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什麼超聲波和次聲波的頻率范圍分別是什麼
1、人耳可以聽到的最低頻率約20Hz,最高頻率約20000Hz。這是常見的、較公認的理論值。
2、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是一種頻率小於20Hz的聲波。
拓展內容: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兆赫茲-30兆赫茲。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與振動頻率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國北方乾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很難利用血流使葯物到達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濕器的原理,把葯液霧化,讓病人吸入,能夠提高療效。利用超聲波巨大的能量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從而減緩病痛,達到治癒的目的。超聲波在醫學方面應用非常廣泛,可以對物品進行殺菌消毒。
B.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超聲波: 一般人耳的聽覺范圍是 20HZ-20000HZ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為2×10E4~10E12赫以上,頻率在10E12赫以上的聲波稱為特超聲波聲波 HZ(波頻單位 赫茲) 低於 20HZ的叫 次聲
C. 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什麼超聲波和次聲波的頻率范圍分別是什麼
人的耳朵可以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間的聲音。
人們把超過聽力的聲音叫做超聲波,即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
人們把低於聽力的聲音叫做次聲波,即頻率小於20Hz的聲波。
物理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物體在一秒鍾之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字母Hz。
超聲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而次聲波的波長往往很長,因此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於和人體器官的振動頻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有很強的傷害性,危險時可致人死亡。
D.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一般來說大於 20KHZ 的頻率即可算是超聲波的范疇。
頻率小於20Hz(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
20-20KHZ為可聽聲
E.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一般超聲波頻率范圍在20-40千赫茲。
這是指震盪頻率,每秒鍾含多少個波(或反復變化的次數)。超聲波設備一般使用的超聲波頻率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
超聲波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波長短,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用及治療。
4)超聲波可在氣體、液體、固體、固熔體等介質中有效傳播。
5)超聲波可傳遞能量。
6)超聲波會產生反射、干涉、疊加和共振現象。
F.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赫茲。超聲波是一種波長極短的機械波,在空氣中波長大多短於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質進行傳播,無法存在於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但因其波長短,在空氣中則極易損耗,容易散射,不如可聽聲和次聲波傳得遠,不過波長短更易於獲得各向異性的聲能,可用於清洗、碎石、殺菌消毒等。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赫茲。超聲波是一種波長極短的機械波,在空氣中波長大多短於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質進行傳播,無法存在於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但因其波長短,在空氣中則極易損耗,容易散射,不如可聽聲和次聲波傳得遠,不過波長短更易於獲得各向異性的聲能,可用於清洗、碎石、殺菌消毒等。
G.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
一般定義是20KHz以上的頻率。在一些書上,把20KHz~500MHz這段定義為超聲。把大於500MHz的定義為特超聲。
H.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為(超聲波的頻率范圍在多少之間)
1.人類耳朵能聽到的機械波波長為2cm-20m,而超聲波是波長短於2cm(17000Hz)的機械波。
2.但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波長在4cm以下(10000hz以上)的機械波就可以視作超聲波研究。
3.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波長為10μm-350μm。
I. 超聲波的意思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
1、超聲波是指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超過人耳聽覺閾值上限的聲高。超聲波屬於機械波,人耳可聽波的頻率是20-20000Hz,低於20Hz稱為次聲波,高於20000Hz稱為超聲波,超聲波應用范圍很廣,包括工程學、生物學、診斷學、治療學等方面的應用。
3、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其中20 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 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 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 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4、超聲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如具有較高的頻率與較短的波長,所以,它也與波長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處。
J. 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什麼
聲波是屬於聲音的類別之一,屬於機械波,聲波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一種縱波,其頻率范圍為16Hz-20KHz。當聲波的頻率低於16Hz時就叫做次聲波,高於20KHz則稱為超聲波聲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超聲波可以根據原理分可以分為檢測超聲和功率超聲。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 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聲成象所用的頻率范圍在 2∽5兆Hz之間,常用為3∽3.5兆Hz(每秒振動1次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