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天除了空調還有什麼製冷的設備較好
沒有了,除了空調可以吹出冷氣,其它的像風扇一類的不能降溫,空調扇也需要把冰晶放在冰箱里冷凍,吹出的風稍涼但不能降溫
㈡ 請問,網吧的製冷和換氣,採用什麼設備比較好
及新風標准、常見的幾種新風引入方式,並提出在設計中較合理的新風方式。
1. 商用空調新風的重要性
目前許多辦公樓、商店、酒樓、茶館等場所因使用特點,特別適用一拖多(定、變頻)或一拖一商用機,但在實際設計、使用中按分體空調考慮,經常不設置新風系統,而在這些場合人員密集,空氣污染嚴重,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不論從實際需要還是從國家規范或設計措施,都強調必須設置新風,以滿足最基本的衛生要求,特別是在「非典」之後,國家特別強調要求保證公共場所的通風和環境衛生安全,不論是在空調季節,還是過度季節。
2. 新風量標准
新風量因其使用功能、使用人數及吸煙情況而異,新風的大小直接影響了空氣品質,新風太小無法滿足衛生要求,新風量太大使用不經濟。因此,從保證空氣品質和經濟性綜合考慮,來確定新風量的標准。目前新風量標准主要是參照《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3版中有關要求。新的《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還未正式發行,而2003版技術措施是參照新規范編寫的,從新措施中發現,對公共場所新風量指標都大大提高,特別是對人員密集的商場、體育館、餐廳、影劇院等場所的最小新風量都提高了一倍以上,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視。
3. 新風引入方式
3.1 新風未處理直接引入室內
由送風機將室內新風直接引入室內,廢氣通過門窗縫隙或者排風機排出室內,這種方式簡單、便於控制,在過渡期間也可以通風。但未經處理的新風會造成室內溫度冷熱不均,溫度波動大,舒適性差,新風負荷由室內機來承擔,造成空調房間的相對濕度偏高,特別是容易在室內送風口產生冷凝水。在一些空調場所也能看到這種新風做法,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非專業的設計安裝人員設計、安裝,比如某些生產廠家或裝修公司承包工程設計安裝時,不知是無知還是為省錢,常採用此下策,但專業設計人員不會犯此錯誤。
3.2 新風經普通空調機處理後送入室內
通過新風管將室外新風引入空調機,並與回風混合後,經處理送入室內,室內機可用落地櫃式,也可用吊頂風管機或天花卡式機。這是一種常用的新風方式,方法簡單,新風量有保證,但空調機為普通型,處理焓差小,並以室內回風工況設計的,對新風處理能力受到限制。對商用空調的冷媒直接蒸發式系統而言,空調室內機新風比例最好不要超過15%,否則會造成室內送風溫度無法達到設計要求,而且不利空調冷媒系統的正常運行。
3.3 新風經過新風空調機處理後送入室內
目前市場上生產的直接蒸發式新風空調機廠家不多,新風空調機型號、規格也太少,主要都是吊頂風管式,新風量為500~2000m3/h,余壓為100~200Pa,無法充分滿足工程的需要。採用專用新風空調機處理新風效果好,控制靈活,在過渡季節也能夠方便使用。但這種專用新風機造價高,市場上進口的設備大約新風量1000m3/h要3~4萬元,一般用戶經濟能力難以承受,在一些高級的場所,在經濟條件許可下可採用該方式。
3.4 新風經全熱交換器處理後送入室內
