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空調在製冷制熱分別怎麼樣判斷空調缺製冷劑
可以通過空調製冷制熱的不同表現判斷空調是否缺製冷劑:
1)空調製冷時,壓縮機將氣態的製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然後送到室外機進行冷凝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此時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然後高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送到毛細管中,進入室內機蒸發。
因為此時空間突然增大,氣壓急速降低,液態的製冷劑瞬間汽化,吸收發亮的熱量,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了。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2)制熱時,空調內部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製冷劑在冷凝器與蒸發器之間的流通方向反向。這是室外機吹出的是冷氣,室內機吹出的是熱風。
(1)怎麼看空調的製冷劑擴展閱讀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吸收的熱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空氣或水而冷凝。如氨和水、溴化鋰和水等;蒸汽噴射式製冷機用水作為製冷劑。
製冷劑價格上升主要有三個因素:首先是國家將螢石提升為戰略性資源,對其實行了保護性開發;其次是空調(包括汽車空調)消費量的增加帶動了對製冷劑的需求;最後還有資金炒作的因素。
製冷劑價格上升還有一個國際因素,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2010年發達國家的低端製冷劑(如R22)產能已基本關停,發達國家不再使用R22作為製冷劑,但R22作為下游含氟聚合物的主要原料,其對R22的需求依然存在。
由於發展中國家對R22完全淘汰還要等到2030年,因此這對發展中國家的製冷劑生產商來說也是一個利好。發文時R22的供需缺口至少維持至2013年,也意味著製冷劑的行業景氣至少還能持續兩年時間。
目前我國空調行業使用較多的製冷劑是HCFC物質R22。R290與R22的標准沸點、凝固點、臨界點等基本物理性質非常接近,具備替代R22的基本條件。在飽和液態時,R290的密度比R22小,因此相同容積下R290的灌注量更小,試驗證明相同系統體積下R290的灌注量是R22的43%左右。
另外,由於R290的汽化潛熱大約是R22的2倍左右,因此採用R290的製冷系統製冷劑循環量更小。R290具有良好的材料相容性,與銅、鋼、鑄鐵、潤滑油等均能良好相容。
未來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大使用R290製冷劑的空調產線改造示範試點力度。隨著對R290應用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使用經驗的不斷積累,環保型製冷劑R290未來將擁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㈡ 怎樣判斷空調是否缺冷媒
判斷空調是否缺冷媒可通過如下方式:
1、氣管(粗管)閥門發干。用手觸摸沒有明顯的涼感。原因是製冷劑不足導致蒸發器內的沸騰終結點提前,使該閥的製冷劑過度增大,閥門的溫度升高,大於室外空氣的漏點溫度。
2、液管(細管)閥門結霜。原因是缺氟導致液管內壓力下降,沸點降低,使閥門溫度低於冰點。
3、打開室內機面板,取下過濾網,可發現部分蒸發器結露或結霜。原因是由於製冷劑不足,僅僅使部分蒸發器發生了沸騰吸熱,使製冷麵積相應減少。
