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說東芝公司曾因向中國出口精密機床而遭美國制裁,怎麼回事
不是中國,是前蘇聯,80年度的事情。
80年代的東芝事件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視廳逮捕了日本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部長林隆二和機床事業部部長谷村弘明。東芝機械公司曾與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謀,非法向前蘇聯出口大型銑床等高技術產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負有直接責任。蘇聯迫切需要高精度機床。60年代末,蘇聯情報機關在美國海軍機要部門建立的間諜網不斷獲得美國核潛艇跟蹤蘇聯潛艇的情報。蘇聯潛艇的噪音很大,美國海軍在200海里以外就能偵測到,蘇軍如果不能及早消除潛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潛艇,打起仗來,它們都逃脫不了「折戟沉沙」的命運。要消除潛艇噪音,必須制.造出先進的螺旋槳,而這必須要有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機床才行。高性能的機床是「巴黎統籌委員會」(由北約國家和日本等15國組成)嚴格限制的產品,該委員會明文規定,具有三軸以上的數控機床屬戰略物資,禁止向蘇聯、東歐等共產主義國家出口。為了改變本國潛艇面臨的危險局面,蘇共中央政治局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從西方國家獲取精密加工方面的高新技術。1979年底,蘇聯克格勃經過精心策劃終於找到了機會。克格勃高級官員奧西波夫以全蘇技術機械進口公司副總經理的身份,通過日本和光貿易股份公司駐莫斯科事務所所長熊谷獨與日本伊藤忠商社、東芝公司和挪威康士堡公司接上了頭。在巨大的商業利益的誘惑下,東芝公司和康士堡公司同意向蘇聯提供四台MBP—11OS型九軸數控大型船用螺旋槳銑床,此項合同成交額達37億日元。這種高約10米、寬22米、重250噸的銑床,可以精確地加工出巨大的螺旋槳,使潛艇推進器發出的噪音大大降低。為了掩人耳目,蘇聯沒有向日本訂購與九軸五聯動銑床相配套的計算機控制系統,而是要求挪威國營武器制.造公司———康士堡貿易公司向東芝公司提供四台NC—2000數字控制裝置,由東芝公司完成總裝後,出口蘇聯。蘇聯為此還與康士堡公司單獨簽訂了秘密合同。這種數控裝置通常與不受「巴統」限制的兩軸機床配套使用,但是只要改變一下配線和電路,就可作為九軸機床的數控裝置。蘇、日秘密協議簽字一個月後,東芝公司即向日本通產省申領向蘇聯出口的許可證。申領書隱瞞了九軸機床的高性能,偽稱產品是用於加工水力發電機葉片的簡易TDP—70/110型兩軸機床,從而獲得了通產省的出口許可證。這四台精密機床順利到達蘇聯並很快發揮作用。到1985年,蘇聯制.造出的新型潛艇噪音僅相當於原來潛艇的10%,使美國海軍只能在20海里以內才能偵測出來。1986年10月,一艘美國核潛艇因為沒有偵測到它正在追蹤的蘇聯潛艇的噪音而與蘇聯潛艇相撞。1985年12月,蘇、日秘密協議當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獨因與他的僱主發生糾紛而辭職,並憤而向「巴統」主席蓋尼爾•陶瑞格揭發了東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調查此事。日本通產省對東芝公司進行調查時,東芝公司以預先簽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術文件為證,對此事矢口否認。經過進一步調查,1987年初,美國人掌握了蘇聯從日本獲取精密機床的真憑實據。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警視廳對東芝公司進行突擊檢查,查獲了全部有關秘密資料,並逮捕了涉案人員。在以後的幾個月里,美國朝野群情激憤,再三譴責日本,並對東芝公司進行了制裁。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國表示道歉,日本方面還花1億日元在美國的50多家報紙上整版刊登「悔罪廣告」。心驚膽顫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國保證今後決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外,還關閉了康士堡公司駐莫斯科辦事處,並停止了該公司正在與東歐國家進行的全部貿易。不久後,挪威又以從事竊取科技情報的間諜活動為由,驅逐了蘇聯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貿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