室外新風經全熱交換器(HRV)進行預冷後,接至室內機或者是直接送入室內。HRV是一種能量回收設備,將室內排出的廢氣中的能量通過熱交換元件(具有超強吸水及增濕特性的高效材料HEP)傳給吸入的新風,進行全熱交換。採用HRV全熱交換器處理新風不但具有高效節能的優點,而且可利用有組織的排風改善和控制室內的空氣品質。根據有關產品的資料介紹,HRV全熱交換器的熱交換效率平均為75%,比常規節能28%,而且減少了整個系統的空調負荷和設備費用,HRV運行費用很低(2000m3/h的HRV耗電為0.92KW),極大地節省了用戶的負擔。
全熱交換器有多種運行模式,根據空調場合的需要可以正壓送風也可以負壓送風,並可設定為全熱交換模式或旁通通風模式(新風與排氣不進行熱交換)。在製冷季節,當新風溫度低於室內溫度時,HRV自動由全熱交換模式轉換為旁通通風模式,使引入的新風不與室內排風進行全熱交換,直接引入室外新風,節省室內機負荷,當新風溫度高於室內溫度時,HRV再切換至全熱交換模式。在設計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a.在某些場合如果排風中含有細菌和異味,容易將其傳至送風系統中,造成二次污染,此時不可採用HRV全熱交換器。b.要注意送、回風口不要太靠近,一般的距離大於5m以上,而且不同在方向,以免氣流短路,影響新風效果。
3.5 新風經集中冷、熱源的中央空調機處理後進入室內
在一些較大型的工程中,使用功能和使用時間比較集中,常採用商用空調+中央空調新風機系統。室內負荷由商用空調機承擔,而新風負荷由冷、熱水機組承擔。這種新風方式的最大優點是新風處理的冷、熱源集中設置,造價較低,製冷效率COP值較高,便於集中管理,比較節能。缺點是冷水機組要專人管理,在低負荷時使用不便,有時乾脆不開新風機(比如晚上少數幾個房間加班)。目前在福州採用此方式的有:福建聯通大廈、福建國稅培訓中心等。
集中的冷、熱源可以用水冷冷水機組+鍋爐,也可以採用風冷熱泵型機組。根據工程具體的情況採用何種形式,在我院設計的幾個工程中,均在屋面設置風冷熱泵型機組,提供冷熱源給新風處理機來處理新風。該方案設計、安裝簡單,便於控制,性價比較好,容易讓用戶接受。
4. 結論
在辦公樓、餐廳、商場、咖啡館、茶館、棋牌室、活動室等公共場所,商用空調系統因其使用方便,靈活控制,設計、安裝便捷,備受歡迎。關鍵在於解決好公共場所的新風問題,這關繫到人民身心健康的大事。根據具體的工程及場所,從技術性、經濟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新風方式。
新風未經處理送入室內方式雖然簡單、經濟,但空氣品質沒有保證,舒適感差,不應採用;新風經過普通空調機處理後送入室內,在新風比較小,且空調機靠近外牆時,可適當採用;新風經專用新風機處理送入室內方式,因其處理效果好,方便使用,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大等特點,在用戶經濟條件許可下,可考慮使用;而新風經全熱交換器處理後送入室內方式,因使用簡單,控制靈活,經濟節能,性價比高等特點,在工程中廣泛使用。
在一些大型工程或使用功能和使用時間較集中的場所,建議採用集中冷、熱源的中央空調系統處理新風,無論是處理效果,還是性價比都是比較好的。
㈢ 現在什麼空調製冷最快
空調製冷快與否跟你的使用面積甚至是體積,還有室外溫度,使用面積內是否有加熱源(比如火鍋),最重要的就是空調的功率。現在大多數的空調都還可以,格力,大金為佳。
㈣ 冰箱什麼樣製冷方式好
1.
直冷製冷式。由蒸發器表面低溫的自然對流,降低箱內溫度,但溫度不均勻。較為省電,相同體積下,有效容積大。
2.
風冷製冷式。冷氣由風道強制吹入箱內空間,造成循環,溫度均勻。冷凍室自動除霜濕度低,食物易風干脫水,適合潮濕地區使用。耗電量高於直冷式,相同體積下,有效容積小。
3.