4、室外機排風沒有熱感。原因是製冷劑不足導致冷凝壓力、冷凝溫度都降低,排風溫度也隨之降低。
5、排水軟管排水斷斷續續或根本不排水。原因是蒸發器製冷麵積減少,結露面積也減少,凝結水量降低。
空調是否缺冷媒的輔助判斷方式:
1、試:空調正常開啟一段時間後吹到身上的風感到很涼,並能很快達到設定溫度,室外的壓縮機能像電冰箱一樣開一會兒停一會兒是正常的。
2、測: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機的進、出風口的溫差,差值在8℃以上為正常,溫差越大說明空調的工作情況越好,好的可達15℃左右。
3、看:在開機十幾分鍾後,看外機兩個銅管,粗銅管應該結露,細銅管不應該結露,打開室內機面板,應看到蒸發器上均勻布滿冷凝水(像露水一樣)為正常,如果一半有一半無,可能為缺氟。如局部結霜或結冰也不正常。
4、摸:如室外機在人手能摸到的地方,可在開機十幾分鍾後用手摸。室外機有兩個銅閥門,一個接粗銅管,一個接細銅管。用手摸兩閥門應有溫差;粗的應比細的溫度低些,摸著比較涼為正常(在溫度高時也應有冷凝水)。再摸室外機的熱風是不是熱的,如果不大熱可能缺氟。
5、察:使用過半年以上的用戶,可察看室內機的管道接頭和室外機閥門處是否有明顯的漏油跡象,如有明顯的漏油則表明機器有泄漏,因為油氟互溶,漏油必漏氟。此時空調可能缺氟。
㈢ 怎麼看空調使用的何種製冷劑 假如空調上沒有沒有寫 怎麼分辨
判斷空調是否缺冷媒或氟利昂的方法:
1、空調在正常運轉的時候,觀察玻璃觀察口,沒有氣泡冒出,關掉空調短時間內有氣泡冒出,說明汽車空調不缺少製冷劑。當空調持續工作的時候,持續有氣泡冒出,說明製冷劑不足需要添加。
2、在空調正常工作時低壓管路如果不涼,很可能缺製冷劑。
3、空調在正常打開一段時間後吹到身體,可以很快達到設定溫度那就是正常。室外單元的壓縮機可以像冰箱一樣關閉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正常,但如果打開以後還不製冷就有問題。
4、用溫度計測量室內空氣入口的溫差,差異高於10°C,這是正常。溫差越大,格力空調的工作條件越好,約為15°C。
5、空調啟動十分鍾後,打開室內機面板,看到蒸發器(銅管的一部分用鋁板進行熱交換)均勻地覆蓋著冷凝水,如露水,當空氣濕度很高時,有很多,反之亦然。如果一半不可用,可能是由於缺乏氟化物,如局部結霜或結冰是不正常的。
(3)怎麼看空調的製冷劑擴展閱讀:
冷媒的主要功能:
冷媒在冷凍空調系統中,用以傳遞熱能,產生冷凍效果。冷媒是在製冷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物質,它先接受製冷劑的冷量而降溫,然後再去冷卻其他的被冷卻物質,稱該中間物質為冷媒。又可稱載冷劑。
冷媒有氣體冷媒、液體和固體冷媒、氣體冷媒主要有空氣等;液體冷媒有水、鹽水等;冰和乾冰等用做固體冷媒。在空調工程中常用的冷媒有水和空氣。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冰箱、冷凍櫃,在商業中的冷庫等,在循環製冷過程中均靠空氣作為冷媒將製冷過程中的冷量傳遞給食物,使食物在冷凍室內(或冷庫冷藏間內)凍結而保存的。
在空調系統中,通過製冷機組的運轉,進入蒸發器內的製冷劑蒸發而吸熱,當通入蒸發器內冷水即很快在蒸發器內進行熱量交換,熱量被製冷劑吸收而溫度下降成為冷凍水,然後冷凍水再通過空調設備中的表冷器與被處理的空氣進行熱交換,使空氣溫度降低。
而在這一種製冷循環和熱量交換過程中,其冷量的這種遠距離的傳遞而達到空調系統中空氣降溫要求,必須有水和空氣為冷媒。當需低於0℃的水作為冷媒時,可採用鹽水等物質。
㈣ 如何檢查汽車空調製冷劑量
一、打開車輛空調,A/C燈亮,製冷,內循環最大風,溫度計測量出風口溫度,顯示溫度逐漸降低,分別測試汽車空調運行1、2、3分鍾之後的工作溫度,並記錄。
此時如果視液鏡有製冷劑氣泡流動說明製冷劑是合適的;如果幾分鍾還不見氣泡流動,說明製冷劑加註過量,回收部分製冷劑直至製冷劑量合適。在此條件下如果發現視液鏡一直有氣泡流動說明製冷劑不足,需要補加。
(4)怎麼看空調的製冷劑擴展閱讀:
