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壓縮式製冷機是通過什麼來製冷制熱
那種製冷劑通過製冷系統的反向運轉來實現制熱。 製冷時,蒸發器吸收熱量,被氣態製冷劑運輸到冷凝器上釋放掉,從而達到製冷的效果,這也就是製冷劑運轉時冷凝器溫度很高的原因。制熱狀態時,系統逆運轉,原來的冷凝器變成了蒸發器吸收熱量,而原來的蒸發器變成了冷凝器釋放熱量,這個切換過程是通過一組電磁閥門來控制的,壓縮機本身是不會倒轉的。
Ⅱ 空調 製冷的原理是怎麼樣的氟利昂到底怎麼可以循環利用
首先液體汽化要吸熱,氣體液化要放熱。壓縮機把氟利昂液化送入內機汽化,然後把氣體氟利昂在外機液化,液態的氟利昂經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
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氟利昂,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氣態的氟利昂會回到壓縮機繼續壓縮,繼續循環,氟利昂可以循環利用。
Ⅲ 空調製冷和制熱是怎麼原理
空調製冷的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溫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散熱)。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溫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毛細管)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膨長吸熱),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空調制熱的原理:
熱泵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製冷工作時,低壓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製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製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製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製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Ⅳ 請高手詳細說明一下空調製冷制熱的原理
製冷時壓縮機將氣態的氟利昂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氟利昂,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中溫中壓的液態氟利昂,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液態的氟利昂經 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從液態到氣態是個吸熱的過程),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然後氣態的氟利昂回到壓縮機繼續壓縮,繼續循環。 制熱的時候有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與蒸發器的流動方向與製冷時相反,所以制熱的時候室外吹的是冷風,室內機吹的是熱風。 其實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學到的液化(由氣體變為液態)時要排出熱量和汽化(由液體變為氣體)時要吸收熱量的原理。
熱泵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製冷工作時,低壓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製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製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製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製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http://ke..com/view/2279563.htm
Ⅳ 製冷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製冷劑能夠製冷,它的基本原理就在於它的物理性質。
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我們知道,空調能夠把室內熱量搬到室外,或是把室外搬到室內,從而實現調控室內溫度,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除了壓縮機、換熱器等多種部件的工作以外,還少不了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工作。
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製冷劑的工作基本原理是這樣的:
1、空調能搬到熱量,靠的是製冷劑狀態的變化,具體來講是「氣態」和「液態」的轉換。根據物理學基本知識: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會放出熱量;反之,就會吸收熱量。
2、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蒸發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蒸發(從液態變為氣態),從而從外界環境(通常是房間內的空氣)吸取熱量,達到製冷目的。
3、製冷劑從氣態變為液態,需要向外界排出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冷凝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冷凝(從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向外界環境(通常是室外的空氣)排放熱量,達到散熱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室外的冷凝器叫做「散熱器」)。
在製冷系統裡面,驅動製冷劑運動的是壓縮機。使得製冷劑發生氣態和液態狀態發生改變的,還有一個重要部件,就是膨脹閥。它能使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和液態的混合物。
壓縮機向製冷劑做功,使得製冷劑的熱量升高,把低壓氣態製冷劑變為高壓高溫製冷劑,在冷凝器內發生凝結後,經過膨脹閥,變為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液混合物,再經蒸發器徹底蒸發,再回到壓縮機吸氣,至此,一個完整的製冷循環就完成了,周而復始。
空調能工作,製冷劑的工作原理大概就是這樣的。
Ⅵ 描述系統低溫製冷工作原理
系統低溫製冷工作原理是製冷劑汽化吸熱。
製冷劑汽化吸熱而實現製冷的設備叫蒸發器。蒸發器是一種熱交換設備,製冷劑和被冷卻物在其中進行熱量傳遞,製冷劑進入蒸發器時是液體,離開時是氣體。將氣態製冷劑變回液體的設備是冷凝器。
冷凝器也是一種熱交換設備,在其中製冷劑向環境(環境介質通常為空氣或水)釋放熱量,由氣態冷凝為液態,即製冷劑進入冷凝器時是氣體,離開時變為液體。
它又具備了汽化能力。但是製冷劑冷凝是向常溫常壓下的環境介質放熱,而製冷後離開蒸發器的氣態製冷劑溫度很低,低於環境溫度(製冷是使被冷卻物低於環境溫度並保持),這個低溫的製冷劑是無法向環境自發放熱冷凝的。
這就需要一種設備將低溫低壓蒸發器出口狀態的製冷劑,變為高溫高壓冷凝器入口狀態的製冷劑,這個設備就是壓縮機。
壓縮機是耗能設備,它及時的從蒸發器抽取氣態製冷劑,維持蒸發器低溫低壓狀態,同時通過壓縮作用提高製冷劑溫度壓力,並向冷凝器輸送,實現向環境放熱冷凝的目的。
這樣,製冷劑在蒸發器處於低溫低壓狀態,在冷凝器處於高溫高壓狀態,蒸發器與冷凝器不能直接連接,蒸發器出口與冷凝器入口通過壓縮機提高壓力實現連接,那麼冷凝器出口與蒸發器入口也要有一個完成降壓作用的連接設備,這就是節流機構。
節流機構一方面將高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節流降壓,滿足蒸發器工作條件,另一方面還能調節蒸發器的供液量,滿足被冷卻物降溫變化的要求,這便是低溫冷水機組製冷工作原理。
組成:
完成一個製冷過程所需要的基本的組成設備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膨脹閥等)和蒸發器,他們通常稱為製冷四大件(當然也可以算上乾燥過濾器成為5大配件)。
其中,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負責壓縮和輸送製冷劑蒸氣;冷凝器輸出熱量,將製冷劑蒸氣變回液體;節流閥是節流降壓設備,供給蒸發器需要的製冷劑狀態和流量;蒸發器吸收熱量(輸出冷量)從而實現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