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機床是用什麼生產的

機床是用什麼生產的

發布時間:2024-04-29 17:40:28

『壹』 機床用什麼材料做的

  1. 機床材料常用45鋼,精度較高的軸可選用40Cr、軸承鋼GCr15、彈簧鋼65Mn,也可選用球墨鑄鐵;對高速、重載的軸,選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鋼或38CrMoAL氮化鋼。

  2. 機床指的是機床上帶動工件或刀具旋轉的軸。通常由主軸、軸承和傳動件(齒輪或帶輪)等組成主軸部件。在機器中主要凱斗用來支撐傳動零件如齒輪、帶輪,傳遞運動及扭矩,如機床主軸;有的用來裝夾工件,如心軸。

  3. 也有新出現的電主軸,通常採用復合陶瓷軸承,耐磨耐熱,壽命是傳統軸承的幾倍;有時也採用電磁衡讓懸浮軸承或靜壓軸承,內外圈不接觸,理論上壽命無限。

『貳』 世界上第一部機床是怎麼做出來的

車床誕生記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

具進行車削的技術。

起初,人們是用2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

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

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

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

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

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

16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

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

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推廣使用。

時間到了18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

把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

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床頭箱是一個用於夾持工件

的卡盤。

在發明車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莫茲利的英國人,因

為他於1797年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

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的齒輪。

莫茲利生於1771年,18歲的時候,他是發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據

說,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農活的,

16歲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傷殘,才不得不改行從事機動性不強的

木工活。

他的第一項發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馬桶,莫茲利開始一直幫助布拉默

設計水壓機和其他機械

直到26歲才離開布拉默,因為布拉默粗暴地拒絕了莫利茲提出的把工

資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請求。

就在莫茲利離開布拉默的那一年,他製成了第一台螺紋車床,這是一

台全金屬的車床,

能夠沿著2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

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

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

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製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

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

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的發明立下了汗

馬功勞。

19世紀,由於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

於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刨床和銑床
在發明過程中,許多事情往往是相輔相承、環環相扣的:為了製造蒸

