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聲波人能聽到嗎
超聲波人是聽不到的,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赫茲,正常人耳能聽見的頻率范圍是20Hz到20000Hz。
B. 超聲波人能聽到嗎
超聲波人是聽不到的,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赫茲,正常人耳能聽見的頻率范圍是20Hz到20000Hz
超聲波概念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產生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由於其頻率高,因而具有許多特點: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聲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來切削、焊接、鑽孔等。再者由於它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業與醫學上常用超聲波進行超聲探測。 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模式,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 之間)。
C. 人能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嗎
因為低於人體能聽到的聲波叫次聲波;高於人體能聽到的聲波叫超聲波。所以從定義上說人是聽不到次聲波和超聲波的。科學的解釋;聲音是震動產生的,並與耳道內的鼓膜產生共振,經聽小骨,淋巴液的震動傳遞給聽神經,由於內耳道中的鼓膜的構造只能與20HZ-20OOOHZ的震動產生共振,所以人只能聽到20-20000赫茲頻率的聲波。
D. 超聲波能否聽見
人耳聽不到超聲波,而抹香鯨 蝙蝠 老鼠 大象等動物則可以聽到。因為超聲波震動頻率超過人耳能聽到的范圍(20-20000) ,人的大腦識別不出來 。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赫茲或小於20赫茲時,我們便聽不見了。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明顯的作用.
E. 人耳不能聽見的聲音有超聲波和______,平時說的B超是______波,大象的語言聲音對人類來說是一種______波
超聲波和次聲波的頻率都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所以超聲波和次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
平時說的「B超」也是超聲波,可利用它為孕婦做常規檢查,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這種聲音的頻率低於20Hz,所以是次聲波.
利用超聲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體結石,這就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故答案為:次聲波;超聲;次聲;能量.
F. 超聲和次聲人耳能聽到嗎
次聲是指低於20Hz的聲音,超聲是指高於20000Hz的聲音,故人耳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進行傳播; 在月球上,沒有空氣,是真空,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故聲音不能傳播,宇航員通話時要藉助無線電,因為無線電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故答案為:不能,不能,無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