸餾法,沸點不同
⑸ 將甲烷和氯氣混合於集氣瓶中,什麼實驗現象能證明這是取代反應
你好!
實驗瓶中顏色變淡或消失,瓶壁上有液滴生成,打開瓶蓋後瓶口有白霧。
打字不易,採納哦!
⑹ 實驗室甲烷和氯氣反應的現象有什麼
操作:
取一個100mL的大量筒,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先後收集20mL甲烷和80mL氯氣,倒入在盛放飽和食鹽水的水槽中(如圖),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
現象:①量筒內氣體顏色變淺。
②量筒內壁出現黃色油狀液滴。
③量筒內液面上升。
④水槽內有無色晶體析出。
分可不可以給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