空調製冷劑行業的發展:
我國從2002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新生產的汽車必須停止裝配以CFC-12為工質的汽車空調器,此後,R134a製冷劑是汽車空調的唯一製冷劑。
R134a主要用於汽車空調與工商製冷行業的製冷劑和醫用噴霧劑(家用空調主要採用HCFC-22)。其中,用於汽車空調的比例約為70%-80%。
據調研,目前市場上汽車空調所使用的製冷劑全部為R134a。空調製冷劑的消費主要包括新生產空調製冷劑的充注以及在用車維修過程中的再次充注消費。
㈤ 格力怎麼看空調用的是什麼製冷劑/冷媒
①通過整機型號中的輔助型號字母可以判斷:N=R410a,Nh=R32(具體查看家用空調型號命名規則) ②或看外機的機身銘牌的冷媒名稱
㈥ 汽車空調如何正確判斷空調製冷劑量過多、不足、合適
把汽車空調系統連接空調加壓表,在空調工作的時候,低壓側壓力在2兆帕之下就是不足,高於3兆帕就是過量,在2.5兆帕左右就是合適的加註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連接空調低壓接頭。
操作的注意事項:
1、如果壓力過高,可以放掉部分製冷劑。
2、如果壓力過低,就要加註製冷劑。
㈦ 判斷空調製冷劑不足的方法
在古代,古人在炎熱的夏季中,富人們是靠著冰塊,酸梅汁等等消暑食品度過炎夏的,而在現代,現代人是靠著空調、冰箱、風扇、雪糕這些東西度過夏季的。在現今,因工業化快速發展,工業排放熱量又大的時代中,地球只會越來越熱,在夏季,許多人是離不開空調的。有些朋友就懷疑自己家的空調是不是製冷劑不足,感覺空調製冷不給力啊,在炎熱的夏季很難受。下面,小兔教你如何判斷空調製冷劑不足的方法。學習了這些方法之後,就馬上實踐一下吧。
空調中製冷劑不足的常見的判斷方法有:
1.用手觸摸氣管閥門無明顯發乾的涼感。一旦缺氟,導致蒸發器內製冷劑的沸點降低,使該閥的製冷劑熱度增大,閥門的溫度升高。
2.液管閥門是否結霜。一旦缺氟,導致液管內壓力下降,沸點降低,使閥門溫度低於冰點。
3.打開室內機面板,取下過濾網,可發現蒸發器僅少部分結霜。這是製冷劑不足、製冷麵積相應減小的結果。
4.室外機排風無熱感。原因是製冷劑不足,導致冷凝壓力及溫度降低。
5.排水軟管排水很少或根本不排水。原因是蒸發器製冷麵積減小,結露面積也減小,凝結水量降低。
6.室外機氣液閥門有油污。原因是製冷劑與冷凍油有一定的互溶性,製冷劑從漏點溢出後油污附著在漏點周圍。
7.從室外機充氟口測量的壓力低於0.45MPa。原因是製冷劑不足,導致蒸發壓力下降。
另外,如果液管閥門結霜,說明缺氟嚴重;只有氣管閥門結霜,說明略微缺氟或環境溫度過低;兩個閥門都結霜,說明系統有二次節流現象
8.制泠效果不好。
加氟方法
常溫常壓下,R410A是一種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致冷劑,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
結合R410a的特性,對某一款房間空調器系統進行了利用R410a替代HCFC22的應用實踐,進行了理論分析和系統匹配。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條件下,相對於HCFC22,換熱系數提高,流動阻力下降,通過系統優化匹配設計後,性能(COP)得到大幅提高,達到歐洲市場A級能效等級。
一般我們可能都是採用低壓加註和靜態加註。
1.空調開製冷然後從低壓處加泣,當加到0.35~0.55Mpa便可以了,再觀察空調的製冷效果。如果可以的話,測高壓不能超過2.2Mpa。
2.在空調停用時,從加氟處加氟。當系統壓力達到0.8~0.9Mpa時為合適。
3.讓空調運行製冷30分鍾,做仔細的檢查。
4.加註的正確方法,加註時一定要慢慢來,加一點後讓空調運行10分鍾左右,再測壓力和電流,不免時再分次加,不能以當時的壓力和電流作為標准,那樣的話,可能已經加多了。冬天加氟時,可斷開四通閥線圈,也可以人為的使室內感溫頭達到能夠製冷的溫度來開製冷。有時也可以讓空調在除濕的模式下運行,它對溫度的要求不是很高。
