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空調的過冷度和過熱度
過冷度:
通常針對冷凝器來說的,指的是冷凝器出口某一點的冷媒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與冷媒實際溫度之間的差值。
精確公式: SC = 冷媒壓力對應飽和溫度 - 冷媒溫度。
粗略計算的時候,可以這樣,SC = 冷凝器出口溫度 - 冷凝器中部溫度。
過熱度:
分為 排氣過熱度 和 吸氣過熱度:
排氣過熱度 = 排氣溫度 - 排氣壓力對應飽和溫度。
吸氣過熱度 = 吸氣溫度 - 吸氣壓力對應飽和溫度。
⑵ 為什麼製冷系統中,過熱度過大不好
對於製冷系統來說,過熱度過大說明冷媒流量小,蒸發器蒸發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同時冷媒過熱度過大也會導致壓縮機的吸排氣溫度升高,甚至會出現排氣溫度過高保護。
而在過熱度過大的同時,系統蒸發壓力比較低,此時壓縮機的能力發揮也不好。
⑶ 什麼是空調的過熱度
空調的過熱度是指製冷循環中相同蒸發壓力下製冷劑的過熱溫度與飽和溫度之差。用於熱力膨脹閥是指低壓側和感溫包內蒸氣之間的溫度差。通常將系統調節在10°F(5.6℃)過熱度下工作。
⑷ 什麼是「過熱度」
製冷循環中相同蒸發壓力下製冷劑的過熱溫度與飽和溫度之差。
從水和水蒸汽的性質來說,過熱度指的是過熱蒸汽溫度減去對應壓力下的干飽和溫度。對水和水蒸汽而言,其飽和曲線在水蒸汽圖上是一條上升的曲線,即隨著壓力的升高,水的飽和溫度也是升高的。
同理,當水蒸氣已處於過熱狀態,若提高壓力,其對應的飽和溫度也隨之升高,則其溫度高於飽和溫度的程度也降低,即蒸汽的過熱度降低。詳見《工程熱力學》。
特點:
對蒸發器來說,最佳過熱度設定值是,當系統運行時熱力膨脹閥中感溫包的溫度變化最小。這一設定值稱為MSS點或MSS設定值。其含義為最小穩定信號(minimumstablesignal,MSS)。該設定值反映了蒸發器性能和熱力膨脹閥性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過熱度
⑸ 冷水機,為什麼要用過熱度去控制電子膨脹閥
過熱度的精確測量:蒸發發器出口溫度-蒸發器出口壓力所對應的溫度
大致測量:蒸發器出口溫度-蒸發器進口溫度
當電子膨脹閥開度越大,進入蒸發器的冷媒就越多,因為蒸發面積是固定的,過多的冷媒在蒸發器並未蒸發完全(這是不希望看到的),未蒸發的冷媒會在蒸發器出口部分蒸發,所以造成過熱度變小(並非像問題描述的),這也就是大家經常看到冷媒加多了壓縮機回氣管為什麼有結冰出現。如果膨脹閥關小,那麼冷媒可能就會在蒸發器進口處蒸發掉(也是不希望發生的事),進口溫度會變得很低,過熱度自然就變大了。有時候發現蒸發器進口結冰,那十有八九是冷媒太少了,要加!
所以樓主的問題是反過來的,應該是膨脹閥開度大過熱度小,開度小,過熱度大。反過來,如果我們發現過熱度大,那麼開大膨脹閥,過熱度小則關小膨脹閥。
⑹ 空調的目的是什麼過熱度過大或過小對空調有何影響
空調的目的:製冷時從室外搬運冷量到室內,降低室內溫度;制熱時從室外搬運熱量到室內,提升室內溫度。即消耗一定的電能,搬運能量達到室內舒適的效果。
過熱度有很多,排氣過熱度,吸氣過熱度,油溫過熱度,還有室內盤管過熱度。此處我理解為你的提問是指室內盤管過熱度。理想循環的過熱度應該為0,但是為了保證系統安全可靠,不因控制點的誤差而導致壓縮機損壞,一般要求過熱度為正值。過熱度影響室內電子膨脹閥的開度。過熱度過大,室內電子膨脹閥開度就會比較小,即只有少量的冷媒流過,可能會導致室內蒸發器過熱蒸發,導致出風溫度較高。過熱度過小,會導致閥開度過大,有可能冷媒流過蒸發器以後都沒有蒸發完全,系統有液壓縮的危險。所以合理控制過熱度很重要,既要保證冷媒經過蒸發器後能變成飽和氣體,有要保證室內效果。所以需要大量試驗確認
⑺ 什麼是製冷機過熱度
你好,過熱度就是吸氣溫度減去蒸發溫度,蒸發溫度是用過測量蒸發壓力對應出來的飽和溫度,吸氣溫度是由溫度感測器測量得到的溫度。
⑻ 製冷機組過熱度高的原因
問題描述不清晰。不同部位的過熱度高所對應的起因不同。
如果指的是壓縮機的回氣過熱度高,則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製冷機組系統管路內冷媒量不足,冷媒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泄漏。
⑼ 為什麼製冷系統中,過熱度過大不好
過熱度大,吸排氣溫度升高與之制排氣製冷量少。過熱度小,液擊濕沖程,低壓降低壓縮比增大,負載增大。製冷系統中理論過熱度與過冷度相等,才能使一個系統循環下來最好的狀態!
⑽ 製冷系統為什麼需要過冷度、過熱度
過冷:製冷劑在管路中有摩擦,吸熱l管路不能絕熱,會吸收熱量l首先,保證液體進入膨脹閥之前不汽化l其次,降低製冷及節流後的干度,可以增加製冷量
過熱:l吸氣溫度比蒸發溫度高一點l為了保證壓縮機的安全運轉,防止產生液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