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車床編輯角度怎麼算
數控車床的角度計算方法:
如果是最常用的1×45的倒角,倒去部分的每條直角邊長度就都是1mm,數控編程時,G01走斜線,Z方向的長度就是1mm,X直徑方向因為工件是旋轉的,計算時要按2倍算。
如工件外徑25mm,在外圓上倒角1×45,倒角開始時的坐標就是:X23Z0,倒角結束時的坐標為X25Z-1,這個倒角是從工件端面向外圓方向倒角。如果不是45度倒角,那就要用直角三角函數計算相應坐標。
大頭25.18、小頭17.34、30度倒角,倒角的長度計算:
1、依據己知條件大頭25.18小頭17.34,可得倒角徑向單邊長度為(25.18-17.34)÷2=3.92。
2、再依據己知條件30度倒角,可得倒角斜邊長度為3.92÷Sina(30)=6.79,Z向進刀6.79。
3、用勾股定理,可計算得軸向長度為6.79的平方減3.395的平方的差的平方根≈6.05。
錐體各部分名稱及代號:
D-大頭直徑,b-小頭直徑,L-工件全長,a-鈄角,2a-錐角,K-錐度,l-錐體長度,M-鈄度。
錐體各部分計算公式:
1、M(鈄度)=tga(=tg斜角)。
=D - d / 2 l(=大頭直徑 - 小頭直徑 / 2 x 錐體長度)。
=K / 2(=錐度 / 2)。
2、K(錐度)=2tga(=2 x tg斜角) 。
=D - d / l(大頭直徑 - 小頭直徑 / 錐體長度)。
3、D(大頭直徑)=b + 2ltga(=小頭直徑 + 2 x 錐體長度 x tg鈄角)。
=d + Kl(=小頭直徑 + 錐度 x 錐體長度)。
=d + 2lM(=小頭直徑 + 2 x 錐體長度 x 斜度)。
4、d(小頭直徑)=D - 2ltga(=大頭直徑 - 2 x 錐體長度 x tg鈄角)。
=D - Kl(=大頭直徑 - 錐度 x 錐體長度)。
=D - 2lM(=大頭直徑 - 2 x 錐體長度 x 斜度)。
B. 數控車怎麼計算30度的倒角。
X=Z*TAN(30)*2(直徑編程)=4.619
直角三角形角對邊直角邊除以相鄰直角邊的值是角的正切值。
數控車按直徑編程,所以要乘以2。
數控車床編程技巧:
數控車床共有二根軸,即主軸Z和刀具軸X。棒料中心為坐標系原點,各刀接近棒料時,坐標值減小,稱之為進刀;反之,坐標值增大,稱為退刀。
當退到刀具開始時位置時,刀具停止,此位置稱為參考點。參考點是編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每執行完一次自動循環,刀具都必須返回到這個位置,准備下一次循環。
因此,在執行程序前,必須調整刀具及主軸的實際位置與坐標數值保持一致。然而,參考點的實際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編程人員可以根據零件的直徑、所用的刀具的種類、數量調整參考點的位置,縮短刀具的空行程。從而提高效率。
C. 數控車床編程中圓弧倒角R怎麼計算
這個我做過研究了,倒外圓角(完全相切,1/4圓角的情況),編程按圖標R+刀尖R,例如2+1.2=3.2,編程按R3.2編,Z向和X向距離均按3.2編程。(這個原理其實是用刀尖中心的軌跡來編程的)。
而內圓角相反,用R-刀尖R,即2-1.2=0.8.編程按R0.8編就可以了。
(我說的外圓角是R凸出來的那種,內圓角是R凹進去的那種)。
如果不是90度,那算起來就復雜了,曾經算過幾次,頭都搞大了,還是在CAD上測量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