運行原理
空調在作製冷運行時,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後加壓變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經過冷凝器(一般空調是風冷,即室外機的散熱銅管)在室外換熱器中放熱,變成中溫高壓的液體(熱量通過室外循環空氣帶走),中溫高壓的液體再經過毛細管膨脹降壓後變為低溫低壓的液體,低溫低壓的液體製冷劑經過蒸發器(室內機銅管)吸熱蒸發後變為低溫低壓的氣體(室內空氣經過換熱器表面被冷卻降溫,達到使室內溫度下降的目的),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再被壓縮機吸入,如此循環。
以上便是小兔為大家整理的空調製冷劑不足的判斷方法,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怎麼判別空調製冷劑不足了吧,經過這篇文章之後,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懷疑自己空調的製冷劑已經消耗完了,可以嘗試以上的方法去判別一下,然後再考慮換製冷劑還是其他。在夏季,特別是在城市,沒有空調兼職是要人命,因為城市人口密集,植物密度少,還有就是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在城市中,只會覺得非常熱,在外面走一步都會覺得整個人都要融化掉的感覺,所以空調是必不可少的。
㈧ 怎麼去辨別每一種空調該加那種製冷劑
空調產品所對應使用的製冷劑不是跟空調產品類型對應,而是只跟空調的准確型號,品牌等對應。
任何一台空調所對應的製冷劑類型和填充量都是固定的,但對空調廠家來說,同一類型的空調產品可以使用多種製冷劑。
在空調產品機身銘牌上面有明確的冷媒填充量和類型信息標注,建議參照這些信息來確定。
㈨ 怎樣判斷空調器缺少製冷劑
判斷空調是否缺冷媒或氟利昂的方法:
1、空調正常運行時,觀察玻璃觀察口,無氣泡冒出,空調關閉期間有氣泡冒出,說明車內空調不缺製冷劑,空調繼續工作時,不斷冒出氣泡,說明製冷劑不足,需要補充。
2、如果空調正常工作時,低壓管路不冷卻,就可能缺少製冷劑。
3、空調正常開啟一段時間後會吹到身上,很快就會達到設定的溫度,這是正常的,室外機的壓縮機可以像冰箱一樣關上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正常的,但如果打開後仍然不製冷,就會出現問題。
4、用溫度計測量室內進風口溫差,溫差大於10°C,屬正常現象,溫差越大,格力空調的工作環境越好,約為15℃。
5、空調啟動10分鍾後,打開室內機面板,看到蒸發器(部分銅管與鋁板換熱)均勻地覆蓋有露水等冷凝水,當空氣濕度很高時,有很多,反之亦然。如果沒有一半,可能是由於氟化物缺乏,如局部霜凍或結冰不正常。
6、觸摸,如果你能用手觸摸室外機,可以用手在啟動後十分鍾觸摸它,室外機有兩個銅管閥,一個銅管厚,一個銅管薄,手動兩個閥門之間應該有溫差,較厚的溫度應低於精細溫度,較冷的溫度正常(溫度高時冷凝水應在此處),接觸室外機的熱空氣不是熱電話,如果不熱,可能是氟缺乏。
7、使用半年以上的用戶可檢查室內機管接頭和室外機閥門是否有明顯漏油跡象,如果有明顯的漏油,機器就有漏油,因為油是氟溶性的,漏油一定要漏氟,漏氟一定要漏油。
8、打開空調。當加入氟化物時,空調可以直接在冷卻模式下工作,由於加氟操作不能在加溫狀態下進行,冬季加氟時,採用加熱換向閥管路的方法強制空調進入製冷狀態。
㈩ 怎樣知道空調有沒有製冷劑
需要通過測量空調的系統工作冷媒壓力值或者是壓縮機的運轉電流值,結合環境溫度高低來判斷空調有沒有製冷劑或者是製冷劑量是否合適。
如果空調系統管路內製冷劑量不足的話,壓縮機運轉電流會偏低,空調室內機進出風溫差較小,製冷效果差,低壓截止閥冷媒壓力偏低。
如果空調系統管路內沒有或者幾乎沒有冷媒的話,壓縮機運轉電流很低,壓縮機會間歇性的排氣溫度過高保護,空調室內機進出風溫度很小,幾乎沒有製冷效果。