汽機,需要鏜床相助;蒸汽機發明發後,從工藝要求上又開始呼喚龍

門刨床了。

可以說,正是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工作母機」從鏜床、車床向龍

門刨床的設計發展。其實,刨床就是一種刨金屬的「刨子」。

由於蒸汽機閥座的平面加工需要,從19世紀初開始,很多技術人員開

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理查德·羅伯特、理查德·普拉特、詹姆

斯·福克斯以及約瑟夫·克萊門特等,他們從1814年開始

,在25年的時間內各自獨立地製造出了龍門刨床。這種龍門刨床是把

加工物件固定在往返平台上,刨刀切削加工物的一面。但是,這種刨

床還沒有送刀裝置,正處在從「工具「向「機械」的轉化

過程之中。到了1839年,英國一個名叫博德默的人終於設計出了具有

送刀裝置的龍頭刨床。

另一位英國人內史密斯從1831年起的40年內發明製造了加工小平面的

牛頭刨床,它可以把加工物體固定在床身上,而刀具作往返運動。

此後,由於工具的改進、電動機的出現,龍門刨床一方面朝高速切

割、高精度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朝大型化方向發展。

19世紀,英國人為了蒸汽機等工業革命的需要發明了鏜床、刨床,而

美國人為了生產大量的武器,則專心致志於銑床的發明。銑床是一種

帶有形狀各異銑刀的機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狀

的工件,如螺旋槽、齒輪形等。

早在1664年,就有人依靠旋轉圓形刀具製造出了一種用於切削的機

器,這可算是原始的銑床了。當然,真正確立銑床在機器製造中地位

的,要算美國人惠特尼了。

1818年,惠特尼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普通銑床,但是,銑床的專利卻

是英國的博德默於1839年捷足先「得」的。

1862年,美國的布朗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萬能銑床,這種銑床在備

有萬有分度盤和綜合銑刀方面是劃時代的創舉。萬能銑床的工作台能

在水平方向旋轉一定的角度,並帶有立銑頭等附件

。同時,布朗還設計了一種經過研磨也不會變形的成形銑刀,接著還

製造了磨銑刀的研磨機,使銑床達到了現在這樣的水平。

磨床
磨削是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一種古老技術,舊石器時代,磨製石器

用的就是這種技術。以後,隨著金屬器具的使用,促進了研磨技術的

發展。但是,設計出名副其實的磨削機械還是近代的

事情,即使在19世紀初期,人們依然是通過旋轉天然磨石,讓它接觸

加工物體進行磨削加工的。

1864年,美國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這是在車床的溜板刀架上裝

上砂輪,並且使它具有自動傳送的一種裝置。過了12年以後,美國的

布朗發明了接近現代磨床的萬能磨床。

『叄』 在人類還未發明機床時,第一台機床又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

第一台鏜床問世

工場手工業雖然是相對落後的,但是它卻訓練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技工,他們盡管不是專門製造機器的行家裡手,但他們卻能製造各種各樣的手工器具,例如刀、鋸、針、鑽、錐、磨以及軸類、套類、齒輪類、床架類等等,其實機器就是由這些零部件組裝而成的。

說起鏜床,還先得說說達·芬奇。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可能就是最早用於金屬加工的鏜床的設計者。他設計的鏜床是以水力或腳踏板作為動力,鏜削的工具緊貼著工件旋轉,工件則固定在用起重機帶動的移動台上。1540年,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圖,那時的鏜床專門用來對中空鑄件進行精加工。

到了17世紀,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大炮製造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如何製造出大炮的炮筒成了人們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鏜床是1775年由威爾金森發明的。其實,確切地說,威爾金森的鏜床是一種能夠精密地加工大炮的鑽孔機,它是一種空心圓筒形鏜桿,兩端都安裝在軸承上。

1728年,威爾金森出生在美國,在他20歲時,遷到斯塔福德郡,建造了比爾斯頓的第一座煉鐵爐。因此,人稱威爾金森為「斯塔福德郡的鐵匠大師」。1775年,47歲的威爾金森在他父親的工廠里經過不斷努力,終於製造出了這種能以罕見的精度鑽大炮炮筒的新機器。有意思的是,1808年威爾金森去世以後,他就葬在自己設計的鑄鐵棺內。

但是,威爾金森的這項發明沒有申請專利保護,人們紛紛仿造它,安裝它。1802年,瓦特也在書中談到了威爾金森的這項發明,並在他的索霍鐵工廠里進行仿製。以後,瓦特在製造蒸汽機的汽缸和活塞時,也應用了威爾金森這架神奇的機器。原來,對活塞來說,可以在外面一邊量著尺寸,一邊進行切削,但對汽缸就不那麼簡單了,非用鏜床不可。當時,瓦特就是利用水輪使金屬圓筒旋轉,讓中心固定的刀具向前推進,用以切削圓筒內部,結果,直徑75英寸的汽缸,誤差還不到一個硬幣的厚度,這在當對是很先進的了。

在以後的幾十年間,人們對威爾金森的鏜床作了許多改進。1885年,英國的赫頓製造了工作台升降式鏜床,這已成為了現代鏜床的雛型。

車床誕生記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起初,人們是用2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16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推廣使用。

時間到了18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把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床頭箱是一個用於夾持工件的卡盤。

在發明車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莫茲利的英國人,因為他於1797年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的齒輪。

莫茲利生於1771年,18歲的時候,他是發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據說,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農活的,16歲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傷殘,才不得不改行從事機動性不強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項發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馬桶,莫茲利開始一直幫助布拉默設計水壓機和其他機械,直到26歲才離開布拉默,因為布拉默粗暴地拒絕了莫利茲提出的把工資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請求。

就在莫茲利離開布拉默的那一年,他製成了第一台螺紋車床,這是一台全金屬的車床,能夠沿著2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製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的發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19世紀,由於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於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刨床和銑床

在發明過程中,許多事情往往是相輔相承、環環相扣的:為了製造蒸汽機,需要鏜床相助;蒸汽機發明發後,從工藝要求上又開始呼喚龍門刨床了。可以說,正是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工作母機」從鏜床、車床向龍門刨床的設計發展。其實,刨床就是一種刨金屬的「刨子」。

由於蒸汽機閥座的平面加工需要,從19世紀初開始,很多技術人員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理查德·羅伯特、理查德·普拉特、詹姆斯·福克斯以及約瑟夫·克萊門特等,他們從1814年開始,在25年的時間內各自獨立地製造出了龍門刨床。這種龍門刨床是把加工物件固定在往返平台上,刨刀切削加工物的一面。但是,這種刨床還沒有送刀裝置,正處在從「工具「向「機械」的轉化過程之中。到了1839年,英國一個名叫博德默的人終於設計出了具有送刀裝置的龍頭刨床。