風直冷冷製冷式。是由電腦溫控雙循環制,集風冷、直冷製冷於一身,冰箱無霜,保鮮效果又好。特別裝有兩個動態冷卻系統,智能雙動態冷卻,無論冷藏室、冷凍室冷量一樣快速均勻送達到每個角落,速冷速凍、降溫迅速。
所以風冷製冷式的好。
冰箱是保持恆定低溫的一種製冷設備,是一種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恆定低溫冷態的民用產品。箱體內有壓縮機,製冰機用以結冰的櫃或箱,帶有製冷裝置的儲藏箱。
家用電冰箱的容積通常為20~500升。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壓縮式製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國問世。1925年瑞典麗都公司開發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出全封閉式冰箱。
㈤ 電子製冷片和壓縮機製冷哪個效率高
當然是壓縮機效率高,但電子製冷省電。
㈥ 比空調更舒適的冷暖設備有哪些
從舒適的角度上來看,空氣能地暖空調要比傳統氟空調舒適很多。因為一個是氟系統,一個是水系統,水系統相對沒有那麼乾燥。
中央空調
中央空調是目前主流的冷暖設備,很多人家裡就算沒裝,但也都體驗過,很多酒店、商場裝的都是中央空調,效果和普通空調差不多,只不過安裝方式有所不同。
製冷時,空氣能地暖空調也是吹風式,不過溫度沒有氟空調那麼低,相對更柔和。此外,空氣能地暖空調是水循環,降低室內溫度的同時,不至於太過乾燥,所以不會引發空調病。
而在採暖方面,空氣能地暖空調採暖末端可以選擇地暖,通過熱水在地板下的管道內循環流動來制熱,這種採暖方式與空調恰恰相反,熱量自下而上,最先溫暖人的雙足,符合中醫提倡溫足而頂涼的養生理論,最為舒適,因此備受酒店、賓館等場所青睞。
㈦ 空調與熱泵製冷效率那個好
就目前來說,在採暖領域,空氣能熱泵的使用體驗被公認為比空調更好,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
空氣能熱泵自身只是一個提供熱水的設備。它供熱,然後配合其他的採暖末端實現供暖。這樣可選採暖末端就非常多,暖氣片、風機盤管、空氣能地暖機還有地暖管道都可以。可以根據不同的住宅選擇不同的採暖方式,這樣不論什麼樣的場所都可以輕松應對。而空調就不行,無論是立櫃式空調還是掛牆式空調,都是只能利用主動式熱出風的方式來實現供暖。
空氣能熱泵內部採用的壓縮機是熱泵專用壓縮機,且工作壓力最高超過28個,而空調系統只有18個,因此熱泵結構的銅管厚度要比空調厚很多。另外,空氣能熱泵系統最高可以承受60度的工作溫度,但是空調最高只可以達到40度。
適用環溫范圍的差異
國標規定,空調在制熱的時候要求能夠在21℃~-7℃的環境溫度下使用,但是空氣能熱泵比較特殊,要求必須能夠在43℃~-20℃的環境溫度下穩定運行,因此空氣能熱泵的內部結構規格都要比空調高很多。
有條件的可以選擇空氣源熱泵,相比之下空氣源熱泵更舒適。
㈧ 哪個空調製冷效果好的
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空調製冷效果好。
1,空調製冷量是反映空調製冷能力的重要參數,是空調選型的基本依據, 家用空調一般按120-150W製冷量/平方米選型,房間西曬、隔熱密封差,還可適當加大,但一般不必超過200W/平米。如一間20平米的卧室,不西曬、密封隔熱好,選26型(製冷量2600W)即可;若密封隔熱稍差可選30型;若西曬且密封隔熱不好,可選32、35型等。
2,空調製冷原理:
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與室外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中溫中壓的製冷劑液體,經過毛細管的節流降壓、降溫後進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溫的目的。
㈨ 製冷效率最高技術
摘要 格力「零碳源」技術下的高效蒸氣壓縮製冷系統可實現製冷和除濕的高效運行與精準控制,而蒸發冷卻和通風技術能有效降低空調負荷,達到節能效果。
㈩ 比空調更先進的製冷設備是什麼
目前所謂空調用的都是相變製冷,即製冷劑由液體相變為氣體,蒸發吸熱。這一技術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了。目前水機的cop在5左右。
半導體製冷因效率不高,民用設備比較少。
激光製冷使原子陷於光子海洋中,運動不斷受到阻礙而減速。激光的這種作用被形象地稱為「光學粘膠」。還是在實驗室里的科研項目。
磁致冷利用磁性體的磁矩在無序態和有序態之間來回交換的過程中,磁性體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冷卻方法。同上
其實如果找到一種物質能夠簡單製造出來,輸入的功率小,輸出製冷量無限大(難道核爆效果?),就是終極製冷的設備了(幻想吧!)。 不過到最後都屬於空調設備或製冷設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