另一位英國人內史密斯從1831年起的40年內發明製造了加工小平面的牛頭刨床,它可以把加工物體固定在床身上,而刀具作往返運動。

此後,由於工具的改進、電動機的出現,龍門刨床一方面朝高速切割、高精度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朝大型化方向發展。

19世紀,英國人為了蒸汽機等工業革命的需要發明了鏜床、刨床,而美國人為了生產大量的武器,則專心致志於銑床的發明。銑床是一種帶有形狀各異銑刀的機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狀的工件,如螺旋槽、齒輪形等。

早在1664年,就有人依靠旋轉圓形刀具製造出了一種用於切削的機器,這可算是原始的銑床了。當然,真正確立銑床在機器製造中地位的,要算美國人惠特尼了。

1818年,惠特尼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普通銑床,但是,銑床的專利卻是英國的博德默於1839年捷足先「得」的。

1862年,美國的布朗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萬能銑床,這種銑床在備有萬有分度盤和綜合銑刀方面是劃時代的創舉。萬能銑床的工作台能在水平方向旋轉一定的角度,並帶有立銑頭等附件。同時,布朗還設計了一種經過研磨也不會變形的成形銑刀,接著還製造了磨銑刀的研磨機,使銑床達到了現在這樣的水平。
磨床和鑽床

磨削是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一種古老技術,舊石器時代,磨製石器用的就是這種技術。以後,隨著金屬器具的使用,促進了研磨技術的發展。但是,設計出名副其實的磨削機械還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紀初期,人們依然是通過旋轉天然磨石,讓它接觸加工物體進行磨削加工的。

1864年,美國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這是在車床的溜板刀架上裝上砂輪,並且使它具有自動傳送的一種裝置。過了12年以後,美國的布朗發明了接近現代磨床的萬能磨床。

人造磨石的需求也隨之興起。如何研製出比天然磨石更耐磨的磨石呢?1892年,美國人艾奇遜試製成功了用焦炭和砂製成的碳化硅,這是一種現稱為C磨料的人造磨石;2年以後,以氧化鋁為主要成份的A磨料又試製成功,這樣,磨床便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

以後,由於軸承、導軌部分的進一步改進,磨床的精度越來越高,並且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出現了內圓磨床、平面磨床、滾磨床、齒輪磨床、萬能磨床等等。

與磨削技術相似,鑽孔技術也有著久遠的歷史。考古學家現已發現,公元前4000年,人類就發明了打孔用的裝置。古人在兩根立柱上架個橫梁,再從橫樑上向下懸掛一個能夠旋轉的錐子,然後用弓弦纏繞帶動錐子旋轉,這樣就能在木頭石塊上打孔了。不久,人們還設計出了稱為「轆轤」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彈性的弓弦,使得錐子旋轉。

到了1850年前後,德國人馬蒂格諾尼最早製成了用於金屬打孔的麻花鑽;1862年在英國倫敦召開的國際博覽會上,英國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動力驅動的鑄鐵櫃架的鑽床,這便成了近代鑽床的雛形。

以後,各種鑽床接連出現,有搖臂鑽床、備有自動進刀機構的鑽床、能一次同時打多個孔的多軸鑽床等。由於工具材料和鑽頭的改進,加上採用了電動機,大型的高性能的鑽床終於製造出來了。

不斷發展的車床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單一的車床已逐漸演化出了銑床、刨床、磨床、鑽床等等,這些主要機床已經基本定型,這樣就為20世紀前期的精密機床和生產機械化和半自動化創造了條件。

在20世紀的前20年內,人們主要是圍繞銑床、磨床和流水裝配線展開的。由於汽車、飛機及其發動機生產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狀復雜、高精度及高光潔度的零件時,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動的銑床和磨床。由於多螺旋線刀刃銑刀的問世,基本上解決了單刃銑刀所產生的振動和光潔度不高而使銑床得不到發展的困難,使銑床成為加工復雜零件的重要設備

被世人譽為「汽車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車應該是「輕巧的、結實的、可靠的和便宜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研製高效率的磨床,為此,美國人諾頓於1900年用金剛砂和剛玉石製成直徑大而寬的砂輪,以及剛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發展,使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精密化的新階段。

在1920年以後的30年中,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半自動化時期,液壓和電器元件在機床和其他機械上逐漸得到了應用。1938年,液壓系統和電磁控制不但促進了新型銑床的發明,而且在龍門刨床等機床上也推廣使用。30年代以後,行程開關——電磁閥系統幾乎用到各種機床的自動控制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數控和群控機床和自動線的出現,機床的發展開始進入了自動化時期。數控機床是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後,運用數字控制原理,將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換刀具的操作數碼和文字碼作為信息進行存貯,並按其發出的指令控制機床,按既定的要求進行加工的新式機床。

數控機床的方案,是美國的帕森斯在研製檢查飛機螺旋槳葉剖面輪廓的板葉加工機時向美國空軍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助下,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們正式製成了第一台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成功地解決了多品種小批量的復雜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問題。以後,一方面數控原理從銑床擴展到銑鏜床、鑽床和車床,另一方面,則從電子管向晶體管、集成電路方向過渡。

1970年至1974年,由於小型計算機廣泛應用於機床控制,出現了3次技術突破。第一次是直接數字控制器,使一台小型電子計算機同時控制多台機床,出現了「群控」;第二次是計算機輔助設計,用一支光筆進行設計和修改設計及計算程序;第三次是按加工的實際情況及意外變化反饋並自動改變加工用量和切削速度,出現了自適控制系統的機床。

1968年,英國的毛林斯機械公司研製成了第一條數控機床組成的自動線,不久,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工廠自動化的先決條件是零件加工過程的數控和生產過程的程式控制」,於是,到70年代中期,出現了自動化車間,自動化工廠也已開始建造。

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機床的家族已日漸成熟,真正成了機械領域的「工作母機」。

車床的發展史

車床的發展大致可區分成四個階段,雛型期,基本架構期、獨立動力期與數值控制期,底下將針對 其 發
展的過程加以介紹。
車床的誕生不是發明出來的,而是逐漸演進而成,早在四千年前就記載有人利用簡單的拉弓原理完成鑽孔 的工作,這是有記錄最早的工具機,即使到目前仍可發現 以人力做為驅動力的手工鑽床,之後車床衍生而出,並被 用於木材的車削與鑽孔,英文中車床的名稱 Lathe(Lath 是 木板的意思 ) 就是由此而來,經過數百年的演進,車床的 進展很慢,木質的床身,速度慢且扭力低,除了用在木工 外,並不適合做金屬切削,直到工業革命前。這段期間可 稱為車床的雛型期
18 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象徵著以工匠主導的農業社會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大量生產的工業社會, 由於 各種金屬製品被大量使用,為了滿足金屬另件的加工,車床成了關鍵性設備, 18 世紀初車床的床身已是 金屬制,結構強度變大更適合做金屬切削,但因結構簡單, 只能做車削與螺旋方面的加工,到了 19 世紀才有完全以鐵制 零件組合完成的車床,再加上諸如螺桿等傳動機構的導入, 一部具有基本功能的車床總算開發出來。但因動力只能靠人 力、獸力或水力帶動,仍無法滿足需求,只能算是剛完成基 本架構的建構。

瓦特發明了蒸氣機,使得車床可藉由蒸氣產生動力用來驅動車床運 轉,此時 車床的動力是集中一處,再藉由皮帶與齒輪的傳遞分散到工廠各處的車床, 20 世紀初擁有獨立動力源的動力車床 (Engine Lathe) 終於被開發 ( 見圖三 ) ,也將車床帶到新的領域。此期間拜福特公司大量生產汽車所賜,許多汽車零件必須以車床加工,為了確保零件供應充足,供貨商必須大量采購車床才能應付所需,即使到今天車床的發展仍受到汽車產業的榮枯所左右。
20 世紀中,計算機被發明,不久計算機即被應用在工具機上,數值控制車床逐漸取代傳統車床成為工廠 利器 ,生產效率倍增,零件加工精度更是大幅提升,且隨著計算機軟、硬體日趨進步與成熟,許多以往視為 無法加工的技術一一被克服, CNC 化工具機的比率成了國家現代化 的重要指標。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促使車床發展除了 18 世紀工業革命與 20 世 紀汽車業興起是主因外,另一項主因是切削刀具的進步,早期使用 的切削刀具材質是碳鋼,切削速度只能限制在 20m/min 以下,而且 加工精度不佳,之後刀具材質採用合金鋼,仍至今日的陶瓷刀具, 切削速度更提升到 1000m/min 以上,於是車床轉速愈來愈高,進給 速度也愈來愈快,而且加工精度也從百年前的 1mm 大幅提0.001mm ,進步之快除了刀具的改良與技術的提升,當然有數值控制的配合也是最大的功臣。

『肆』 世界上第一部機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

起初,人們是用2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機床。

『伍』 精密機床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高精度機床的製造涉及的東西很多,根據我現在所學,我覺得雖然零件的加工製造固然重要,但是一顆淡定的心其實更是不可或缺。
比如精密機床的床身加工好了後,是不能急著用的,要在室外拿油布包好放幾年,釋放應力。這是為了防止機床裝配調平好後,底座再發生形變。現在一般超精密磨床和機床的底座都採用大理石,因為大理石消除振動的性能比較好,熱變形也比鋼結構小。
又比如精密機床一般都裝配在一個恆溫罩或者是恆溫廠房內,如果是超精密機床,這個恆溫房一般還要精確控制室內溫度,不僅要做到冬暖夏涼,也要考慮到快速排出機床運行加工時的產熱,盡可能把熱形變控制在最小。
零件加工方面,說最好的機床都是手工做的實在不靠譜,的確如劍寒秋水所說,牛逼的師傅能做出0級精度平板平面,也就是說把課桌大小的一塊平面的平面度公差控制在7微米,大概頭發絲的百分之一粗細那麼個波動,但是再精密些的平面,大師傅就比不過大工程師和巨額的資金了。
前段時間查資料[1],看到清華大學設計裝配了一個光學鏡面超精密加工機床,最大能加工直徑為880毫米的光學鏡面。他們在硬鋁上加工出了表面粗糙度5納米,直徑400毫米球面,用無氧銅加工出了直徑100毫米,表面粗糙度8納米的非球形面。注意,這里表面粗糙度的單位是只有微米千分之一的納米了,8納米只相當於20個水分子一字排開那麼長,大師傅是肯定辨認不出來的,因為他的一滴淚中就有10的22次方個水分子。
那麼這樣的精度是怎麼達到的,最高的精度從理論上來說取決於什麼呢?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要做好機床就要淡定,在此基礎之上,精度主要取決於對機床誤差的控制,根本上又取決於檢測手段的解析度和機床的分辨力(以下都是教學狀態下的典型栗子,不代表該機床的實際運行情況):
根據機床誤差控制手段的不同,對機床精度的檢測手段也不一樣,比如要在加工工件時檢測機床的誤差,就要用在線檢測手段,邊加工邊檢測。上文我提到的機床就很典型,它採用裝在導軌上的納米光柵測量加工檯面到底跑了多少(這個納米光柵的解析度我忘了,總之就是幾個納米的范圍內。不要糾結於細節,來看栗子吧)。如果伺服軸根據命令要運行5000納米,光柵檢測到由於熱誤差,這個加工檯面其實跑了5010納米,那麼控制系統就讓伺服軸就移回4090納米,再向前運行到5000納米。這樣就把誤差從10納米縮小到了光柵能檢測到的最小范圍內。至於為什麼要回到4090而不是5000,因為有「反向間隙」的問題,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搜一下吧。
然後就是分辨力,上面我提到的那個超精密機床採用大理石床身,4軸數控聯動,以及全氣浮支承和零傳動結構,機床主軸回轉精度0.05μm,直線伺服軸分辨力1.25 nm,回轉作台角位移分辨力0.009~bala~bala。不管那麼多復雜的名詞,我們要簡單的理解誤差補償,只用理解分辨力就夠了,分辨力1.25納米就是說機床走一步最少要邁出去1.25納米。為什麼分辨力重要呢,比如納米光柵檢測到刀具在伺服軸上實際運動到了5002納米,要回到5000納米的位置,就不可能了,理想狀況下的最小誤差也會有0.5納米。
實際狀況下,要做到效果較好的誤差補償比以上這個栗子復雜多了,因為誤差可能分布在某軸的6個自由度上,再帶上個導軌直線度誤差、導軌間垂直度誤差什麼的。如果說這些硬著頭皮還能用數學算出來,再考慮下加工的工件不一樣,加工平台起始的動量就都不一樣,加工時間也有區別,那麼機床產熱也自然不一樣,產熱的區間有變化時機床的熱膨脹就跟著變化,一會兒拖板翹了個蘭花指給X軸帶來俯仰誤差,一會Y軸又熱變形扭曲了直線度變化了,冷卻液撒到工件上尼瑪縮下去了好幾微米啊腫么辦,喂我花了一個普通數控機床的錢買來的納米光柵就只能補償一個自由度上的誤差?呃,總之要做最精密的機床,一顆淡定的心絕對是不可或缺,當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上的問題一個一個逐步解決掉的時候,就能在精度上更進一步,就能製造出大家所泛指的工業拇姬了。

『陸』 機床的簡介

機床(英文名稱:machine tool)是指製造機器的機器,亦稱工作母機或工具機,習慣上簡稱機床。一般分為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床和木工機床等。現代機械製造中加工機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還有鑄造、鍛造、焊接、沖壓、擠壓等,但凡屬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最終加工。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中文名
機床
外文名
machine tool
含 義
指製造機器的機器
別 稱
工作母機或工具機

『柒』 世界上第一台機床是誰製造的

工場手工業雖然是相對落後的,但是它卻訓練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技工,他們盡管不是專門製造機器的行家裡手,但他們卻能製造各種各樣的手工器具,例如刀、鋸、針、鑽、錐、磨以及軸類、套類、齒輪類、床架類等等,其實機器就是由這些零部件組裝而成的。 說起鏜床,還先得說說達·芬奇。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可能就是最早用於金屬加工的鏜床的設計者。他設計的鏜床是以水力或腳踏板作為動力,鏜削的工具緊貼著工件旋轉,工件則固定在用起重機帶動的移動台上。1540年,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圖,那時的鏜床專門用來對中空鑄件進行精加工。 到了17世紀,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大炮製造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如何製造出大炮的炮筒成了人們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鏜床是1775年由威爾金森發明的。其實,確切地說,威爾金森的鏜床是一種能夠精密地加工大炮的鑽孔機,它是一種空心圓筒形鏜桿,兩端都安裝在軸承上。 1728年,威爾金森出生在美國,在他20歲時,遷到斯塔福德郡,建造了比爾斯頓的第一座煉鐵爐。因此,人稱威爾金森為「斯塔福德郡的鐵匠大師」。1775年,47歲的威爾金森在他父親的工廠里經過不斷努力,終於製造出了這種能以罕見的精度鑽大炮炮筒的新機器。有意思的是,1808年威爾金森去世以後,他就葬在自己設計的鑄鐵棺內。 但是,威爾金森的這項發明沒有申請專利保護,人們紛紛仿造它,安裝它。1802年,瓦特也在書中談到了威爾金森的這項發明,並在他的索霍鐵工廠里進行仿製。以後,瓦特在製造蒸汽機的汽缸和活塞時,也應用了威爾金森這架神奇的機器。原來,對活塞來說,可以在外面一邊量著尺寸,一邊進行切削,但對汽缸就不那麼簡單了,非用鏜床不可。當時,瓦特就是利用水輪使金屬圓筒旋轉,讓中心固定的刀具向前推進,用以切削圓筒內部,結果,直徑75英寸的汽缸,誤差還不到一個硬幣的厚度,這在當對是很先進的了。

『捌』 數控機床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1】數控機床先由技術中心把機床設計出來,然後加工各個零件,采購外購件,然後是組裝,最後是調試、檢驗、出廠!流程很簡單,做起來很煩瑣。

【2】數控機床: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床,代表了現代機床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閱讀全文

與機床是用什麼生產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雅閣7代儀表盤有個黃燈亮是什麼 瀏覽:795
線切割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687
電動工具的功率有什麼左右 瀏覽:901
誠瑞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82
卡巴工具箱136 瀏覽:299
為什麼機械硬碟有時候不顯示不出來了 瀏覽:932
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實驗裝置 瀏覽:347
時度機械表戴著不走怎麼回事 瀏覽:596
x1加排氣閥門 瀏覽:571
93軸承套數字1和2是什麼意思 瀏覽:772
葯物制劑專業用到哪些儀器 瀏覽:33
用什麼儀器查傷口是否癒合 瀏覽:354
軸承承受多少斤重量 瀏覽:118
冰箱製冷水是多少度 瀏覽:720
自動滅火裝置選擇規范 瀏覽:460
超聲波燙鑽機為什麼不能打鑽石 瀏覽:719
天津北方閥門廠廠 瀏覽:220
iphone查找怎麼移除設備 瀏覽:704
閥門里bv是什麼意思 瀏覽:222
保護自動裝置投退原則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